八年级下册物理 预习作业 7.1力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知识点1】 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表示。
解释:(1)要有两个物体;(2)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注意: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
磁铁吸引铁钉 由于地球的引力苹果会落下 木球没有相互作用,没有力。
2.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解释:(1)力不可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2)有施力物体必定有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3.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例题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重约为0.5N B.教室门高约为10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初中生百米跑的成绩约为6s
A
A.一个鸡蛋约为0.5N,故A符合题意;B.教室门高约为2m,故B不符合题意;
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C不符合题意;
D. 初中生百米跑的成绩约为15s,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橡皮泥被捏扁 弹簧被拉长
注意:力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有的明显,有的微小,我们不易观察。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例题2】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正在圆形轨道上匀速运动的小汽车
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C.空中的铅球沿曲线运动
D.撑杆跳高运动员对杆的力
A
小汽车做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改变了小汽车的运动状态;
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铅球沿曲线运动,其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属于运动状态改变;
撑杆跳高运动员对杆的力,使杆发生形变,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选项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思维导图
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知识点1】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例题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力是不会单独存在的,故A正确;
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故B正确;
C.力可以产生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两个磁铁尽管没有接触,两个磁极间仍然有磁力作用。空中飞翔的小鸟仍受重力作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2.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①确定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确定力的作用点。
注意:若施力物体未知,作用点一般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②画线段和标箭头
确定力的方向,并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画得越长;要用实线画;若与水平面有夹角,用虚线画出水平面,并标明力的作用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
③标符号和大小
在箭头旁标出力的符号,有时会添上数值和单位来表示力的大小。
注意:(1)如果知道力的大小,就要在箭头旁边用数值和单位表示出来;
(2)如果不知道力的大小,应在箭头旁边标出力的符号。
【例题4】小车在100N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如图所示是该拉力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把拉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了
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C.只有力的大小、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图中小车所受100N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C
A.由图可知,该示意图把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了,故A正确;
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故B正确;
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
D.木块与绳子之间直接接触并有力的作用,所以木块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D正确。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3.物体间的两个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没有先后之分。
第二部分 思维导图
好题精做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两个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C.产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D.力的作用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2.熄火的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大力士用绳子拉着汽车向前运动时,自己也受到一个拉力的作用,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汽车 B.地面 C.绳子 D.车轮
3.2023年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以3:0战胜日本队,顺利赢得亚运会金牌。如图是女排队员参赛时的情境,其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图不同的是( )
A.扣球 B.拦网
C.握球 D.垫球
4.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中对应的文字说明错误的是( )
A. B.
C. D.
5.小刚遍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刚对绳子有拉力,绳子对小刚没有拉力
B.绳子对小刚有拉力,小刚对绳子没有拉力
C.小刚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小刚没有作用力
D.狗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狗也有作用力
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位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若甲用5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5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5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修理汽车的师傅使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发现手在长套筒的A点用力时很难拧动,手在长套筒的B点用力时很容易就拧动了,这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用力的时间
8.比较如图甲、乙所示的情景,主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中哪个要素有关( )
A.作用点 B.大小
C.方向 D.以上因素均有关
9.小车受到大小为80牛,水平向左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点在A上,在图所示各力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用40N的力竖直向上提一重物,若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这个力,则图中正确的应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如图所示,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时,会向后喷出燃气,推动火箭向前高速运动,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 的原理来工作的。载人飞船经过6次自主变轨,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变轨(改变运行高度和方向)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的,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2.如图所示为球拍击打网球瞬间的照片,可观察到网面凹陷形变,使网面凹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根据网球被击打后减速并反弹回去的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和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还跟力的 有关。
13.如图所示,在皮划艇比赛中,当运动员划桨时,艇就运动了,此时皮划艇的 发生了改变,后划水时皮划艇就能获得一个向前的力,说明: 。
14.“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百草折”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如图所示,池塘河面结着厚厚的一层冰,小华和小明乘坐的小船,停在光滑的冰面上,向前扔出书包,小船居然向后运动起来,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5.张弓射箭利用了弓的 (选填“弹性”或“塑性”),弓被拉得越弯,需要的力越大。如图所示是用塑料瓶等材料制作的水火箭简图,当充入瓶中的空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向下冲开橡皮塞喷出,而塑料瓶做的“火箭”会向上冲向天空。这既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又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小实验中:
(1)甲中,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图乙中,在远离窗户转轴处用力,比在靠近转轴处用力更容易把窗户打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图丙中,向左推,小车向左运动,向右推,小车向右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4)力的 、 和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称为力的三要素。
(5)在探究过程中,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法。
17.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敏做了四次实验: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一端固定在O点,分别在钢片上施加一个力,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如图所示。
(1)实验时,通过 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大小。
(2)比较甲、丁两图,小敏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比较乙、丙两图,小敏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该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D
6.D
7.C
8.B
9.D
10.B
11.相互;运动状态。
12.网球;运动状态;作用点。
13.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形变;相互
15.弹性;相互的;运动状态。
16.(1)大小;(2)作用点;(3)方向;(4)大小;方向;作用点;(5)控制变量。
17.(1)钢片的弯曲程度;(2)方向;(3)不正确;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