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汽油挥发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矿石粉碎、汽油挥发、石蜡熔化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19九上·綦江月考)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氦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分数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等占1%,所以氮气含量最多;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3.(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溶于水 B.可以作燃料
C.化学性质很活泼 D.供植物呼吸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B.氧气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符合题意;
D.氧气有帮助呼吸的作用,可供植物呼吸,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助燃性和帮助呼吸的作用分析,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4.(2019九上·綦江月考)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比较纯净的氮气,应选择下列那种物质的燃烧( )
A.硫粉 B.木炭 C.红磷 D.铁丝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硫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符合题意;
B.木炭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消耗氧气且产生固体五氧化二磷,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硫、碳与氧气反应都生成气体,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磷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物为固体分析。
5.(2019九上·綦江月考)以下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铁水 C.锰酸钾 D.冰水共存物
【答案】A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B.铁水是铁的液态,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锰酸钾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冰水共存物只含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6.(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熄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药品
D.滴加液体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水平,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不符合题意;
C.取用粉末状药品,斜持试管,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再直立试管,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
B、根据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分析;
C、根据取用粉末状药品的操作步骤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分析。
7.(2019·重庆)下列做法符合人体健康或节能环保的是( )
A.将垃圾远离居民区进行焚烧 B.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出行
C.食用已经淘洗好的霉变大米 D.施大量农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
【答案】B
【知识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焚烧垃圾会污染环境,应该对垃圾分类回收,这样可以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A不符合题意;
B.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出行,会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节能环保,还锻炼身体,B符合题意;
C.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有毒,食用有害人体健康,C不符合题意;
D.施用大量农药会污染环境,而且农药残留严重,对人体健康不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焚烧垃圾的害处分析
B、根据自行车出行的好处分析
C、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分析
D、根据农药化肥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8.(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铜 + 氧气 氧化铜
B.酒精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C.水 氢气 + 氧气
D.硫酸铜+氢氧化钠 硫酸钠+氢氧化铜
【答案】B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且是物质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或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要符合“多变一”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分析。
9.(2019九上·綦江月考)国庆七十周年庆典活动中,用氦气填充气球,主要利用了氦气的性质是( )① 无色无味 ②密度比空气小 ③化学性质稳定 ④不能供给呼吸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C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 用氦气填充气球,主要利用了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氦气填充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10.(2019九上·綦江月考)有关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未指明用量,一般取1-2g
B.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不必要在试管口放上一团棉花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防止水槽中水倒吸炸裂试管
【答案】B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取用固体药品,未指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不符合题意;
B.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不必要在试管口放上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试管口需放棉花,符合题意;
C.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再手握住试管,观察气泡,不符合题意;
D.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防止水冷凝回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药品取用用量要求分析;
B、根据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是氧气装置的特点分析;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D、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回流炸裂试管分析。
11.(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不符合题意;
C.产生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12.(2019九上·綦江月考)如图所示,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答案】A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使得装置内压强变大,气球会变瘪,红墨水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装置内压强变大分析。
13.(2019九上·綦江月考)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实际质量为27.4g的药品,将药品放在了右盘(托盘天平配置最小砝码为5g,游码可以精确到0.2g),他称出该药品的质量为( )
A.27.4g B.32.4g C.32.6g D.32.8g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 称量实际质量为27.4g的药品 ,且左右盘放颠倒,说明使用30克砝码,2.6克游码,所以该同学称出药品的质量为30+2.6=32.6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天平左右盘放颠倒时药品实际质量为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分析。
14.(2019九上·綦江月考)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其量筒内的液体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其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6 mL B.小于6 mL C.等于6 mL D.均有可能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量筒内的液体读数为18mL,说明液体实际体积大于1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其读数为12mL,说明剩余体积小于12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分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偏小,若仰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偏大。
15.(2019九上·綦江月考)实验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加入了少量的高锰酸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起催化作用,反应时间缩短
B.高锰酸钾不起催化作用,反应时间不变
C.反应时间缩短,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增多
D.反应时间增加,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增多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发生分解反应,不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不起催化作用,但分解后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的催化剂,所以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使氧气质量增加,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催化剂,使反应时间缩短,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作催化剂,能使反应时间缩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二氧化锰,虽然高锰酸钾不作催化剂,但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使生成氧气质量增加分析。
16.(2019九上·綦江月考)已知FeCl3可以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现向装有一定量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A. 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催化剂,随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生氧气质量增,但过氧化氢分解完后氧气质量就会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铁可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最终过氧化氢会全部反应,质量减少到0,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水,随着过氧化氢的分解,生成水,水的质量会增加,直到过氧化氢反应结束再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氯化铁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1分)
17.(2019九上·綦江月考)写出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
(1)Ca ;
(2)氯 ;
(3)锌 。
【答案】(1)钙
(2)Cl
(3)Zn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 Ca 为钙元素符号;
(2)氯元素符号为Cl;
(3)锌元素符号为Zn;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分析,注意两个字母的“一大二小”。
18.(2019九上·綦江月考)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请将物质符号填在空格内:
(1)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 ;
(2)饼干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3)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有 。
【答案】(1)O2
(2)H2O
(3)CO2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1)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助燃性的氧气,符号为O2;
(2) 饼干在空气中会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符号为H2O;
(3) 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 ,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不溶性的碳酸钙,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分析】根据空气中含有氧气、水、二氧化碳及各物质的性质分析。
19.(2019九上·綦江月考)写出符合要求的符号反应式。
(1)木炭在空气中的燃烧 ;
(2)一种金属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
(4)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与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相同)。
。
【答案】(1)C+O2CO2
(2)Fe+O2Fe3O4
(3)P+O2P2O5
(4)CH4 +O2CO2+H2O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木炭在空气中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号反应式为C+O2CO2;
(2)铁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符号反应式为Fe+O2Fe3O4;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反应式为P+O2P2O5;
(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号反应式为 CH4 +O2CO2+H2O;
【分析】先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中隔开,再在上标明反应条件。
20.(2019九上·綦江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Ⅰ所示)进行了改进,设计如图Ⅱ所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回答:
(1)用图Ⅰ做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集气瓶内预先盛少量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 B.熄灭红磷 C.吸收五氧化二磷 D.防止集气瓶炸裂
(2)图Ⅰ实验中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超过A刻线处,其原因可能是
① ;② 。
(3)图Ⅰ实验可以得出氮气的性质有 。
(4)图Ⅱ与图Ⅰ相比,图Ⅱ的优点是 。
【答案】(1)B
(2)向集气瓶中伸入红磷时过慢;止水夹没夹紧
(3)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难溶于水
(4)减少污染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做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集气瓶内预先盛少量水可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吸收五氧化二磷和防止集气瓶炸裂,而没有起到熄灭红磷的作用;
(2) 图Ⅰ实验中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超过A刻线处,其原因可能是向集气瓶中伸入红磷时过慢或止水夹没夹紧;
(3) 图Ⅰ实验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过量红磷不能完全燃烧,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进入水约为瓶中剩余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4) 图Ⅱ实验始终密闭,可使结果更准确,且减少污染;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选择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且生成物为固体,使得装置内因氧气反应消耗压强变小,再根据补充的水或活塞移动的体积确定氧气的体积,且由红磷不能完全反应及氮气和水能共存证明氮气的不支持燃烧和难溶性。
21.(2019九上·綦江月考)小安同学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当收集满一瓶氧气后,停止加热。小安对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的成分做了如下三种猜想:①氯酸钾;②氯化钾;③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1)以上猜想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填序号)。试管中的剩余固体还有的一种可能是 。
(2)若你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以下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试管内的物质继续加热,并用 你的猜想正确
(3)小安同学想回收二氧化锰并称量,发现它的质量与反应前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反应式 。
【答案】(1)①②;氯化钾、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2)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3)没有
(4)KClO3KCl+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固体和氧气,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后固体物质中一定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可能有氯酸钾,猜想 ①和②不成立, 还有一种可能是氯化钾、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2)若反应后固体中有氯酸钾,则继续加热会有氧气生成,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会复燃;
(3)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4)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号反应式为KClO3KCl+O2;
【分析】(1)根据反应后物质成分除生成物一定存在外还可能有反应物剩余分析,注意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一定存在;
(2)根据氯酸钾有剩余可通过继续加热判断是否有氧气生成来验证分析;
(3)根据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为变分析;
(4)根据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22.(2019九上·綦江月考)根据要求将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常用热源 。
(2)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
(3)移动加热的蒸发皿,要用 ;
(4)取8mL液体时,需要 。
【答案】(1)酒精灯
(2)试管
(3)坩埚钳
(4)胶头滴管、量筒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酒精灯是常用的热源,故填 B;
(2)试管可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填A;
(3)坩埚钳是移动加热的蒸发皿的仪器,故填F;
(4) 取8mL液体时 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C和F;
【分析】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及用途分析。
23.(2019九上·綦江月考)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反应式为 。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某变量y
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可以表示 。
A. 生成氧气的质量 B.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C.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D. 固体中剩余氧元素的质量
(2)氯化氢气体不与水反应,实验室里,氯化氢气体只能采用 D装置来收集,由此推知氯化氢气体的性质有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反应式为 。
(4)如果选用200mL的G装置收集氧气,要求氧气含量为80%,则应事先在G装置中装 mL的水(取整数),氧气应从 端进入(填字母序号)。
【答案】(1)C、F;KMnO4K2MnO4+MnO2+O2;A
(2)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3)H2O2H2O+O2
(4)150;x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 ,要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和排水法收集,即C和F组合,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
A. 氧气为生成物,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至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后再保持不变,符合题意;B.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不符合题意;C.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不符合题意;D. 因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所以固体中剩余氧元素的质量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不符合题意;
(2)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要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的性质;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反应式为 H2O2H2O+O2;
(4)设需事先在G装置中装水的体积为x
则
X=150mL,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要短导管h一端进入。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要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纯净分析;
(2)根据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可生成氧气和水分析;
(4)根据排水收集气体,排出水的体积即收集的氧气体积,空气中有五分之一的氧气分析。
四、计算题(本大题只有1小题,共6分)
24.(2019九上·綦江月考)某实验小组用铝粉在空气中燃烧。已知燃烧时,反应的氧气和铝粉的质量之比为8︰9,且该条件下,32g氧气的体积是22.4L。请计算:
(1)完全燃烧27g铝粉,需要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所需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3)含所需氧气的空气中氮气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1)设完全燃烧27g铝粉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则
x:27g=8:9
x=24g
(2)所需氧气的体积为
(3)因空气中氮气和氧气体积比为4:1,则所需氧气的空气中氮气的体积是16.8L4= 67.2L。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氧气和铝粉的质量之比进行计算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定量氧气的体积,结合所需氧气质量进行计算分析;
(3)根据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分析。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汽油挥发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
2.(2019九上·綦江月考)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氦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3.(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溶于水 B.可以作燃料
C.化学性质很活泼 D.供植物呼吸
4.(2019九上·綦江月考)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比较纯净的氮气,应选择下列那种物质的燃烧( )
A.硫粉 B.木炭 C.红磷 D.铁丝
5.(2019九上·綦江月考)以下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铁水 C.锰酸钾 D.冰水共存物
6.(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熄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药品
D.滴加液体
7.(2019·重庆)下列做法符合人体健康或节能环保的是( )
A.将垃圾远离居民区进行焚烧 B.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出行
C.食用已经淘洗好的霉变大米 D.施大量农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
8.(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铜 + 氧气 氧化铜
B.酒精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C.水 氢气 + 氧气
D.硫酸铜+氢氧化钠 硫酸钠+氢氧化铜
9.(2019九上·綦江月考)国庆七十周年庆典活动中,用氦气填充气球,主要利用了氦气的性质是( )① 无色无味 ②密度比空气小 ③化学性质稳定 ④不能供给呼吸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0.(2019九上·綦江月考)有关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未指明用量,一般取1-2g
B.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不必要在试管口放上一团棉花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防止水槽中水倒吸炸裂试管
11.(2019九上·綦江月考)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2.(2019九上·綦江月考)如图所示,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13.(2019九上·綦江月考)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实际质量为27.4g的药品,将药品放在了右盘(托盘天平配置最小砝码为5g,游码可以精确到0.2g),他称出该药品的质量为( )
A.27.4g B.32.4g C.32.6g D.32.8g
14.(2019九上·綦江月考)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其量筒内的液体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其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6 mL B.小于6 mL C.等于6 mL D.均有可能
15.(2019九上·綦江月考)实验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加入了少量的高锰酸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起催化作用,反应时间缩短
B.高锰酸钾不起催化作用,反应时间不变
C.反应时间缩短,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增多
D.反应时间增加,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增多
16.(2019九上·綦江月考)已知FeCl3可以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现向装有一定量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1分)
17.(2019九上·綦江月考)写出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
(1)Ca ;
(2)氯 ;
(3)锌 。
18.(2019九上·綦江月考)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请将物质符号填在空格内:
(1)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 ;
(2)饼干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3)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有 。
19.(2019九上·綦江月考)写出符合要求的符号反应式。
(1)木炭在空气中的燃烧 ;
(2)一种金属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
(4)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与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相同)。
。
20.(2019九上·綦江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Ⅰ所示)进行了改进,设计如图Ⅱ所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回答:
(1)用图Ⅰ做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集气瓶内预先盛少量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 B.熄灭红磷 C.吸收五氧化二磷 D.防止集气瓶炸裂
(2)图Ⅰ实验中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超过A刻线处,其原因可能是
① ;② 。
(3)图Ⅰ实验可以得出氮气的性质有 。
(4)图Ⅱ与图Ⅰ相比,图Ⅱ的优点是 。
21.(2019九上·綦江月考)小安同学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当收集满一瓶氧气后,停止加热。小安对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的成分做了如下三种猜想:①氯酸钾;②氯化钾;③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1)以上猜想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填序号)。试管中的剩余固体还有的一种可能是 。
(2)若你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以下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试管内的物质继续加热,并用 你的猜想正确
(3)小安同学想回收二氧化锰并称量,发现它的质量与反应前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反应式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22.(2019九上·綦江月考)根据要求将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常用热源 。
(2)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
(3)移动加热的蒸发皿,要用 ;
(4)取8mL液体时,需要 。
23.(2019九上·綦江月考)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反应式为 。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某变量y
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可以表示 。
A. 生成氧气的质量 B.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C.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D. 固体中剩余氧元素的质量
(2)氯化氢气体不与水反应,实验室里,氯化氢气体只能采用 D装置来收集,由此推知氯化氢气体的性质有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反应式为 。
(4)如果选用200mL的G装置收集氧气,要求氧气含量为80%,则应事先在G装置中装 mL的水(取整数),氧气应从 端进入(填字母序号)。
四、计算题(本大题只有1小题,共6分)
24.(2019九上·綦江月考)某实验小组用铝粉在空气中燃烧。已知燃烧时,反应的氧气和铝粉的质量之比为8︰9,且该条件下,32g氧气的体积是22.4L。请计算:
(1)完全燃烧27g铝粉,需要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所需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3)含所需氧气的空气中氮气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矿石粉碎、汽油挥发、石蜡熔化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分数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等占1%,所以氮气含量最多;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B.氧气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符合题意;
D.氧气有帮助呼吸的作用,可供植物呼吸,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助燃性和帮助呼吸的作用分析,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4.【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硫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符合题意;
B.木炭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消耗氧气且产生固体五氧化二磷,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硫、碳与氧气反应都生成气体,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磷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物为固体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B.铁水是铁的液态,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锰酸钾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冰水共存物只含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6.【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水平,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不符合题意;
C.取用粉末状药品,斜持试管,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再直立试管,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
B、根据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分析;
C、根据取用粉末状药品的操作步骤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焚烧垃圾会污染环境,应该对垃圾分类回收,这样可以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A不符合题意;
B.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出行,会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节能环保,还锻炼身体,B符合题意;
C.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有毒,食用有害人体健康,C不符合题意;
D.施用大量农药会污染环境,而且农药残留严重,对人体健康不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焚烧垃圾的害处分析
B、根据自行车出行的好处分析
C、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分析
D、根据农药化肥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且是物质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或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要符合“多变一”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 用氦气填充气球,主要利用了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氦气填充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取用固体药品,未指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不符合题意;
B.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不必要在试管口放上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试管口需放棉花,符合题意;
C.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再手握住试管,观察气泡,不符合题意;
D.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防止水冷凝回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药品取用用量要求分析;
B、根据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是氧气装置的特点分析;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D、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回流炸裂试管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不符合题意;
C.产生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12.【答案】A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使得装置内压强变大,气球会变瘪,红墨水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装置内压强变大分析。
13.【答案】C
【知识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 称量实际质量为27.4g的药品 ,且左右盘放颠倒,说明使用30克砝码,2.6克游码,所以该同学称出药品的质量为30+2.6=32.6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天平左右盘放颠倒时药品实际质量为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分析。
14.【答案】A
【知识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量筒内的液体读数为18mL,说明液体实际体积大于1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其读数为12mL,说明剩余体积小于12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分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偏小,若仰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偏大。
15.【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发生分解反应,不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不起催化作用,但分解后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的催化剂,所以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使氧气质量增加,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催化剂,使反应时间缩短,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作催化剂,能使反应时间缩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二氧化锰,虽然高锰酸钾不作催化剂,但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使生成氧气质量增加分析。
16.【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A. 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催化剂,随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生氧气质量增,但过氧化氢分解完后氧气质量就会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铁可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最终过氧化氢会全部反应,质量减少到0,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水,随着过氧化氢的分解,生成水,水的质量会增加,直到过氧化氢反应结束再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氯化铁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7.【答案】(1)钙
(2)Cl
(3)Zn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 Ca 为钙元素符号;
(2)氯元素符号为Cl;
(3)锌元素符号为Zn;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分析,注意两个字母的“一大二小”。
18.【答案】(1)O2
(2)H2O
(3)CO2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1)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助燃性的氧气,符号为O2;
(2) 饼干在空气中会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符号为H2O;
(3) 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 ,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不溶性的碳酸钙,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分析】根据空气中含有氧气、水、二氧化碳及各物质的性质分析。
19.【答案】(1)C+O2CO2
(2)Fe+O2Fe3O4
(3)P+O2P2O5
(4)CH4 +O2CO2+H2O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木炭在空气中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号反应式为C+O2CO2;
(2)铁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符号反应式为Fe+O2Fe3O4;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反应式为P+O2P2O5;
(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号反应式为 CH4 +O2CO2+H2O;
【分析】先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中隔开,再在上标明反应条件。
20.【答案】(1)B
(2)向集气瓶中伸入红磷时过慢;止水夹没夹紧
(3)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难溶于水
(4)减少污染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做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集气瓶内预先盛少量水可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吸收五氧化二磷和防止集气瓶炸裂,而没有起到熄灭红磷的作用;
(2) 图Ⅰ实验中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超过A刻线处,其原因可能是向集气瓶中伸入红磷时过慢或止水夹没夹紧;
(3) 图Ⅰ实验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过量红磷不能完全燃烧,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进入水约为瓶中剩余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4) 图Ⅱ实验始终密闭,可使结果更准确,且减少污染;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选择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且生成物为固体,使得装置内因氧气反应消耗压强变小,再根据补充的水或活塞移动的体积确定氧气的体积,且由红磷不能完全反应及氮气和水能共存证明氮气的不支持燃烧和难溶性。
21.【答案】(1)①②;氯化钾、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2)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3)没有
(4)KClO3KCl+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固体和氧气,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后固体物质中一定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可能有氯酸钾,猜想 ①和②不成立, 还有一种可能是氯化钾、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2)若反应后固体中有氯酸钾,则继续加热会有氧气生成,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会复燃;
(3)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4)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号反应式为KClO3KCl+O2;
【分析】(1)根据反应后物质成分除生成物一定存在外还可能有反应物剩余分析,注意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一定存在;
(2)根据氯酸钾有剩余可通过继续加热判断是否有氧气生成来验证分析;
(3)根据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为变分析;
(4)根据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22.【答案】(1)酒精灯
(2)试管
(3)坩埚钳
(4)胶头滴管、量筒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酒精灯是常用的热源,故填 B;
(2)试管可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填A;
(3)坩埚钳是移动加热的蒸发皿的仪器,故填F;
(4) 取8mL液体时 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C和F;
【分析】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及用途分析。
23.【答案】(1)C、F;KMnO4K2MnO4+MnO2+O2;A
(2)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3)H2O2H2O+O2
(4)150;x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 ,要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和排水法收集,即C和F组合,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
A. 氧气为生成物,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至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后再保持不变,符合题意;B.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不符合题意;C.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不符合题意;D. 因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所以固体中剩余氧元素的质量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不符合题意;
(2)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要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的性质;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反应式为 H2O2H2O+O2;
(4)设需事先在G装置中装水的体积为x
则
X=150mL,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要短导管h一端进入。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要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纯净分析;
(2)根据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可生成氧气和水分析;
(4)根据排水收集气体,排出水的体积即收集的氧气体积,空气中有五分之一的氧气分析。
24.【答案】(1)设完全燃烧27g铝粉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则
x:27g=8:9
x=24g
(2)所需氧气的体积为
(3)因空气中氮气和氧气体积比为4:1,则所需氧气的空气中氮气的体积是16.8L4= 67.2L。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氧气和铝粉的质量之比进行计算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定量氧气的体积,结合所需氧气质量进行计算分析;
(3)根据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