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定
B.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
C.自由落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D.自由落体的位移与速度成正比
【答案】A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解答:A、由 可得 ,故下落的时间由高度决定,故A正确;
B、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质量无关,故B错误;
C、由 可得下落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错误;
D、由 可得,下落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不管轻重如何,加速度相等,都为g
2.(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15层的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10m/s2)(  )
A.3.0 B.1.7 C.0.4 D.1.3
【答案】B
【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自由落体公式,15楼距地面高度为42m。由可知,下落时间为2.9s。由于运动需要1.3m,所以留给他反应时间为1.6s左右。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自由落体公式的理解。
3.某工厂的储气罐因违反操作规程而爆炸.事故发生时,小张位于图中的甲地,先看到发出的火光,5s后才听到爆炸声,小李位于乙地,则是在看到火光10s后才听到爆炸声.设声速大小为v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储气罐位于图中(  )
A.K、N方块区 B.M、N方块区 C.O、M方块区 D.O、J方块区
【答案】A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答】解:爆炸点距小张的距离为
x1=v0t1=5v0
爆炸点距小李的距离为
x2=v0t2=10v0
由此可以判断爆炸点为KN方块区
故选A
【分析】声音传播为匀速运动,求出爆炸点距小张和小李距离,从而判断出位置
4.(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如图所示,AB、BC为不同倾角的固定斜面,某物体从AB上的某点静止释放,在BC斜面上速度减为零并静止。设物体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该过程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15m,所用总时间为10s,在此过程中,物体速度的最大值为(  )
A.1.5m/s B.3m/s C.4m/s D.5m/s
【答案】B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解答】设物体的最大速度为vm,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 ,t1+t2=10s,则最大速度 .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在两段运动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利用平均速度和运动时间列方程,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5.(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 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 为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A.6.5 m B.10 m C.45 m D.20 m
【答案】D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解答】因为相机的曝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将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看成到达A点时的速度,即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可知 ,所以下落的高度为 .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短时间内,物体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出物体在A点的速度,再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求解下落的距离。
6.(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经时间t,速度减为零,通过位移为s,则: (  )
A.经t/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位移为s/2
B.经t/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位移为3s/4
C.经s/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位移为t/4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B、采取逆向思维,由v=at,在 末和t末的速度比为1:2,t末的速度为 ,则 末的速度为 .根据 , 内和t内的位移比为1:4,所以 内的位移为 ,因为采取的是逆向思维,所以 内的位移是 ;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根据 , ,得出通过 时的速度 ;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7.(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甲乙两物体均从距地面0.8 m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g取10m/s2,则(  )
A.甲物体比乙物体先落地
B.甲物体落地速度比乙物体大
C.甲乙两物体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均为4 m/s
D.甲乙两物体落地速度均为4 m/s
【答案】D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解答】不计空气阻力,两者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同时落地,与质量无关,A不符合题意;根据 可知所用时间相同时,落地速度相同,B不符合题意;两者下落所用时间为 ,故落地速度为 ,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当高度相同时,两个物体下落的时间和落地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8.(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5 s B.10 s C.15 s D.24 s
【答案】A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x=v0t+ at2=15t 1.5t2得初速度为:v0=15m/s,加速度为:a=-3m/s2,则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题目中的位移和时间的公式,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x=v0t+ at2作对比求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求解减速为零的时间。
9.(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一个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D.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答案】D
【知识点】力和力的图示
【解析】【解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力都与两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相联系,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是不存在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存在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是等大反向的两个力,同时消失、同时产生,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0.(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答案】D
【知识点】重力与重心
【解析】【解答】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物体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平衡,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B不符合题意;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指向地心,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11.(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弹簧的弹力一定与其形变量是成正比的
C.轻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方向
D.用一根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
【答案】C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
【解析】【解答】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一个是相互接触,另一个是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A不符合题意;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形变量成正比,B不符合题意;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这要根据物体所处状态进行判断,如图所示,该情况下轻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C符合题意;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竹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不是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 kx ,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
12.(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墙壁,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墙壁作用时墙壁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沿v2的方向
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墙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答案】D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受力分析的应用
【解析】【解答】支持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所以斜台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垂直斜台向左上方方向.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足球与墙面之间的作用力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二、实验题
13.(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填“交流4~6 V”或“交流220 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 Hz)时,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秒。
(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如图所示。可求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   cm。
(3)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B点的瞬时速度是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交流4~6 V;0.1
(2)4.10
(3)0.14;0.13
【知识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析】【解答】(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具体使用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通常为4~6V的低压交流电源,我国民用电的频率为50赫兹,周期为0.02s,故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打点周期都是0.02s,如果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0.1s.(2)依据纸带刻度,可知,A到D的距离是 4.10cm.(3)由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以解出AD间的平均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分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低压交流电来工作,电源频率为50Hz,故一秒钟打50个点,时间间隔为0.02s,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2)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数后一位;
(3)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直接利用AD的长度除以时间即可,B点的速度等于物体在AC段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即利用AC的长度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
14.(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如下表:(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   cm,图像出现曲线的原因为   
(3)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判断,在   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簧劲度系数为   N/m。
【答案】(1)
(2)15.00;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3)0~4.9N;25
【知识点】胡克定律
【解析】【解答】(1)描点作图,如图。
;(2)从图象可以看出在0~5.00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
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 =25.00N/m.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中描点连线即可;
(2)当砝码质量为零时,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原长;图像弯曲是因为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3)图像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结合图像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
15.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在地球上的重力为588 N,在月球上的重力为98 N.该人做摸高运动时,在地球上其重心最大能升高0.5 m,那么在月球其重心升高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答案】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人跳高运动时,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有:
所以 .
【知识点】重力与重心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人跳高运动时,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有:
所以 .
【分析】对于重力加速度,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是有区别的,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要熟练运用.
16.(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一根轻质弹簧,其劲度系数为500N/m,当它受到10N的拉力时长度为0.12m,问:
(1)弹簧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多长?
(2)当它受到25N的拉力时长度为多少?
【答案】(1)解:根据胡克定律,当弹簧受到F1=10N拉力时,伸长量
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l0=l1-x1=0.12 0.02=0.1m
(2)解:当受到F2=25N拉力时,伸长量
受到25N的拉力时长度为:l2=l0+x2=0.1+0.05=0.15m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胡克定律
【解析】【分析】(1)结合弹簧的劲度系数,利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原长即可;
(2)同理,结合结合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原长,利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现在的长度。
17.(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一物体以5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某时刻在该物体正下方距物体s处有一石块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不考虑物体对石块运动的可能影响,求石块抛出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和时间
(2)若石块能追上物体,则 s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解:设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时间为t,则 ,
(2)解:设石块达到与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经过的时间为t1,则 , ,这段时间内石块上升的高度为 ,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则 , ,此时s=1.25m,故s最多不得超过1.25m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分析】(1)石块做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为g,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石块上抛的时间和最大高度;
(2)石块能追上物体,两者的位移相等,利用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s应满足的条件。
18.(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与A、B两个弹簧相连,B弹簧下端与地相连,A、B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现用手拉A的上端,使A缓慢上移,当B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时,且B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求A上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解:B弹簧原先处于压缩状态,压缩量为: ,甲弹簧无形变.用手拉住弹簧A的上端,缓慢上移时,B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压缩量: ;
则物体m上升的距离为: ;
由m受力平衡可知,甲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伸长量:
则A的上端应上移为:
【知识点】胡克定律;受力分析的应用
【解析】【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重力和两个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结合两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和胡克定律列方程分析求解即可。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定
B.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
C.自由落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D.自由落体的位移与速度成正比
2.(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15层的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10m/s2)(  )
A.3.0 B.1.7 C.0.4 D.1.3
3.某工厂的储气罐因违反操作规程而爆炸.事故发生时,小张位于图中的甲地,先看到发出的火光,5s后才听到爆炸声,小李位于乙地,则是在看到火光10s后才听到爆炸声.设声速大小为v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储气罐位于图中(  )
A.K、N方块区 B.M、N方块区 C.O、M方块区 D.O、J方块区
4.(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如图所示,AB、BC为不同倾角的固定斜面,某物体从AB上的某点静止释放,在BC斜面上速度减为零并静止。设物体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该过程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15m,所用总时间为10s,在此过程中,物体速度的最大值为(  )
A.1.5m/s B.3m/s C.4m/s D.5m/s
5.(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 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 为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A.6.5 m B.10 m C.45 m D.20 m
6.(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经时间t,速度减为零,通过位移为s,则: (  )
A.经t/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位移为s/2
B.经t/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位移为3s/4
C.经s/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位移为t/4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甲乙两物体均从距地面0.8 m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g取10m/s2,则(  )
A.甲物体比乙物体先落地
B.甲物体落地速度比乙物体大
C.甲乙两物体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均为4 m/s
D.甲乙两物体落地速度均为4 m/s
8.(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5 s B.10 s C.15 s D.24 s
9.(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一个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D.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10.(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11.(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弹簧的弹力一定与其形变量是成正比的
C.轻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方向
D.用一根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
12.(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墙壁,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墙壁作用时墙壁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沿v2的方向
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墙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二、实验题
13.(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填“交流4~6 V”或“交流220 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 Hz)时,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秒。
(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如图所示。可求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   cm。
(3)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B点的瞬时速度是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如下表:(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   cm,图像出现曲线的原因为   
(3)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判断,在   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簧劲度系数为   N/m。
三、解答题
15.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在地球上的重力为588 N,在月球上的重力为98 N.该人做摸高运动时,在地球上其重心最大能升高0.5 m,那么在月球其重心升高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16.(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一根轻质弹簧,其劲度系数为500N/m,当它受到10N的拉力时长度为0.12m,问:
(1)弹簧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多长?
(2)当它受到25N的拉力时长度为多少?
17.(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一物体以5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某时刻在该物体正下方距物体s处有一石块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不考虑物体对石块运动的可能影响,求石块抛出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和时间
(2)若石块能追上物体,则 s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8.(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与A、B两个弹簧相连,B弹簧下端与地相连,A、B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现用手拉A的上端,使A缓慢上移,当B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时,且B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求A上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解答:A、由 可得 ,故下落的时间由高度决定,故A正确;
B、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质量无关,故B错误;
C、由 可得下落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错误;
D、由 可得,下落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不管轻重如何,加速度相等,都为g
2.【答案】B
【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自由落体公式,15楼距地面高度为42m。由可知,下落时间为2.9s。由于运动需要1.3m,所以留给他反应时间为1.6s左右。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自由落体公式的理解。
3.【答案】A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答】解:爆炸点距小张的距离为
x1=v0t1=5v0
爆炸点距小李的距离为
x2=v0t2=10v0
由此可以判断爆炸点为KN方块区
故选A
【分析】声音传播为匀速运动,求出爆炸点距小张和小李距离,从而判断出位置
4.【答案】B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解答】设物体的最大速度为vm,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 ,t1+t2=10s,则最大速度 .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在两段运动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利用平均速度和运动时间列方程,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解答】因为相机的曝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将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看成到达A点时的速度,即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可知 ,所以下落的高度为 .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短时间内,物体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出物体在A点的速度,再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求解下落的距离。
6.【答案】B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B、采取逆向思维,由v=at,在 末和t末的速度比为1:2,t末的速度为 ,则 末的速度为 .根据 , 内和t内的位移比为1:4,所以 内的位移为 ,因为采取的是逆向思维,所以 内的位移是 ;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根据 , ,得出通过 时的速度 ;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解答】不计空气阻力,两者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同时落地,与质量无关,A不符合题意;根据 可知所用时间相同时,落地速度相同,B不符合题意;两者下落所用时间为 ,故落地速度为 ,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当高度相同时,两个物体下落的时间和落地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8.【答案】A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x=v0t+ at2=15t 1.5t2得初速度为:v0=15m/s,加速度为:a=-3m/s2,则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题目中的位移和时间的公式,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x=v0t+ at2作对比求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求解减速为零的时间。
9.【答案】D
【知识点】力和力的图示
【解析】【解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力都与两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相联系,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是不存在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存在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是等大反向的两个力,同时消失、同时产生,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0.【答案】D
【知识点】重力与重心
【解析】【解答】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物体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平衡,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B不符合题意;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指向地心,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11.【答案】C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
【解析】【解答】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一个是相互接触,另一个是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A不符合题意;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形变量成正比,B不符合题意;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这要根据物体所处状态进行判断,如图所示,该情况下轻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C符合题意;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竹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不是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 kx ,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
12.【答案】D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受力分析的应用
【解析】【解答】支持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所以斜台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垂直斜台向左上方方向.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足球与墙面之间的作用力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13.【答案】(1)交流4~6 V;0.1
(2)4.10
(3)0.14;0.13
【知识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析】【解答】(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具体使用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通常为4~6V的低压交流电源,我国民用电的频率为50赫兹,周期为0.02s,故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打点周期都是0.02s,如果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0.1s.(2)依据纸带刻度,可知,A到D的距离是 4.10cm.(3)由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以解出AD间的平均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分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低压交流电来工作,电源频率为50Hz,故一秒钟打50个点,时间间隔为0.02s,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2)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数后一位;
(3)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直接利用AD的长度除以时间即可,B点的速度等于物体在AC段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即利用AC的长度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
14.【答案】(1)
(2)15.00;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3)0~4.9N;25
【知识点】胡克定律
【解析】【解答】(1)描点作图,如图。
;(2)从图象可以看出在0~5.00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
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 =25.00N/m.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中描点连线即可;
(2)当砝码质量为零时,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原长;图像弯曲是因为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3)图像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结合图像求解即可。
15.【答案】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人跳高运动时,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有:
所以 .
【知识点】重力与重心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人跳高运动时,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有:
所以 .
【分析】对于重力加速度,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是有区别的,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要熟练运用.
16.【答案】(1)解:根据胡克定律,当弹簧受到F1=10N拉力时,伸长量
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l0=l1-x1=0.12 0.02=0.1m
(2)解:当受到F2=25N拉力时,伸长量
受到25N的拉力时长度为:l2=l0+x2=0.1+0.05=0.15m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胡克定律
【解析】【分析】(1)结合弹簧的劲度系数,利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原长即可;
(2)同理,结合结合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原长,利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现在的长度。
17.【答案】(1)解:设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时间为t,则 ,
(2)解:设石块达到与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经过的时间为t1,则 , ,这段时间内石块上升的高度为 ,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则 , ,此时s=1.25m,故s最多不得超过1.25m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分析】(1)石块做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为g,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石块上抛的时间和最大高度;
(2)石块能追上物体,两者的位移相等,利用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s应满足的条件。
18.【答案】解:B弹簧原先处于压缩状态,压缩量为: ,甲弹簧无形变.用手拉住弹簧A的上端,缓慢上移时,B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压缩量: ;
则物体m上升的距离为: ;
由m受力平衡可知,甲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伸长量:
则A的上端应上移为:
【知识点】胡克定律;受力分析的应用
【解析】【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重力和两个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结合两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和胡克定律列方程分析求解即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甘肃省张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中职英语试卷 (二十八)(无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德州市中职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中职英语试题(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