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相 H:1 C:12 N:14 O:16 S:32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
一主题的是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产生雾霾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2. 2023年 9月 23日,第 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以“潮起亚细亚”
为主题,秉承“简约、安全、精彩”理念,以“数实融合”的形式完成主火炬点燃,通
过零碳排放的主火炬和电子烟花,体现主办城市的环保意识,展现大国担当,为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开幕式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将用绿色零碳甲醇点燃
B.运用三维动画,展示数字烟花
C.使用“水玉琮”敲击出激昂鼓声,以水为礼,击鼓迎宾
D.在文艺表演环节,水墨人诗画,国风男子挥毫作画绘就山水画卷——风雅钱塘尽展眼
前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B.涂油的方法用于自行车车链防锈
C.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D.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上可将喷灌或滴灌改为大水漫灌
5.《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
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田七氨酸由 C、H、N、O元素组成 B.一个田七氨酸分子是由 20个原子构成
C.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田七氨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5
6.“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是铷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铷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37,铷原子核内有 37个质子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 47
C.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离子符号为 Rb
7.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B.化学物质中的“三”
制取气体—先检查气密性 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点燃可燃气体—先验纯 构成物质的三大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灯火试验” 三种黑色氧化物—CuO、MnO2、Fe3O4
C.除杂的方法 D.化学物质与俗名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在空气中灼烧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除去 CO中的 CO2—通过澄清石灰水 氧化钙—生石灰
CO2中混有 CO—点燃 硫—硫磺
8.科学家发现,通过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
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 X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W中的碳元素的质量
C.该反应中 Y、Z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 1∶2
D.该反应中 X、Z两物质的质量比是 3∶14
9.逻辑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10.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30 分)
11.(5分)化学基础与常识。
(1)“艳阳天湿衣服干得快”指衣服上的水分消失了,可以说明衣服上的水分子是
_______________;在阳光下晒衣服比在阴天晒衣服干得快,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
(2)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所示。
① 物质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写出 SO3转化为 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 4Ag+2H2S+O2=2X+2H2O。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推断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分)Ⅰ.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现了“健康饮食”“绿色冬奥”“科技冬奥”的理念。
(1)运动员的健康饮食受到关注。北京烤鸭是很多运动员喜欢的一道美食,为运动员提供
的主要营养素有油脂和________________。
(2)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它采用了当
前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
制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没有发生变化
B.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放热,使水凝结成冰
C.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D.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II.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
池(主要材料为晶体硅)和铅酸蓄电池。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
灯。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塑料灯罩 B.合金边框 C.铁质灯杆
(2)如图所示,将两枚光亮的铁钉分别用细线吊置于甲、乙中,并使部分铁钉露出液面。
夹紧弹簧夹放置一段时间,出现了锈蚀。下列关于出现锈蚀后各瓶中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乙中,气体含氧气的体积分数不相等
B.甲中,铁钉在植物油内的部分没有锈蚀
C.乙中,铁钉在水面下的部分锈蚀最严重
D.丙中,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
(3)同学在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向铝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Mg(NO3)2和 AgNO3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滤渣和滤液。则反应后滤液的质
量比反应前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增 大”或“减小”);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
属,则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3.(4分)2023年 9月 23日第 19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杭州盛大开幕。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
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化学式为 CH3OH)做燃料。该燃料的生产过程由太阳能光伏发
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绿色液态燃料甲醇三大系统单元构成,
总投资约 1.41亿元。该项目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1)该工艺中能量的转化方式为: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能。
(2)“电解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反应。
(3)“合成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分)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注:浓硫酸可
以吸收水分,干燥气体)。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H、I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H装置中蜡烛熄灭,I装置
中溶液变浑浊,则此时 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知: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其反应方程式为:
2NaCl+H2SO4(浓) Na2SO4+2HCl↑,HCl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有强烈刺激气味、有腐蚀性
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收集 HCl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5.(5分)I.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下图
1)。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
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的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你认为出现这一实验
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小红按如图 2所示的改造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白色固体中含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固体氮化镁(Mg3N2);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NH3),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
(1)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取少量产物中的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并
往其中加入适量_________ ①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猜想正确
b. ②试纸由红色变成_____色。在试管口放置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反思与交流】
(2)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
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某次实验考试要求测定给定的其中一种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
瓶稀硫酸和 Cu-Zn合金、Cu-Ag合金及相关仪器。
(1)根据现有的条件,你认为只能测出_______________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取稀硫酸 400g平均分成 4份分别放入四个烧杯中,然后按照表格中的数据称取合金样
品的质量分别加入烧杯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合金的质量/g 10 20 30 4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109.8 119.6 129.52 m
① 上表中 m值是_________g.
② 试计算这种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D 6.D 7.C 8.B 9.A 10.C
11.(1)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2)① SO2 ②SO3+ H2O= H2SO4 (3)Ag2S
12.Ⅰ.(1) 蛋白质 (2)A
Ⅱ.(1)BC (2)C (3)减小 Al(NO3)3和Mg(NO3)2
13.(1)化学 (2)分解
(3)CO2+3H2=CH3OH+H2O (4)H2O
14.(1)长颈漏斗 (2)G F 2H2O2 2H2O+O2↑
(3)CaCO3+2HCl=CaCl2+H2O+CO2↑ (4)AF
15.(1)部分产物以白烟的形式散逸到空气中
(2)水 蓝
(3)4:1 相同条件下,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氧气比氮气
更容易和镁反应。
16. 解:(1)Cu﹣Zn
(2)根据第 1次生成氢气为 100g+10g-109.8g=0.2g,第 2次生成氢气
为
100g+20g-119.6g=0.4g可知,每加入 10g合金对应的氢气的质量均为为
0.2g,而第三次加入 30g时气体应该推测为 0.6g,却为 100g+30g-
129.52g=0.48g,说明硫酸已经完全反应,则第四次时气体不再增
加,多加的 10g合金不再溶解,故 m=129.52g+10g=139.52g。根据
每 10g合金对应 0.2g氢气求算锌的质量。
设 10g合金中锌的质量为 x
Zn + H2SO4 ZnSO4 + H2↑
65 2
x 0.2g
= x=6.5g
则 10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35%
答:(1)只能测出 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①上表中 m值是 139.52。
②这种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