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压强 探究、计算题 专题练习(答案)

第7章压强 探究、计算 专题练习
一、实验题
1.如图所示,为小明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及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在实验中,小明同学可以通过观察海绵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他采用的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2)小明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他观察到带砝码的小桌在E图中的海绵比F图中的海绵陷得深,这说明相同条件下, 受力面积越_____(选填“大”或“小”) ,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3)若将带砝码的小桌分别放在下图所示的海绵、木板上,比较图a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a和图b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b的大小关系为pa_______pb(选填“>”、“<”或“=”)。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一定时,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越明显;
(3)由实验乙、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不可以解释下列现象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
3.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型管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有关。
(4)比较____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已知图丁中U型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Pa.(ρ水=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
4.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3,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甲乙装置都不是连通器
C.甲乙装置,测量液体压强的准确度相同
(2)如图2是甲小组的实验过程:
①实验前要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____。
②深海鱼类多是扁片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_____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③比较a、b两图可知,当_____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增大而增大;
④在图b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⑤小组成员将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当向玻璃管中吹气时,如图d所示,U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_____(选填“a”或“b”)侧。
(3)若在图b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3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约为_____Pa。
(4)乙组成员完成探究实验以后,对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装,如图3所示,然后向装置左右两侧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图中橡皮膜不代表真实形状),待液面稳定后,橡皮膜将向_____(选填“左”或“右”)边发生形变。
(5)若大烧杯中始终装水,并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探头的深度不变,U形管中分别注入不同液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kg/m3) D.红墨水(ρ红墨水≈1.0×103kg/m3)
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__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________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________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减小摩擦;二是提高活塞的_______________;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最大值),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___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_。
6.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______(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 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2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________hB(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__关系。
7.某同学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柔软的海绵和长方形的砖做了A、B、C、D四次实验(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填空。
(1)由图A、B (A、C或A、D)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物体表面受到压力时,会发生_____;
(2)比较图_____和_____两图中的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随压力的增大而_____;
(3)比较图B、C中的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此实验的研究方法叫_____法。
(5)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二、计算题
8.福鼎作为白茶故乡,福鼎白茶一直以来都以其具有独特的品种优势和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优势等著称于世界。如图平底茶杯中盛有150 g的茶水,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杯中茶水液面距杯底6cm,杯底面积为3×10-3 m2,其中茶水密度近似为1.0×103 kg/m3 ,求:
(1)茶水对杯底的压强;
(2)茶水对杯底的压力。
9.近年来,双轮电动平衡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美驾驶平衡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驶,3min通过的路程为540m,已知平衡车的质量为10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cm2,g取10N/kg。求:
(1)平衡车的速度;
(2)平衡车的重力;
(3)小美驾驶平衡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10.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1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平底玻璃杯,水面距玻璃杯底10cm,水和玻璃杯的总重力是6N,玻璃杯的底面积是40cm2, 求:(g取10N/kg)
(1)水对玻璃杯底部的压强;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
(3)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12.某同学质量为50kg,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他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求:
(1)他对地面的压力;
(2)他对地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1.形变程度(或凹陷程度) D E 小 =
2.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 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 C 等于
3.不属于 B 液体的深度 丙、丁 1000
4.B 相同 bc 深度 液体密度 不变 a 300 左 A
5.活塞 静止 二力平衡 偏小 密封性 C
6.高度差 有色 深度 > 密度
7.形变 B D 增大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控制变量 增加受力面积 减少受力面积
8.①600 Pa;②1.8N
9.(1)3m/s;(2)100N;(3)2×105Pa
10.(1) 500Pa,5N;(2) 10N,1000Pa
11.(1)1000Pa;(2) 6N;(3)1500Pa
12.(1)500N;(2)2.5×104P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9章简单机械功 探究、计算题 专题练习(答案)

下一篇: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堂检测 第8章 浮力 8.3浮力的利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