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省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新和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新和月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答案】B
【解析】【解答】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一般传播速度不同,A不符合题意;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树木可以吸收声音),B符合题意;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C不符合题意;
D.人耳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外,还跟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当声源的振幅相同,因为远近距离不一定相同,声音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不同,所以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一般会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2.(2020八上·新和月考)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答案】C
【解析】【解答】A.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C
【分析】
3.(2020八上·新和月考)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答案】B
【解析】【解答】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而形成的,B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冰雕变小,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气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4.(2020八上·新和月考)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答案】A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离镜子也是3m,所以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离镜子2m,视力表的像离人距离为3m+2m=5m,正好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A.
【分析】
5.(2020八上·新和月考)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尺面垂直
B.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答案】C
【解析】【解答】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时: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这些都是错误。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才是误差。
故答案为:C。
【分析】
6.(2020八上·新和月考)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象,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
A. B.
【答案】B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福娃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
故答案为:B.
【分析】
7.(2020八上·新和月考)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遥控器调电视
B. 激光准直
C. 渔民叉鱼
【答案】C
【解析】【解答】A.遥控器调电视是利用光的反射,A不符合题意;
B.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B不符合题意;
C.渔民叉鱼是利用光的折射,C符合题意;
D.照镜子是利用光的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8.(2020八上·新和月考)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烧开水时冒“白汽”
【答案】A
【解析】【解答】A.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A符合题意;
B.用久的灯丝变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物体,对它放热,直接凝华形成了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皑皑白雪开始消融,是雪由固态直接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9.(2020八上·新和月考)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B.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答案】C
【解析】【解答】A、平静的水面上有岸边景物的倒影,是由于岸边景物在水面上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放映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幕布,为了使光射到粗糙的幕布上时发生漫反射,以便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C符合题意.
D、红色的牡丹花吸收其它所有颜色的光只反射红光,红光反射到我们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牡丹花是红色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10.(2020八上·新和月考)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放出了热量
C.海波在温度为48℃时一定是液态
D.第6min时海波开始熔化
【答案】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48℃时,海波正在熔化,此时是固液共存状态,这一温度是海波的熔点.不合题意;
B、BC段正是熔化过程,而熔化是要吸热的.不合题意;
C、海波在48℃的熔点温度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并不一定是液态.不合题意;
D、第6min时,海波达到熔点温度,所以开始熔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这是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因为海波属于晶体,而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因此这一曲线主要分为三段,AB段是固态,BC段是熔化的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CD段为液态.晶体熔化与非晶体熔化最大的区别就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图象上看就是否有一段水平线,我们应该学会区分.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上·新和月考)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表示物体的 ,温度的测量仪器为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为: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为0°C, 的温度为100°C。
【答案】冷热程度;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冰水混合物;沸水
【解析】【解答】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酒精、煤油或水银,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为100°C,把100℃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就是1℃。
【分析】
12.(2016·济宁)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的缘故.(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化;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解:
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液化形成的露珠在阳光下消失,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3.(2020八上·新和月考)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法线是 ,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 。
(2)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折射角 。
【答案】(1)MN;AO;OB;OC
(2);;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法线是MN,入射光线是AO,反射光线是OB,折射光线OC。
(2)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故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折射角 。
【分析】
14.(2020八上·新和月考)光在 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答案】同种均匀介质中;
【解析】【解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或不是同种均匀介质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偏折。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速度是 。
【分析】
三、作图题
15.(2017八上·南京期中)作出图中物体 在平面镜中的像 .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6.(2020·珠海模拟)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并穿过玻璃砖,请你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过入射点先作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玻璃中画出折射光线;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分析】当光发生折射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结合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作图即可。
四、实验题
17.(2020八上·新和月考)如图是某一物质加热变成液体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将结果填在横线上。
(1)当时的室温是 ;
(2)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图中CD段表示物质处于液体状态;
(3)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用了 min,在这段过程中物质要 (填“吸”或“放”)热;
(4)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1)40℃
(2)固液共存
(3)48℃;6;吸
(4)晶体
【解析】【解答】(1)由图知,0min时对应的温度为40℃,故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40℃,由于此时物体的温度等于室温,故室温为40℃。
(2)由图知,物体在B点开始熔化,C点熔化结束,BC段表示物质处于固液体共存状态。
(3)由图知,熔化过程所对应的温度为48℃,即为物质的熔点。
该物质熔化从第4min开始,第10min熔化结束,熔化用时为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从外界吸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4)该物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该物质是晶体。
【分析】
18.(2020八上·新和月考)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
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2)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图(d)、(e)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杯底;温度计拿出了液体读数;48
(2)d
【解析】【解答】(1)①由a图知,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杯底。
②由b图知,读数时,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了。
③由c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刻度以上,其示数为48℃。
(2)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相同,产生的气泡由上升过程中,气泡所受的压强逐渐减小,为达到气泡内外压强平衡,气泡膨胀,即逐渐变大,故图d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分析】
19.(2020八上·新和月考)图中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正立”或“倒立”)、 (“等大”“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
(2)2mm
(3)正立;等大;虚像
【解析】【解答】(1)玻璃板是透明的,除了能看到前面蜡烛的像,还能看到后面的蜡烛。实验中,使后面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则后面蜡烛的位置即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故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为了避免重影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时应使用较薄的玻璃板,故应选择2mm的玻璃板做实验。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分析】
五、计算题
20.(2020八上·新和月考)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出 ,2.56s后收到返回的信号,若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 ,则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米? 合多少千米?
【答案】解:由 可得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 ,合 。
新疆省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新和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新和月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2.(2020八上·新和月考)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3.(2020八上·新和月考)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4.(2020八上·新和月考)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5.(2020八上·新和月考)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尺面垂直
B.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6.(2020八上·新和月考)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象,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
A. B.
7.(2020八上·新和月考)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遥控器调电视
B. 激光准直
C. 渔民叉鱼
8.(2020八上·新和月考)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烧开水时冒“白汽”
9.(2020八上·新和月考)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B.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10.(2020八上·新和月考)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放出了热量
C.海波在温度为48℃时一定是液态
D.第6min时海波开始熔化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上·新和月考)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表示物体的 ,温度的测量仪器为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为: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为0°C, 的温度为100°C。
12.(2016·济宁)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的缘故.(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13.(2020八上·新和月考)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法线是 ,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 。
(2)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折射角 。
14.(2020八上·新和月考)光在 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三、作图题
15.(2017八上·南京期中)作出图中物体 在平面镜中的像 .
16.(2020·珠海模拟)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并穿过玻璃砖,请你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
四、实验题
17.(2020八上·新和月考)如图是某一物质加热变成液体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将结果填在横线上。
(1)当时的室温是 ;
(2)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图中CD段表示物质处于液体状态;
(3)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用了 min,在这段过程中物质要 (填“吸”或“放”)热;
(4)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18.(2020八上·新和月考)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
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2)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图(d)、(e)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19.(2020八上·新和月考)图中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正立”或“倒立”)、 (“等大”“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五、计算题
20.(2020八上·新和月考)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出 ,2.56s后收到返回的信号,若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 ,则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米? 合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一般传播速度不同,A不符合题意;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树木可以吸收声音),B符合题意;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C不符合题意;
D.人耳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外,还跟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当声源的振幅相同,因为远近距离不一定相同,声音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不同,所以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一般会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2.【答案】C
【解析】【解答】A.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C
【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而形成的,B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冰雕变小,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气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4.【答案】A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离镜子也是3m,所以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离镜子2m,视力表的像离人距离为3m+2m=5m,正好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A.
【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时: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这些都是错误。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才是误差。
故答案为:C。
【分析】
6.【答案】B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福娃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
故答案为:B.
【分析】
7.【答案】C
【解析】【解答】A.遥控器调电视是利用光的反射,A不符合题意;
B.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B不符合题意;
C.渔民叉鱼是利用光的折射,C符合题意;
D.照镜子是利用光的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8.【答案】A
【解析】【解答】A.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A符合题意;
B.用久的灯丝变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物体,对它放热,直接凝华形成了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皑皑白雪开始消融,是雪由固态直接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9.【答案】C
【解析】【解答】A、平静的水面上有岸边景物的倒影,是由于岸边景物在水面上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放映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幕布,为了使光射到粗糙的幕布上时发生漫反射,以便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C符合题意.
D、红色的牡丹花吸收其它所有颜色的光只反射红光,红光反射到我们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牡丹花是红色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48℃时,海波正在熔化,此时是固液共存状态,这一温度是海波的熔点.不合题意;
B、BC段正是熔化过程,而熔化是要吸热的.不合题意;
C、海波在48℃的熔点温度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并不一定是液态.不合题意;
D、第6min时,海波达到熔点温度,所以开始熔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这是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因为海波属于晶体,而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因此这一曲线主要分为三段,AB段是固态,BC段是熔化的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CD段为液态.晶体熔化与非晶体熔化最大的区别就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图象上看就是否有一段水平线,我们应该学会区分.
11.【答案】冷热程度;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冰水混合物;沸水
【解析】【解答】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酒精、煤油或水银,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为100°C,把100℃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就是1℃。
【分析】
12.【答案】液化;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解:
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液化形成的露珠在阳光下消失,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3.【答案】(1)MN;AO;OB;OC
(2);;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法线是MN,入射光线是AO,反射光线是OB,折射光线OC。
(2)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故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折射角 。
【分析】
14.【答案】同种均匀介质中;
【解析】【解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或不是同种均匀介质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偏折。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速度是 。
【分析】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6.【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过入射点先作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玻璃中画出折射光线;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分析】当光发生折射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结合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作图即可。
17.【答案】(1)40℃
(2)固液共存
(3)48℃;6;吸
(4)晶体
【解析】【解答】(1)由图知,0min时对应的温度为40℃,故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40℃,由于此时物体的温度等于室温,故室温为40℃。
(2)由图知,物体在B点开始熔化,C点熔化结束,BC段表示物质处于固液体共存状态。
(3)由图知,熔化过程所对应的温度为48℃,即为物质的熔点。
该物质熔化从第4min开始,第10min熔化结束,熔化用时为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从外界吸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4)该物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该物质是晶体。
【分析】
18.【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杯底;温度计拿出了液体读数;48
(2)d
【解析】【解答】(1)①由a图知,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杯底。
②由b图知,读数时,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了。
③由c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刻度以上,其示数为48℃。
(2)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相同,产生的气泡由上升过程中,气泡所受的压强逐渐减小,为达到气泡内外压强平衡,气泡膨胀,即逐渐变大,故图d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分析】
19.【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
(2)2mm
(3)正立;等大;虚像
【解析】【解答】(1)玻璃板是透明的,除了能看到前面蜡烛的像,还能看到后面的蜡烛。实验中,使后面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则后面蜡烛的位置即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故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为了避免重影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时应使用较薄的玻璃板,故应选择2mm的玻璃板做实验。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分析】
20.【答案】解:由 可得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