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

海陵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请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答题卡正面为化学学科的答题范围,反面为物理学科的答题范围。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a-40 Zn-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1-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或2个答案,全部选对得2分,漏选一个得1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共10分。
1.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手工剪纸
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灯泡填充气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冷藏食品
C.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石墨能够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3.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制备 B.收集
C.验满 D.验证性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人们从食物中摄入蛋白质,在体内先要转化成各种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D.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可以用于勾兑饮用酒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锂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极易与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和氧化锂(Li2O),锂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
5.如图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锂属于金属元素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C.锂的原子序数为3 D.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6.Li2O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
7.下列关于药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酸氢铵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B.二氧化锰保存于广口瓶中
C.金属锂保存于冷水中 D.澄清石灰水密封保存于细口瓶中
8.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霉的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
C.乘坐公交车时,禁止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D.实验室中不得品尝任何药品
9.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用于实验室制氧气,下列仪器没有用到的是
A.漏斗 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量筒
10.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物质及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
A.H2O2H2 B.CuCu2(OH)2CO3
C.A1Al2O3 D.COH2CO3
11.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能将二氧化碳高效地转化为甲烷,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12.如图是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升高温度可将t2℃时接近饱和的Na2C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Na2CO3>NaCl
D.北方盐湖中常采用“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主要利用了Na2CO3的溶解度大,NaCl的溶解度小
13.使用耐热耐腐材料封隔并固定V型管底部,向左、右两个支管中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再分别加入等质量锌粒和镁片,立即塞紧橡皮塞。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支管内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反应过程中观察到锌粒表面逐渐变为黑色
C.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读数均升高
D.若反应结束后镁和锌均有剩余,则两个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镁>锌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C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的氯化钾 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洗涤晶体
D 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5.一种新型合成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中参加反应Li、N2的微粒个数比为3:1
C.整个合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2+H2O=NH3+O2
D.理论上,要合成34g的氨气,需要消耗氮气的质量为28g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16.水是生命之源。
(1)地球“水圈”中存在着“冰-水-水汽”的重要变化,满足了生命对水的需求。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圈”变化过程中,主要是水分子的 发生了变化。
(2)宇航员远离地球“水圈”,因此,飞船上水、氧气的循环利用就变得尤为重要。我国“神舟号”飞船的生命保障系统包括“水净化系统”、“水电解系统”等。
①水净化系统中,活性炭层起 作用。
②水电解系统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丰富的营养是宇航员的生命保障,中国宇航员的菜单有红烧牛肉、炒菠菜、苹果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3)水也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试剂。下图是粗盐提纯的流程,回答问题:
操作①中,加水应当适量的原因是 ,操作③中,当观察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
(4)生理海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同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杀菌消毒、抗过敏的作用。海盐水中的Ag+能够杀菌消毒,从蛋白质性质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 。
17.某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捕集、封存、转化以及低碳措施产生浓厚兴趣,开启了“低碳行动”之旅。
“碳”的排放:
(1)上图是2023年上半年我国发电方方式分布图。结合上图分析节约用电对“低碳行动”的意义 。
“碳”的封存:
近日,江苏省首个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示范工程在泰州建成使用。地质封存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层中,提高石油的流动性,将石油从岩石缝隙中赶出来,从而形成二氧化碳封存与石油采集的一体化工程。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CO2的地质封存过程。
(2)实验室选用装置B制取CO2,与装置A比较,其具有的优点是 ;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模仿CO2地质封存原理,应当将产生的CO2气体从装置C中 端通入,将油赶到装置D中。
(4)将12.5g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图2),充分反应后电子天平的读数由234.5g变为230.1g,(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碳”的转化与利用:
(5)自然界中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CO2转化,产物中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
(6)催化法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和氧气。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甲烷的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结合图像分析可知:
①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影响,该催化剂催化效率最佳的温度约为 ℃。
②分析300~400℃之间,甲烷生成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
18.某化学小组围绕氧化铁开展主题学习。
认识Fe2O3
(1)氧化铁呈 色,是铁锈的主要成分,铁锈由铁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反应而形成。
工业制备Fe2O3
方法一:
(2)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eCO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和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3+O22Fe2O3+4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方法二:工业上用硫铁矿烧渣为原料制取氧化铁,流程如下:
资料:
①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
②SiO2不和CO及稀硫酸反应
(4)高温时硫铁矿烧渣中的Fe2O3与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酸浸过程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
Fe2O3的应用
(6)工业上用含氧化铁的矿石炼铁(图1)。
①高炉A区域中焦炭的燃烧产物主要为CO2而非CO,原因是 ,B区域中的主要反应为CO2转化为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高炉炼铁的产品并非纯铁:取少量产品于烧杯中, 。
(7)图2是铝热反应的装置,铝热反应原理为: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可用于焊接铁轨。反应过程:镁条燃烧释放热量,触发反应;氯酸钾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辅助镁条进一步燃烧;反应生成的高温液态铁水将纸漏斗底部烧穿,掉落在盛有细沙的蒸发皿中。
①该装置中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蒸发皿中细沙的作用 。
19.化学小组对“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展开研究。
掌握“多重表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
(1)宏观表征:如图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有 色固体析出。
(2)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3)微观表征: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铁原子和铜离子之间的电子交换:每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每个铜离子得到2个电子生成铜原子。因此,该反应还可以表示为:Fe+Cu2+= +Cu。溶液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对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
同学们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红色固体析出的现象非常明显,但溶液变为浅绿色的现象很难出现,且偶尔在铁片表面观察到少量气泡。
查阅资料:
①溶液中的FeSO4很容易被氧气氧化:4FeSO4+10H2O+O2=4Fe(OH)3+4H2SO4
②极其微量的CuSO4能与水反应,生成Cu(OH)2和H2SO4。该反应受温度和CuSO4溶液浓度影响。
实验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测量反应时装置中氧气的含量。
(4)根据以上信息,很难观察到该反应中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 。
实验2:用去氧蒸馏水配制2%和4%硫酸铜冷、热溶液各--份,分别放入光亮的铁钉,比较实验现象:
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CuSO4溶液 溶液是否变为浅绿色 是否产生红色固体 有无气泡 是否符合预期现象
方案① 2%、冷 是,较快 是 无 符合
方案② 2%、热 是,更快 是 无 符合
方案③ 4%、冷 是,较慢 是 无 符合
方案④ 4%、热 是,较快 是 有 不符合
(5)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原理是 。
(6)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要观察到预期的现象,上表中最佳实验方案是 (填序号);
(7)下列做法中有助于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是_______。
A.用沸水趁热配制硫酸铜溶液
B.提高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C.用螺旋状铁丝代替铁钉
D.使用敞口装置进行实验
试卷第8页,共9页
1.B
【详解】A、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手工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烧制陶瓷,有机物逐渐被除去,无机氧化物之间进行反应生成硅酸类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则可用作灯泡填充气,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故选项说法正确;
B、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则可用于冷藏食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C、武德合金可用于制造保险丝,是因为其熔点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墨质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A
【详解】A、试管口向下倾斜,试管口使用棉花团,故正确;
B、向上排空气法应该将导气管插到集气瓶底部去,图中仅在瓶口,故错误;
C、验满应该在集气瓶口部进行,而不是集气瓶内,故错误;
D、铁丝燃烧实验应该在集气瓶底部预留水或者加上沙子保护集气瓶,故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糖类物质不都有甜味,淀粉属于糖,但没有甜味,说法错误;
B、组成中含有碳元素,但是不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碳酸、碳酸盐的物质都是有机物,说法错误;
C、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在体内先要转化成各种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说法正确;
D、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勾兑引用酒,说法错误;
答案:C。
5.B 6.A 7.C
【解析】5.A、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6.94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锂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表示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Li2O中氧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A;
7.A、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逐渐减少,最终消失,故说法正确;
B、二氧化锰是一种固体药品,应该保存在广口瓶中,方便用药匙或镊子取用,故说法正确;
C、锂能和水反应,因此应该密封保存,故说法错误;
D、澄清石灰水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是为了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故说法正确;
故选C。
8.B
【详解】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防止空气中天然气浓度过高,发生爆炸,选项符号安全要求;
B、发霉的大米不能继续食用,选项不符合安全要求;
C、乘坐公交车时,禁止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选项符号安全要求;
D、实验室中不得品尝任何药品,选项符号安全要求;
故选:B。
9.A
【详解】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量取浓溶液和水用到量筒、胶头滴管,将浓溶液和水混匀用到烧杯和玻璃棒,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没有用到的仪器是漏斗;
答案:A。
10.C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但不会生成氢气,选项不能实现;
B、铜和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才可以生成Cu2(OH)2CO3,铜和氧气只能生成氧化铜,选项不能实现;
C、铝和氧气反应生成Al2O3,选项能实现;
D、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选项不能实现;
故选:C。
11.BD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CO2、乙为H2、丙为CH4、丁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CO2属于氧化物,只有一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1×4):(16×2)=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
12.B
【详解】A、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说法不正确;
B、当温度大于t2℃时,随着温度升高Na2CO3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升高温度可将t2℃时接近饱和的Na2C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C、将同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Na2CO3>NaCl,说法不正确;
D、北方盐湖中常采用“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主要利用了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幅度减小,会有大量碳酸钠晶体析出;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小,所以要得到氯化钠需蒸发结晶,说法不正确,故选B。
13.D
【详解】A、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所以两个支管内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说法正确;
B、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放出热量,使锌被氧化会观察到锌粒表面逐渐变为黑色,故说法正确;
C、金属和酸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所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读数均升高,故说法正确;
D、若反应结束后镁和锌均有剩余,所以盐酸全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置换相同体积的氢气,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4.D
【详解】A、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饱和氯化钠溶液能溶解氯化钾,不能溶解氯化钠,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洗涤晶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5.AD
【详解】A、反应①是LiOH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正确;
B、由图示可知反应②为Li和N2反应生成Li3N,化学方程式为:6Li+N2=2Li3N,可知反应②中参加反应Li、N2的微粒个数比为6:1,选项错误;
C、化学方程式N2+H2O=NH3+O2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等,故选项错误;
D、反应①为:,反应②为:,反应③为:,即,所以理论上,要合成34g的氨气,需要消耗氮气的质量为28g,选项正确;
故选:AD。
16.(1)间隔
(2) 吸附 2H2O2H2↑+O2↑ 红烧牛肉
(3) 若水过少,则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导致精盐质量偏少;若水过多,则延长了实验时间且消耗了更多资源 停止加热
(4)使蛋白质变性
【详解】(1)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气体的分子间隔较大,液体固体的分子间隔较小,“冰-水-水汽”的变化过程中主要是水分子间隔的变化;
(2)①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水净化系统中,活性炭层起吸附作用;
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③动物的肌肉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富含蛋白质的是红烧牛肉;
(3)若水过少,则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导致精盐质量偏少;若水过多,则延长了实验时间(或“过滤、蒸发时间过长”)且消耗了更多资源(或“浪费了更多酒精”);
操作③为蒸发,当观察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剩余的水分蒸干;
(4)海盐水中的Ag+能够杀菌消毒是因为Ag+能使蛋白质变性(或“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活性”)。
17.(1)发电方式以火力发电为主,节约用电可减少煤炭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O2+Ca(OH)2=CaCO3↓+H2O
(3)b
(4)80%
解:反应在敞开容器中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由烧杯逸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34.5g-230.1g=4.4g,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
(5)C6H12O6
(6) 250 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了催化剂效率下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详解】(1)上图是2023年上半年我国发电方方式分布图。结合上图分析节约用电对“低碳行动”的意义:发电方式以火力发电为主,节约用电可减少煤炭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实验室选用装置B制取CO2,关闭装置B中的活塞,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稀盐酸被压进长颈漏斗中与大理石脱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二氧化碳气体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小,稀盐酸进入试管内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发生。所以与装置A比较,其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3)模仿CO2地质封存原理,应当将产生的CO2气体从装置C中b端通入,将油赶到装置D中,因为当装置中剩余的油较少时,油易从a端排出,所以二氧化碳气体由b端进入。
(4)见答案
(5)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所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6)①由图像可知,催化剂催化效率最佳的温度约为250℃。②300~400℃之间,甲烷生成速率加快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了催化剂效率下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8.(1) 红棕 O2和H2O(或氧气和水)
(2)Fe+H2SO4=FeSO4+H2↑
(3)CO2
(4)3CO+Fe2O32Fe+3CO2
(5)使固体中的Fe完全反应
(6) 热空气由A区域通入,故A区域氧气充足,有利于C燃烧生成CO2 CO2+C2CO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剩余(或“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剩余”)
(7) 2KClO32KCl+3O2↑ 防止掉落的高温铁水使蒸发皿炸裂(合理即可)
【详解】(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呈红棕色;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前4个Fe、4个C、14个O,反应后4个Fe、6个O,4X含有4个C、8个O,故X为CO2;
(4)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5)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高温还原后固体含有铁和二氧化硅,加入过量稀硫酸使固体中的铁全部转化成硫酸亚铁;
(6)①高炉A区域通热空气,氧气含量充足,有利于C燃烧生成CO2,故焦炭的燃烧产物主要为CO2而非CO;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②铁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会全部溶解,证明高炉炼铁的产品并非纯铁:取少量产品于烧杯中,加过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此时铁完全反应,如有固体剩余则说明高炉炼铁的产品并非纯铁;
(7)①由题意可知,氯酸钾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②反应生成的高温液态铁水将纸漏斗底部烧穿,掉落在盛有细沙的蒸发皿中,故细沙的作用为防止掉落的高温铁水使蒸发皿炸裂(合理即可)。
19.(1)红
(2)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3) Fe2+ (或“和H2O”)
(4)溶液中的FeSO4被氧气氧化
(5)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6)②
(7)ABC
【详解】(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每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每个铜离子得到2个电子生成铜原子,所以表示为:;溶液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微粒符号为:SO42-、H2O;
(4)由于溶液中的FeSO4很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Fe(OH)3和H2SO4,所以很难观察到该反应中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FeSO4被氧气氧化;
(5)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
(6)依据上述三个探究实验,兴趣小组向化学老师建议课堂演示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是:用去氧的蒸馏水配制热的2%CuSO4溶液,即实验方案②;
(7)A、用沸水趁热配制硫酸铜溶液,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有助于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符合题意;
B、提高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快,有助于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符合题意;
C、用螺旋状铁丝替铁钉,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快,有助于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符合题意;
D、使用敞口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枣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2024.01)语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