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赣州月考)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2.(2016九上·会昌期中)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
3.(2018九上·赣州月考)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沸点 B.硬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4.(2017九上·西宁月考)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5.(2017九上·西宁月考)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
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反复试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6.(2018九上·赣州月考)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使石蜡熔化 B.用木材制家具
C.用粮食酿酒 D.用玉石雕刻印章
7.(2017九上·西宁月考)某物质有硬的外观,银白的金属光,一些同学认为它是铁。在讨论中,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属于科学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8.(2017九上·遵义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9.(2018九上·海口月考)实验结束后,下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17九上·西宁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液体药品
C. 闻药品气味 D. 称量氯化钠
11.(2016九上·重庆期中)正确量取18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5mL量筒 ②20mL量筒 ③5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12.(2018九上·赣州月考)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 D.试管触及灯芯了
13.(2017九上·无锡月考)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加热烧杯中液体
B.放置洗净的试管
C.锌粒放入试管
D.嗅闻气体气味
二、填空题
14.(2017九上·西宁月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8mL水,应选用 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 。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15.(2017九上·西宁月考)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 ,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16.(2017九上·西宁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1)d的名称是 。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
(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____(填序号)。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17.(2017九上·西宁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
三、实验题
18.(2017九上·西宁月考)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 ,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解: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是物理研究的内容,故A错;
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是生物研究的内容,故B错;
C、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故C正确;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是地里研究的内容,故D错.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考虑本题,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3.【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可燃性是一种物质经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等。判断依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表现。
4.【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分析】A、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故A错误;
B、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操作正确,故B正确.
C、实验中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故C错误;
D、加热后的试管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试管会骤冷而破裂,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A、利用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做法不符合题意;
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置之不理的做法符合题意;
C、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做法不符合题意;
D、不懂就问,积极探讨,询问老师或同学来探究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的做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对于实验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看似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现象,我们也要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弄清它的成因,因为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在无意中发现的。
6.【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加热使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用木材制家具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用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用玉石雕刻印章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7.【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A、“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不是实验,不符合题意;
B、“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符合题意;
C、“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不是观察,不符合题意;
D、“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不是作结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8.【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铜丝作导线利用导电性,为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
B.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为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可燃性,为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
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硬度大,为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9.【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使用后,应洗净放到指定位置,防止造成试剂污染,A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使用结束后用灯帽盖灭,B不符合题意;
C、试管清洗干净后,倒放在试管架上,C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使用结束后应将砝码放回原处,游码归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及熄灭方法解答
C根据试管的摆放方法解答
D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故不符合题意;
B.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塞应倒放,故不符合题意;
C.闻气味的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称量氯化钠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两查”:检查灯心是否浸入酒精中,检查酒精灯中酒精是否多于容积的三分之一;
“二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火焰。
B、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C、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
D、使用托盘天平时,一定要左物右码,为了防止药品腐蚀托盘,药品要放在纸上或烧杯中称量。
11.【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8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
故选B
【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12.【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在加热时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会造成试管炸裂;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会引起试管的炸裂;
C、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是符合题意操作,若超过了,其后果是加热沸腾后液体飞溅出,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D、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加热时试管的底部触及灯芯会使试管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
故答案选C。
【分析】用试管时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目的是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13.【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加热烧杯中液体用酒精灯的外焰,需垫石棉网,操作符合规范要求,A不符合题意;
B、洗净的试管应该倒置在试管架上,操作符合规范要求,B不符合题意;
C、锌粒放入试管,应该先将试管横放,不能直接加入,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C符合题意;
D、嗅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操作符合规范要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加热烧杯中液体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并且需垫石棉网;
B、洗净的试管应该倒置在试管架上;
C、固体放入试管,应该先将试管横放,不能直接加入,以防止试管破裂;
D、嗅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
14.【答案】(1)10
(2)水清洗干净
(3)用石棉网
(4)用水润湿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量取8.0mL液体,应选用与8.0毫升相近的量程,则应选10毫升量程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完后,洗涤干净晾干,防止污染别的药品。
(3)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否则可能会引起炸裂。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石棉网。
(4)水起到湿滑和密封的作用,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分析】(1)量取液体是,应选用与所取液体的体积相近量程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完后,一定要洗涤干净,垂直晾干,防止污染别的药品。
(3)烧杯不能直接加热,烧杯底部应垫放石棉网,否则可能会受热不均匀引起炸裂。
(4)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15.【答案】③;①;①;②;③;④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硫慢慢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硫具有可燃性是指通过化学变化燃烧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分析】(1)变化时都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看变化时是否生成了其它物质,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6.【答案】(1)酒精灯
(2)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
(3)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d的名称是酒精灯;
(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3)化学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分析】(1)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仪器与操作,应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
(2)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3)掌握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①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药品的污染;②不能随意丢弃,防止造成环境的污染;③不拿出实验室,防止造成事故等。
17.【答案】(1)试管夹
(2)药匙
(3)胶头滴管
(4)酒精灯
(5)试管
(6)集气瓶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故填:试管夹;
(2)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故填:药匙;
(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填胶头滴管;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5)试管 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故填:试管;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分析】熟悉基本的实验仪器与操作,应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
18.【答案】(1)朝向手心;倒放
(2)B
(3)1/3;预热
(4)刷洗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2)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压强变小,下次使用不易打开,同时也使生成水分蒸发掉,不是为了节约酒精,
故答案为:B。
(3)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②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必须先预热;
(4)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分析】(1)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2)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是下次使用易打开,同时也使生成水分蒸发掉。
(3)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②酒精灯的外焰温度高;试管加热前,要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4)试管用试管刷刷洗。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赣州月考)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解: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是物理研究的内容,故A错;
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是生物研究的内容,故B错;
C、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故C正确;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是地里研究的内容,故D错.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考虑本题,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2016九上·会昌期中)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3.(2018九上·赣州月考)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沸点 B.硬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可燃性是一种物质经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等。判断依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表现。
4.(2017九上·西宁月考)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分析】A、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故A错误;
B、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操作正确,故B正确.
C、实验中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故C错误;
D、加热后的试管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试管会骤冷而破裂,故D错误;
故选B
5.(2017九上·西宁月考)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
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反复试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A、利用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做法不符合题意;
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置之不理的做法符合题意;
C、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做法不符合题意;
D、不懂就问,积极探讨,询问老师或同学来探究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的做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对于实验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看似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现象,我们也要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弄清它的成因,因为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在无意中发现的。
6.(2018九上·赣州月考)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使石蜡熔化 B.用木材制家具
C.用粮食酿酒 D.用玉石雕刻印章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加热使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用木材制家具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用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用玉石雕刻印章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7.(2017九上·西宁月考)某物质有硬的外观,银白的金属光,一些同学认为它是铁。在讨论中,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属于科学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A、“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不是实验,不符合题意;
B、“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符合题意;
C、“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不是观察,不符合题意;
D、“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不是作结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8.(2017九上·遵义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铜丝作导线利用导电性,为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
B.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为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可燃性,为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
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硬度大,为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9.(2018九上·海口月考)实验结束后,下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使用后,应洗净放到指定位置,防止造成试剂污染,A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使用结束后用灯帽盖灭,B不符合题意;
C、试管清洗干净后,倒放在试管架上,C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使用结束后应将砝码放回原处,游码归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及熄灭方法解答
C根据试管的摆放方法解答
D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解答
10.(2017九上·西宁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液体药品
C. 闻药品气味 D. 称量氯化钠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故不符合题意;
B.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塞应倒放,故不符合题意;
C.闻气味的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称量氯化钠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两查”:检查灯心是否浸入酒精中,检查酒精灯中酒精是否多于容积的三分之一;
“二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火焰。
B、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C、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
D、使用托盘天平时,一定要左物右码,为了防止药品腐蚀托盘,药品要放在纸上或烧杯中称量。
11.(2016九上·重庆期中)正确量取18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5mL量筒 ②20mL量筒 ③5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8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
故选B
【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12.(2018九上·赣州月考)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 D.试管触及灯芯了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在加热时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会造成试管炸裂;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会引起试管的炸裂;
C、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是符合题意操作,若超过了,其后果是加热沸腾后液体飞溅出,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D、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加热时试管的底部触及灯芯会使试管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
故答案选C。
【分析】用试管时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目的是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13.(2017九上·无锡月考)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加热烧杯中液体
B.放置洗净的试管
C.锌粒放入试管
D.嗅闻气体气味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加热烧杯中液体用酒精灯的外焰,需垫石棉网,操作符合规范要求,A不符合题意;
B、洗净的试管应该倒置在试管架上,操作符合规范要求,B不符合题意;
C、锌粒放入试管,应该先将试管横放,不能直接加入,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C符合题意;
D、嗅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操作符合规范要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加热烧杯中液体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并且需垫石棉网;
B、洗净的试管应该倒置在试管架上;
C、固体放入试管,应该先将试管横放,不能直接加入,以防止试管破裂;
D、嗅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
二、填空题
14.(2017九上·西宁月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8mL水,应选用 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 。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答案】(1)10
(2)水清洗干净
(3)用石棉网
(4)用水润湿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量取8.0mL液体,应选用与8.0毫升相近的量程,则应选10毫升量程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完后,洗涤干净晾干,防止污染别的药品。
(3)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否则可能会引起炸裂。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石棉网。
(4)水起到湿滑和密封的作用,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分析】(1)量取液体是,应选用与所取液体的体积相近量程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完后,一定要洗涤干净,垂直晾干,防止污染别的药品。
(3)烧杯不能直接加热,烧杯底部应垫放石棉网,否则可能会受热不均匀引起炸裂。
(4)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15.(2017九上·西宁月考)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 ,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答案】③;①;①;②;③;④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硫慢慢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硫具有可燃性是指通过化学变化燃烧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分析】(1)变化时都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看变化时是否生成了其它物质,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6.(2017九上·西宁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1)d的名称是 。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
(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____(填序号)。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答案】(1)酒精灯
(2)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
(3)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d的名称是酒精灯;
(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3)化学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分析】(1)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仪器与操作,应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
(2)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3)掌握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①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药品的污染;②不能随意丢弃,防止造成环境的污染;③不拿出实验室,防止造成事故等。
17.(2017九上·西宁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
【答案】(1)试管夹
(2)药匙
(3)胶头滴管
(4)酒精灯
(5)试管
(6)集气瓶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故填:试管夹;
(2)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故填:药匙;
(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填胶头滴管;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5)试管 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故填:试管;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分析】熟悉基本的实验仪器与操作,应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
三、实验题
18.(2017九上·西宁月考)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 ,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答案】(1)朝向手心;倒放
(2)B
(3)1/3;预热
(4)刷洗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2)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压强变小,下次使用不易打开,同时也使生成水分蒸发掉,不是为了节约酒精,
故答案为:B。
(3)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②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必须先预热;
(4)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分析】(1)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2)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是下次使用易打开,同时也使生成水分蒸发掉。
(3)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②酒精灯的外焰温度高;试管加热前,要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4)试管用试管刷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