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物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A B C C ABC AD BD
11.(每空2分,共6分) (1)BCD (2)2.35 (3)C
12.(每空2分,共10分) (1)0.84 2.8
(2) 不需要 不需要
13.(10分)(1)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at (2分)
得t=2s (2分)
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2s。
(2)ETC天线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过程中,汽车匀速运动的位移 (2分)
汽车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
由v2=2ax2 (2分)
得x2 =6m
则该ETC通道的长度为 x=x1+x2=7.8m (2分)
故该ETC通道的总长度为7.8m。
14.(12分)(1)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则“奔跑”过程有
(2分)
x=4.5m (1分)
3s末的速度为 (2分)
v=3m/s (1分)
(2)企鹅卧倒以肚皮贴着冰面向前滑行,上滑过程,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
解得 (1分)
沿斜面向下,企鹅下滑过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
解得 (1分)
(16分)(1)加速过程位移 (2分)
解得 x1=1m(2分)
(2)设机器人减速时的加速度为,匀速的时间为,则由题可知(2分)
(2分)
(2分)
解得 t0=20s (2分)
(3)平台对食物的摩擦力(2分)
代入数据解得Ff=2N(2分)
答案详解
1.【答案】C
【详解】A.9秒83指的是苏炳添跑100米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间隔,而不是时刻,故A错误;
B.下落和入水过程中,需要研究运动员的姿态,全红婵不可看作质点,故B错误;
C.200米指的是整个过程中游泳的路程,故C正确;
D.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200m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A
【详解】A.a、b两状态速度大小均为3m/s,方向均为正方向,故A正确;
B.速度—时间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知,a、b两状态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故B错误;
C.电动车在运动过程速度一直为正,运动方向不变,t=80s秒时没有回到t=0时刻的位置,故C错误;
D.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即等于图像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乘以图线包围的小方格的个数,所以秒时电动车前进的位移大约为
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详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结合图和题干,可知马对树干的拉力大小为和树干对马的拉力大小为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故C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答案】A
【详解】风筝受重力G,细线的拉力T和气流的作用力F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细线的拉力T方向斜向右下方,气流对风筝的力F的方向一定斜向左上方,且大小等于重力G和细线拉力T的合力大小,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详解】小球受到重力和斜面对其向左偏上的支持力作用,二力的合力只能水平向左,加速度水平向左,小球应向左做加速运动或向右做减速运动。
球和小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小车应向左做加速运动或向右做减速运动。
故选B。
6.【答案】C
【详解】圆棒由静止释放到圆棒下端经过手时有
圆棒上端经过手时有
解得t1=0.5s,t2=0.6s
可知游戏者能抓住圆棒的时刻应在0.5s~0.6s之间。
故选C。
7.【答案】C
【详解】A.包裹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托盘发生形变产生的,A错误;
B.机器人对包裹的支持力和包裹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错误;
C.包裹随着机器人一起加速前进时,包裹相对机器人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故此时包裹所受的摩擦力向前,C正确;
D.包裹随着机器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加速度为零,此时不受到摩擦力,D错误。
故选C。
8.【答案】ABC
【详解】对轮胎
因为甲的轻绳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比乙的大,即,则
所以
f=uN,N相同,f相同
故选ABC。
9.【答案】AD
【详解】A.开始时人处于平衡状态,人对传感器的压力是500N,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也为500N,根据力的平衡可知,人的重力也是500N,故A正确;
B.结合图线分析,a点到点,人受重力和支持力,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也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故人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故B错误;
C.b点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其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
D.人在d点时人受到的支持力较大,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点的支持力为零,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d点的加速度大于f点的加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10.【答案】BD
.缓慢上升的过程中,θ逐渐增大,根据,
F1逐渐增大,F2逐渐增大。但F1与F2的合力等于重力,保持不变。
故选BD。
【答案】BCD(2分) (2分) C(2分)
【详解】(1)必须要记录的有F、和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通过弹簧测力计读出,两次都要将小圆环拉到O点位置,所以必须记录的有BCD。
(2)弹簧测力计最小分度为,读数要读到,图中读数为。
(3)根据三角形定则可得
由于两次拉橡皮条的作用效果相同,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故选C。
【答案】(1)0.84(2分) 2.8 (2分)
(2)(2分) 不需要(2分) 不需要(2分)
【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由, 得:
气垫导轨摩擦力忽略,不需要补偿阻力;滑块的合力由力传感器读出,不需要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
13.【答案】(1)2s;(2)7.8m
【详解】(1)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at (2分)
得t=2s (2分)
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2s。
(2)ETC天线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过程中,汽车匀速运动的位移
(2分)
汽车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
由v2=2ax2 (2分)
得x2 =6m
则该ETC通道的长度为 x=x1+x2=7.8m (2分)
故该ETC通道的总长度为7.8m。
14.【答案】(1)4m,2m/s;(2)7.5m/s2,2.5m/s2
【详解】(1)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则“奔跑”过程有
(2分)
x=4.5m (1分)
3s末的速度为 (2分)
v=3m/s (1分)
(2)企鹅卧倒以肚皮贴着冰面向前滑行,上滑过程,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
解得 (1分)
沿斜面向下,企鹅下滑过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
解得 (1分)
15.【答案】(1)1m;(2)20s;(3)Ff=2N
【详解】(1)加速过程位移 (2分) 解得x1=1m(2分)
(2)设机器人减速时的加速度为,匀速的时间为,则由题可知
(2分)
(2分)
(2分)
解得 t0=20s (2分)
(3)平台对食物的摩擦力(2分)
代入数据解得Ff=2N(2分)潮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物理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及其他项目填写在
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策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自行保存。
第I卷(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2021年8月8日闭幕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8金32银18铜,创下了海外
奥运会的最佳战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秒83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这里提到的“9秒83”指
的是时刻
B.女子10米台跳水比赛中,下落和入水过程中全红婵可以看成质点
C.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霏夺冠,其中200米指的是路程
D.游泳比赛的泳道长50米,在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汪顺夺得金牌,以1分
55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他的平均速度约为1.74m/s
2.用速度传感器记录电动车直线运动过程的运动信息,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电动车()
A.a、b两状态速度相等
6.00
B.a、b两状态加速度相等
400
C.t=80秒时回到1=0时刻的位置
2.00
D.t=80秒时电动车前进了约200m
0800
20.0
40.0
60.0
80.0
时间s)
3.如图所示,马拖着一根质量为m的树干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作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己知马对树干的拉力大小为
R,树干对马的拉力大小为乃,则有(
A.F=ma
B.F
D.F=E
高一物理试卷第1页共6页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阳春三月正是踏青放风筝的好时节。如图所示,
在细线拉力的作用下,风筝静止在空中。关于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的方向沿左上方
B。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小于风筝受到的重力
D.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等于风筝受到的重力
5。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
处于如图所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若某时刻F为零,
则此时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
B.小车向右做减速运动
左
右
C.小车向左做减速运动
D.小车向左做匀速运动
6.某款“眼疾手快”玩具用来锻炼人的反应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
如图所示,该玩具的圆棒长度L=0.55m,游戏者将手放在圆棒的正
-,圆楼
下方,手(视为质点)离圆棒下端的距离h=1.25m,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圆棒由静止释放的时刻为0时刻,游
戏者能抓住圆棒的时刻可能是()
A.0.45s
B.0.49s
C.0.54s
D.0.62s
7.如图所示为智能机器人协助派件员分拣快递的场景,派件员将包表放在机器人的水平托
盘上后,机器人通过扫码读取目的地信息,并生成最优路线,将不同目的地的包装送至不同
的位置,从而实现包裹的分拣功能。关于机器人和包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裹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包裹发生形变产生的
B.机器人对包裹的支持力和包表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包装随着机器人一起做加速前进时,包裹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D,包袅随着机器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高一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