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Ca:40:S:32:K:39:C1: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空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河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酿白酒 C.刻石雕 D.晒海盐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水银制温度计 B.金刚石作玻璃刀 C.干冰作制冷剂 D.天然气作燃料
3.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加入石灰石固体 B.过滤粗盐水中的泥沙
C.滴加少量液体 D.量取液体读数
4.“新型肺炎”患者,其主要表现为肺部纤维化,呼吸功能受阻,此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空气和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氧气可以用于卫星发射的助燃剂
C.为节约用水,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氢气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和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7.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NO2 B.CO C.粉尘 D.CO2
8.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 B.氚、氦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C.该变化涉及的元素有三种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9.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Al3+——铝离子 B.2K——2个钾元素
C.F2——2个氟原子 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
11.下列有关化学发展简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B.道尔顿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属于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12.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切断电源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13.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原子间隔变大
C.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14.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 曾被用作解救人质,其化学式为C20H24N2O,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芬太奴分子由4种元素组成
B.芬太奴是由碳、氢、氧、氮四个原子组成的物质
C.芬太奴中氧的质量分数最小
D.芬太奴中碳、氮、氢、氧的质量比为120:24:28:16
15.在下列各项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品尝:厨房中鉴别白糖和食盐 B.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
C.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氧气 D.观察: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16.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加大对核能的利用 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1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和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等质量两种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1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20.在密闭容器内加入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 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A.x的值应为2
B.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C.反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5:22
D.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二、填空及简答题(21-24题每空1分,25题中涉及化学方程式的每空2分,共32分)
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氦气: 。
②2个亚铁离子 。
③标出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④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⑤2个水分子 。
(2)芯片是电脑、手机等的核心部件,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工艺,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我国已突破半导体碳纳米管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请回答:
①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 性。
②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n=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③制造芯片的单晶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则构成单晶硅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2.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为了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不向河中扔垃圾②生活污水直接排放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④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2)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写出防治水资源污染的一种方法: 。
(3)净化水的方法很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净化水时加入絮凝剂(明矾等)的作用是 ,经过过滤池无法除去的是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②可以除去水中异味的是 (填字母)。
A.过滤池 B.吸附池 C.清水池
23.燃烧、能源、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如图1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②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了热量,另一方面是 。
(2)煤燃烧过程中某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了使煤能充分燃烧,需要增加的反应物是(请画出它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
(3)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在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实际使用,它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 能。
24.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箭头所指方向为生成物,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请写出D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
25.下列流程可用于制备硫酸铵。
步骤1.制硫酸: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为 ,其中X是 (填化学式)。
步骤2.合成氨:
(3)“原料气”中N2的制备:N2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
(4)“原料气”中H2的制备:高温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H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反应③为,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6)NH3溶于水时形成氨水。
步骤3.制备硫酸铵:将NH3通入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中,得到硫酸铵。
三、实验题(每空1分,涉及化学方程式的每空2分,共18分)
26.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如图一所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仪器F的名称: 。
(2)改正装置A中的一处错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集气瓶取离水面 (“前”或“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装置B和H组合制取CO2,通过操作H的弹簧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放在干燥管中的石灰石应该是 (“块状”或“粉末”)。
(4)用一定质量的H2O2溶液和0.5g的MnO2制取O2,要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发生装置应选E(或F)和 组合(填字母序号);实验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若不存在实验误差应称得MnO2的质量为 。
(5)若要图二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甲气球中应该填充的气体是 (填数字序号)。
①SO2 ②O2 ③H2 ④C3H8
27.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根本依据是 。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 (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但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序号 实验设计
①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②
③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④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3)i.“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代替。
ii.“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 。
iii.“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 。
iv.“实验设计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4)猜想二成立,实验现象是 不变红④变红(填实验设计的序号)。
【反思交流】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酸碱的化学性质、反应体系温度变化等为依据进行判断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5)用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变硬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四、计算应用题(10分)
28.初冬是流感高发期,“达菲”是目前世界上治疗H1N1流感病毒的良药,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C7H10O5),可从茴香中提取。
(1)莽草酸由 种元素组成。
(2)莽草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2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氢原子的个数为 个。
(4)葬草酸属于 (填“化合物”或“氧化物”),
29.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加热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0g。请计算:
(1)生成的质量为 g。
(2)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
试卷第8页,共9页
1.B
【详解】A、剪窗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酿白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刻石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晒海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2.D
【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故只有判断出该用途与哪种性质相关即可完成解答。
【详解】A、水银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受热膨胀遇冷冷缩的性质,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用金刚石作玻璃刀刀头,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升华属于物理变化,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向锥形瓶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锥形瓶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锥形瓶口,再慢慢将锥形瓶竖立起来,符合题意;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不符合题意;
C、根据滴管的使用:滴管悬空正上方,不可伸入不可触,取液不平不倒置,不符合题意;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故选A。
4.B
【详解】呼吸功能受阻,此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氧气,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B。
5.B
【详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说法错误;
B、氧气支持燃烧,可以用于卫星发射的助燃剂,符合题意;
C、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导致水资源污染和土壤污染,说法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说法错误。
答案:B。
6.D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粉尘,不包括二氧化碳,故选:D。
8.A
【详解】A、该变化原子核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不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氚的质子数为1,氦的质子数为2,两种原子的质子数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氘和氚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该变化涉及的元素有两种,不符合题意;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相对原子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B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故D错误。故选B。
10.A
【详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Al3+可表示铝离子,正确;B、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K可表示2个钾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错误;C、F2可表示1个氟分子,1个氟分子中含有2个氟原子,错误;D、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SO3可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不是表示3个二氧化硫分子,错误。故选A。
11.B
【详解】A、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故选项说法正确;
B、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说不正确;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说法正确;
D、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属于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2.C
【详解】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能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选项A正确;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使电器发生爆炸,选项B正确;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不能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因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气、液混合物,损坏图书,选项C不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并清理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选项D正确。故选C。
13.D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故A正确。
B、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原子间隔变大的缘故,故B正确。
C、酒精溶液是混合物,酒精溶液中含有酒精分子、水分子,酒精溶液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故C正确。
D、向气球内打气后气球变大,气体内分子的数目增加,气球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C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芬太奴分子由碳、氢、氧、氮4种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芬太奴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芬太奴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24):16:(14×2)=60:6:4:7,所以氧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芬太奴中碳、氮、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4×2):(1×24):16=60:7:6: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5.D
【详解】A、白糖有甜味,食盐有咸味,在厨房中鉴别白糖和食盐可通过品尝的方法,此选项正确;
B、酒精有一种特殊的香味,白醋有酸的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可用闻气味的方法,此选项正确;
C、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氧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氮气,此选项正确;
D、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粉末,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不能用观察的方法,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6.B
【详解】A.节能减排就是工业上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淘汰高耗能产业,研制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生活中节约各种能源,垃圾分类处理等。加大对核能的利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符合要求;
B.在田野里大量焚烧秸秆不但浪费能源,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符合要求;
C.随手关闭电源开关,关紧水龙头,有利于节约能源,故C符合要求;
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符合要求,故选B。
17.D
【详解】A、CO2和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碳元素化合价为+4,CaCO3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具有还原性,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冶炼金属,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8.D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等质量两种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的趋势大于氧气减少导致气压减小的趋势,因此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氧气消耗,气压减小,即小于反应前的气压,符合题意。
故选D。
19.B
【详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选项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选项正确;
C、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组成新分子的过程,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再分,选项错误;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由于氧气提供了氧元素,所以不能确定一定含有氧元素,选项错误。
故选B。
20.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CO2质量增加了45g-1g=44g,是生成物;H2O质量增加了28g-1g=27g,是生成物;O2质量减少了50g -2g=48g,是反应物;反应后的质量还少50g+1g+1g+23g=2g+45g+28g+,得=0g,所以反应后物质W的质量x为0,所以W是反应物,反应物是W和O2,生成物是CO2 和 H2O,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C,H和O三种元素,反应物O2中含有O元素。所以C和H一定来自W。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0g,故选项错误;
B、由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可知,反应物是W和O2,生成物是CO2 和 H2O,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故选项错误;
C、反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48g:44g =12:11,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水中不含碳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W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故选项正确。故选D。
21.(1) He 2Fe2+ Al2O3 2H2O
(2) 导电 4 28.09 三##3 原子
【详解】(1)①氦气由氦原子构成,表示为:He;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亚铁离子表示为:2Fe2+;
③甲烷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碳元素显-4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④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Al2O3;
⑤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
(2)①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工艺,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说明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14=2+8+n,n=4;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③制造芯片的单晶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金刚石由原子构成,则构成单晶硅的粒子是原子。
22.(1) 节约用水 ②③
(2)工业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3) 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 可溶性 B
【详解】(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污染;
①不向水中仍垃圾,能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②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符合题意;
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符合题意;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能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③。
(2)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为: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废水,则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农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能防治水资源污染。
(3)①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
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②吸附池中,活性炭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故选B。
23.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隔绝氧气 电
【详解】(1)①铜片上的白磷、红磷都与空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这时热水起到提供热量的作用,铜片上的白燃烧,水底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这时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2)①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物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②为了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可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煤充分燃烧,故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微粒是氧分子,它的微观结构示意图是。
(3)目前氢氧燃料电池的使用就是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4.(1)H2O2
(2)
(3)分解反应
(4)可燃性##还原性
【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A、B、C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即都含有氧元素,B为单质,则B为氧气;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A能转化为B和C,则A为过氧化氢、C为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则D为氢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A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2)反应③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方程式为:;
(3)反应②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4)D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25. H2O 化合
【详解】(1)反应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S、H、O的个数分别是1、0、3,生成物中含S、H、O的个数分别是1、2、4,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H、1个O,故X的化学式为H2O;
(4)高温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H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6. 锥形瓶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或试管口应塞棉花团) 前 块状 D 0.5g ③
【详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仪器F的名称为:锥形瓶;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故图A的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错误改正为: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试管口应该有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集气瓶取离水面前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装置B和H组合制取CO2,通过操作H的弹簧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固液接触,反应进行,关闭该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的气体将液体压出干燥管,使液体、固体不再接触,反应停止,故放在干燥管中的石灰石应该是块状,因为若是粉末状可能直接进入稀盐酸溶液中,无法分离。若用H2O2和MnO2制O2,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E(或F)和D组合,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实验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若不存在实验误差应称得MnO2的质量为0.5g;
(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的气球会向下,若要图二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根据气球位置可知甲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甲中气体为氢气,而二氧化硫、氧气和丙烷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不能选择。故选③。
27.(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不能
(3) 向第二朵纸花喷水 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
(4)②③
(5)
【详解】(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根本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因为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用观察法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3)结合实验设计①③④可知,实验设计②为向第二朵纸花喷水,与③④作对比;
实验设计③为了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使紫色石蕊变色;
实验设计④中发生的反应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为:;
(4)实验②说明水不使紫色石蕊变红,③说明二氧化碳不使紫色石蕊变红,④同时存在水和二氧化碳石蕊变红,说明两者反应生成了碳酸,故猜想二成立;
(5)石灰浆中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同时生成了水,方程式为:。
28.(1)三##3
(2)1:8
(3)20
(4)化合物
【详解】(1)由莽草酸的化学式可知,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莽草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0):(16×5)=1:8;
(3)由莽草酸的化学式可知,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10氢原子,故2个莽草酸分子中含20个氢原子;
(4)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莽草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是氧化物。
29.(1)9.6
(2)解: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为x。
x=14.9g
答: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为14.9g。
【详解】(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29.6g-20.0g=9.6g。
(2)见答案。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