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B.化学反应必伴随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一定是热能
D.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片为负极 B.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片溶解,质量减少
3.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B C D
燃气灶 铅蓄电池 太阳能热水器 风力发电
A.A B.B C.C D.D
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KOH+HF=KF+H2O B.NH4Cl+NaOHNH3+H2O+NaCl
C.CaO+H2O=Ca(OH)2 D.C+O2CO2
5.酸碱中和滴定中常用以下仪器,其中为碱式滴定管的是
A. B. C. D.
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56gFe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H2和O2的体积之比是16∶1
D.1mol的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数为4NA
7.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化合物的电子总数为18;Q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最内层多5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Y和M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D.X、Z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8.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
A.将水加热,增大,pH变小
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减小,减小
C.向水中加入少量气体,平衡逆向移动,减小,减小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碳酸氢钠,增大,变大
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B.过程Ⅰ吸收热量,过程Ⅱ放出热
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加压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10.在一定条件下,将与加入到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平衡时的浓度为。此条件下平衡常数K为
A.0.5 B.1 C.2 D.4
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图①: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图②: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图③: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
D.图④: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含有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中:、、、
13.用新型甲醇燃料电池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
B.若a为纯铜,b为粗铜,则该装置可用于粗铜的电解精炼
C.若a、b均为石墨,b极反应为:4OH--4e-=2H2O+O2↑
D.若a、b均为石墨,标准状况下消耗3.36L O2,则b极析出铜19.2g
14.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4
2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再滴加酚酞溶液,溶液颜色变红
3 向2中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溶液,溶液红色加深
4 向3中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
B.实验2所得溶液中存在
C.实验3所得溶液中存在
D.若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依据实验4的现象,可得出
15.将0.20mol NO和0.20mol CO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在和温度下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
B.温度时,前12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
C.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D.温度时,若起始向容器中通入0.10mol NO、0.30mol CO、0.10mol和0.10mol,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16.某温度下,将和体积均相同的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稀释前溶液的浓度: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点
C.从b点到d点,溶液中逐渐增大
D.曲线Ⅱ表示的是稀释的过程
二、解答题
17.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一定温度下(简写为HAc)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测定HAc的浓度。
(1)用 (填仪器名称)准确移取20.00 mL HAc溶液,转移至锥形瓶,加入2滴 。(填“酚酞”。“石蕊”或“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平行测定4次,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5 mL、20.00 mL、18.40 mL、19.95 mL,则 mol·L-1。
(2)滴定管在洗涤前应先检查 。实验操作中,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后排气泡动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 B. C. D.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锥形瓶盛装HAc溶液前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B.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变化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测得醋酸浓度偏低
D.接近滴定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NaOH溶液,溶液出现颜色变化,即达到滴定终点
【实验二】探究25℃下HAc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将实验一中的HAc溶液和与其等浓度的(简写为NaAc)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测pH。
序号 V(HAc)/mL V(NaAc)/mL /mL pH
Ⅰ 40.00 0 2.86
Ⅱ 4.00 a b 0 3.36
…
Ⅶ 4.00 c d 3∶4 4.53
Ⅷ 4.00 4.00 32.00 1∶1 4.65
(4)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a= ,d= 。
(5)对比实验Ⅰ和Ⅱ可得结论:稀释HAc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结合表中数据,给出判断理由: ;由实验Ⅱ~Ⅷ可知,增大浓度,HAc电离平衡 向移动(填“正”、“逆”)。
18.自然界中的铝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石中、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含少量SiO2、Fe2O3等杂质。从该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不考虑其它杂质参与反应):
已知: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盐酸前先将铝土矿粉碎的目的是 ;所得滤液A中的溶质有 种。
(2)步骤②中所加NaOH溶液须过量的目的是 。
(3)步骤③加热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步骤④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制备铝。的熔点是,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工业上通过加入冰晶石使其在1000℃左右熔化,请写出这一做法的意义 。
氧化亚铜()可用于电镀工业。干法生产粉末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5)粉碎机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6)时,煅烧炉中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填空题
19.研究金属腐蚀和防腐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该实验为 (填“析氢”或“吸氧”)腐蚀。
②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在右侧小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③在左侧大试管中,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实际生产中,可在铁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如图所示):
①a为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判断的理由为 。
②电镀时,Fe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电镀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电镀时,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此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 g(假设起始两电极的质量相等)。
20.为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经测得CO2和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在3min末,反应速率v(正) v(逆)(选填>、<或=)。
(3)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CO2)= 。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4)下列措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及时分离出CH3OH
(5)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H2)=0.45mol L-1 s-1;乙:v(CO2)=0.2mol L-1 s-1;丙:v(CH3OH)=6mol L-1 min-1,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故A正确;
B. 化学反应是旧键的拆开和新键的形成,必伴随能量的变化,故B正确;
C. 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不一定是热能,也可能是电能等,故C错误;
D. 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离子化合物的熔化,故D正确;
故选C。
2.D
【详解】A. 锌比铜活泼,锌片为负极,铜为正极,A正确;
B. 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
C. 锌失去电子,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正确;
D. 锌片溶解、质量减少,铜片不溶解,D不正确;
答案选D。
3.A
【详解】A.煤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A符合题意;
B.铅蓄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不符合题意;
D.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A.该反应为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与强碱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时会放出大量的热,C不符合题意;
D.碳与氧气化合为二氧化碳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C
【详解】A.图示所指的仪器为100ml容量瓶,故A错误;
B.图示所指的仪器有玻璃活塞是酸式滴定管,故B错误
C.图示所指的仪器有橡皮管和玻璃珠形成的“阀”是碱式滴定管,故C正确;
D.图示所指的仪器为锥形瓶,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后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电子数为NA,故A错误;
B.56g铁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铁与盐酸反应后变为+2价,故1mol铁转移2mol电子即2NA个,故B错误;
C.设H2和O2的质量为32g,则n(H2)=16mol,n(O2)=1mo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C正确;
D.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为钠离子、过氧根离子,1 mol的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数为3NA,故D错误;
故选C。
7.D
【分析】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则Y为C,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则Z为N,M为Si,化合物的电子总数为18,则为N2H4,则X为H,Q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最内层多5个电子,则Q为Cl。
【详解】A.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故A正确;
B.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故B正确;
C.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因此Y和M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故C正确;
D.X、Z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比如氯化铵,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A
【详解】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将水加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OH )、c(H+)增大,KW增大,pH减小,A正确;
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c(OH )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则c(H+)减小,B错误;
C.向水中加入少量HCl气体,HCl电离导致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c(OH )减小,C错误;
D.温度不变,KW不变,D错误;
答案选A。
9.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后不再存在两种单质,故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A项错误;
B. 过程I为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过程II为形成化学键,为放热过程,B项正确;
C.无法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所以不能判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关系,C项错误;
D.不知道物质的状态,压强不一定能加快速率,D项错误;
答案选B。
10.C
【详解】由三段式可知:
则
故选C。
11.A
【详解】A.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则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则不能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A错误;
B.只有温度不同,热水中颜色深,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B正确;
C.秒表可测定时间,针筒测定气体的体积,图中装置可测定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分别使用块状碳酸钙和粉末状碳酸钙与等量且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则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A.的溶液中含大量的,与、均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不合题意;
B.含有的溶液中,、、、、各微粒间均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 的溶液中的Al3+与因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合题意;
D.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H+或,则H+、、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而与Fe2+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D
【详解】A.溶液为碱性,电极反应不能写氢离子,A错误;
B.通入甲醇的一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则a为阳极,b为阴极,阳极应为粗铜,阴极为纯铜才组成精炼装置,B错误;
C.若ab都为石墨,是电解硫酸铜,b为阴极,是铜离子反应生成铜单质,C错误;
D.若a、b均为石墨,电解硫酸铜生成铜和氧气和硫酸,铜和氧气的比例为2:1,标准状况下消耗3.36L O2,即0.15mol,则b极析出铜0.3mol,质量为19.2g,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A.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有,A项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HS,再滴加酚酞溶液,溶液颜色变红,溶液显碱性,说明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B项错误;
C.向2中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为Na2S,根据物料守恒有,C项错误;
D.继续加入溶液,此时溶液的总体积为60mL,若不产生沉淀,,,,加入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说明,D项正确;
答案选D。
15.D
【详解】A.由图可得,时反应先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物质的量更大,则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
B.温度时,前12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则的平均反应速率,B错误;
C.温度时,达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C错误;
D.温度时,若起始向容器中通入0.10mol NO、0.30mol CO、0.10mol和0.10mol,此时浓度商,则反应向正方向进行,D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A.a点pH相同,醋酸是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盐酸是强酸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因此,故A正确;
B.b点比c点pH小,氢离子浓度大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大,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点,故B正确;
C.温度没改变,不变,故C错误;
D.据解析A可知醋酸浓度大,稀释时pH减小相对缓慢,曲线Ⅱ表示的是稀释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C。
17.(1) 酸式滴定管 酚酞 0.100
(2) 是否漏液 C
(3)BD
(4) 3.00 32.00
(5) 当溶液稀释10倍,溶液的pH的变化之小于1,说明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 逆
【分析】实验一:中和滴定实验的步骤是: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锥形瓶:注液体→记体积→加指示剂;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终点判断:记录数据;数据处理:通过数据进行计算。
【详解】(1)HAc为弱酸,要准确移取20.00 mL HAc溶液,需用酸式滴定管移取;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醋酸钠,此时溶液显碱性,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4次滴定标准液用量分别为20.05 mL、20.00 mL、18.40 mL、19.95 mL,第3次实验误差较大,舍弃,平均用量为20.00 mL,根据HAc~NaOH,则HA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滴定管在洗涤前应先检查是否漏液;A、B为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NaOH,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尖嘴应向上倾斜,故C操作正确;
(3)A.锥形瓶不用干燥,所以锥形瓶盛装HAc溶液前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故A正确;
B.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胶管内的玻璃珠,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故B错误;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导致所测标准液体积会偏小,最终测得醋酸浓度偏低,故C正确;
D.接近滴定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NaOH溶液,直到最后半滴滴入时溶液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经到达滴定终点,D错误;
故选BD。
(4)根据表中信息,Ⅶ中n(NaAc):(HAc)=3:4,HAc和NaAc浓度均为,则两者体积之比应为3:4,V(HAc) =4.00 mL,则V(NaAc)=3.00 mL,即a=3.00;同理可知c=4.00;同时要保持最终溶液体积相同,则d=36.00-4.00=32.00;
(5)由I和II可知,当溶液稀释10倍,溶液的pH的变化之小于1,说明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
由实验Ⅱ~Ⅷ可知,增大浓度,溶液的pH增大,则说明HAc电离平衡向逆向移动。
18.(1)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三
(2)使氢氧化铝完全溶解
(3)2Al(OH)3Al2O3+3H2O
(4)节约能源、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5)物理变化
(6)
【分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 Al2O3,含少量 SiO2、Fe2O3等杂质,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过量的盐酸与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所得滤液A中的溶质有3种,即氯化铝、氯化铁和过量的氯化氢,滤渣为二氧化硅。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后三价铁转化为沉淀B,三价铝遇到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性盐C,溶液C经过处理将铝元素转化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得到氧化铝,氧化铝电解得到铝单质。
【详解】(1)步骤①加盐酸前先将铝土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所以步骤②中所加NaOH溶液须过量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铝完全溶解;
(3)步骤③Al(OH)3加热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铝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生成的两种氧化物为氧化铝和水,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OH)3Al2O3+3H2O;
(4)步骤④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铝。Al2O3的熔点是2500℃,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工业上通过加入冰晶石使其在1000℃左右熔化,这一做法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5)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6)由图可知,煅烧炉中CuO和Cu在800~900℃反应生成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1) 吸氧 导气管有一段水柱
(2) 正极 待镀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不变 12.8
【详解】(1)①表面有中性的氯化钠溶液的铁钉,在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故该实验为吸氧腐蚀。
②腐蚀发生时,正极上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OH-,此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由于氧气消耗,则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在右侧小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导气管有一段水柱。
③在左侧大试管中,正极上氧气被还原产生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2)①在铁的表面镀铜,则铜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a为电源的正极,判断的理由为:待镀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②电镀时,Fe电极为阴极,铜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铜,故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电镀过程中,阳极,阴极,则电解质溶液中硫酸铜浓度不发生变化、pH将不变。
④电镀时,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由电极反应阳极,阴极可知,阳极溶解0.1molCu、阴极析出0.1molCu,此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0.2mol×64g/mol=12.8g(假设起始两电极的质量相等)。
20.(1)K=
(2)>
(3) 0.0375mol L-1 min-1 75%
(4)ABC
(5)乙>甲>丙
【详解】(1)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2)在3min末这时正向建立平衡,还未达到平衡,因此反应速率υ(正) >υ(逆);故答案为:>。
(3)从反应开始到平衡,二氧化碳改变量为0.75mol,氢气改变量为2.25mol,则平均反应速率υ(CO2)=,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故答案为:0.0375 mol L 1 min 1;75%。
(4)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A符合题意;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B符合题意;C.增大压强,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符合题意;D.及时分离出CH3OH,生成物浓度减小,速率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BC。
(5)根据题意将丙换成单位得到丙:υ(CH3OH)=4.8 mol L 1 min 1=0.08 mol L 1 s 1,甲:υ(H2)=0.3 mol L 1 s 1;乙:υ(CO2)=0.12 mol L 1 s 1;根据,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乙>甲>丙;故答案为:乙>甲>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