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中考物理复习 光现象 专题讲解(含解析)

2024年安徽中考物理
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 专题讲解
专题热度 ★★★★☆
命题热点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和色散
热门方法 分析法、实验法、逆向法
热点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
热点1 光的直线传播
名师点拨 1.光源: (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例1】(2023秋 金水区校级期中)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像
【答案】
【分析】(1)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成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
(3)成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4)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
【解答】解: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说法正确;
、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小孔不一定是圆形的,故错误;
、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蜡烛到小孔和墙到小孔的距离,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墙与小孔距离越小,蜡烛到小孔的距离越大,像越小,故不正确。
、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不正确。
故选:。
【例2】(2023秋 镜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金星凌日”天象。金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庞”上缓慢滑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中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 B.镜花水月 C.小孔成像 D.荷花倒影
【答案】
【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常见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
【解答】解:金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庞”上缓慢滑过,此现象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符合题意;
、荷花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例3】(2023秋 自流井区校级期中)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D.光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答案】
【分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解答】解:、月亮不能自行发光,它不是光源,故错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正确;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改变,故错误;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故错误。
故选:。
【例4】(2023秋 东港区校级期中)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如图是该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所成的像是实像
C.像的大小与人到孔的距离无关
D.像的大小与孔的形状无关
【答案】
【分析】(1)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本身形状相同,和孔的形状无关;通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和物距以及像距都有关系。
【解答】解:、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正确;
、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本身形状相同,和孔的形状无关;通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和物距以及像距都有关系。故正确,错误。
故选:。
【例5】(2023秋 莲池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发现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
【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但因为人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3)影子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一个是走向路灯的过程;一个是远离路灯的过程。
【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故选:。
热点2 光的反射
名师点拨 1.光的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现象定义图示共同点看到的结果举例镜面反射一组平行光照射到镜面,反射后仍为 平行光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人在反射光线的范围内,看到物体很亮(刺眼),不在反射光线的范围内,看到物体很暗 镜面、平静的水面、玻璃幕墙、车尾灯的反射等 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 四面八方 反射人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电影屏幕、书本上的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墙上的壁画
【例6】(2023秋 芜湖期中)如图所示,将激光笔沿入射点旋转一定角度可以照射到墙壁上的点,关于这个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减小
B.入射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经平面镜反射后可以照射到点
C.把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经平面镜反射后可以照射到点
D.墙壁发生漫反射时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漫反射遵守反射定律。
【解答】解:、图中入射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入射角增大,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增大,故错误;
、入射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入射角减小,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减小,经平面镜反射后能照射到点,故正确;
、把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入射点右移,反射光线平行右移,经平面镜反射后不能照射到点,故错误;
、墙壁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错误。
故选:。
【例7】(2023秋 芝罘区期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琴棋书画,恢弘博雅。如图,是中秋拍摄的一幅月上中天、天上月对水中月,天涯与共之景。关于水中月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漫反射形成 B.光的折射形成
C.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D.光的镜面反射形成
【答案】
【分析】水中月的倒影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水中月的形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正确。
故选:。
【例8】(2023 开福区校级二模)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地上己影”和“杯中自己”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的影子;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人的虚像;故正确。
故选:。
【例9】(2023 德惠市二模)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A.水面不发生反射 B.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地面发生漫反射
【答案】
【分析】(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解答】解: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积水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积水面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
故选。
故选:。
【例10】(2023秋 黄浦区期中)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当入射光线绕着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过,则反射光线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答案】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则入射角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当入射光线绕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时,可知,入射角减小,变为,所以反射角也变为,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如下图所示(为区别原来的光线,转动后的光线用虚线),此时反射光线转过了。
当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过时,法线转动,此时可知,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转过,共转了。
故选:。
热点3 平面镜成像
名师点拨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 (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总结: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 2、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作用: (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 3、实像和虚像: (1)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2)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注意: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例11】(2023秋 葫芦岛期中)一只小蜜蜂从一面竖立的平面镜前飞过,飞行路线如图所示,这一过程中蜜蜂在镜中的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像大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答案】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像距等于物距,物像等大;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图中小蜜蜂距离平面镜越来越近,所以蜜蜂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变近,但像的大小始终不变。故错误,正确。
故选:。
【例12】(2023秋 庐江县期中)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所以为实像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C.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D.若被测者看到“”的像开口向上,则视力表上的该“”开口向上
【答案】
【分析】(1)(3)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
(4)平面镜成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故错误;
、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故错误。
、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则她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错误;
、平面镜成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故若被测者看到“”的像开口向上,则视力表上的该“”开口向上,故正确。
故选:。
【例13】(2023秋 旌阳区校级期中)把一个高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的人以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高度为,以的速度面镜
B.高度变大,以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以的速度面镜
D.高度变大,以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答案】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因为此人身高,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也是。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以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面镜时,
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面镜,所以选项正确,错误。
故选:。
【例14】(2023秋 渝北区期中)游泳池边竖直墙上有一只挂钟(没有标明钟点数字的时钟,12小时制),某同学看到了水中挂钟的像如图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  
A. B. C. D.
【答案】
【分析】平面镜中的钟表是左右对称的,可以利用3点与9点连线作对称轴读表针的对称图形几点的方法。
【解答】解:过3点与9点作一条直线,作出表针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如图:
也可从图中像的后面观察可知,准确的时间应该是9点25分。
故选:。
【例15】(2023 安化县二模)视力测试时,要求人与视力表相距。在不太宽敞的室内测量视力一般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所示,人离平面镜  远就能满足测试要求。
A. B. C. D.
【答案】
【分析】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已知视力表距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已知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远,则人距平面镜应为。
故选:。
热点4 光的折射和色散
名师点拨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不相等(空气大),光路可逆;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如图所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3.生活中常见的光折射现象: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③海市蜃楼。④彩虹。 4.光的色散定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单一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5.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偏折由小到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6.光的色散在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雨后的彩虹、泼向空中的水变得五颜六色、在阳光下肥皂泡变成彩色等。 7.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它是复色光。 8.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做色光的混合(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的形成)。红、绿、蓝也叫光的三原色。 9.物体的颜色: a.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光的颜色决定的;如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 蓝 色光,无色物体能透过 所有 色光. 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反射 光的颜色决定的;如白色不透明物体 反射 所有色光,彩色不透明物体 反射白光和自身 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 吸收 所有色光。 10.看不见的光 光线定义特性应用红外线光谱上红光以外的光热效应、穿透云雾能力强诊断疾病、红外线夜视仪、电视机遥控器、烤箱、红外线治疗仪等 紫外线光谱上紫光以外的光荧光效应、化学作用强、生物作用强灭菌、杀死微生物、合成维生素 D、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等
【例16】(2023 济南一模)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以下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其成因的是  
A. B.
C. D.
【答案】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车轮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偏离法线),人眼沿直线看到车轮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故正确,错误。
故选:。
【例17】(2023秋 金安区校级期中)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  
A. B.
C. D.
【答案】
【分析】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斜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
(1)岸上教练看到水下的小明,光线是由水下小明“射出”的,即光线的传播方向应该是从水里斜射向空气中,故错误;
(2)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错误、正确。
故选:。
【例18】(2023 东莞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向上“弯折”了。在如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A. B.
C. D.
【答案】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夹角大于在水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正确。
故选:。
【例19】(2023 长沙模拟)晴朗的白天,小柯去公园游玩,来到荷花池边,观赏到了荷花池水面上倒映的白云和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心情顿时舒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荷花池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是虚像
B.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C.小柯看到水里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水面上还会有波光粼粼的现象,是光的折射导致光更亮
【答案】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
(2)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光照射到平滑的表面上会发生镜面反射。
【解答】解:、荷花池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荷花池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正确,错误;
、小柯看到水里的鱼,水里的鱼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错误;
、水面上还会有波光粼粼的现象,光线照射到多个不在同一平面内的水面时发生了镜面反射现象,远看波光粼粼,故错误。
故选:。
【例20】(2023秋 丰县校级期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多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的光线可用于杀灭细菌
B. 处的光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C.火灾位置探测器主要利用处光
D.物体温度升高时,辐射出的处光增强
【答案】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在红光之外有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有紫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可以用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还可以用到遥控器上;紫外线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解答】解:、处的光线为红外线,不用于杀灭细菌,故错误;
、处的光线为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故正确;
、火灾位置探测器主要利用红外线,即利用处的光,故错误;
、物体温度升高时,辐射出的红外线增强,即处光增强,故错误。
故选:。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3-2024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