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光现象
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一:光源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点燃的蜡烛、水母等都是光源;
注意:月亮、发光的金子、自行车尾灯、电影银幕等都不是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3. 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注意:光线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 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知识点三:小孔成像
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成像性质:
(1)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知识点四:光速
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约为3×108m/s,合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c,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2.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注意:光年是天文学中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
3. 光速的几点理解: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考点二 光的反射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定律
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 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
(1)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路可逆)
注意:在光的反射定律中,表述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因为反射角是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的.
4. 光路图: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知识点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1.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3.应用:潜望镜、镜子等.
4. 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考点四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定律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1)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快速记忆光的折射规律
(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
(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
(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
(4)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
(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考点五 光的色散
知识点一:光的色散
1.发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2.光的色散
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雨后彩虹属于色散现象.
3.色光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4.看不见的光:
(1)太阳光谱,如图所示.
知识点二:红外线、紫外线及应用
(1)红外线: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
(2)紫外线:在光谱的紫光以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感光.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灯等.
6.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2)白色的物体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在什么颜色的光的照射下就呈现什么颜色.
(3)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不论什么颜色的光照到黑色物体上,物体都呈现黑色.
(4)除了黑、白色物体,其他颜色的物体只有在白光和本色光的照射下呈现物体本色,在其他颜色光的照射下,物体都呈现黑色.
易混易错点一:三种光现象区分不清。
(1)光在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当光遇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若是不透明界面,光会返回原介质中发生反射;
(3)当光斜射到透明界面上,一部分光会返回到原介质中发生反射,一部分光会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折射.
易混易错点二:混淆平面镜成像特点与“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却有“近大远小”的视觉体验同一个物体,人离它越远就会感觉物体越小,但实际上物体本身的大小并没有改变,只是人们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观察结果,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人观察到的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易混易错点三:影与像、实像与虚像的概念辨析。
影是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线被物体挡住无法穿透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与物体轮廓相似的黑暗区域,如日食、月食,晚上斜射灯光下的人影,手影,皮影戏等;
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过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折射后的光线会聚(或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形,该图形明亮、有细节、有层次,如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等。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可以用眼看到,也可以用光屏承接到,如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光屏承接,如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易混易错点四:声、光传播的条件及传播速度混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将不再沿直线传播,会发生弯曲,【误区】(只要是在同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径就是直的)。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8m/s(在空气中近似为3x108m/s),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易混易错点五:平面镜成像原理理解不透导致作图错误。
在光学作图题中,实际的光线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作图的痕迹则应该用虚线表示;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也应该用虚线画;法线作为研究问题的辅助线,也要画成虚线,部分同学在作图时不能分清楚什么情况下画实线,什么时候画虚线.
技巧一 三种光现象的辨识
光现象 定义 介质判断 方向判断
光的直 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同种介质 不变
光的反射 光遇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 同种介质 改变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不同介质或同种不均匀介质中 改变(垂直射入时,方向不变)
技巧二 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对比
项目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图示
三线 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两线 分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项目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两角 关系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斜射时空气中的角大)
相同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向一:光现象分析
【例题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解析】A、潭清疑水浅的形成原因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
B、“云在水中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手影游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答案】B
【例题2】周末,小科一家到丽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A、妈妈的摄“影”,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项说法正确;
B、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项说法正确;
C、水中的鱼“影”,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即鱼“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项说法错误;
D、小科的身“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项说法正确。
【答案】C
考向二:光现象作图
【例题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解析】根据平面镜特点,先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即S的像点,连接S′A交平面镜于点O,O为S发出光经反射能过A点光路的入射点,连接OA为反射光线,SO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例题4】在某湖的湖底安装了一些灯,晚上灯光把湖装饰得很漂亮,这些灯发出的光在进人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它的折射光线的光路图。
【解析】路灯在水中发光射向空气,从传播速度慢的介质射入传播速度快的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先过入射点做水面的垂线(用虚线)即为法线,过入射点画折射光线,折射光线要偏离法线,如图所示:
1.(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海洋公园内,北极熊站立在方形透明水族箱内,头在水面上、身体在水面下,水族箱外的游客居然看到了北极熊“身首异处”的奇异场景,如图所示。游客看到熊身体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游客看到的熊“身首异处”,是因为熊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光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看到的是熊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游泳馆天花板上的日光灯照射到水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水中光的能量比入射光的能量少
B.光由空气入射到水面上时,不可能沿原方向继续传播
C.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出现日光灯的像,说明光可以传递信息
D.入射到水面上的光被反射回空气中,因为光与水发生了相互作用
【答案】B
【详解】A.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同时发生发射和折射,因此折射进水中光的能量比入射光的能量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上时,一部分光沿原方向继续传播,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出现日光灯的像,这里光传递了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光与水发生相互作用,一部分光被水面反射回空气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手影 B. 对镜画脸谱
C. 铅笔“折断” D. 日食
【答案】C
【详解】AD.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都是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后无法穿过物体继续传播形成的,属于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D不符合题意;
B.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断笔”是笔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笔“被折断”,属于光的折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呈现红色是因为它( )
A.反射了红光 B.吸收了红光
C.反射了红、绿、蓝光 D.吸收了红、绿、蓝光
【答案】A
【详解】不透明的物体反射与物体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被吸收,故枫叶呈红色是因为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以铜为鉴,可正衣冠”。古人用铜制成的镜子来整理自己的衣着。铜镜中的像是通过光的 形成的,当人远离铜镜时,镜中的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会变 。
【答案】 反射 大
【详解】[1][2]铜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当人远离铜镜时,人与铜镜之间的距离变大,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铜镜之间的距离变大,则镜中的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会变大。
6.(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当代中国,技术日新月异,无人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当一架无人机掠过水面时,岸边的人可以在水中看到无人机的倒影,其成像光路图正确的是 (选填图1“甲”或“乙”或“丙”或“丁”);在水中潜游的人可以看到无人机的像,其成像光路图正确的是 (选填图2“A”或“B”或“C”或“D”);两次所成的像 (选填“前虚像后实像”或“前实像后虚像”或“都是虚像”或“都是实像”)。
【答案】 乙 A 都是虚像
【详解】[1]甲图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错误的,飞机和O点之间的连线是入射光线,O点和人眼之间的连线是反射光线,故甲错误;
乙图中,飞机和O点之间的连线是入射光线,O点和人眼之间的连线是反射光线,像与物体关于水面对称,故乙正确;
丙图中,O点和人眼之间的连线是反射光线,不是入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水面上方,故丙错误;
丁图中,飞机和O点之间的连线是入射光线,在水面上方,故丁错误。
故选乙。
[2]A.飞机反射的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人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逆着光看去,好像是从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来的,比实际位置偏高,故A正确;
B.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是错误的,故B错误;
C.飞机反射的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是错误的,故C错误;
D.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是错误的,故D错误。
故选A。
[3]当一架无人机掠过水面时,岸边的人可以在水中看到无人机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在水中潜游的人可以看到无人机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7.(2023·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E、F两部分构成,始终竖直立在M上,可以绕ON翻折;
(1)如图甲,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AO射向镜面,量角器上显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得出∠r ∠i(选填“>”“<”或“=”);
(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若光沿BO入射,经M反射后沿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如图乙,把F向前或向后翻折,则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答案】 = 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或避免偶然性) 可逆 不能 同一平面内
【详解】(1)[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此时反射角∠r =入射角∠i。
(2)[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防止偶然性)。
(3)[3] 如果将光源沿BO射入一条入射光线,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OA的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5][6]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8.(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为 °。远远望云,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m,它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 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60 140 6 不变
【详解】[1]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是
90°-30°=60°
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
[2]当入射角增大10°,因此反射角也增大10°,即反射角为变为
60°+10°=70°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70°+70°=140°
[3]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已知小鸟距水面6m,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6m。
[4]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向下俯冲还是向上飞,像和小鸟等大,所以若小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该“倒影”的大小不变。
9.(2023上·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小明将装有硬币A的空杯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的眼睛在P点看不到硬币,如图甲。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满水,弟弟眼睛在P点看到了硬币在B点,如图乙。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弟弟看到硬币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r(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详解】人眼看到的池底A点像的位置,连接人眼与B,与水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连接A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过O点画出法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如图所示:
10.(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
【详解】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像点。先做S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A,S′A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连接入射点与S点,即得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专题02 光现象
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一:光源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点燃的蜡烛、水母等都是光源;
注意:月亮、发光的金子、自行车尾灯、电影银幕等都不是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3. 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注意:光线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 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知识点三:小孔成像
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成像性质:
(1)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知识点四:光速
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约为3×108m/s,合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c,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2.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注意:光年是天文学中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
3. 光速的几点理解: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考点二 光的反射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定律
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 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
(1)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路可逆)
注意:在光的反射定律中,表述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因为反射角是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的.
4. 光路图: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知识点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1.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3.应用:潜望镜、镜子等.
4. 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考点四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定律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1)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快速记忆光的折射规律
(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
(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
(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
(4)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
(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考点五 光的色散
知识点一:光的色散
1.发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2.光的色散
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雨后彩虹属于色散现象.
3.色光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4.看不见的光:
(1)太阳光谱,如图所示.
知识点二:红外线、紫外线及应用
(1)红外线: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
(2)紫外线:在光谱的紫光以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感光.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灯等.
6.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2)白色的物体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在什么颜色的光的照射下就呈现什么颜色.
(3)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不论什么颜色的光照到黑色物体上,物体都呈现黑色.
(4)除了黑、白色物体,其他颜色的物体只有在白光和本色光的照射下呈现物体本色,在其他颜色光的照射下,物体都呈现黑色.
易混易错点一:三种光现象区分不清。
(1)光在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当光遇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若是不透明界面,光会返回原介质中发生反射;
(3)当光斜射到透明界面上,一部分光会返回到原介质中发生反射,一部分光会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折射.
易混易错点二:混淆平面镜成像特点与“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却有“近大远小”的视觉体验同一个物体,人离它越远就会感觉物体越小,但实际上物体本身的大小并没有改变,只是人们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观察结果,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人观察到的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易混易错点三:影与像、实像与虚像的概念辨析。
影是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线被物体挡住无法穿透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与物体轮廓相似的黑暗区域,如日食、月食,晚上斜射灯光下的人影,手影,皮影戏等;
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过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折射后的光线会聚(或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形,该图形明亮、有细节、有层次,如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等。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可以用眼看到,也可以用光屏承接到,如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光屏承接,如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易混易错点四:声、光传播的条件及传播速度混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将不再沿直线传播,会发生弯曲,【误区】(只要是在同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径就是直的)。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8m/s(在空气中近似为3x108m/s),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易混易错点五:平面镜成像原理理解不透导致作图错误。
在光学作图题中,实际的光线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作图的痕迹则应该用虚线表示;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也应该用虚线画;法线作为研究问题的辅助线,也要画成虚线,部分同学在作图时不能分清楚什么情况下画实线,什么时候画虚线.
技巧一 三种光现象的辨识
光现象 定义 介质判断 方向判断
光的直 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同种介质 不变
光的反射 光遇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 同种介质 改变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不同介质或同种不均匀介质中 改变(垂直射入时,方向不变)
技巧二 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对比
项目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图示
三线 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两线 分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项目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两角 关系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斜射时空气中的角大)
相同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向一:光现象分析
【例题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例题2】周末,小科一家到丽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考向二:光现象作图
【例题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例题4】在某湖的湖底安装了一些灯,晚上灯光把湖装饰得很漂亮,这些灯发出的光在进人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它的折射光线的光路图。
1.(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海洋公园内,北极熊站立在方形透明水族箱内,头在水面上、身体在水面下,水族箱外的游客居然看到了北极熊“身首异处”的奇异场景,如图所示。游客看到熊身体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游泳馆天花板上的日光灯照射到水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水中光的能量比入射光的能量少
B.光由空气入射到水面上时,不可能沿原方向继续传播
C.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出现日光灯的像,说明光可以传递信息
D.入射到水面上的光被反射回空气中,因为光与水发生了相互作用
3.(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手影 B. 对镜画脸谱
C. 铅笔“折断” D. 日食
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呈现红色是因为它( )
A.反射了红光 B.吸收了红光
C.反射了红、绿、蓝光 D.吸收了红、绿、蓝光
5.(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以铜为鉴,可正衣冠”。古人用铜制成的镜子来整理自己的衣着。铜镜中的像是通过光的 形成的,当人远离铜镜时,镜中的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会变 。
6.(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当代中国,技术日新月异,无人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当一架无人机掠过水面时,岸边的人可以在水中看到无人机的倒影,其成像光路图正确的是 (选填图1“甲”或“乙”或“丙”或“丁”);在水中潜游的人可以看到无人机的像,其成像光路图正确的是 (选填图2“A”或“B”或“C”或“D”);两次所成的像 (选填“前虚像后实像”或“前实像后虚像”或“都是虚像”或“都是实像”)。
7.(2023·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E、F两部分构成,始终竖直立在M上,可以绕ON翻折;
(1)如图甲,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AO射向镜面,量角器上显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得出∠r ∠i(选填“>”“<”或“=”);
(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若光沿BO入射,经M反射后沿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如图乙,把F向前或向后翻折,则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8.(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为 °。远远望云,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m,它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 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2023上·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小明将装有硬币A的空杯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的眼睛在P点看不到硬币,如图甲。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满水,弟弟眼睛在P点看到了硬币在B点,如图乙。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弟弟看到硬币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r(保留作图痕迹)。
10.(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