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化学期末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东京奥运会、残奥会主火炬第一次采用了氢气作为燃料。采用这种零排放燃料是对氢气的致敬,氢气是日本未来脱碳的核心之一、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无气味 B. 密度比空气小
C. 难溶于水 D. 可以燃烧
2. 为测定铟、铱、锌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 道尔顿 B. 门捷列夫 C. 张青莲 D. 拉瓦锡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加入块状药品
C. 过滤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 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 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D. 干冰易升华一一用于人工降雨
5.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O3、SO2、CO2是空气污染物
B. 酒精、铁锈、冰水混合物是氧化物
C. 甲烷、一氧化碳、氢气是可燃性气体
D. Hg、Au、Si都属于金属元素
6. 《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 “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能溶于水
C. “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 “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
7. 下列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C.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D. 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
8.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A. 干冰升华可以吸收大量的热,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煤粉比煤块在空气燃烧更剧烈,则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D.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9.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 O2 B. SO2 C. NO2 D. N2
10. 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3)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塞米松分子由4种元素组成
B. 地塞米松由22个碳原子,2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3
11. 某同学不小心将Fe掉入浓硫酸中,发现溶液颜色变黄,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H2 B. SO2 C. HCl D. NH3
12. 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R只含碳、氢元素
B. 消耗氧气32g
C. 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13.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解水的方程式为 B.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试管2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试管1、2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14. 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100s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 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B. 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 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 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15. 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由三种元素组成 B. 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
C. 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D. 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
16. 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 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 30℃时,KNO3的饱和溶液加入NaCl不能继续溶解
C. 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 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17.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丁是单质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41
18. 将5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硝酸钠的溶解度减小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
C.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1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物质是易溶物质
B. t1℃时,甲和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 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的方法
D. 若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是甲>乙>丙
20. 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 2g B. 3.3g C. 4.4g D. 5g
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 35分)
21.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2. 在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23. 我国宣布将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此,一方面可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减少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的使用比重,增大__________等其他能源的使用;其中氢燃料电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类似于氢气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4. 洲河被成为达州的“母亲河”,洲河污染严重,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让市民喝上放心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洲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生活中硬水软化方法是__________;
(3)活性炭能除去洲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5)为保护“母亲河”,请你提出一条防水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不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且元素符号小写字母为g的金属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含有铝粉2.7g、锌粉6.5g、铁粉5.6g、铜粉6.4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有9.2g金属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不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且元素符号小写字母为g的金属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含有铝粉2.7g、锌粉6.5g、铁粉5.6g、铜粉6.4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有9.2g金属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总计20分)
2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
(2)实验2:按图①所示,将铜片、小烧杯、足量白磷(铜圈固定)放在玻璃水槽中,并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的热水。按图②所示,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和5%H2O2溶液。立即用大烧杯将小烧杯和白磷罩住。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小烧杯中有气体产生,大烧杯内液面______,白磷______。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8.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 ______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____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_______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________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红磷着火点为240℃,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和白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探究一】如图甲所示,A、C为白磷,B为红磷,用酒精灯对准A加热一段时间,C先燃烧,B后燃烧,A不燃烧。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对比B、C的现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着火点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物质先燃烧。
【探究二】如图乙所示,同学们利用Y型管的装置对燃烧条件进行了验证。
【实验步骤】向Y型管中挤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烧杯中的白磷先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烧。
【分析与讨论】
(3)此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
(4)烧杯中80℃热水的作用有________。
(5)若装置不变,欲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只需将Y型管中的某一药品更换,你的思路为_________。
(6)对比图甲可知,图乙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
四.计算题(共5分)
30. 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Xx儿童钙片 主要成分: 碳酸钙、维生素D 功能:补钙 规格:2g/片 每片中含: 碳酸钙75% 食用方法: 嚼食:每日一片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玉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化学期末复习试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示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才能体现,所以可燃性是化学性质,故选D。
2.【答案】:C
【解析】: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C、张青莲院士测定了铟、铱、锌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符合题意;
D、拉瓦锡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读取量筒内的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
B、向直立的试管中投放块状固体会砸破试管底,选项错误;
C、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图中装置缺少玻璃棒,选项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的出气端进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如导管口处产生气泡,表明装置不漏气,选项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因为石墨质软,该选项符合题意;
B.不锈钢耐腐蚀,因此不锈钢可以制造医疗器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可用于冶炼金属,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热,可降低周围温度,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雨水降落下来,故可用于人工降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铁锈属于混合物,酒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三大可燃性气体:甲烷、一氧化碳、氢气,故选项正确;
D、Si表示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铁元素不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A错误;
B、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难溶于水,故B错误;
C、冶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含量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该反应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左盘质量减小,天平发生倾斜,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B.将水加入到装有生石灰的试管中,观察到U型管中红墨水的液面是左低右高,说明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导致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可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能达到预期目的;
C.将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观察到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可以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能达到预期目的;
D.黄铜片与纯铜片相互刻画,有明显划痕的是纯铜片,可以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能达到预期目的;
故选A。
8.【答案】:D
【解析】: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干冰升华可以吸收热量,故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
C.煤粉比煤块在空气燃烧更剧烈,说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其燃烧越剧烈,正确;
D.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如风能、太阳能等,不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 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地塞米松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错误;
B、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1个地塞米松分子由22个碳原子,2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C、地塞米松中碳、氢、氟、氧元素质量比为(12×22):(1×29):(19×1):(16×3),碳元素占比最大,所以地塞米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3)≠22:3,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物中含有铁、氢、硫、氧四种元素。
A、H2没有气味,不可能是H2,故A错误;
B、反应物中含有铁、氢、硫、氧四种元素,SO2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能生成SO2,故B正确;
C、反应物中不含氯元素,不可能生成HCl,故C错误;
D、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NH3,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由分析得:
A. R只含碳、氢元素,正确;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为44+36-16=64g,错误;
C. 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错误;
D.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说法不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不正确;
C、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2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法正确;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是质量比,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A、铁生锈,氧气含量会减少,②③氧气含量减少,说明铁已经生锈,A正确。
B、干燥剂吸水,①没有水,氧气没有减少,铁没有生锈,②加水后氧气减少,铁生锈,说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B正确。
C、③加食盐后铁生锈速度加快,说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C正确。
D、①②③实验中没有探究炭粉对锈蚀的影响,①②③无法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D错误。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 芒果苷的化学式为C19H18O11,由化学式可知芒果苷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选项正确;
B.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B选项错误;
C. 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中,C、H、O的质量比为,可知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时碳元素,故C选项正确;
D. 由化学式可知,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即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131.6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1.6g ,故A不符合题意;
B、3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但加入NaCl可以继续溶解, 故B不符合题意;
C、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即3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5.8gKNO3,现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45.8g,故C不符合题意;
D、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即4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3.9gKNO3,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答案】:C
【解析】:A、丁是反应物,甲、丙是生成物,故丁一定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丁是反应物,甲、丙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该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答案】:C
【解析】:A、将5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则温度降低,硝酸钠的溶解度减小,故A正确;
B、将5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故B正确;
C、将5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
D、将5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19.【答案】:B
【解析】:A、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为易溶物质。A正确。
B、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质不一定相等。B错。
C、将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所以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的方法正确。
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降温不会析出晶体。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若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是甲>乙>丙。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20.【答案】:D
【解析】: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发生改变,钙元素的质量为,故碳酸钙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g=5g,故选D。
二. 填空题
21.【答案】: ①. 氧气(或)、氧气 ②.
【解析】: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组成,其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硅元素化合价为价,氧元素为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化学式为:
22.【答案】:①. 吸附色素和异味 ②. 煮沸
【解析】:在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3.【答案】:①. 天然气 ②. 风能(合理即可) ③.
【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为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可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比重,增大风能、太阳能等其他能源的使用;
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答案】:①. 肥皂水 ②. 加热煮沸 ③. 吸附 ④. 过滤 ⑤. 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解析】:(1)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2)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或煮沸,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3)活性炭能除去洲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4)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5)护好太湖水合理的建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养成文明习惯,不往河里乱丢垃圾。
25.【答案】: ①. Hg、Ag ②. 0.6g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有Cu、Hg、Ag、Pt、Au不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元素符号小写字母为g的金属有Hg、Ag。
设铝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x,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y,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z。
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3g+0.2g+0.1g=0.6g
26.【答案】: ①. Hg、Ag ②. 0.6g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有Cu、Hg、Ag、Pt、Au不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元素符号小写字母为g的金属有Hg、Ag。
设铝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x,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y,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z。
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3g+0.2g+0.1g=0.6g
三.实验探究题
27【答案】:
①. ①中纸片燃烧,②纸片不燃烧 ②. 下降 ③. 燃烧,产生白烟 ④. 与氧气接触
【解析】:
(1)实验1中①②两组实验中,可燃物均为纸片,且裹在试管外,均与空气接触,①中纸片温度达到着火点后会燃烧,而②中试管内的水吸收了酒精灯的温度,导致①中纸片燃烧时,②中纸片未达到着火点,故实验1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的现象是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不燃烧。
(2)实验2中图②,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和5%H2O2溶液,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水,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小烧杯中有气体产生,导致大烧杯内压强增大,故大烧杯内的液面下降;白磷本身是可燃物,热水的温度60℃达到其着火点,又与H2O2分解产生的氧气接触,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故观察到大烧杯中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实验2中①②两组实验中,可燃物均为白磷,且热水的温度均为60℃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①中白磷未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白磷与H2O2分解产生的氧气接触燃烧,由此可知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28【答案】:
①. 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 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③. ④.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⑤. 难 ⑥. 不活泼
【解析】:
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
(1)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故答案为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耗尽;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由于红磷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倒流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答案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五分之一;
(3)在该实验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等,故答案为难;不活泼;
29【答案】:
①. ②. 低 ③. 与氧气接触 ④. 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隔绝氧气或空气 ⑤. 将Y型管中红磷换为白磷 ⑥. 更环保(合理即可)
【解析】:
(1)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方程式为;
(2)其他条件相同时,C先燃烧,B后燃烧,可得着火点低的物质先燃烧;
(3)烧杯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先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由于有氧气生成,白磷和氧气接触燃烧,此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4)烧杯中80℃热水的作用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隔绝氧气或空气;
(5)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通过控制可燃物一样,改变温度来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只需将Y型管中的红磷换为白磷,和烧杯中的白磷形成对比,二者都是可燃物,都和氧气接触,Y型试管中的白磷不燃烧,而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6)对比图一可知,图二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酒精灯加热可以节约能源,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在水中被吸收这样更环保(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30【答案】:
(1)100 (2)1:4
(3)40% (4)2g×75%×40%=0.6g
答: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0.6g。
【解析】:
【小问1详解】
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16×3=100;
【小问2详解】
碳酸钙(CaCO3)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1:4;
【小问3详解】
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
【小问4详解】
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2g×75%×40%=0.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