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6分。
1.北京成为历史首个“双奥”之城。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跨临界蒸发制冷造冰 B. 一次性餐具的降解
C. 飞扬火炬中的燃烧 D. 保暖服中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 干冰用作制冷剂
C.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D. 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3.小红同学在实验课上建议可用碘水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与假设 B.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合作与交流
4.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倾倒 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 D. 氧气的验满
5.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领域的是( )
A. 新能源的开发 B. 新药物的研制 C. 新手机的设计 D. 新元素的发现
6.只用、、、、和盐酸六种物质,进行两两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7.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形式存在。加热时,会转化为、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互为同位素
B. 转化为、属于物理变化
C. 常温条件下单质硫是原子构成的
D. 不论是还是或 ,完全燃烧时都生成
8.“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 研究气压与流速实验
B. 米勒实验
C. 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D. 研究地球形状实验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能与某些单质和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 在化学反应中,氧气能够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 铁丝、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 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牛奶 B. 黄铜 C. 液氧 D. 空气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在制取氧气时,先连接好装置,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 加热试管时,先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后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13.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操作错误的是( )
A. 向小烧杯中倒入约蒸馏水 B. 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
C. 用量筒量取的水 D. 用量筒量取的水
1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生氧化反应,必定发生还原反应 B. 有氧化剂存在,必定有还原剂存在
C. 氧化剂被还原后,生成还原产物 D. 还原剂被还原后,生成氧化产物
15.电解熔融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和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生成的质量
B. 固体中的质量
C.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 固体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16.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 用燃烧的方法鉴别桑蚕丝和合成纤维
B. 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C.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D. 用熟石灰粉末与之混合、研磨,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化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17.若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选用下列物质标号填空。
A、石墨 、食盐 、臭氧 、稀有气体 、氮气
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的是 ______ ;
生活中的调味品是 ______ ;
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______ ;
用作保护气的是 ______ ;
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 ______ ;
下列物质:氧气;空气;矿泉水;水蒸气;二氧化碳;铁粉;氧化铝,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 。
18.酥脆的饼干久放在空气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有 ______;
制取化肥和做食品包装保护气的是 ______;
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的是 ______;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属于 ______变化。
19.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请正确填写。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时应垫一张______,并用外焰加热。
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贴有标签的一面要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反应 ______ ;
将碳酸钠粉末加入到稀盐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______ ;
普通打火机内充的是液态丁烷,点燃后完全燃烧,生成物与甲烷完全燃烧的生成物相同 ______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1.小明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______ 填“”或“”或“”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 ______ 温度最高。
小明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如图,小明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这是由于 ______ 。
吹灭蜡烛,小明发现蜡烛刚熄灭时,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如图,小明猜想白烟是二氧化碳,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但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______ , ______ 。
22.如图是初中化学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多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答一条。
实验:从下面进水,上面出水的优点 ______ 答一条。
实验:该操作的不良后果 ______ 。
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 ______ 有关。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23.已知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夹取细铁丝的仪器叫______,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如果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则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______。
24.某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胆矾晶体,研细后加入蒸馏水溶解;
将足量的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过滤后洗涤沉淀;
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研细备用;
按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做比较,
编号 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实验时间均以生成气体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中的应至少称取______结果保留位小数,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填序号.
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填字母编号.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若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与刻度间相差,刻度为,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______.
如果要进一步探究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实验表明,加入后产生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能加快的分解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跨临界蒸发制冷造冰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一次性餐具的降解过程中产生没有毒性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飞扬火炬中的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保暖服中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
【解析】解:、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碳、氢气和甲烷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
【解析】解: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知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属于设计实验。
故选:。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新能源的开发,可缓解化石能源的危机,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新药物的研制,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C、新手机的设计,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D、新元素的发现,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6.【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关的概念进行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解答.
所给物质中,氧气与碳或一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的是个,观察选项,故选B.
7.【答案】
【解析】解:、、、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不正确;
B、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转化为、、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由题意可知常温条件下单质硫是分子构成的,故不正确;
D、不论哪种硫分子,组成元素只有硫元素,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硫,故正确;
故选:。
A、同位素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B、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C、常温条件下单质硫是分子构成的;
D、硫元素组成的单质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
本题考查学生含有硫元素的单质的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8.【答案】
【解析】解:米勒实验、研究宇宙膨胀实验、研究地球形状实验均为模拟实验;研究气压与流速实验不需模型,不属于模拟实验.
故选:.
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实验.主要考查你对科学研究方法等的理解.
9.【答案】
【解析】解:、氧气能与某些单质和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氧气能够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说法正确;
C、铁丝、硫燃烧都是化合反应,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不是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反应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0.【答案】
【解析】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灯泡做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含量就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目前不把二氧化碳看作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目前不把二氧化碳看作是空气污染物.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氮气的性质与用途、空气质量报告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1.【答案】
【解析】解:、牛奶中有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液氧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牛奶、黄铜、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答案】
【解析】解: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添加药品,以防装置漏气造成药品浪费,故A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B错误;
C.在制取氧气时,先连接好装置,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C正确;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以防试管受热不均造成试管炸裂,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步骤、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3.【答案】
【解析】解:、可以向最大量程为小烧杯中倒入约蒸馏水,故选项数据合理.
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故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故选项数据合理.
C、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量筒量取的水,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称量会有误差,用的量筒量取的水,会因刻度不精确而有误差,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故选:.
A、根据烧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进行分析.
C、根据量筒的使用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的使用原则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答案】
【解析】解:、发生氧化反应,必定发生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有氧化剂存在,必定有还原剂存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剂被还原后,生成还原产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后生成氧化产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氧,同时还原剂得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解答,解题关键明确图象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增大,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或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解答】
A.通电一段时间后开始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开始增加,起点应该在横坐标上,反应结束后,氧气的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B.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C.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应后会不断减少,不符合该图象。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固体中铝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开始后氧气逸出,固体质量减少,则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反应结束后,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符合该图象。
16.【答案】
【解析】解:、桑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产生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空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化肥均属于铵态氮肥,用熟石灰粉末与之混合、研磨,均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7.【答案】
【解析】解: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的是臭氧;
生活中的调味品是食盐;
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所以可用作保护气;
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故填:;;;;;
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矿泉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铁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氧化铝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故填:;。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
18.【答案】水蒸气或 氮气或 稀有气体 物理
【解析】解: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是吸收了水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水蒸气或;
氮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作保护气,故答案为:氮气或;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答案为:稀有气体;
工业上制取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氧气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
根据空气的成分和水蒸气遇冷凝结为水分析;
根据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本题不难,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用途和工业制氧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用灯帽盖灭 石棉网 向着手心
【解析】解: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灯帽盖灭;
为了防止烧杯受热不均匀而炸裂,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时应垫一张石棉网,并用外焰加热;
为了防止瓶口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贴有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
故答案为:
用灯帽盖灭;
石棉网;
向着手心。
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
析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20.【答案】;;
【解析】解: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1.【答案】 外焰 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 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解析】解: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变黑,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小明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可以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
吹灭蜡烛,小明发现蜡烛刚熄灭时,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小明猜想白烟是二氧化碳,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但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外焰;
;
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
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根据约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变黑,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进行分析。
根据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进行分析。
根据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蜡烛燃烧实验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2.【答案】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缓慢伸入合理即可 可增加水与净水器中活性炭的接触时间,可充分吸附色素和异味 污染待测溶液 溶质的种类
【解析】解:选择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原气体体积的,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缓慢伸入,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合理即可。
从下面进水,上面出水的优点是可增加水与净水器中活性炭的接触时间,使得其更充分接触,故其可充分吸附色素和异味。
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将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测时,试纸会污染待测溶液。
该实验的变量是溶质的种类,故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故答案为: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缓慢伸入合理即可;
可增加水与净水器中活性炭的接触时间,可充分吸附色素和异味;
污染待测溶液;
溶质的种类。
根据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从下面进水、上面出水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用试纸测定溶液的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常见化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3.【答案】坩埚钳 引燃铁丝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 氧气纯度不高等
【解析】解:夹取细铁丝的仪器叫坩埚钳,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由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实验中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如果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则可能的原因是:氧气纯度不高、铁丝表面有锈等。
故答案为:坩埚钳;引燃铁丝;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氧气纯度不高等。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24.【答案】 生成气体所需时间 将加热后残留的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过滤后称重的质量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将过滤后的重新与混合加热,观察是否依旧能加快的分解 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解析】解:设需要胆矾的质量为
由于步中有溶解,过滤,转移固体等操作,所以都要用的是玻璃棒.
本题的目的是验证氧化铜的催化作用,关键是测定反应时间,所以表格中的“待测数据”就是测定反应时间,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注意量气管的刻度是上面小,下面大,所以读数应是.
如果要进一步探究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要从催化剂的特点入手,通过实验来验证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答案为:;
生成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将加热后残留的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过滤后称重的质量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将过滤后的重新与混合加热,观察是否依旧能加快的分解 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本探究题的目的是证明氧化铜对氯酸钾的催化作用,过程是先用胆矾通过化学方法制取氧化铜,再让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并与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比较生成等量氧气所需的时间,来证明氧化铜对氯酸钾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计算胆矾的质量应根据需要的氧化铜的质量,可依据铜元素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由于步中有溶解,过滤,转移固体等操作,所以都要用的玻璃棒,表格中的“待测数据”应是本实验的关键,就是测定反应时间,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要准确,方法要规范,如果要进一步探究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时,要从催化剂的特点入手,即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认真阅读题干是解决这类题的基础,明确题目要求,读懂出题者要考查的意图,逐一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