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卷(北京专用人教版1-8单元)(原卷版+解析版)


2023 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D B B D D C B B D B B C C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B C C C D D D D C B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14题,共45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26.(1)升华吸热 (2)水蒸气 (3)C
27.(1) (2)CO2
28.(1)铁和氧气和水发生了反应 (2)炉灶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3)NaOH+HCl=NaCl+H2O
29.(1)分子在不断运动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0. (1)油气田封存、咸水层封存
(2)CO2分子间的间隔
(3)
(4)对 错
(5)压力等条件相同时,吸附CO2的能力最好的是无烟煤
31. (1)过滤 (2)24:71 (3)分解反应
32.(1)C、H或碳、氢 (2)变小 (3)
33. (1)酒精灯 (2)//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4. (1)CaCO3+2HCl=CaCl2+H2O+CO2↑
(2) 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接触形成盐酸,盐酸呈酸性,也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35. (1)物理 (2) (3)碳、氢/C、H
36. (1)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分别向盛有氧气、木炭的集气瓶以及反应后的B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37. (1) 温度达到着火点 氧气不足 (2)12
38.(1)0.2 (2)
(3)探究有无催化剂是否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
(4)相同时间内,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对应压强不同
(5)实验温度不同
(6)温度
39.(3分)解:设20kg的氧化镁可以封存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22kg
答:20kg的MgO可以封存CO2的质量为22k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1-8单元(人教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a-40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
太阳能飞机 B.风力发电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Fe B.Al C.O D.Si
4.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5.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6.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N2 B.CO2 C.O2 D.CO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8.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Al2O3
C.MgSO4 D.HCl
10.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
A.用盆接水洗菜 B.用淘米水浇花
C.使用节水型马桶 D.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11.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 集满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C.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白烟的是(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氢气
13.依据如图实验,不能得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不可燃 B.不支持燃烧
C.能溶于水 D.密度大于空气
14.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投主持测定了铟、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的元素符号是Ce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D.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
1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氮气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6.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碳酸H2CO3 B.氯化钠NaCl2
C.氧化镁MgO D.硫酸铜CuSO4
17.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用于工业炼铁。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6 B.+5 C.+3 D.+1
18.空间站中会配备一种手套状的灭火巾。如果火情小,可使用灭火巾抓握火苗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
A.隔绝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19.冶炼钛(Ti)的反应之一为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0.氯碱工业生产的原理是,电解食盐(NaCl)水,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
A.H2 B.Cl2 C.NaOH D.Na2CO3
21.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观察颜色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2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收集二氧化碳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净化河水
23.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循环(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氧循环和碳循环分别是指O2和CO2的循环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24.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制氢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B.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中生成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25.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C10H15NO)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麻黄碱中含有四种元素
C.麻黄碱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麻黄与麻黄碱均属于纯净物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14题,共45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3分)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干冰常用做制冷剂,利用了干冰 的性质。
(2)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3)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27.(2分)美丽的溶洞是石灰岩(主要含CaCO3)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1)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
(2)溶洞形成过程的反应之一是,请补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3分)下表是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三种用品及有效成分。
用品 脱氧剂 洁厕灵 炉灶清洁剂
有效成分 还原铁粉 盐酸 氢氧化钠
(1)脱氧剂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原铁粉会生锈,生锈的原因是______。
(2)炉灶清洁剂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______。
(3)洁厕灵不能与炉灶清洁剂接触,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29. (2分)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走过花店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二氧化碳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科普阅读理解】
30. (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CO2地质封存技术作为当前缓解CO2排放最有效的措施,将成为影响碳中和进度的关键。地质封存是通过管道将CO2注入到油气田、咸水层或不可采煤层的密闭地质构造中,形成长时间或者永久性对CO2的封存。三种碳封存途径中,煤层CO2封存技术成本更低,同时可提高煤层气(主要含CH4)采出率,增加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
典型煤层CO2封存过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两大系统。烟气注入到煤层后,由于煤对气体的吸附能力CO2>CH4>N2,CH4和N2逐渐被CO2驱替并脱附,再通过采出井抽出。
研究人员对不同的煤在相同条件下吸附CO2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然而,煤层CO2封存也涉及多种安全风险。如CO2注入后,易引发地质体结构失稳,导致CO2泄露,使土壤、水酸化,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CO2地质封存的途径主要有煤层封存、 。
(2)图1中,通常是先将CO2由气态压缩成超临界流体再注入。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3)CO2使水酸化的原因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煤层CO2封存成本较低,同时可实现煤层气高效采收。 。
②CO2对环境的危害是形成酸雨。 。
(5)对比图2中的四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压力范围内, 。
【生产实际分析】
31. (3分)镁被誉为海洋里宝贵的“国防元素”,从海水中制备金属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MgCl2中镁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
(3)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32.(3分)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CH3OH)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流程如下:
(1)气化炉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2)冷却器中发生物理变化,水分子间隔 (填“变小”或“变大”)。
(3)合成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3. (3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能用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34. (3分)利用如图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性质。
(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35. (3分)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石蜡熔化,熔化是石蜡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的体现。
(2)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36. (2分)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对比AB实验的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
(2)若要证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
37. (3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向Y型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胶塞,关闭弹簧夹。然后将Y型管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白磷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已知Y型管的容积是60mL,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会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了_______mL。
【科学探究】
38.(6分)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部分装置略去)。
【实验方案】
Ⅰ.相同温度下,按下表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
实验编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催化剂
① 4% 15 无催化剂
② 4% 15 0.2g MnO2粉末
③ 4% 15 xg FeCl3粉末
Ⅱ.某温度下,量取15mLH2O2溶液,加入0.2g MnO2粉末进行实验。仅改变H2O2溶液的浓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2。
Ⅲ.量取15mL4%的H2O2溶液,加入0.2g MnO2粉末进行实验。仅改变反应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3。
【解释与结论】
(1)③中,x= 。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比①和②,目的是 。
(4)依据图2分析,能证明H2O2溶液的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有影响的证据是 。
【反思与评价】
(5)请结合实验分析,图1、图2中4%的H2O2溶液与0.2gMnO2粉末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压强明显不同(即图中A点与B点),可能的原因是 。
(6)讨论后,同学们认为还可以研究 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39.(3分)矿物质碳化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矿物质碳化封存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此方法计算20kg的MgO可以封存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氧气,故答案选择C。
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
太阳能飞机 B.风力发电
【答案】D
【解析】A、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太阳能飞机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故选项错误;B、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风力发电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故选项错误;C、水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水力发电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故选项错误;D、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是煤,煤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正确;故选D。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Fe B.Al C.O D.Si
【答案】B
【解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4.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答案】B
【解析】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导电性、导热性、抗腐蚀性无关。故选B。
5.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答案】D
【解析】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碳酸易分解,是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此项正确;故选D。
6.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N2 B.CO2 C.O2 D.CO
【答案】D
【解析】N2、CO2、O2、CO中,CO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是一种有毒气体,故选D。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答案】C
【解析】A中瓶塞没有倒放,试剂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故A错误;B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外一个酒精灯,故B错误;D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选C。
8.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图标表示禁止吸烟,故错误;B、该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故正确;C、该图标表示禁止放易燃物质,故错误;D、该图标表示禁止烟火,故错误;故选B。
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Al2O3
C.MgSO4 D.HCl
【答案】B
【解析】A、O2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错。B、Al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是氧化物。故对。C、MgSO4是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是氧化物。故错。D、HCl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不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故错。故选B。
10.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
A.用盆接水洗菜 B.用淘米水浇花
C.使用节水型马桶 D.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答案】D
【解析】A、用盆接水洗菜,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B、用淘米水浇花,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C、用节水型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D、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浪费水资源,故选项错误;故选D。
11.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 集满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C.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B
【解析】A、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是氧气验满的方法,故A不正确;B、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故B正确;C、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是检验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不是验满的方法,故C不正确;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可以检验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不是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故D不正确。故选B。
1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白烟的是(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氢气
【答案】B
【解析】A、铁在空气不能燃烧,故A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白烟,故B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C错误;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D错误。故选:B。
13.依据如图实验,不能得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不可燃 B.不支持燃烧
C.能溶于水 D.密度大于空气
【答案】C
【解析】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选C。
14.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投主持测定了铟、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的元素符号是Ce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D.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
【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铈,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可知,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Ce,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写,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8,表示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铈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氮气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答案】A
【解析】A、氧气可以助燃,支持燃烧,但是不可燃,不能作为燃料,此选项错误;B、稀有气体的用途有:做电光源,霓虹灯等,此选项正确;C、干冰易升华,做人工降雨和制冷剂,此选项正确;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此选项正确。故选A。
16.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碳酸H2CO3 B.氯化钠NaCl2
C.氧化镁MgO D.硫酸铜CuSO4
【答案】B
【解析】A、碳酸中氢元素显示+1价,碳酸根显示-2价,故碳酸表示为H2CO3,故A书写正确;B、氯化钠中钠元素显示+1价,氯元素显示-1价,故氯化钠表示为NaCl,故B书写不正确;C、氧化镁中镁元素显示+2价,氧元素显示-2价,故氧化镁表示为MgO,故C书写正确;D、硫酸铜中铜元素显示+2价,硫酸根显示-2价,故硫酸铜表示为CuSO4,故D书写正确;故选B。
17.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用于工业炼铁。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6 B.+5 C.+3 D.+1
【答案】C
【解析】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x×2+(-2)×3=0,x=+3,故选C。
18.空间站中会配备一种手套状的灭火巾。如果火情小,可使用灭火巾抓握火苗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
A.隔绝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答案】C
【解析】A、使用灭火巾抓握火苗灭火,并不是隔绝可燃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采用抓握火苗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故选项符合题意;D、采用抓握火苗灭火,并不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而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冶炼钛(Ti)的反应之一为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由分析可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0.氯碱工业生产的原理是,电解食盐(NaCl)水,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
A.H2 B.Cl2 C.NaOH D.Na2CO3
【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解食盐(NaCl)水,反应前存在钠、氯、氢、氧元素,故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碳酸钠,因为反应前没有碳元素;故选D。
21.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观察颜色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答案】D
【解析】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空气无明显现象,不能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气味的气体,不能通过闻气味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插入燃着的小木条,木条正常燃烧,氧气中插入燃着的小木条,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中插入燃着的小木条,木条熄灭,可以进行鉴别,符合题意;故选D。
2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收集二氧化碳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净化河水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生成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C、该实验中溶质、溶剂的种类和水温均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D、图中小卵石、石英砂能过滤不可溶性的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化河水,故D正确;
故选D。
23.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循环(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氧循环和碳循环分别是指O2和CO2的循环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A、碳循环和氧循环中的“碳”、“氧”分别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而不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故选项说法错误;B、氧气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图示可知,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24.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制氢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B.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中生成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H2↑+CO2↑。A、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则氢原子的个数不变;错误;B、由图可知,乙物质为二氧化碳,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所以二者的质量分数不相等;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正确;根据方程式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1×2):(12+16×2)=1:22;错误;
故选:C。
25.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C10H15NO)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麻黄碱中含有四种元素
C.麻黄碱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麻黄与麻黄碱均属于纯净物
【答案】B
【解析】A、一个麻黄碱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麻黄碱(C10H15NO)分子式可知,物质中含有由C、H、O、N四种元素,故正确;C、由麻黄碱(C10H15NO)分子式得出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5)=8:1,故错误;D、麻黄的有效成分为麻黄碱,则麻黄为混合物,故错误;故选B。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14题,共45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3分)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干冰常用做制冷剂,利用了干冰 的性质。
(2)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3)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答案】(1)升华吸热 (2)水蒸气 (3)C
【解析】(1)干冰可做食品制冷剂,是因为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故填:升华吸热;(2)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蒸气变软,故填:水蒸气;(3)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C。
27.(2分)美丽的溶洞是石灰岩(主要含CaCO3)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1)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
(2)溶洞形成过程的反应之一是,请补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CO2
【解析】(1)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前Ca原子1个,C原子1个,O原子4个,H原子2个;反应后Ca原子1个,C原子2个,O原子6个,H原子2个,则_____处为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化学式为CO2。
28.(3分)下表是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三种用品及有效成分。
用品 脱氧剂 洁厕灵 炉灶清洁剂
有效成分 还原铁粉 盐酸 氢氧化钠
(1)脱氧剂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原铁粉会生锈,生锈的原因是______。
(2)炉灶清洁剂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______。
(3)洁厕灵不能与炉灶清洁剂接触,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答案】(1)铁和氧气和水发生了反应 (2)炉灶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3)NaOH+HCl
=NaCl+H2O
【解析】(1)铁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发生了反应。(2)炉灶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炉灶清洁剂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3)洁厕灵中盐酸与炉灶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
29. (2分)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走过花店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二氧化碳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1)走过花店能闻到花香,说明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故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2)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科普阅读理解】
30. (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CO2地质封存技术作为当前缓解CO2排放最有效的措施,将成为影响碳中和进度的关键。地质封存是通过管道将CO2注入到油气田、咸水层或不可采煤层的密闭地质构造中,形成长时间或者永久性对CO2的封存。三种碳封存途径中,煤层CO2封存技术成本更低,同时可提高煤层气(主要含CH4)采出率,增加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
典型煤层CO2封存过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两大系统。烟气注入到煤层后,由于煤对气体的吸附能力CO2>CH4>N2,CH4和N2逐渐被CO2驱替并脱附,再通过采出井抽出。
研究人员对不同的煤在相同条件下吸附CO2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然而,煤层CO2封存也涉及多种安全风险。如CO2注入后,易引发地质体结构失稳,导致CO2泄露,使土壤、水酸化,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CO2地质封存的途径主要有煤层封存、 。
(2)图1中,通常是先将CO2由气态压缩成超临界流体再注入。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3)CO2使水酸化的原因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煤层CO2封存成本较低,同时可实现煤层气高效采收。 。
②CO2对环境的危害是形成酸雨。 。
(5)对比图2中的四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压力范围内, 。
【答案】(1)油气田封存、咸水层封存 (2)CO2分子间的间隔 (3) (4)对 错 (5)压力等条件相同时,吸附CO2的能力最好的是无烟煤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CO2地质封存的途径主要有煤层封存、油气田封存、咸水层封存。(2)图1中,通常是先将CO2由气态压缩成超临界流体再注入。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CO2分子间的间隔。(3)CO2使水酸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其化学方程式为:。(4)①根据材料可知,煤层CO2封存成本较低,同时可实现煤层气高效采收。故对。②CO2对环境的危害是引起温室效应,不能形成酸雨。故错。(5)观察对比图2中的四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压力范围内,压力等条件相同时,吸附CO2的能力最好的是无烟煤。
【生产实际分析】
31. (3分)镁被誉为海洋里宝贵的“国防元素”,从海水中制备金属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MgCl2中镁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
(3)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答案】(1)过滤 (2)24:71 (3)分解反应
【解析】(1)由图可知,操作①将难溶性固体氢氧化镁与液体进行了分离,则该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
(2)MgCl2中镁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24:(35.5×2)=24:71,故填24:71。(3)由图可知,②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镁和氯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32.(3分)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CH3OH)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流程如下:
(1)气化炉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2)冷却器中发生物理变化,水分子间隔 (填“变小”或“变大”)。
(3)合成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答案】(1)C、H或碳、氢 (2)变小 (3)
【解析】(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碳元素和氢元素,故填C、H或碳、氢。(2)由图可知,冷却塔中,水蒸气被冷却成水,体积减小,则水分子间隔变小,故填变小。(3)由图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尚缺的4个氢原子存在于方框中,4个氢原子能够构成2个氢分子,故方框内的微粒画为。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3. (3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能用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答案】(1)酒精灯(2)//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解析】(1)根据图示的常见仪器,故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或;(3)D是排水法的收集装置,故能用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能用D装置收集。
34. (3分)利用如图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性质。
(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 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接触形成盐酸,盐酸呈酸性,也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解析】(1)由图可知,①中发生的反应是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2)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够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所以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即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故填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的理由是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接触形成盐酸,盐酸呈酸性,也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故填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接触形成盐酸,盐酸呈酸性,也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35. (3分)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石蜡熔化,熔化是石蜡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的体现。
(2)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答案】(1)物理 (2) (3)碳、氢/C、H
【解析】(1)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3)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氢元素。
36. (2分)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对比AB实验的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
(2)若要证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1)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分别向盛有氧气、木炭的集气瓶以及反应后的B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解析】(1)对比AB实验的现象,A实验中木炭在空气中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实验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对比现象能够得出,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氧气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填: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2)要证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则要证明产物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检验二氧化碳应该选择澄清石灰水,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需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分别向盛有氧气、木炭的集气瓶以及反应后的B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37. (3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向Y型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胶塞,关闭弹簧夹。然后将Y型管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白磷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已知Y型管的容积是60mL,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会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了_______mL。
【答案】(1) 温度达到着火点 氧气不足 (2)12
【解析】(1)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Y型管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白磷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不足。(2)Y型管的容积是60mL,氧气体积,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会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12mL,故填:12。
【科学探究】
38.(6分)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部分装置略去)。
【实验方案】
Ⅰ.相同温度下,按下表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
实验编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催化剂
① 4% 15 无催化剂
② 4% 15 0.2g MnO2粉末
③ 4% 15 xg FeCl3粉末
Ⅱ.某温度下,量取15mLH2O2溶液,加入0.2g MnO2粉末进行实验。仅改变H2O2溶液的浓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2。
Ⅲ.量取15mL4%的H2O2溶液,加入0.2g MnO2粉末进行实验。仅改变反应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3。
【解释与结论】
(1)③中,x= 。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比①和②,目的是 。
(4)依据图2分析,能证明H2O2溶液的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有影响的证据是 。
【反思与评价】
(5)请结合实验分析,图1、图2中4%的H2O2溶液与0.2gMnO2粉末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压强明显不同(即图中A点与B点),可能的原因是 。
(6)讨论后,同学们认为还可以研究 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1)0.2 (2) (3)探究有无催化剂是否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 (4)相同时间内,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对应压强不同 (5)实验温度不同 (6)温度
【解析】(1)②③作为对比实验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所以加入催化剂质量相同,x=0.2g;(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①和②变量为催化剂,目的是探究有无催化剂是否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4)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此时通过相同时间内产生的压强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故答案为:相同时间内,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对应压强不同;(5)两组实验中采用二氧化锰质量和状态相同,且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和体积也相同,而造成压强不同,说明可能两组实验反应的温度不同,造成压强不同;(6)根据图3可以看出,还可以探究温度的影响。
【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39.(3分)矿物质碳化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矿物质碳化封存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此方法计算20kg的MgO可以封存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解:设20kg的氧化镁可以封存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22kg
答:20kg的MgO可以封存CO2的质量为22k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 12.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2024年同步练习卷(8)(含解析)

下一篇: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卷(广东专用人教版上册全部)(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