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年3月24日,第六届油菜花节在岩东乡岍山花园广场盛大开幕。下列化肥同时能提高油菜结荚率,增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的复合肥是
A.K2SO4 B.CO(NH2)2 C.KH2PO4 D.Ca(H2PO4)2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净化烧杯中浑浊的湖水 加适量明矾搅拌、静置、过滤
B 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
C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 取样品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D 比较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 锌粒和镁条分别加入足量盐酸反应,比较速率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的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氧气供给呼吸 D.天然气可用作燃料
4.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
A.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B.铁钉表面有气泡逸出
C.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D.溶液的质量增大
5.有X、Y、Z三种金属,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Z、X、Y,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A.Y+Z(NO3)2=Y(NO3)2+Z B.X+H2SO4=XSO4+H2↑
C.X+Y(NO3)2=X(NO3)2+Y D.Z+2HCl=ZCl2+H2↑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铝比铁活泼,所以通常情况下铁的抗腐蚀性能比铝强
B.H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则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检验纯度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置换反应有单质产生,有单质产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7.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现象最相似的是( )
A.CaO,NaOH B.NaCl,FeCl3 C.CaCO3,Na2CO3 D.KNO3,NH4NO3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组是
A.CuSO4;BaCl2;NaOH;NaCl
B.Na2SO4;BaCl2;K2CO3;NH4NO3
C.HCl;Na2CO3;NaNO3;H2SO4
D.NaCl;AgNO3;CaCl2;NaNO3
9.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因此放热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10.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调至中性,得到较纯的氯化钙溶液,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稍过量的某种试剂,该试剂是
A.Na2CO3 B.CaO C.Ca(OH)2 D.CaCO3
1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石灰石
D.大理石
12.下列关于金属及其性质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的氧化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金的熔点高
C.将铝粉、铜粉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溶液呈蓝色,溶质一定有硝酸铝、硝酸铜
D.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性能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二、填空与简答
13.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1)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含有一种聚酰亚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填“大”或”小”)。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 (填化学式)薄膜,所以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3)将一定质量的铝片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此反应能否证明铝比铁活泼? (选填:能或不能)
14.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碳酸氢钠 C.氮气 D.明矾
E.生石灰 F. 维生素C G.酒精 H.硫酸铜
(1)雪饼袋中可防腐的气体是 ;(2)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 ;
(3)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4)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
(5)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6)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 .
15.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它能够在20厘米到120厘米长度间任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固定在支架上,通过拍照按键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2)不锈钢是生活中常用的合金,其中含有的主要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自拍伸缩杆选择铝合金材料而不选择不锈钢的原因是 。
(3)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直接比较铝和铁的活动性 。
(4)铜合金也是常见的金属材料,铜容易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结合其组成分析,铜生锈是铜与氧气、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铜生成铜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锶、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锶的元素符号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图C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2)元素锶和镁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
(3)图E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Y的化学性质相似
(4)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推测,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 (选填“强”或“弱”)。
17.我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CO2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
(1)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CO2。煤、石油和 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石油综合利用的原理是利用各成分的 不同对各组分进行分离,综合利用石油的意义是 (写一点)。
(2)我国科学家研究用Ni﹣CoS2催化剂,实现了CO2被H2O还原生成CH4和O2,原理如图,该过程中1个CO2被还原,理论上产生 个O2。CO2还可在一定条件下还原为C、HCOOH、HCOONa等,这些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3)氢能源的利用可减少CO2排放,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8.如图中 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 物质 A 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间的反应在其溶液中进行)。
(1)物质E是 (填化学式),它的一种用途 。
(2)B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C与B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A与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步骤②、③中,操作X的名称是 ;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3)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写出步骤③反应的方程式 。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应该在步骤④之前向溶液B加入适量的 (填药品名称),若加入该药品过量是否影响最终氯化钠纯度? (填“是”或“否”)。
三、科学探究题
20.学习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后,立信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很感兴趣,利用铁钉、蒸馏水、植物油、干燥剂氧化钙、试管等完成了相关探究。同学们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后,又对其中固体废弃物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废弃物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固体废弃物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 、Ca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小潘同学取少量固体废弃物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废弃物中一定含有
②小红同学另取少量固体废弃物,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向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滤液A和滤渣B。再向滤液A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C。
③小玲同学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 固体废弃物中一定含有Fe2O3和CaCO3
【分析讨论】
实验操作②中,残留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由此可以判断出固体废弃物中一定含有 ;
【定量计算】
①若测得滤液A的总质量为100 g且滤渣C的质量为1 g,则滤液A中Ca(OH)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废弃物中CaO的质量为0.56g。
【实验结论】
结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该固体废弃物的成分是 。
四、计算题
21.取含NaCl和Na2CO3的样品42.4g,溶于266.4g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146g,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磷肥能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详解】A、K2SO4是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A不符合题意;
B、CO(NH2)2是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B不符合题意;
C、KH2PO4是同时含钾、磷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磷肥能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C符合题意;
D、Ca(H2PO4)2是磷肥,磷肥能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2.A
【详解】A、明矾可以加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B、氢气和一氧化碳燃烧都是淡蓝色的火焰,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不能鉴别,错误;
C、活泼金属固体和稀盐酸也会生成气体,故该方法不合适,错误;
D、实验中锌、镁的颗粒大小不同,也会影响反应速率,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因为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因为钨熔点高,熔点属于物理性质;
C、氧气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D、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因为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B。
4.B
【详解】A、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此时应溶液中含有较多的亚铁离子而使无色的溶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A错误;
B、由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会有气泡产生,此现象可以看到,故选项B正确;
C、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此时应溶液中含有较多的亚铁离子而使无色的溶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C错误;
D、溶液质量变大的说法虽正确,但不是能观察到的现象,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由题意可知Z比Y活泼,故选项错误;B、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Z、X、Y,不能确定与酸反应,故选项错误;C、由题意可知X比Y活泼,故选项正确;D、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Z、X、Y,不能确定与酸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
6.B
【详解】A、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铁在空气生锈生成物是疏松多孔的结构,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被腐蚀,错误。
B、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的混合气点燃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正确;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却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错误;
D、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都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由于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故将这两种物质各5g分别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氢氧化钠全部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不能全部溶解的是氢氧化钙,现象不同,故A错误;
B、氯化铁溶解在水中,形成黄色溶液,NaCl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不同,故B错误;
C、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不同,故C错误;
D、硝酸钾和硝酸铵均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均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将这两种物质各5g分别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现象最相似,故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观察四种溶液,溶液为蓝色的为CuSO4,将CuSO4溶液分别滴加到剩余的三种无色溶液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则为BaCl2,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的为NaOH,无明显现象的为NaCl,则四种溶液不需要其他试剂就能鉴别,故选项符合题意;
B、将四种物质的溶液相互滴加,都没有明显现象的为NH4NO3,出现两次沉淀、一次无明显现象的为BaCl2,剩余Na2SO4、K2CO3实验中都能观察到一次沉淀、两次无明显现象,则无法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将四种物质的溶液相互滴加,都没有明显现象的为NaNO3,出现两次气泡、一次无明显现象的为Na2CO3,剩余HCl、H2SO4实验中都能观察到一次气泡、两次无明显现象,则无法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将四种物质的溶液相互滴加,都没有明显现象的为NaNO3,出现两次沉淀、一次无明显现象的为AgNO3;剩余NaCl、CaCl2实验中都能观察到一次沉淀、两次无明显现象,则无法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会放出热量,但放热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反应,如生石灰与水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也可能是中子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A、使用碳酸钠溶液,不仅与盐酸反应,还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A错误;
B、氧化钙可以除去盐酸,但是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不好判断反应是否恰好进行,故B错误;
C、氢氧化钙可以除去盐酸,但是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不好判断反应是否恰好进行,故C错误;
D、使用碳酸钙只与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现象明显,且多余的碳酸钙不溶于水,不会对氯化钙造成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生石灰为氧化钙(CaO)的俗称,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故选B。
12.B
【详解】A、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与空气接触,防止进一步被氧化,归纳正确,不符合题意;
B、“真金不怕火炼”,在温度较高时,金属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是金在高温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所以“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归纳不正确,符合题意;
C、将铝粉、铜粉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若溶液呈蓝色,则铝粉完全反应,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呈蓝色,所以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铝、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归纳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铁的含碳量较高,钢的含碳量较低,归纳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1)合成
(2) 大 Al2O3
(3) 铁、铜 能
【详解】(1)聚酰亚胺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即合成材料。
(2)合金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3)将一定质量的铝片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说明铝片与混合溶液完全反应,生成铜、铁和硝酸铝。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含有铝。由于铝与Fe(NO3)2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铝,所以此反应能否证明铝比铁活泼。
14. C H A F E B
【详解】(1)雪饼袋中可防腐的气体是氮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硫酸铜;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3)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4)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
(5)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生石灰,因为生石灰和水反应;
(6)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碳酸氢钠。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5.(1)铝合金伸缩杆
(2) Fe 铝合金比不锈钢密度小质量轻
(3)(合理即可)
(4) 水 二氧化碳
【详解】(1)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由题中图片可知金属材料是铝合金即伸缩杆。
(2)不锈钢中主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铁,铁的元素符号是Fe;铝合金的密度比不锈钢小得多,质量轻,所以自拍伸缩杆选择铝合金材料而不选择不锈钢。
(3)利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可以直接比较铝和铁的活动性,如:合理即可。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铜锈的主要成分,铜生锈是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反应的方程式是:。
16.(1) 金属 38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B
(4)强
【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锶的元素符号是,由“金”字旁可知,锶属于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8,图C所表示的粒子中质子数38,核外电子数36,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锶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锶离子,化学符号是,故填:;金属;38;;
(2)元素锶和镁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故原子序数Z>Y,A选项正确;
B、X和Y在同一纵行,核外电子数Y大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选项错误;
C、Y和Z在同一横行,处于同一周期,C选项正确;
D、X、Y在同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选项正确。
故选:B。
(4)锶和镁最外层都为2个电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失电子能力越强,由此推测,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故填:强。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17. 天然气 沸点 可为人类提供各种燃料和化工原理及产品(合理即可) 2 HCOONa
【详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石油综合利用的原理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对各组分进行分离,综合利用石油的意义,是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燃料和化工原理及产品、节约能源、增加产品的价值;故分别填:天然气;沸点;可为人类提供各种燃料和化工原理及产品(合理即可)。
(2)由图示可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2和H2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CH4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过程中1个CO2被还原,理论上产生2个O2。
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属于单质;HCOOH属于酸;HCOONa属于盐,其中阳离子是Na+,酸根阴离子是HCOO-;故分别填:2;HCOONa。
(3)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解答即可。
18. CO2 人工降雨或灭火 复分解
【详解】物质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A是金属铁,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根据图中不同物质之间相互反应情况和化关系,可知D为盐,B为酸,C为碱,E为氧化物,则有:
(1)E为常见氧化物,物质E可以是,可以用来灭火,固体干冰还可以用来进行人工降雨;
(2)B为酸,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氢离子,离子符号为;
(3)B为酸,C为碱,二者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4)D为常见的盐,可以是硫酸铜,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漏斗 将杂质氯化镁完全除去 2NaOH+MgCl2=Mg(OH)2↓+2NaCl 稀盐酸 否
【详解】(1)步骤①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2)步骤②、③中,操作X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名称是过滤,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3)氢氧化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将杂质氯化镁完全除去,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MgCl2=Mg(OH)2↓+2NaCl;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应该在步骤④之前向溶液B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的过程中,稀盐酸就挥发掉了,所以若加入该药品过量不影响最终氯化钠纯度。
故答案为(1)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漏斗;
(3)将杂质氯化镁完全除去,2NaOH+MgCl2=Mg(OH)2↓+2NaCl;
(4)稀盐酸,否。
20. 氢氧化钙/ 稀盐酸(或稀硝酸、稀硫酸等) 铁/Fe 溶液变为黄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化钙/CaO
铁、氧化铁、氧化钙、碳酸钙或Fe、Fe2O3、CaO、CaCO3
【详解】作出猜想: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废弃物中可能还有氢氧化钙,故填:氢氧化钙或;
实验探究:
①由实验现象是得到浅绿色溶液,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分析铁能与酸反应生成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同时生成氢气,判断所加入的试剂是酸溶液如盐酸或是稀硝酸或稀硫酸。得出的结论是固体中含有铁;
③根据另取少量固体废弃物,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向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滤液A和滤渣B,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据结论是固体废弃物中一定含有氧化铁和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故现象是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黄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讨论:
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热,故根据残留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判断出固体废弃物中一定含有氧化钙,故填:氧化钙或;
定量计算:
①设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滤液A中氢氧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实验结论:
设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为
,根据滤液A中的氢氧化钙是0.74g正好等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故说明固体废弃物中不含氢氧化钙,综合以上实验可知,该固体废弃物的成分是铁、氧化铁、氧化钙、碳酸钙,故填:铁、氧化铁、氧化钙、碳酸钙或
21.⑴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⑵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0%,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详解】⑴见答案;
⑵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