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强化基础题
一、选择题
1.除去物质后面括号中所含的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 质 操 作 方 法
A Cu(CuO) 加入过量的木炭,高温加热
B NaOH溶液(Ca(OH)2) 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再过滤
C NaCl溶液(Na2CO3) 加入 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
D FeSO4溶液(H2SO4)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进行过滤
A.A B.B C.C D.D
2.向盛有 CuSO4和 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 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代表溶质质量
B.P→Q 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Q 点处的溶液中的溶质有 Na2SO4和 CuSO4
D.原溶液中 CuSO4和 H2SO4质量比为 80:49
3.某雾霾中可能含有NH4NO3、NaNO3、BaCl2、Mg(NO3)2、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沉淀B的化学式Mg(OH)2和BaSO4
B.沉淀D的化学式为BaCO3
C.试样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aNO3和BaCl2
D.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NH4NO3、Mg(NO3)2、Na2SO4
4.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K+、、Na+、H+ B.、K+、C1-、
C.Na+、Ba2+、Fe3+、 D.Na+、Mg2+、Al3+、C1-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 B.、、
C.、、 D.、K+、
6.下列各组内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一定减少的是
A.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
B.铝加入稀硫酸中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D.碳酸钠固体加入稀盐酸中
7.现有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5.6g,高温煅烧至完全反应,得到固体质量11.2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A.4g B.5.6g C.6g D.8g
8.下列各组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的除杂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A.Zn(Cu):过量稀硫酸 B.CaO(CaCO3):高温煅烧
C.Mg(Al):过量硝酸镁溶液 D.CO2(CO):点燃
9.下列物质溶解于水中,制成的溶液的pH最大的是
A.食盐 B.碳酸钠 C.氯化氢 D.二氧化碳
10.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的是( )
A.
B.
C.
D.
11.硫化钠可用于生产硫化染料。硫化钠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1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 D.氢氧化钠
二、填空与简答
13.下列是一组有关物质用途方面的练习,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写:A 稀硫酸 B 干冰 C 纯碱 D草木灰 E 浓硫酸 F 氢氧化钠 G 食盐 H 碳酸钙
①在焊接金属时用来除去金属表面锈的是 ;
②家庭里用来蒸馒头的物质是 ;
③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
④用于调味和生理盐水的物质是 ;
⑤用作补钙剂的是 ;
⑥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
⑦清洁炊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是 ;
⑧用做肥料的是 。
14.明末宋应星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所著《天工开物》,炼锌工艺的现存文字记载:“每炉甘石(ZnCO3)十斤,装载入一泥罐中,封裹泥固,以渐砑干,勿使见火拆裂。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其二,即倭铅(金属锌)也。”如图。
(1)“此物(“锌火”)无铜收伏,入火即成烟飞去”(宋应星语)。意思是锌的沸点(907℃)较低,宜与铜熔合制成黄铜。黄铜 (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此图罐中烟煤作用是作 剂。
(3)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ZnCO3,与碳酸钙同属于碳酸盐。往炉甘石中加入盐酸后,有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炉甘石(Zn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宏微结合”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化学观。(用化学符号填空)
(1)①标出硫酸铵中硫元素化合价 。
②已知亚硝酸的化学式为HNO2,亚硝酸铜的化学式为 。
(2)请从给定化合价的、、、、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①单质 ;②碱 ;③可作为复合肥料的盐 。
16.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相应序号填空。
①氢气②肥皂水③熟石灰④氯化钠⑤碳酸钙⑥硝酸钾
(1)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
(2)可以做最清洁的能源的是 。
(3)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4)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做调味品的是 。
17.盐+碱→ ( 反应)
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氧化钠: 。
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
18.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D常温下是气体,反应①在自然界称为光合作用,I是补钙剂的成份,E常用来做干燥剂。
(1)I的化学式为 。
(2)在G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①②③④所表示的四个反应中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19.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生产中。用优质石灰石制备高纯碳酸钙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不能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1)“酸溶”过程中,将盐酸缓慢加入粉碎后的优质石灰石中,同时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酸溶”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操作1”和“操作2”是同一种操作,该操作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3)“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X的化学式为 ,中N的化合价是 。
(4)制备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副产物是 (写名称)。
(5)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CaO),该反应方程式为 。
三、科学探究题
20.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意外发现盛装 NaOH 溶液的玻璃瓶盖和瓶口粘在一起,无法打开,且在瓶口位置可以看到有一些白色粉末,请教老师后得知,玻璃的主要成分为 SiO2,而 SiO2 可与 NaOH 反应产生胶状物 Na2SiO3 和水,该反应类似 NaOH 与
CO2 的反应。而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就是因为发生了以上反应。联想到不久前所学的碱的化学性质,该同学对白色粉末的成分展开探究。
【回顾旧知】请写出 NaOH 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中含有哪些成分?
【猜想假设】猜想一:Na2SiO3 和NaOH;
猜想二:Na2SiO3 和Na2CO3
猜想三:
【查阅资料】Na2SiO3,化学性质与碳酸钠类似,其水溶液显碱性,可与CaCl2 溶液反应。
CaCl2 溶液呈中性。硅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析或结论
①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 管中完全溶解,并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 说明白色粉末的水溶液显碱性
②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 溶液。 有 生成,且溶液红色 (填“消失”或 “不消失”) 猜.想.二.成立
【实验延伸】 该同学用 pH 计(一种精确测定溶液 pH 的仪器),测定了上述反应后的废液,结果显示废液pH=7.8,他认为可能是仪器坏了,于是另换仪器重新测定,发现废液 pH 仍然为 7.8,这意味着此时溶液显 性,但是酚酞却显示无色。
【反思交流】在向老师讨教后,该同学认识到,原来所有酸碱指示剂都有一定的变色范围。例如酚酞,在pH 大于 8.2 时才会变为红色。据此对酚酞检验后未变色的溶液酸碱性, 你有何新的看法? 。
四、计算题
21.为测定某氯化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100.0g,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反应时,共加入了50.0g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的质量为139.3g。
(1)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的现象是 。
(2)计算该氯化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氧化铜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混合物加入过量的木炭,高温加热,能除去氧化铜,但引入新杂质木炭(过量),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反应,混合物通入CO2充分反应后,会将主要物质消耗,故B错误;
C、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混合物加入 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能除去碳酸钠,但引入新杂质硝酸钠,故C错误;
D、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混合物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进行过滤,能除去硫酸,且不引入新杂质,故D正确。故选D。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D
【分析】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发生的反应是:,后发生的反应是:。
【详解】A、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溶质硫酸转变为硫酸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溶质硫酸铜转变为硫酸钠;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第1个反应导致溶质质量增加,第2个反应导致溶质质量减小;继续加氢氧化钠不再发生化学反应,溶质质量增加,所以乙代表溶质质量,故A说法错误;
B、刚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没有甲物质,继续滴加氢氧化钠甲的质量增加,则甲代表沉淀的质量,反应为,故B说法错误;
C、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即稀硫酸、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只有Na2SO4,所以Q点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图像可知,CuSO4和H2SO4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相等,消耗氢氧化钠质量相等时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为160:98=80:49,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3.C
【详解】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生成氨气,则试样中含有铵根离子;加入过量Ba(OH)2溶液后产生沉淀B,且沉淀B加入足量稀硝酸后部分溶解,推断试样中含有Mg(NO3)2和Na2SO4,其中Mg(NO3)2和Ba(OH)2反应生成溶于酸的Mg(OH)2,Na2SO4和Ba(OH)2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BaSO4,由于Na2SO4与BaCl2不能共存,故BaCl2一定不存在;向溶液A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溶液C、沉淀D,溶液C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沉淀D即为二氧化碳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由分析可知,该试样中一定含有NH4NO3、MgCl2、Na2SO4;一定不含有BaCl2,可能含有NaNO3。
A.加入过量Ba(OH)2溶液后产生沉淀B,且沉淀B加入足量稀硝酸后部分溶解,推断试样中含有MgCl2和Na2SO4,其中MgCl2和Ba(OH)2反应生成溶于酸的Mg(OH)2,Na2SO4和Ba(OH)2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BaSO4,因此沉淀是Mg(OH)2和BaSO4,此选项正确;
B.沉淀D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的碳酸钡,它的化学式为BaCO3,此说法正确;
C.根据题给信息,推断试样溶液中一定不含有BaCl2,可能含有NaNO3,此选项错误;
D、根据题给信息,推断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NH4NO3、Mg(NO3)2、Na2SO4,此选项正确。故选C。
4.B
【详解】A、pH=13的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不共存,A错误。
B、各种离子不能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可以共存,B正确。
C、铁离子溶液中黄色,C错误。
D、pH=13的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不共存,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A、 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指的是离子之间不能结合为沉淀、水、气体。K+、、之间不能结合为沉淀、水、气体,能大量共存,此选项符合题意;
B、 与不能共存,它们之间能结合为水、氨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与不能共存,它们之间能结合为氢氧化铜沉淀,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与不能共存,它们之间能结合为碳酸钙沉淀,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A、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Cu的相对质量为64,2Ag的相对质量为216,所以进入溶液的质量小,出来的多,故溶液质量减少。故A正确;
B、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Al的相对质量为54,3H2相对质量为6,所以进入溶液铝的质量大,出来的氢气质量少,故溶液质量增加,故B错误;
C、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钙溶液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但如果进入溶液的物质二氧化碳过量,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所以溶液质量会增加,故C错误;
D、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的质量远大于生成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5.6g,高温煅烧至完全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得到固体质量11.2g,11.2g为氧化钙的质量,由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故选D 。
8.B
【详解】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入稀硫酸后,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锌能与稀硫酸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故A错误;
B、在高温情况下,碳酸钙会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无变化,符合除杂要求,故B正确;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加入的硝酸镁不会与铝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故C错误;
D、不能点燃二氧化碳中混合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助燃,不符合除杂要求,故D错误;
故应选B。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的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B
【详解】A、食盐的水溶液为中性,其pH=7;
B、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其pH>7;
C、氯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7;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7;
故选:B。
10.C
【分析】海水制取镁的方法是:先将海水中含有的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然将氢氧化镁溶于盐酸中得到氯化镁溶液,用氯化镁溶液制取无水氯化镁,最后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
【详解】先将海水中含有的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反应方程式为,然后将氢氧化镁溶于盐酸中得到氯化镁溶液,反应方程式为,用氯化镁溶液在氯化氢氛围中制取无水氯化镁,最后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反应方程式为,所以没有涉及的方程式是。选项A、B、D属于制取镁的反应,选项C不属于。
故选C。
11.D
【详解】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硫化钠是是由钠离子和硫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D。
12.B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质量减小,符合题意;
C、食盐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A C B G H E F D
【详解】①稀硫酸可以与金属的锈层反应溶解金属的表面锈,而浓硫酸氧化性、酸性太强,会腐蚀内层金属单质层,故不用浓硫酸除锈,所以选A;
②家庭里蒸馒头时参加入少量纯碱,用来中和面团发酵时酵母产生的乳酸等酸性物质,改善馒头风味,故选C;
③人们常用干冰来实现人工降雨,因为干冰打入云层后升华吸热使得水气冷凝为小液滴从而实现人工降雨,故选B;
④生理盐水就是0.9%的氯化钠水溶液,因为它的渗透压值和正常人的血浆、组织液都是大致一样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氯化钠作为调味品,故选G;
⑤人们常用碳酸钙做为补钙剂,故选H;
⑥二氧化碳与浓硫酸不反应,而浓硫酸又具有强吸水性,故选E;
⑦对于难以去除的顽固油渍,人们可以用烧碱来去除油污,例如饭店的油烟管道等,故选F;
⑧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其可以作为钾肥,故选D。
14. 是 还原 ZnCO3+2HCl=ZnCl2+H2O+CO2↑
【分析】碳酸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水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碳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碳,碳与氧化锌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
【详解】(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故黄铜是金属材料。
(2)烟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碳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在罐中,碳与氧化锌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碳能夺取氧化锌中的氧将其还原为锌,故此图罐中烟煤作用是作还原剂。
(3)炉甘石(Zn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HCl=ZnCl2+H2O+CO2↑。
15. Cu(NO2)2 Cu KOH KNO3
【详解】(1)①硫酸铵中铵根离子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x=+6,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硫酸铵中硫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②已知亚硝酸的化学式为HNO2,故氢元素显+1价,亚硝酸根离子显-1价,铜元素显+2价,故亚硝酸铜的化学式为:Cu(NO2)2;
(2)①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单质为:Cu;
②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所给元素及化合价,碱为:KOH;
③硝酸钾含K、N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化学式为:KNO3。
16.(1)②
(2)①
(3)⑤
(4)③
(5)④
【详解】(1)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肥皂水,故填:②;
(2)氢气燃烧产物是水,可以做最清洁的能源的是氢气,故填:①;
(3)碳酸钙与胃酸反应能生成可溶的氯化钙,可用作补钙剂的是碳酸钙,故填:⑤;
(4)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故填:③;
(5)氯化钠具有咸味,做调味品的是氯化钠,故填:④。
17. 新的盐+新的碱 复分解 Na2CO3+Ca(OH)2=CaCO3↓+2NaOH Ba(OH)2+ CuSO4=BaSO4↓+ Cu(OH)2↓
【详解】盐+碱→新的盐+新的碱,属于复分解反应;
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氧化钠常用碳酸钠和石灰水,原理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反应方程式为:Ba(OH)2+ CuSO4=BaSO4↓+ Cu(OH)2↓。
18.(1)CaCO3
(2)+2/+2价
(3)
(4)②③
【分析】反应①在自然界称为光合作用,B、D常温下是气体。所以B是氧气,D是二氧化碳。E常用来做干燥剂,所以E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盐可以转化为碳酸钙,碳酸钙可以做补钙剂。所以C是水,G是氢氧化钙,I是碳酸钙。甲烷或乙醇等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甲烷或乙醇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等碱反应生成碳酸钠等碳酸盐和水,碳酸钠等可溶性碳酸盐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等碱。所以F是氢氧化钠等碱,H是碳酸钠等可溶性碳酸盐。代入验证无误。
【详解】(1)I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
(2)G是氢氧化钙,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氧根为-1价,所以钙为+2价。
(3)反应③可以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其他合理即可。
(4)①是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和葡萄糖,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 类型。
②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③是氢氧化钙和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碱,属于复分解反应。
④是二氧化碳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 类型。
故填②③。
【点睛】
19.(1)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 过滤 玻璃棒
(3) -3
(4)二氧化碳
(5)
【详解】(1)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酸溶”过程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1”和“操作2”是同一种操作,均实现了固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
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a、Cl、C、O、N、H的个数分别是1、2、1、2、2、6,生成物中含Ca、Cl、C、O、N、H的个数分别是1、2、1、3、2、8,故反应物中还应含1个O、2个H,故X的化学式为:H2O;
氯化铵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3;
(4)由图可知,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5)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NaOH和Na2SiO3 红色 白色沉淀 消失 碱 滤液pH=7.8,呈弱碱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精确测量溶液酸碱性需要pH计(合理即可)
【详解】回顾旧知: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猜想假设:
猜想一:Na2SiO3 和NaOH;
猜想二:Na2SiO3 和Na2CO3;
猜想三:Na2CO3、Na2SiO3和NaOH;
实验步骤:①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完全溶解,并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白色粉末的水溶液显碱性;,因为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
②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红色消失;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硅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同样产生硅酸钙沉淀,滤液成分都是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显中性;
所以:猜想二成立;
实验延伸:发现废液 pH 仍然为 7.8;pH>7,这意味着此时溶液显碱性,但是酚酞却显示无色。
反思交流:酚酞,在pH 大于 8.2 时才会变为红色。据此对酚酞检验后未变色的溶液酸碱性的看法:滤液pH=7.8,呈弱碱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精确测量溶液酸碱性需要pH计;
21.(1)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0g+50.0g-139.3g=10.7g
解:设该氯化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16.25%
答:该氯化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25%。
【详解】(1)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故现象为: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