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检测题(含解析) 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水洗去试管中残留的氯化钠 B.用稀盐酸清洗水垢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2.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是光合作用的过程,E可以生产玻璃和洗涤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C是镁,在A、B中都可以剧烈燃烧
B.C可能是一种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C.D可能是一种盐
D.A→E的过程有白色沉淀生成
3.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镁被誉为海洋里宝贵的“国防元素”。从海水或卤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B.加入的试剂B可以是氯化钙
C.步骤②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D.步骤①→步骤②是为了将MgCl2聚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2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Na2CO3,是否过量,下列试剂一定可行的是
A.几滴酚酞溶液 B.几滴稀盐酸
C.几滴Ca(OH)2溶液 D.几滴CuCl2溶液
5.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CO2(CO):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并干燥
B.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6.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B.阿基米德——杠杆平衡条件
C.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D.张青莲——提出原子学说
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 质 杂 质 除杂方法
A 氯化钾 二氧化锰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NaCl溶液 CaCl2溶液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C Fe粉 Fe2O3粉末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A.A B.B C.C D.D
8.向一定量CaCl2与Na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随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X变化的关系,则Y可能表示
A.NaCl的质量 B.CaCl2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CaCO3的质量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钠 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C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分别加入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D 检验溶液中含有 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A.A B.B C.C D.D
10.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11.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氢氧化钠,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盐酸 B.酚酞 C.二氧化碳 D.碳酸钠
12.下列关于食盐和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中的盐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B.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C.食盐可作融雪剂,消除积雪 D.“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
13.建筑材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A.CaCO3 B.Ca(OH)2 C.CaO D.CaCl2
二、填空题
14.(1)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字母表填空。
A.氯化钠 B.干冰 C.氧气 D.氮气 E.石墨
①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
②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
③常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 ;
④常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
(2)解决生产中的下列问题时,利用的是哪种性质上的差异,选用对应的字母填空。
A.密度 B.硬度 C.沸点 D.熔点
①氮气和氧气的 不同,因此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②金的 比二氧化硅(黄沙的主要成分)大,因此在冲沙淘金时先沉降。
15.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就是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 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医疗上用的 是0.9%的氯化钠溶液。
16.实验用品
(1)药品:蒸馏水、粗盐。
(2)仪器: 、 、铁架台(带铁圈)、 、蒸发皿、 、药匙、量筒、托盘天平、砝码、坩埚钳。
(3)其他用品:滤纸、火柴。
17.组成相似的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是 。
A 氧化铁 B 盐酸 C 一氧化碳 D 硝酸钾
(3)物质在组成上的差异决定其性质上的不同。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如图是实验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部分操作。

(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
①操作B时,发现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 。
②图中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的错误操作是 (填序号)。
(2)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
①从图中选出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操作顺序 (选填序号,假设错误操作已纠正);
②向烧杯中倒水时若部分水洒出,最终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6%。
三、推断题
19.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 。
(2) 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
(3)指出B转化为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
(4)指出物质 H 的一种用途 。
四、流程题
20.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烧碱。其制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 。
(2)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操作方法是 。
(3)写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五、科学探究题
21.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瓶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
(2)小刚另取样品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品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
六、计算题
22.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
(3)如图,当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5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4)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用水洗去试管中残留的氯化钠,利用了溶解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能与酸反应,所以可以用稀盐酸来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利用了化学反应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C、洗洁精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较大油珠,使油和水不再分层的作用,利用了乳化原理,符合题意;
D、油污可溶解在汽油中,利用了溶解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分析】A→B是光合作用的过程,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光合作用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E可以生产玻璃和洗涤剂,为碳酸钠;
【详解】A. 若C是镁,镁在二氧化碳、氧气可以剧烈燃烧,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在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正确;
B. C可能是一种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C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反应,错误;
C. D能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故D可以是碱,不会是一种盐,错误;
D. A→E的过程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的反应,没有白色沉淀生成,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故A正确;
B、氢氧化镁和氯化钙不反应,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试剂B应为稀盐酸,故B错误;
C、步骤②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
D、步骤①将海水或卤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步骤②将沉淀转化为氯化镁,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2,故D正确。
故选B。
4.C
【分析】根据题意,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选择的物质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应出现明显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钡,故A不符合题意;
B、CuCl2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均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钡,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钡,故C符合题意;
D、NaCl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详解】A、CO2(CO):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并干燥,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故A错误;B、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木炭可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C、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碳酸钙不溶于水,故C正确;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点睛∶除杂原则⑴杂质尽量除净,⑵在除去一种杂质的同时不应增添新的杂质,⑶在除去杂质的同时,非杂物质不应过多消耗,但质量可以增加。
6.D
【详解】A、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创立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故选项对应正确;
B、阿基米德最早发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故选项对应正确;
C、牛顿的贡献之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选项对应正确;
D、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了铟(In)、铱(Ir)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故选项对应不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CaCl2溶液能与适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C、Fe2O3粉末和Fe均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
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C。
8.D
【分析】向一定量CaCl2与Na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氯化钠不反应,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详解】A、开始溶液中存在氯化钠,质量不为零,错误;
B、开始溶液中存在氯化钙,质量不为零,错误;
C、开始为CaCl2与NaCl的混合溶液质量不为零,错误;
D、反应生成碳酸钙,随着反应进行碳酸钙质量变大,反应结束,碳酸钙质量不再改变,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蒸发时水和过量的氯化氢逸出,最终得到氯化钠,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磁铁可以吸引铁粉,不能吸引木炭粉,可以分离,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稀盐酸不能和硝酸钡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出来硫酸根离子,还有碳酸根离子、银离子,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0.B
【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溶解操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11.A
【解析】可以根据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及其提供的试剂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选择的除杂试剂与杂质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杂质。
【详解】A、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以用盐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
B、酚酞不能除去氯化钠中的氢氧化钠;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在除去氢氧化钠的同时又带入了新物质碳酸钠;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能用这种方法除去氯化钠中的氢氧化钠。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B
【详解】A、盐是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B、如NH4Cl是盐,像这类铵盐不含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C、食盐能降低雪的熔点,可以消除积雪,此选项正确;
D、食盐可作为调味品,故菜里加的盐是食盐,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3.A
【详解】A、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钙的俗名叫熟石灰或消石灰,选项错误;
C、生石灰的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属于金属氧化物,选项错误;
D、氯化钙是一种能溶于水的盐,不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选项错误,故选A。
14. E D A B C A
【详解】(1)①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电极,故填:E;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填:D;
③氯化钠有咸味,可用作厨房调味剂,故填:A;
④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人工降雨,故填:B;
(2)①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故填:C;
②金的密度比二氧化硅的密度大,故在冲沙淘金时先沉降,故填:A。
15. 日光和风力 生理盐水
【详解】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就是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
点睛: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一般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从氯化钠的水溶液中获得固体氯化钠。
16. 烧杯 漏斗 玻璃棒 酒精灯
【详解】粗盐提纯的过程:①溶解: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的粗盐,用药匙将粗盐逐渐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完全溶解;②过滤:需要漏斗、玻璃棒、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③蒸发:将过滤所得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纸上,进行称量,计算产率。综上可知,还需要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
17. CuSO4+2NaOH=Na2SO4+Cu(OH)2↓ B CuSO4 CuSO4+BaCl2= CuCl2+ BaSO4↓
【详解】(1)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SO4+2NaOH=Na2SO4+Cu(OH)2↓。
(2)A 氧化铁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够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选项错误;
B 盐酸解离出的氢离子能够与碱解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所以盐酸能够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选项正确;
C 一氧化碳是一种不成盐氧化物,与酸和碱均不发生反应,选项错误;
D 硝酸钾与氢氧化钾交换离子不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所以硝酸钾与氢氧化钾不能反应,选项错误,故填B。
(3)硫酸铜解离出的硫酸根离子能够与氯化钡解离出的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两种物质能够反应,而硝酸铜与氯化钡解离出的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故填CuSO4;
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铜和硫酸钡沉淀,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SO4+BaCl2= CuCl2+ BaSO4↓。
18.(1) 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或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等(合理即可) E
(2) AFCD >
【详解】(1)①操作B为过滤,若发现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等;
②粗盐提纯的过程为溶解、过滤、蒸发,而蒸发时,由于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局部温度过高,可能引起液滴飞溅,导致氯化钠的损失,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故选E;
(2)①用固体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流程为:首先计算出需要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然后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称量好的氯化钠转移进烧杯中,量取一定量的水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所配制的溶液,则正确的顺序为AFCD;
②向烧杯中倒水时若部分水洒出,导致溶剂质量偏小,溶液的质量偏小,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最终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6%。
19. CaCl2 Mg+2HCl=MgCl2+H2↑ 复分解反应 作建筑材料或补钙剂
【详解】本题属于框图式推断题,掌握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及常见物质的俗名及用途,找出题目的突破口,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A为盐酸,B为氢氧化钙;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C为水,D为氯化钙;A能生成E,盐酸能转化为氢气,则E为氢气,F为氧气;氯化钙、氢氧化钙均能转化为碳酸钙沉淀,则H为碳酸钙。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因此:
(1)D的化学式为:CaCl2;
(2)A转化为E的反应可以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合理即可);
(3)B转化为H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4)物质H,即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建筑材料等)
20.(1)蒸发水分
(2)过滤
(3)
【详解】(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风吹日晒是为了加速水分的蒸发,故填:蒸发水分;
(2)因为泥沙不溶于水,而氯化钠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滤去泥沙,故填:过滤;
(3)根据题意: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氢气和氯气,所以电解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白色沉淀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 变质的NaOH溶液
【详解】{实验推断}(1)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不可能氯化钠溶液,故填氯化钠;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故填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由小刚的实验结论可知,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故填气泡;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因为该试剂是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若是氢氧化钠可能会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部分碳酸钠,所以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故填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继续探究}要证明原来是氢氧化钠,可先加过量氯化钙溶液溶液除尽碳酸根,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所以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故填白色沉淀;
过量氯化钙与全部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够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故填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因为碳酸根已转变为碳酸钙沉淀,滴加酚酞变红色,证明溶液中有氢氧根的存在,即氢氧化钠的存在,所以这瓶溶液是变质的NaOH溶液,故填变质的NaOH溶液。
22.(1)5(2)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3)HCl、CaCl2、NaCl(4)11.1%
【详解】(1)由图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是5.0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的原因是原溶液中有剩余的稀盐酸,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 ;
(3)当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5g时,原溶液中的稀盐酸还没有反应完,故溶质有HCl,没有参与反应的氯化钙,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4)设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
CaCl2+ Na2CO3= CaCO3↓+2NaCl
111 100
x 5g
= x=5.55g
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1.1%
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5.0g;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1.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15章电流和电路易错题评价(无答案)2023-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下一篇: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物理模拟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