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含解析) 2023-2024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钾、硝酸钾和草木灰均可用作钾肥
B.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C.(NH4)2SO4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
D.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2.三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
A.NaCl溶液 B.稀硫酸 C.Na2CO3溶液 D.AgNO3溶液
3.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的是
A.给装有木炭和氧化铁粉末的试管加强热
B.往装有镁带的试管里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往装有硝酸铜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往有铝片的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4.铝可与碱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关于此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
B.NaAlO2属于氧化物
C.此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D.铝锅不宜长时间盛放碱性食品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KCl溶液中的CuCl2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B 分离CaCO3和CaCl2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铜、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
D 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A.A B.B C.C D.D
6.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1 方案2
A 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加入足量的Fe粉 加入足量的CuO,过滤
B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滴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滴入适量的CaCl2溶液
C 鉴别O2和CO2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条 用紫色石蕊溶液
D 除去CO中CO2 点燃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
A.A B.B C.C D.D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D.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NaCl Na2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aO 石灰石 高温煅烧
D CuO C 在空气中加热灼烧
A.A B.B C.C D.D
9.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白炽灯中填充氮气 D.铜线制电缆
10.根据下面实验内容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Mg+O2MgO
B.铝片放入稀硫酸中 Al+H2SO4═AlSO4+H2↑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 2NaOH+BaCl2═Ba(OH)2↓+2NaCl
D.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11.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气体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是否有大量的泡沫
C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D 鉴别黄铜片和纯铜片 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生产黑色固体
C.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二、填空题
1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的利用和保护。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铁制品易生锈,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③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则甲、乙、丙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

(2)铜跟稀硝酸可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现有4.8g的铜与100g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质量为多少 ?
②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化学。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是因为
(4)厨房里做饭用的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它的优点是
(5)家中养的绿色植物,发现叶片发黄,可以为该植物补充的化肥种类是
15.你准备好了吗?
同学们,马上要升入九年级了,你觉得自己储备的知识和技能能否适应九年级的学习呢?请挑战一下,看看你在完成下面几个问题后能得到怎样的评价结果。
(1)除了分子和原子你还知道哪些微观粒子呢,如: 、 等。
(2)分子和原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它们的什么性质 (写一条即可)。
(3)八年级的化学课中我们研究化学变化主要涉及反应物、生成物和条件,那么你觉得反应物和生成物在质量上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请列举一例来证明你的推测 。
(4)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还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例如 、 。
(5)在学习第二单元时,我们了解了氮气和氧气的一些化学性质,如氧气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常见的金属:铁和铜,相比之下,铁更为活泼,因此你认为在空气中 更容易生锈;常见金属物品中,较为稳定,一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金属是 (列举一种即可)。
16.“蛟龙号”下潜的“中国深度”是7000多米,并从海底深处取回了锰结核及热液喷口样品。
①锰结核含有多种金属元素,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氧化锰,其中氧化铁的含量可达20%,若用锰结核中炼铁,一吨锰结核理论上可得纯铁 吨。
②热液喷口样品中含有黄铁矿 (FeS2)、闪锌矿(ZnS) 、重晶石(BaSO4)和非晶质二氧化硅(SiO2)等,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17.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这是因为 。
(2)车用乙醇汽油,乙醇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如图是工业上高炉炼铁的模拟图,图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医疗上“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不能用碳酸钡替代硫酸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三、推断题
18.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为红棕色固体,E的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2)D和E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3)C→E反应的现象是 。
(4)B和C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5)B和E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四、流程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从含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操作a是 。
(2)固体A的成分是 。
(3)II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科学探究题
20.某化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一包食品脱氧剂的成分,剪开包装袋,发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白色粉末。
【提出问题】脱氧剂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经过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提出猜想:
甲同学:可能有铁粉
乙同学:可能有炭粉,因为活性炭具有 性,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富集在脱氧剂周围。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根据两位同学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脱氧剂中加入足量的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甲、乙同学的猜想均成立
过滤,将滤渣与氧化铜混合加热
【反思与评价】
(1)滤渣与氧化铜的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从实验装置角度考虑,可以通过 的方法来提供高温。
(2)有同学提出,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写出使用此方法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
(3)老师告诉同学们,脱氧剂的脱氧原理是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小组同学又对脱氧剂中的白色粉末产生好奇,经查阅资料,白色粉末可能是硅藻土。硅藻土是一种填充剂,不溶于水,其作用在于吸附水分,为脱氧反应提供水分;并疏松配料,使氧气易于接触铁粉。如图是硅藻土用量与脱氧时间(h)的关系图,可知:①硅藻土的最佳用量是 g。
②硅藻土高于或低于最佳量时,脱氧速度会减慢。请分别分析可能的原因 , 。
③脱氧剂的脱氧速度还有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请写出一条并说明理由: 。
六、计算题
21.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依题意,m的值为 g。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硫酸钾、硝酸钾和草木灰都含营养元素K,故均可用作钾肥,选项A正确;
B、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使用,但也不可禁止施用农药,选项B错误;
C、(NH4)2SO4与熟石灰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故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选项C错误;D、只要合理使用,就不会有危害人体健康,选项C错误。故选A。
2.C
【详解】A、氯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氯化钡和硝酸钾均不反应,不能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A项错误;
B、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稀盐酸、硝酸钾溶液均不能反应而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B项错误;
C、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硝酸钾不反应,分别在三种待测溶液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氯化钡,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故C项正确;
D、稀盐酸、氯化钡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D项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加强热时木炭和氧化铁粉末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改变;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一致,故选项正确;B、镁带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由于稀盐酸是过量的,最终固体固体质量为0,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不一致,故选项错误;C、硝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溶液,反应前固体的质量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图象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不一致,故选项错误;D、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54份质量的铝能置换出192份质量的铜,反应前试管内的固体是铝,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图象应该是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不一致,故选项错误。故选A。
4.B
【详解】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Al:2,Na:2,H:6,O:4,反应后Al:2,Na:2,H:0,O:4,故X的化学式为H2 ,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NaAlO2由Na、Al、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两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铝能与碱反应,故铝锅不能长时间盛放碱性食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A、CuCl2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再过滤,洗涤,干燥,蒸发,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将铜、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均不反应,不能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氢气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点燃,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有水雾出现的是氢气,没有水雾出现的是一氧化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6.C
【详解】A、加入的铁粉与硫酸和硫酸铜都可以发生反应,因此方案1不能达到除去少量硫酸的目的;
B、方案2所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又引入了氯化钠杂质,此方案不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因此方案1使用带火星木条可鉴别出两种气体;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试液可变成红色,而通入氧气则无明显变化,因此方案2可鉴别两种气体;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方案1错误。
故选:C。
7.A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符合题意;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A、灼热的铜网提供了热量,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水,原物质被除掉,且可能发生爆炸,选项错误;
B、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虽除去了碳酸钠但引入了新杂质硫酸钠,选项错误;
C、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和其他杂质,高温煅烧后虽然碳酸钙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但杂质除不掉,选项错误;
D、碳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被除掉,选项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由干冰升华吸热造成,是物质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其通电能发光,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白炽灯中填充氮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铜线制电缆是利用金属能导电。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试题分析: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2MgO.B、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Al+3H2SO4═Al2(SO4)3+3H2↑。C、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1.A
【详解】A、当大量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气体时,混合气体不能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B、分别在硬水和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硬水中泡沫少,浮渣多,软水中浮渣少泡沫多;可以达到鉴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若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水珠),则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可以比较硬度;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详解】A、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3. B Fe2O3+6HCl2FeCl3+3H2O 丙>乙>甲(或甲<乙<丙) 1.5g 13.6%
【详解】解:(1)①A、铁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A错误;B、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故B正确;C、铝箔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故C错误;D、黄金饰品利用了金属的光泽,故D错误。故选B;②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③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
(2)①设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为x、生成的硝酸铜的质量为y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92 564 60
4.8g y x
解得:x=1.5g y=14.05g
②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3.6%。
14. N2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污染小,热值高 氮肥
【详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2)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3)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污染小,且热值高;
(5)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故叶片发黄,可以为该植物补充氮肥。
15.(1) 离子(合理即可) 质子(合理即可)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合理即可)
(3) 等于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4) 价格(合理即可) 资源(合理即可)
(5) 铁/Fe 金(合理即可)
【详解】(1)除了分子和原子,还有电子、中子、质子、离子等微观粒子;
(2)分子和原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除此之外,分子和原子之间还存在间隔,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4)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除此之外,还受价格、资源、是否美观、对环境有无造成污染等因素影响;
(5)铁比铜活泼,故铁能容易生锈;
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16. 0.14 SiO2
【详解】①锰结核中氧化铁的含量可达20%,一吨锰结核理论上可得纯铁的质量为:
1t×20%×=0.14t,故填:0.14;
②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二氧化硅(SiO2)属于氧化物,故填:SiO2。
17.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详解】(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3) 图中反应③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医疗上“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不能用碳酸钡替代硫酸钡的原因是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钡是重金属氧化物,会使人体中毒。
18.(1)(合理即可)
(2)反应物都可溶,有沉淀生成,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置换反应
(5)铁原子和铜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原子
【分析】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A为红棕色固体,可推出A为氧化铁,A能转化为B,B能与E反应,E的溶液呈蓝色,可推出B为铁,E为硫酸铜,B能与C反应,C能转化为E,可推出C为硫酸,C、E能与D反应,可推出D为氢氧化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A→B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和E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D和E能发生反应,是因为反应物都可溶,有沉淀生成,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C→E可以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现象是: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B和C反应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5)B和E反应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微观实质是铁原子和铜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原子。
19.(1)过滤
(2)铁、铜
(3) 将铁完全反应
【分析】铝的活性比铁强,铜的活性比铁弱,所以加入铁粉之后,铁只会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详解】(1)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所以为过滤。
(2)铁只会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为铁过量,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为过量的铁和反应生成的铜。
(3)为了回收铜,所以必须将铁完全反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
故填:将铁完全反应;
20. 吸附: 稀盐酸: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在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 用磁铁靠近脱氧剂,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 4Fe+3O2+6H2O=4Fe(OH)3 0.35 量不足时,水分不足,反应不充分; 量太多时,包裹在铁粉表面,使铁粉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 温度,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详解】【猜想与假设】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富集在脱氧剂周围;【设计实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脱氧剂中加入足量的_稀盐酸_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甲、乙同学的猜想均成立
过滤,将滤渣与氧化铜混合加热 ____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__
【反思与评价】(1)滤渣与氧化铜的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从实验装置角度考虑,可以通过在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方法来提供高温;(2)有同学提出,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写出使用此方法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用磁铁靠近脱氧剂,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4Fe+3O2+6H2O=4Fe(OH)3;(4)由图示信息可知①硅藻土的最佳用量是0.35g;②硅藻土高于或低于最佳量时,脱氧速度会减慢,可能的原因是:量不足时,水分不足,反应不充分;量太多时,包裹在铁粉表面,使铁粉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脱氧剂的脱氧速度还有可能受温度的影响,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1.(1)2.2
(2)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反应产生NaCl的质量为y,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3%
【分析】(1)根据图像分析,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样品中的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6g+36.5g-40.3g=2.2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等于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和新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之和,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2.2gCO2可以计算出反应掉的碳酸钠的质量和新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等于样品的质量减去碳酸钠的质量,即可计算。
【详解】(1)根据分析,产生气体CO2的质量m的值为2.2g。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答案)

下一篇: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