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必刷】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提分卷9(人教版含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树 B.地面
C.旁边的山 D.自行车
2.如图所示,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角度的大小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B.比较角度的大小可以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比较角度的大小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比较角度的大小可以探究声速和振幅的关系
3.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5.如图所示,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此时光屏和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d,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判断 ( )
A.d一定小于f
B.d 一定大于2f
C.d一定大于f,小于2f
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
6.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A.P 点 B.B 点 C.Q 点 D.N 点
7.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8.下列有关声的实验和应用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器材只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的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
9.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10.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字与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 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
C.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在研究发光物体时,引入了“光源”的概念;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在研究发声物体时,引入了“声源”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事实假想的,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
A.光源 B.光线 C.声源 D.参照物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美妙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C.马路两旁植树可减弱噪声 D.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14.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A.蒸发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15.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
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褐海燕最快 D.三者一样快
16.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中央公园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静止的
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17.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18.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19.小红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能成像
20.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春天早晨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吸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
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华、放热
二、填空题
21.小张熟睡时被钢琴声惊醒,从环保角度讲此钢琴声是 (填“乐音”或“噪声”);如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图中 是噪声。
22.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 .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 .
(4)冬天,冰冻湿衣服在0℃ 以下也会干 , .
23.如图甲所示,4月28日,由中规公院设计、中交二航局参建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零丁洋大桥合龙。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行车最高时速为100公里,建成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由原来的2小时缩减至20分钟,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假设汽车的平均速度不变,建成前汽车从深圳到中山的路程为 km。
24.无锡冬天的夜晚,紧闭门窗,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你猜想这层水雾是在 侧(选填“室内”或室外”);你猜想的依据是: 。
25.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可以看到烛焰随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将扬声器音量调大后,发现烛焰晃动幅度更大,说明声音的响度越大,声音传递的能量越 (选填“大"或“小")。
三、作图题
26.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折射角γ。
27.如图所示,由发光点S射到平面镜上某处的一束光,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试在图中画出光路图.
四、实验题
2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这说明 。图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放大实验效果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了 。
29.课堂上吴立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和电子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1)在实验中,应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实验中斜面坡度小的好处是 ;
(2)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点,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C点,用刻度尺和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是 cm,所用时间是 s,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如图所示。该实验用到金属片,金属片的作用是 ;
A.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
B.让小车在一定的位置停下来
C.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3)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提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 (均填“偏大”或“偏小”)。
五、计算题
30.小红姑姑家在一家油气厂,不久前去玩时发现了一段长364米的大型铁质空管,感到很好奇.联想到声音的传播知识,于是他和表弟做了一个实验:表弟在管的一端敲打,他在另一端将耳朵贴在管上听并同时计时,结果他先后听到了 次响声.这一结果说明 若前后听到的时间差为1秒,求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多大 ?(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1.一辆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
(1)在6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175km需要多少时间?
(3)若该轿车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kg/m3,则轿车行驶175km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详解】小树向后“飞过”,说明所选的参照物相对于小树来说位置在改变,四个选项中的ABC三项都和小树的相对位置不变,故都不是参照物;自行车相对于小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参照物是自行车,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B
【详解】音色也叫音品,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所以可用音色来辨别,故B正确。
故选B。
4.D
【详解】A.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
C.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错;
D.声音可以传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应选D.
5.D
【详解】如图一,点光源在焦点上,点光源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黑色的光线)
当点光源在一倍焦距以内,点光源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之后也会聚一些,但是不会到达平行光线的位置,如光线会聚在光屏上,形成比较大的光斑,光屏向凸透镜靠近时,光斑会减小;
如图二,点光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点光源在另一侧会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没有放在实像的位置,而是放在和点光源距凸透镜等距离的位置上,光屏靠近凸透镜光斑会增大;
如图三,点光源在二倍焦距以外,点光源在另一侧会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到达实像位置后,光线继续向外传播,光屏没有放在实像的位置,而是放在和点光源距凸透镜等距离的位置上,光屏靠近凸透镜光斑会减小;
所以光屏和点光源与凸透镜等距离时,当点光源在一倍焦距以内和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形成光斑,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光斑减小。
故选D。
【点睛】凸透镜成实像时,折射光线到达实像位置,如果没有光屏承接,眼睛是看不到的,并且折射光线会继续向外传播,这点学生容易忽视。
6.B
【详解】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如图所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高度,即音调.
故选B.
8.D
【详解】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改变用力的大小,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击尺子,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A错误;
B.乙图实验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声音越来越小,通过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丙图的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丁图用B超检查身体,医生从中获取病人的病情,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属特定环境中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所以是噪声,故B符合题意;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是在特殊的环境里规则的振动,不属于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不是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试题分析:图中看到字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故B错误;此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故C错误;此透镜是凸透镜,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故D正确.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1.C
【详解】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选项说法错误;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选项说法正确;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光线实际不存在,是科学家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而假想出来的;磁感线实际不存在,是科学家为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规律而假想出来的。光源和声源都是实际存在的;参照物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选择的标准,也是实际存在的。
故选B。
13.C
【详解】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噪声的规定由物理学和环保角度两个范畴;
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美妙的音乐若影响了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或学习就属于噪声,故B错误;
C、茂密的树叶可以吸收和反射声音,所以植树可以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发声体的振幅变大,会增大声音的响度,不会影响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对声音的考查较为全面,要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14.B
【详解】固态积雪不经过融化过程,直接变为气态,这是升华现象。
故B。
15.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猎豹的速度为,旗鱼的速度为
褐海燕的速度为
则
故选C。
16.AB
【详解】ACD.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s=vt可知,0 ~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v—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
17.AC
【详解】观察图示可知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错误;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因为物距越来越大,像距越来越小,得到的清晰像变小,C正确;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物距减小,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增大像距,向右移动光屏,D错误,故选AC.
18.AC
【详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戴凹透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发散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图像略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可以戴凸透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会聚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故选AC。
19.BC
【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图中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从图中得到物距u=48cm>2f,f<24cm,凸透镜的焦距是25cm错误;
B选项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从图中得到物距u>2f,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选项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
D选项凸透镜成像与有无光屏无关,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仍能成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0.BCD
【详解】A.春天早晨空中出现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会放热,故A错误;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是水的汽化现象,由于没有达到沸点,所以是以蒸发的形式进行的,此过程会吸热,故B正确;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此过程会放热,故C正确;
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此过程放热,故D正确。
故选BCD。
21. 噪声 乙
【详解】[1]从环保角度讲任何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所以小张熟睡时被钢琴声惊醒,从环保角度讲此钢琴声是噪声;
[2]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指杂乱无章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如图中乙图的振动杂乱无规律,所以乙是噪声。
22.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详解】(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由固态的冰雪熔化成水,是熔化;熔化吸热;(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由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罐液化而成,故是液化;液化放热;(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小水滴吸热变为水蒸气,是汽化;汽化吸热;(4)冬天,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升华吸热.
23. 72 144
【详解】[1]汽车的速度为
[2]假设汽车的平均速度不变,根据速度公式得,建成前汽车从深圳到中山的路程为
24. 室内 见解析
【详解】[1][2]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就会出现一层水雾,所以这层水雾在室内。
25. 振动 空气 大
【详解】[1][2]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
[3]扬声器音量调大后,烛焰晃动幅度更大,说明声音的响度越大,声音传递的能量越大。
26.
【详解】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
27.
【详解】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 即为S的像;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8. 乒乓球弹跳起来 发声体在振动 B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空气 变小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详解】(1)[1][2][3]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弹起,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振动,便于我们观察。
(2)[4]为了证明桌面振动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轻小的物体,利用轻小物体的振动证明桌面振动。
(3)[5]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左边音叉也振动,进一步说明声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4)[6][7]因为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声音会逐渐减小,当达到真空时声音会消失。
29. 方便计时 90.0 3 0.3 BC 偏大
【详解】(1)[1]在实验中,应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方便计时。
(2)[2][3][4]由图可知,小车通过的距离是
s=90.0cm=0.90m
全程的时间为t=3s,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5]为了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需要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选BC。
(3)[6]提前按下停表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的时间偏小,根据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30. 两 声音在固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5200m/s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且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根据两次接收有时间差,由速度公式计算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即可.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所以,在管的一端敲打时,人将耳朵贴在铁管上可以听到两次响声,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铁管传来的,而第二次是铁管发出的声音传到空气中,由空气将声音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
又因为铁管长364m,空气中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所以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由于两次的时间差1s,所以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时间是:
,所以,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是:
31.(1)7km;(2)2.5h;(3)9.94kg
【分析】(1)速度表指针指在70,即轿车速度为70km/h,轿车在6min内行驶的路程可用公式s=vt来计算。
(2)利用t计算行驶175km需要的时间。
(3)根据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计算行驶175km需要消耗的汽油体积,由m=ρV计算汽车行驶175km消耗的汽油的质量。
【详解】解:(1)由表可知v=70km/h,运行时间为
t=6min=0.1h
由得,轿车行驶的路程
s=vt=70km/h×0.1h=7km
(2)由得,行驶175km需要的时间
(3)根据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可知,行驶175km需要消耗的汽油体积
由密度公式可得,汽车行驶175km消耗的汽油的质量
m=ρV=0.71×103kg/m3×1.4×10-2m3=9.94kg
答:(1)在6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7km;
(2)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175km需要时间为2.5h;
(3)则轿车行驶140km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是9.94k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