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碳的世界 章节练习(含解析) 京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八章碳的世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检验氧气 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入明矾
C 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品红在水中扩散
D CO2验满 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A.A B.B C.C D.D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红色
B.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向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有大量泡沫出现
D.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
3.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粉末变黑的现象
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两个实验结束时都要先撤出澄清石灰水中的导管,再停止加热
D.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去氧化铜中的氧,表现出还原性
4.宏观、微观相结合是化学重要的思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空气可以分离出氮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可以再分
D.水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5.小煜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用蜡烛制取炭黑 B.自制汽水
C. 用简易净水器净水 D. 鸡蛋加入食醋
6.以下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步骤,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两个空集气瓶,在空气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另取两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
步骤二: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样品中,观察
步骤三: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的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步骤四: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块哈气,对比观察两块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A.步骤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氮气不助燃、二氧化碳也不助燃
B.步骤三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
C.步骤四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
D.步骤二中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
7.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金属很难被压缩——分子间空隙小
C.双氧水是混合物——有不同种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8.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 收集氧气
C.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D. 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二氧化碳灭火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用煤炉取暖时,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石墨制作电极 B.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C.硫酸铜检验水 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二、判断题
11.金刚石很硬,所以可以用作装饰品( )
12.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 )
13.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 )
14.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
15.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进另一个容器( )
三、综合应用题
16.A、B、C、D、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1所示: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反应②需要通电,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试推断:
(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实验室利用反应①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甲时,若想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 (填合适字母)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3)若甲→D转化的反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则D的化学式为 ,D是密度比空气大,易与水反应的气体,若要收集D应选择 装置。(填合适字母)
(4)若要实现甲→C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反应一定放热 B.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实现 D.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17.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手段,为了挑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实验小组取等质量的碳酸物与足量8%稀盐酸、8%稀硫酸设计了四组实验,并用数据传感器进行数据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实验①: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实验②: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实验③: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实验④: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
(1)根据实验结果,实验小组决定选择块状大理石和8%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小组不选择实验①的原因是 。
(2)将块状大理石样品放入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不含仪器)为,请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18.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学生在区别硬水和软水时选用的药品是 。
(2)实验室用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HCl)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

①某学生选用F装置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从m端进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 空气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 (填字母,下同),选用该装置的依据是 ,请写出实验室选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③B装置选用仪器a(分液漏斗)的一个优点是 。
④学生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要一瓶氧气,该学生在制取氧气时选用的上述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某学生称量m1克的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克(用m1和m2表示)。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克,求m1的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氧气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法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符合题意;
B、通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
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馏水属于软水,向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有大量泡沫出现,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是将其吸附到了它的孔洞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一氧化碳、木炭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的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需要高温,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两个实验中均使用了石灰水,第一个实验要防止液体倒吸,要先撤离石灰水中的导管,再停止加热;第二个实验不用先撤离石灰水中的导管,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就不会引起倒吸,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均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均表现出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夏天气温高,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由于温度升高使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叙述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叙述正确;
C、空气可以分离出氮气和氧气,是利用两物质沸点不同而分离,此过程中分子的本身没有改变,叙述错误;
D、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叙述正确。
故选C。
5.C
【详解】A、蜡烛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炭黑,属于化学变化;
B、制取汽水的过程中有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简易净水器净水的过程中将水中不溶性杂质、色素、异味与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食醋中的醋酸能和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6.B
【详解】A、氧气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步骤二中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是为了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多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三中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的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选项正确;
C、水蒸气遇冷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珠,步骤四中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块哈气,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选项错误;
D、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呼出气体中均会熄灭,所以步骤二中不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选项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人们很容易闻到气味,酒香不怕巷子深, 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原子间间隔较小,微观解释不正确,符合题意;
C、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溶液,含有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正确;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先聚集在集气瓶的底部,正确;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错误;
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正确。
故选C。
9.C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错误;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它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学性质,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物理性质,错误;
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原子、分子或离子,例如氖原子和水分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炉子上放一盆水不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石墨作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正确;
B、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不正确;
C、硫酸铜检验水时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结合水后形成蓝色CuSO4 5H2O,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不正确;
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主要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A。
11.错误
【详解】金刚石可作装饰品,是因为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结构,而不是因为金刚石很硬,说法错误。
12.√
【详解】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属于纯净物,也是非金属单质;
此说法正确
13.错误
【详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中存在不能与盐酸反应不溶物,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但不能完全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错误。
14.正确
【详解】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是因为氧气的量不同,故说法正确。
15.错误
【详解】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进另一个容器;故填:错误。
16.(1)H2
(2) G
(3) SO2 W
(4)ACD
【详解】(1)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反应②需要通电,B是H2O,A是H2O2,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甲是O2,H2O通电生成H2和O2,乙是H2,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是CO2。所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故填:H2。
(2)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氧气时,若想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装置G作为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G作为发生装置可通过注射器控制滴加液体速率,控制反应速率。故填:;G。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所以D为二氧化硫(SO2);SO2是密度比空气大,易与水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要收集SO2应选择W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故填:SO2;W。
(4)A.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为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都放热,故A正确;
B.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是化合反应,如:,,但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乙醇燃烧,故B错误;
C.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故C正确;
D.该反应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ACD。
17.(1)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气体的收集(或者等质量的碳酸钠与大理石,碳酸钠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
(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的质量
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 =5g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详解】(1)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实验①是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由图知实验小组不选择实验①的原因是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气体或者等质量的碳酸钠与大理石,碳酸钠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
(2)见答案。
18.(1)肥皂水
(2) 大于 B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D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1-m2)g;
解:设生成3.2g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m1
m1=31.6g
答:m1的值为31.6g。
【详解】(1)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2)①选用F装置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从m端进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②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发生装置可选B;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B装置选用仪器a(分液漏斗)的一个优点是: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对氧气的纯度要求较高,且需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应采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
(3)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重庆中考物理二轮专项训练:压强与浮力综合问题的定量计算(答案)

下一篇:2024年重庆中考物理二轮专项训练:+压强与浮力综合问题的定性分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