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一轮练习题--酸与碱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醋酸由无色变成红色。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较短且静止不动,溶液颜色变化后,上下层颜色会稍有不同
C.浓硫酸滴到碳酸钙固体上,碳酸钙会脱水炭化变黑
D.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秋天的树叶上,鲜树叶会被腐蚀变黑
2.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提纯、检验、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区分硝酸铵与磷矿粉——观察外观
B.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水或稀盐酸
C.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稀盐酸或澄清石灰水
D.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过滤或蒸发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 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如图A、B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吸热反应
C.20s至40s之间的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60s时溶质为NaOH和NaCl
4.下列叙述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溶液能变红
C.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食用酸有酸味 D.酸溶液具有酸性,碱溶液具有碱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较活泼金属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
6.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同时放出热量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NaOH、Ca(OH)2等碱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活泼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8.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就是碱的溶液
B.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9.丙烯酸涂料是目前国际上铺装运动场地面普遍使用的材料,其水溶液呈酸性。下列有关丙烯酸(C3H4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其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时呈红色
C.丙烯酸中氢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丙烯酸是由 3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正确且对应的是
A.镁粉有金属光泽,可用作照明弹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治疗胃酸过多
C.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灭火
11.如图所示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的“价一类”二维图,若它表示的是铁元素部分关系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FeO
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SO4,它对应的点是C
D.由E点对应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F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FeCl3+3NaOH=Fe(OH)3↓+3NaCl
12.人体内一些液体的pH范围如下,其中显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胰液(7.5~8.05 ) C.胆汁(7.1~7.3) D.胃液(0.9~1.5)
二、填空题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入下表(填序号)。
①生石灰;②干冰;③熟石灰;④氢氧化铝
物质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 用于食品干燥 治疗胃酸过多 用于人工降雨
物质序号
14.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2)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4)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变成坚固的 。
(5)硬水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在生活中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15.2020年9月,习近平在联大针对气候变化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会减缓 。现阶段,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研发新能源 C.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2)“碳中和”是为了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到平衡,最终实现零碳排放。结合图示,你认为可行的一种碳吸收方式是 。
(3)“碳捕获”并封存被认为是目前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式。下图是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主要流程。
①吸收器中,NaOH溶液用喷淋方式加入,其优点是 。
②分离器中,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经济可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16.某化工厂购买的固体氢氧化钠没有密封保存,结果有部分变质,我的分析是: 因为它在空气中不仅易 ,而且还能跟 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该固体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化学式为 。
三、实验题
17.为了探究CO2气体的收集方法,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气体,所得溶液的PH约为5.6。
【提出问题】CO2气体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大小。
(1)写出甲装置中的反应方程式 。
(2)开启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K3,然后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甲中空气排尽。验证甲中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3)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最后用pH计测得丙、丁两装置中溶液的pH如右表。分析右表中数据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 (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物质 丁装置中溶液 丙装置中溶液
PH 6.50 5.60
(4)乙装置的作用是 。
实验二:用O2测量仪测得收集到的气体中的O2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都以21%计)。
【实验结论】分析图中数据可知,排水法收集到的CO2气体的纯度比排气法更高一些。
(5)实验室制备CO2气体时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8.传统的五金制品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焊接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除去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所做的实验。
通过上述实验尚不能验证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要补做实验的试剂组合是 (写试剂名称)。写出试管B中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推断题
19.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 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F可供给呼吸,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H、Y的化学式: H ; Y 。
(2)写出A+B→C+D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如图表示碱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性质关系(“—”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问题。
(1)X的物质类别 。
(2)根据性质①写出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根据性质②写出能体现碱的相似化学性质的反应方程式 。
五、计算题
21.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
(2)途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此时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为___g;
(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向醋酸溶液(显酸性)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故选项错误;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较短且静止不动,能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无色硫酸铝和铜,则上层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下层依然是蓝色,上下层颜色会稍有不同;故选项正确;
C、浓硫酸滴到碳酸钙固体上,碳酸钙会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有强腐蚀性,滴到秋天的树叶上,鲜树叶会被腐剩下叶脉,不会变黑;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B
【详解】A、硝酸铵是白色,磷矿粉有的是灰白色,有的是褐色,所以可以通过颜色鉴别,故A正确;
B、由于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不能用水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盐酸既能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又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所以也不能用盐酸来除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是否变质主要看是否含有碳酸钠,因为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就说明变质了,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如果向溶液中加入石灰水,如果有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故C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有二氧化锰和水,因为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通过过滤可将二氧化锰分离出来,也可以通过蒸发将水除去,故D正确。故选B。
3.D
【详解】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不正确;
B、由图A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C、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7,应在40s至60s之间的某一时刻,故选项不正确;
D、60s时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故选项正确。故选D。
4.C
【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错误;
B、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溶液能变红,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错误;
C、食用酸有酸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正确;
D、酸溶液具有酸性,碱溶液具有碱性,酸性和碱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如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选项错误;
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不一定是酸,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二氧化碳不是酸,选项错误;
C、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根据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氢气,碳酸盐与酸反应能生成 二氧化碳,因此该固体不一定是较活泼金属,选项错误;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如恒温给饱和溶液蒸发溶剂,该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错误;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故C正确;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pH<5.6的雨水为酸雨,故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为盐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碳酸盐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有一种氧元素,但是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A、碱的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B、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除油污利用的溶解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
D、Na+、Cl﹣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都是离子,也可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根据丙烯酸化学式可知,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丙烯酸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在其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时呈红色,故B正确;
C、丙烯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可知丙烯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
D、丙烯酸属于有机物,由丙烯酸分子构成,一个丙烯酸分子是由 3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与金属光泽无关,故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C、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故错误。故选C。
11.D
【分析】把铁元素的部分化合价用“价一类”二维图表示出来,分析图判断选择不正确的。
【详解】A、A点对应的铁元素化合价为0价,对应的物质应该是铁单质,不符合题意;
B、B点对应的是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的氧化物,物质为氧化亚铁,它的化学式为FeO,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FeSO4判断,它是硫酸亚铁,属于盐,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它对应的点是C,不符合题意;
D、E点对应的是+3价铁元素的碱,物质为氢氧化铁,与之发生反应生成F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不可能是:FeCl3+3NaOH=Fe(OH)3↓+3NaCl,符合题意。故选D。
12.D
【详解】A、血浆的pH为7. 35~7. 45,大于7,呈碱性,故选项错误;
B、胰液的pH为7. 5~8. 0,大于7,呈碱性,故选项错误;
C、胆汁的pH为7. 1~7. 3,大于7,呈碱性,故选项错误;
D、胃液的pH为0. 9~1. 5,小于7,呈酸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 ③ ① ④ ②
【详解】(1)熟石灰显碱性,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生石灰能和水反应,从而吸收水分,常用于食品干燥;
(3)氢氧化铝能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因此氢氧化铝能治疗胃酸过多;
(4)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14. 食醋 与可燃物隔离 乳化 碳酸钙 肥皂水
【详解】(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
(2)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与可燃物隔离;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4)生活中要鉴别羊毛衫和合成纤维,可通过燃烧的方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衫;
(5)生活中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点睛: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失火时,经常砍到一条带树木(即造隔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着火时,可盖严锅盖。
3.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如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
15.(1) 温室效应 BC
(2)多植树
(3)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更充分 氢氧化钠和氧化钙
【详解】(1)“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会减缓温室效应;
A、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但不能禁止使用,故A错误;
B、研发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正确;
C、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正确;
故选BC;
(2)植物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多植树;
(3)①吸收器中,NaOH溶液用喷淋方式加入,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②分离器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器中生成的氧化钙,可以在分离器中使用;分离器中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在吸收器中使用,故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
16. 吸收水分发生潮解 二氧化碳 CO2+2NaOH═Na2CO3+H2O HCl
【详解】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易吸收水分发生潮解,而且还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检验该固体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稀盐酸,其化学式为:HCl。
17.(1)
(2)将燃着的木条靠近导管A处,木条熄灭,说明A中空气己排尽。
(3)小于
(4)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1气体,防止影响丙、丁中溶液的PH
(5)能
【详解】(1)装置甲中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验证甲中空气已排净即二氧化碳充满装置,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靠近导管A处,木条熄灭,说明A中空气己排尽;
(3)丁装置中溶液pH=6.50,丙装置中溶液pH=5.60,由于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气体,所得溶液的pH约为5.6,则丁装置溶解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液体的体积,丙装置中溶液的体积等于液体的体积,故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小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由于反应物盐酸具有挥发性,实验要排除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的干扰,故乙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防止影响丙、丁中溶液的pH;
(5)分析图中数据可知,排水法收集到的CO2气体的纯度比排气法更高一些,且排水法收集气体速度和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速度相差不大,故实验室制备CO2气体时能用排水法收集。
18.(1)
(2) 铁和铜 铁丝、硫酸铜溶液(或铜丝、硫酸亚铁溶液,合理即可)
【分析】(1)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上述实验中,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银活泼,只能验证三种金属中银最不活泼,无法进一步验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需要补做实验验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所需试剂组合是铁丝、硫酸铜溶液(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或铜丝、硫酸亚铁溶液(铜与硫酸亚铁不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合理即可;B中铁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Fe3O4 Fe 2HCl+Ca(OH)2═CaCl2+2H2O CaO+H2O=Ca(OH)2
【分析】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故A是盐酸,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故C是水,F可供给呼吸,故F是氧气,C通电生成的E是氢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X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是氢氧化钙,能与单质Y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G,则Y是铁,铁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H是四氧化三铁,F是氧气,E是氢气,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由分析可知(1)H是四氧化三铁,Y是铁,化学式分别为:Fe3O4,Fe;
(2)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
反应②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点睛】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框图结合物质的性质,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20. 盐 Ca(OH)2+CO2==CaCO3↓+H2O 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 (符合题意即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碱的通性
【详解】(1)由图可知:X的物质类别只能是盐类
(2)用石灰水检验CO2的反应原理:CO2+Ca(OH)2=CaCO3↓+H2O
(3)性质②中碱与盐反应: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
【点睛】熟悉碱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
21.(1)H2SO4,Na2SO4 (2)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0.8
(3)解:设10g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0.8g
80:0.8g=98:x
x=0.98g
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0.98g/10g×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详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当刚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硫酸钠;酸过量时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图中a点溶液的pH小于7,说明酸过量,所以溶质为H2SO4,Na2SO4
(2)b点溶液的pH等于7,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此时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为16g×5%=0.8
解:设10g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0.8g
80:0.8g=98:x
x=0.98g
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0.98g/10g×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