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提分必备】高一物理期末考试提升卷8(人教版含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的质量跟外力成正比,跟加速度成反比
B.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C.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D.由于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整块砖的重力加速度一定是半块砖重力加速度的2倍
2.如图,用两根长度相同的轻绳OA、OB将一重物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O为结点。若将轻绳OB的B端沿天花板缓慢移动到点,则在此过程中,轻绳OA、OB( )
A.拉力都缓慢增大 B.拉力都缓慢减小
C.对O点拉力的合力保持不变 D.对O点拉力的合力缓慢增大
3.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
A.位移 B.加速度 C.平均速度 D.速度的变化量
4.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两车从时刻开始计时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计时开始时乙车在甲车前处,且在末和末两车各相遇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6s内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是乙车的两倍 B.0时刻乙车的初速度为
C.两车在运动过程中一定会相遇三次 D.当乙车停止运动时,甲乙两车仍相距
5.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
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
D.物体的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二、单选题
6.将小球从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地前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释放的位置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B.小球落到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C.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D.小球落地前内的位移大小为
7.下列情景中,加着重号的对象可被视为质点的是( )
A.追踪新冠感染者的行动轨迹
B.研究正在吊起货物的起重机
C.研究地球的昼夜交替规律
D.在足球射门训练中,教练员指导球员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
8.足球运动员沿直线一路带球前进,球每次被踢出后在草地上做减速运动,当球的速度减小后,运动员又赶上去再踢,下图中图象最能反映足球这种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9.如图所示,光滑直杆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另一端靠在竖直墙上,杆上套有一个小球,球可以在杆上自由滑动,球从杆的上端沿杆下滑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t,若逐渐减小杆的长度,使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从60°逐渐减小到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杆的上端运动到下端的时间不断减小
B.小球从杆的上端运动到下端的时间不断增大
C.小球从杆的上端运动到下端的时间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从杆的上端运动到下端的时间先增大后减小
10.对物体的形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的改变叫做形变
B.物体的重量的改变叫做形变
C.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D.物体的质量或重量的改变叫做形变
11.对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B.第4s末的速度比第3s初的速度大2m/s
C.末速度是末速度的2倍
D.时的速度是时速度的2倍
12.某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s时刻物体加速度为零 B.6-9s时间内物体位移大小为4.5m
C.3-6s时间内物体做变速曲线运动 D.0-3s时间内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13.如图所示,甲、乙两辆玩具小汽车(可以视为质点)并排沿平直路面的相邻轨道向前行驶,两车都装有蓝牙设备,这两个蓝牙设备可以在以内实现通信。时刻,甲、乙两车刚好位于图示位置,此时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从该时刻起甲车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下,乙车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轨道间距和信号传递时间,则从时刻起,两车能利用蓝牙通信的时间为( )
A. B. C. D.
14.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
C.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a与成正比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极限法
1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当缓慢倾斜木板,使木板与水平线成倾角分别为30°、 时,对应测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由以上信息可求出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0.5 B. C. D.
三、实验题
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的示数为 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下列的一些做法中,哪些是该实验中必须的实验要求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B.实验中必须保证OB水平
C.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D.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E.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F.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AO与OB的夹角不变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① ;
② .
17.某同学在“验证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以下实验器材中的 。
A.秒表 B.天平 C.弹簧测力计
D.毫米刻度尺 E.低压交流电源
(2)在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关于平衡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本质就是想办法让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B.本质就是使小车所受重力的一个分力与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平衡
C.若只考虑长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改变小车质量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验证小车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他先用垫木把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挂上小桶,每次往桶中加入适量的砂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力,相应地测出小车获得的加速度。其中一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F、G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求出这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甲、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为方便对比,两个同学画图时横、纵轴坐标的标度都是一样的,各自得到了a~F图线如图所示。图像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位同学使用器材中的 是不同的。
(5)在平衡摩擦力时,若甲同学用垫木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小车的加速度a与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之间的关系可用甲、乙哪个图中的图线表示 。
(6)右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认为桶和砂所受的重力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力。实验中平衡了摩擦力后,要求桶和砂的总质量m比小车质量M小得多。请分析说明这个要求的理由 。
四、解答题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上,用F=10N的水平拉力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t=3s物体的速度为v=6m/s.
(1)求物体运动加速度a的大小;
(2)求物体3s内的位移x大小;
(3)求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f的大小;
19.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启动时加速度为a1=4m/s2,匀加速行驶t1=2.5s后,再匀速行驶t2=3s,然后刹车滑行x=50m,正好到达乙站.求:
(1)汽车从甲站到乙站运动的时间t;
(2)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3)甲、乙两站的距离L.
20.某同学在室内进行抛接小球练习,小球抛接点固定在同一位置,如图所示,第一次小球竖直上抛的初速度为8m/s,小球恰好没有碰到天花板,该同学成功接住小球;第二次将小球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抛出,该同学又成功接住小球。已知小球与天花板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小球与天花板碰撞的时间忽略不计,小球运动时的空气阻力不计,小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天花板与小球抛出点的高度差h。
(2)第二次抛、接球的时间间隔 t。
参考答案:
1.BC
【详解】A.物体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加速度是由合外力提供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故B正确;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可以得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故C正确;
D.加速度与合外力和物体质量都有关系,不能仅根据合外力大小判断加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BC。
2.AC
【详解】两拉力竖直向上的分力之和等于物体的重力,设拉力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α,得到
2Fcosα=mg
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两绳对重物的拉力F增大。对O点拉力的合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保持不变,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3.BD
【详解】A.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相同,初速度不同,根据,位移不一定同,故A错误;
B.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故B正确;
C.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一定相同,根据,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v=at,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BD。
4.ACD
【详解】AB.设甲车的初速度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乙车的初速度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当两车在相遇时,有
当两车在相遇时,有
又由图像可知
,
其中
,
联立解得
,
故内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是乙车的两倍,时,甲车的速度大小为,乙车的速度大小为,A正确,B错误;
C.在时,甲车速度大小为,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乙车速度大小为
设两车又经过时间相遇,则有
解得
故两车会在时发生第三次相遇,而此时两车均未停止运动,C正确;
D.由题图可知,从开始,乙车再运动速度变为零,此段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为
故当乙车停止运动时,甲车在乙车前方,距离为
D正确。
故选ACD。
5.AD
【详解】AB.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则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选项A正确,B错误;
CD.物体的路程等于路径的长度,则路程等于2πR ,物体的路程大于位移,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AD。
6.B
【详解】AC.小球落地前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则最后2s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可得自由落体的时间为
则自由落体的高度为
故AC错误;
B.小球落到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故B正确;
D.小球落地前内的位移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追踪新冠感染者的行动轨迹时,感染者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视为质点,故A正确;
B.起重机的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不能忽略大小和形状,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研究地球的昼夜交替规律时,地球有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无法分辨地球的转动,故C错误;
D.在足球射门训练中,教练员指导球员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这里足球必须旋转,球的大小和形状还是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由题意分析可知,足球匀减速运动一段时间后,速度突然增大,再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又突然增大,如此反复,速度作周期性的变化,而匀减速运动的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线,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9.C
【详解】设A点到墙的距离为L,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滑过程加速度
小球从杆的上端运动到下端的过程
解得
t=
当θ=45°时,t最小,因此使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从60°逐渐减小到30°,小球从杆的上端运动到下端的时间先减小后增大。
故选C。
10.C
【详解】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物体的形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另一种是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这种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故选C。
11.A
【详解】A.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则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选项A正确;
B.第4s末的比第3s初相差2s,则第4s末的速度比第3s初的速度大4m/s,选项B错误;
C.初速度不确定,则2s末速度不一定是1s末速度的2倍,选项C错误;
D.ns时的速度不一定是时速度的2倍,选项D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A.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8s时刻物体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6-9s时间内物体位移大小为
故B正确;
C.图像只表示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0-3s时间内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B。
13.C
【详解】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当甲车在乙车前方时,有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
由于
解得
以乙车为参考系得
解得
t=2s
即前2s内两车能通信,2s到6s两车距离大于6m不能通信,当6s末甲车停止运动,两车刚好相距6m,且甲车在乙车前6m处,接下来乙车运动3s刚好与甲车并排,此过程中两车能通信,乙车再运动3s后,乙车在甲车前3s,此过程中也能通信,所以两车能通信的总时间为8s。
故选C。
14.B
【详解】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故B正确;
C.是通过比值定义法得到的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不成正比关系,由合外力和质量决定,故C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在倾角为30°时,为静摩擦力
在倾角时为滑动摩擦力
两者相等,解得
故选C。
16. 3.6 ACD 将A更换成较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 减小重物M的质量
【详解】(1)[1]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0.2N,读出弹簧秤示数为3.6N;
(2)[2]A.使用弹簧秤之前应在使用前校零,故A正确;
B.实验时对力的方向没有要求,故B错误;
C.重物的重力是合力,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应测量重物的重力,故C正确;
D.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D正确;
E.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故应该调整O点位置多次测量,故E错误;
F.改变拉力后进行多次实验,对 AO与OB的夹角没有要求,故F错误。
故选ACD。
(3)[3][4]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要解决该问题可以有以下思路:要减小弹簧A的实数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①换用量程比较大的弹簧秤;
②减小A弹簧上的力,方法有:可以减小A弹簧秤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以减小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等;
③减小合力即重物的重力。
17. BDE/DEB/DBE/EBD/EDB/BED BC/CB 0.587 小车质量 乙 见解析
【详解】(1)[1]需要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大小,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需要天平测量小车质量,故AC错误,BDE正确。
故选BDE。
(2)[2]AB.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使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所受到的摩擦力相平衡,目的就是要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所挂桶和沙通过细线和滑轮对小车施加的拉力,A错误,B正确;
C.实验中是利用小车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摩擦力的,有
可得
即每次只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正确。
故选BC。
(3)[3]根据
得
(4)[4]根据公式
可知a~F图线图象斜率表示小车质量倒数,图像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位同学使用器材中的小车质量不同。
(5)[5]若甲同学用垫木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则当F为0时加速度不为0,则可用乙图中的图线表示。
(6)[6]设绳子拉力为T,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小车质量为M,桶和砂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平衡了摩擦力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绳子拉力T,对小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桶和砂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联立可得
可见,当桶和砂的总质量m比小车质量小得多时,绳子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桶的总重力,即桶和砂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力。
18.(1)(2)9m(3)6N
【详解】(1)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代入解得:
19.(1)15.5s(2) (3)92.5m
【详解】(1)加速2.5s后的速度为:v=a1t1=4×2.5=10m/s
匀减速过程的初速度为10m/s,末速度为零,对于匀减速运动,由x3=t3,
得:
从甲站到乙站的总时间为:t=t1+t2+t3=2.5+3+10=15.5s
(2)根据公式:v=v0+at
则刹车时的加速度:.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3)匀加速过程的位移:
匀速过程:s2=vt2=10×3=30m
全过程:L=s1+s2+s3=12.5+30+50=92.5m
【点睛】本题是一道多过程的问题,要知道加速过程的末速度为匀速度运动的速度,也是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本题也可以用v-t图线求解,更形象直观.
20.(1)3.2m;(2)0.8s
【详解】(1)小球第一次抛出做上抛运动,有
(2)设第二次抛出上升过程历时t1,则有
求得
t1=0.4s或t1=1.6s(不符题意,舍去)
此时速度为
下降过程历时t2,则
求得
则总时间为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