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共6题,总计 14分)
1. 如图中木块的长度 ______ 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 ;如图中温度计读数正确的是 ______ ℃;如图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______ s。
2. 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________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___(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________(填“响度”或“频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________(填“乐音”或“噪音”).
3.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_kg。
4.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镜,“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位置;这是利用了该透镜光有______作用.
5. 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它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其物镜成像特点与_______成像特点相同(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6. 若汽车轮胎上标有“87W”,由表1、2可知“87”表示每个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545kg,“W”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270km/h.
表1
负荷指数 87 88 89 90
允许承载最大质量(kg) 545 560 580 600
表2
速度级别代号 H V W
允许最高速度(km/h) 210 240 270
某汽车的轮胎上标有“90V”,查表可知此汽车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____________kg,
行驶速度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km/h.
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 16分。其中第 7 - 12题为单选题,每题仅有一个答案,13-14题为多选题,每题有两个及以上答案)
7. 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 一支新铅笔长度约为17cm
8.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 图乙:“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放热
C. 图丙:“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D. 图丁:“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华,吸热
9.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
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它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10.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 该物质是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为60℃
C. 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
D. 该物质在点时全部变成了液态
11. 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 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C. 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
D. 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12.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量杯质量为40g B. 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50g
C.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 该液体密度为2g/cm3
13. 下列现象中属于实像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放大镜中的像 D. 电影时屏幕上的像
14. 对于密度的定义式,小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 对于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
三.作图题(共2题,总计4分)
15. 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常让被测者背对视力表观察对面墙壁上平面镜M中视力表的像,请在图中作出被测者通过平面镜M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
16. 作出图中的折射光线。
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18分)
17. 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时间/mim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
(2)该物质凝固后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
(3)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1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4)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______。
18. 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的像跟物距的关系”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前,应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3)在探究过程中,当蜡烛、透镜、光屏处于如上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利用这一原理的,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在光屏上仍能出现清晰的像,这时像是______立、______的实像,这说明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19. 我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
当放入最小的5g 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 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______ 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______ 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______ kg/m3;
(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计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 ______ (选项“偏大”或“偏小”)。 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 ______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18分)
20.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1. 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cm3,质量是540g,
(1)请判断这个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问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铝球的总质量变为多少?(已知ρ铝=2.7g/cm3)
博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填空题
1.【答案】: ①. 2.20 ②. 1mm ③. -19 ④. 32
【解析】:由图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始端示数是10.00cm,末端示数是12.20cm,所以,物体长度是
12.20cm-10.00cm=2.20cm
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乙是正确的,由图知道,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温度在零下,温度计读数是-19℃。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0”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不到1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32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2s,即机械停表的示数是32s。
2.【答案】:①. 振动 ②. 空气 ③. 响度 ④. 乐音
【解析】:C919 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响度与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C919 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与飞机距离越来越近,所以响度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现场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 C919 发动机的轰鸣声是他们想听到的声音,所以属于乐音.
3.【答案】:①. 0.45 ②. 0.9×103 ③. 0.05
【解析】:[1]酒的质量
[2]倒出一半后,质量和体积减小一半,但密度是不变的,依然等于
[3]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4.【答案】:①. 凸透 ②. 焦点 ③. 会聚
【解析】:[1]因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在野外用它可以生火取暖,方法是削冰成凸透镜;
[2][3]让太阳光平行于它的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把可燃物放在焦点处,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焦点处的温度很高,从而点燃可燃物.
5.【答案】:投影仪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6.【答案】: ①. 600 ②. 240
【解析】:[1]他图像分析轮胎上标有“90V”,此汽车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600kg;
[2]从表2分析,此汽车允许的最高速度为240km/h.
二.选择题
7.【答案】:D
【解析】: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100μm,合0.1mm,故A不符合实际.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B不符合实际.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小于20cm,所以约为17cm符合实际为答案.
8.【答案】:B
【解析】:A.雨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错误;
B.露是空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错误;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在岸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看到鱼在水里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所以不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AB.由图可知,从3min~6min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即熔点为48℃,故该物质为晶体。故A正确,B错误;
C.该物质从3min到6min是熔化过程,经历时间
故C错误;
D.第3min即将开始熔化,物质在B点处于固态,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小孔成像中小孔的形状是任意的,故A错误;
B.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故C错误;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总质量时,液体的体积,这意味着量杯中有液体,这个40g总质量是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量杯的质量不是40g,A错误;
BCD.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当液体的体积时,总质量;由上述可知,80cm3液体的总质量减去20cm3液体的总质量,可以得到对应液体的质量,这个质量大小是
这对应液体的体积是
那么该液体的密度是
C、D错误;50cm3的该液体质量是
B正确。
13.【答案】:AD
【解析】:A.小孔成像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故属于实像,故A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电影时屏幕上的像,是投影仪成像,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4.【答案】:CD
【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不会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AB错误,C正确;
D.对于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密度相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故D正确。
故选CD。
三.作图题
15【答案】:
【解析】: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作视力表上A点在平面镜的对称点,连接被测者的眼睛与点,交于平面镜上,再连接视力表上A点与平面镜的点,即可得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并标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16【答案】:
【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四.探究题
17【答案】:
(1) 69
(2) 晶体 ; 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3) 79℃ ; 固
(4) 凝固之前温度变化较快,凝固之后温度变化较慢。(或“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等等。)
【解析】:
(1)[1]如图是物质放出热量、凝固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第8分钟和第12分钟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79℃不变,可以推知,第10分钟的温度错误,69℃应该是79℃。
(2)[2][3]更改数据后,第8、10、12分钟放出热量,温度保持79℃不变,说明此物质是晶体,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这种物质的凝固点。
(3)[4]晶体凝固时的温度为79℃,所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79℃。
[5]12分钟时,物质凝固完成,故1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4)[6]由数据得知,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18【答案】:
(1) 同一高度
(2) 10
(3) 倒 缩小 照相机 倒 放大 可逆的
(4) D
【解析】:
(1)[1]实验时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2]当u=20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得
2f=20cm
所以
f=10cm
(3)[3][4][5]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6][7][8]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物距和像距大小相互交换,在光屏上仍能出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9]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故选D。
19【答案】:
(1)将 5g 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 62.4 ;20 ;1.12×103
(2)偏大 ;②③①④
【解析】:
(1)②[1]当放入最小的 5g 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证明砝码过重,需要将 5g 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2]如图甲所示,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③[3]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④[4]石榴汁的密度为
(2)[5]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桥中的石榴计有残留,会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小,最终密度偏大。
[6]为减小误差,可先测烧杯和液体的质量,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再测出烧杯的质量,把步骤调成②③①④即可。
五.计算题
20【答案】:
(1)G1482车次;(2)180
【解析】:
(1)由图知路程为s=30km,限速v=60km/h,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
t==0.5h=30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
t'=10∶31-9∶11=1h20min
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180km/h
答:(1)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482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21【答案】:
(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问空心部分的体积是300cm3
(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铝球的总质量变为840g.
【解析】:
(1)若球为实心,则由可得,实心铝球的体积应为:
因为V铝<V,所以此球为空心.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V铝=500cm3﹣200cm3=300cm3
(3)由可知,注入水质量:
m水=ρ水V空=1g/cm3×300cm3=300g
球的总质量:
m总=m+m水=840g
答:(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问空心部分的体积是300cm3;
(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铝球的总质量变为8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