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同步学与练(含解析)

第26课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
同步学与练(人教版)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2.认识物质性质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地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能举例说明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认识一氧化碳,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用途。2.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 3.通过对一氧化碳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
自主梳理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作气体燃料);化学方程式为_2CO+O22CO2
【燃烧现象】① 发出蓝色火焰;② 放热; ③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毒性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缺氧危及生命。
(3)还原性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CO还原CuO的方程式:CO+CuOCu+CO2_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鉴别与除杂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鉴别方法: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或通入澄清石灰水
除去CO2中少量CO杂质)的方法: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除去CO中少量CO2杂质)的方法: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或灼热的炭粉
预习检测
1.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
C.用途:可以用来灭火,可以做化工原料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
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将混合气体点燃
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缺氧窒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常用的气体燃料
D.冶金工业常用一氧化碳作氧化剂冶炼金属
4.要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钢
D.把混合气体在两个容器中互相倾倒
5.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
B.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密度均大于空气
C.用途: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气体肥料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雾霾
7.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C.一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
D.加热条件下,木炭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8.下列是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四个反应,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C+O2CO2
②2C+O22CO
③CO2+H2O=H2CO3
④6CO2+6H2OC6H12O6+6O2
A.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
B.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一定相同
C.上述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D.上述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9.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
C.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
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环节一 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情境材料1
冬季人们用煤炉取暖时,常常会发生“煤气中毒”。“煤气”是什么呢?“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探究1
1.为什么人们不能提前发现?
2.有人说为预防煤炉取暖时煤气中毒,可在室内放一盆水,他说的有道理吗?
一、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小;
3.难溶于水。
要点归纳
典例精讲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
1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涤剂除去 B.室内放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D.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环节二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毒性
情境材料2
煤燃烧时,为什么会有蓝色火焰?
问题探究2
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作气体燃料)
现象 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2CO+O22CO2
用途 做燃料
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CO2+C2CO、C+O2CO2
问题探究3
2.毒性
①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有剧毒;
②原理: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0.02%2小时中毒)
③家中发生一氧化碳(煤气)中毒时,首先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然后送医急救。
思考与讨论
1.家用煤气中常常会添加一些具有臭味的气体(如乙硫醇),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CO的泄漏,以免中毒
2.如发生煤气泄露怎么办?迅速关上煤气总开关,打开门窗,并且不要使用家里的任何电器
要点归纳
典例精讲
(2023湖南郴州中考)
12.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13.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毒气
B.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D.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
环节三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问题探究4
实验探究—用CO还原氧化铜
实验仪器 酒精喷灯、直玻璃管、试管、玻璃导管、铁架台、胶塞、酒精灯
实验步骤 ①先通CO赶出空气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还原结束,撤走酒精灯a ④继续通CO至试管冷却
实验现象 ①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② 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原理 CO+CuOCu+CO2
应用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思考与交流
(1)为什么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 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O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2)酒精灯b的作用是什么?点燃尾气,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进入空气中,污染空气 (3)实验完毕后,撤离酒精灯a后,为什么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 防止刚被还原得到的铜被再次氧化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用于工业炼铁)
【实现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要点归纳
典例精讲
(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中考三模)
14.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1)请写出V形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开始时需要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其目的是 ?
(2023山东济宁中考)
15.某兴趣小组为证明CO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询资料】
I.用甲酸与浓硫酸微热可生成CO,化学方程为。
II.HCOOH:熔点8.6℃,沸点100.8℃。
【实验装置】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该兴趣小组方框A中需选择 (填“A1”、“A2”或“A3”)装置生成CO气体,然后与B装置对接完成实验;
(3)写出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从C装置中出现 现象同样可以证明CO具有还原性;
(5)该小组经过交流讨论,得出该装置存在一定缺陷,具体是 。
环节四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问题探究5
CO与CO2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性质会一样吗?
不一样,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转化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鉴别与除杂
鉴别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无现象的是CO;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现象的是CO;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
通过灼热氧化铜 有红色固体生成的是CO;无现象的是CO2
点燃 燃烧并发出蓝色火焰的是CO;不燃烧的是CO2
除杂 CO2(CO杂质)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O2 杂质)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或灼热的炭粉
【易错提示】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在CO2气体中CO属于杂质,其含量不会很多,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不能将其中的CO点燃。
要点归纳
典例精讲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
16.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
C.CO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17.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青铜制作机器零件 B.稀有气体充霓虹灯
C.一氧化碳用于炼钢 D.铜制作导线
(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
1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
19.2023年3月27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中毒者应立即移至通风处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高楼火灾时,人应乘电梯逃生 D.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
20.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一中学2023-2024上学期月考)
21.下列说法、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均匹配且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化合反应
B.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 还原反应
C.证明铜比银活泼: 置换反应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 分解反应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实验中学2022-2023下学期开学考试)
22.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这实践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

(1)该实验开始时,为什么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
(2)写出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导管末端将尾气点燃的目的是什么?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十二中学中考三模)
23.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1)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 。
(3)实验中还需补充的一个装置C是 。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2022-2023下学期期末)
24.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实验过程中,B中的现象是 ;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 ;
(4)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D处在装置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的的目的是 ;
(6)D处导管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山实验中学2022-2023上学期期末)
25.铁是自然界里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质量约占5%。铁矿石的种类很多,重要的有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等,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填“Ⅰ”或“Ⅱ”),原因是 。
Ⅰ. 加热 Ⅱ.通一氧化碳
(3)A中反应现象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改进措施是 。
(2023河南中考)
26.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为 。
(2)碳元素可组成多种单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b.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c.石墨的导电性良好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3)CO和CO2均属于碳的氧化物。下列图示中,A是CO还原Fe2O3的部分实验装置,B是探究CO2性质的趣味实验装置。

①写出装置A中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从环保角度考虑,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 。
②装置B中,注入浓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请分析原因 。
(4)实验室制取CO2等常见气体的相关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干燥的CO2,所需装置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接 接 (填字母)。
②用①中装置,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4.4g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CO和CO2的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不相同,故A错误;
B、CO和CO2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CO有毒,CO2没有毒,故B错误;
C、CO具有可燃性,不可以用来灭火,CO2可以做化工原料,故C错误;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O和O2点燃生成CO2,CO2和C高温生成CO,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CO和CO2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2.C
【详解】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能,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故选C。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3.D
【详解】A、一氧化碳有毒,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缺氧窒息,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常用的气体燃料,选项说法正确;
D、冶金工业中一氧化碳得氧,具有还原性,做还原剂,选项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无法点燃,一氧化碳不能去除,选项A方法不恰当,不符合题意;
B、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二氧化碳被消耗,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无法去除,选项B方法不恰当,不符合题意;
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被消耗,可以去除一氧化碳,选项C方法恰当,符合题意;
D、混合气体互相倾倒是物理方法,不会有化学变化,一氧化碳不能去除,选项D方法不恰当,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时,不得引入新的物质,或者消耗原来物质。
5.C
【详解】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每个一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二氧化碳不能用于冶炼金属,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B、性质:CO2的密度大于空气,CO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稍小,此选项错误;
C、用途:CO2不支持燃烧,可用于人工降雨,CO2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可用于气体肥料,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此选项错误;
D、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S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此选项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且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故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气体难溶于水,故说法错误;
D、加热条件下,木炭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和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故选C。
8.A
【详解】A、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会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故A正确;
B、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所以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4,故D错误。
故选:A。
9.B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的氧,CO被氧化为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燃烧的热量给玻璃管加热,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的有①④;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B
【详解】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有1个氧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支持燃烧,符合题意;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将大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冲走,所以可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A做法正确;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室内放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B做法错误;
C、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小苏打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使糕点变得松软,所以可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故C做法正确;
D、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可能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能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故D做法正确;
故选B。
12.C
【详解】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也有毒性。A不正确;
B、二氧化碳无毒不是一种污染性气体。B不正确;
C、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如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C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也有吸附性。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3.D
【详解】A、一氧化碳有毒,但是一氧化碳无味,故A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炉子上放一盆水,不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故B说法错误;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说法错误;
D、 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4.(1)3CO+Fe2O32Fe+3CO2
(2)排出装置中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详解】(1)V形管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空气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再点燃酒精喷灯的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15.(1) 分液漏斗 锥形瓶
(2)A2
(3)
(4) 黑色固体变红 石灰水变浑浊
(5)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详解】(1)仪器a是分液漏斗,仪器b是锥形瓶;
(2)HCOOH:熔点8.6℃,沸点100.8℃,反应时,甲酸变成液体,则需要液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则选A2;
(3)B装置中CO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4)在加热时CO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体现了CO的还原性;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则B装置中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则C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
(5)CO有毒,装置后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16.B
【详解】A、碳的单质不一定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故A说法错误;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可将CO2转变为O2,故B说法正确;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说法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它们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7.C
【详解】A、青铜强度大, 耐磨、耐腐蚀,可用于制作机器零件,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填充霓虹灯,不符合题意;
C、炼钢是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从而获得钢,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与生铁中的碳反应,可用于炼钢,符合题意;
D、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A
【详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在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互相转化,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碳酸是一种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错误;
D、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不是温室气体,错误;
故选A。
19.C
【详解】A、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立即移至通风处,大量呼吸新鲜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进入之前应先进行灯火实验,该选项说法正确;
C、高楼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该选项说法错误;
D、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0.D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分子构成,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均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故选D。
21.C
【详解】A、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即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不相等,应写成,故错误;
B、化学方程式正确,还原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故错误;
C、说法、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均匹配且正确,故正确;
D、金属铁发生置换反应时,一定形成亚铁盐,应写成,故错误。
故选:C。
22.(1)排尽硬质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遇热爆炸
(2)
(3)点燃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1)CO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受热可能发生爆炸,实验前通入CO是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
(2)在硬质玻璃管中CO与Fe2O3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3)为避免将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至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导管末端将尾气点燃。
23.(1)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3)在右端导管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
【详解】(1)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CO,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3)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需补充的一个装置C是:在右端导管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
24.(1)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
(3)澄清石灰水变浊
(4)
(5)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6)
【详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为黑色,铜为红色,反应的现象为固体由黑色变红色。
(2)结合前面分析,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则D处酒精灯的作用为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6)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1) 铁架台 试管
(2) Ⅱ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气体不纯爆炸
(3)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在b处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详解】(1)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试管。
(2)一氧化碳不纯加热会发生爆炸,所以需要先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在点燃酒精灯。所以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Ⅱ通一氧化碳。
(3)A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现象是红色固体变为黑色,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所以改进措施是在b处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
26.(1)4
(2)d
(3)
用一燃着的酒精灯放在尾气处理处,将尾气点燃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使瓶内的气体被消耗,压强变小,气球变大
(4) B E C
(5)设: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
答: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73g。
【详解】(1)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6=2+,=4。
(2)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即金刚石的硬度很大。正确;
b.C60由C60分子构成,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正确;
c.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3)①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由于尾气中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处理的方法可以用一燃着的酒精灯放在尾气处理处,将尾气点燃等。
②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使瓶内的气体被消耗,压强变小,气球变大。
(4)①制取二氧化碳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不需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B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干燥二氧化碳选E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选择C装置。故填:B;E;C。
②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5)详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21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同步学与练(含解析)

下一篇:第24课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同步学与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