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氮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2.氮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s) Fe2O3(s) FeCl3(aq)
B.Al(s) AlCl3(aq) Al(OH)3(s)
C.S(s) SO2(g) BaSO3(s)
D.N2(g) NO(g) HNO3(aq)
2.下列金属在冷、浓的硝酸或硫酸中,能形成致密氧化膜的是
A.O2 B.Fe C.Cu D.Na
3.保护气氮气的分子式是
A.H2O B.O2 C.CO2 D.N2
4.常温下,向浓HNO3中分别加入下列金属单质。金属表面产生气泡最明显的是
A.Al B.Cu C.Fe D.Pt
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FeFe2O3Fe2(SO4)3
②SiO2Na2SiO3H2SiO3
③N2NO2HNO3
④NaNa2ONaOH
⑤SO2H2SO3H2SO4
⑥饱和NaCl(aq)NaHCO3Na2CO3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6.下列气体大量排到空气中不会引起酸雨的是
A. B. C. D.
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从碘水中分离出碘 B.除去CO中的CO2
C.检验溶液中NH4+的存在 D.收集HCl气体
8.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少量氨气 B.用装置乙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
C.用装置丙完成喷泉实验 D.用装置丁蒸发氯化铁溶液制备氯化铁
9.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3O+、NO、Fe2+、Na+ B.Ag+、NO、Cl-、K+
C.K+、Ba2+、OH-、SO D.Cu2+、NH、Br-、OH-
10.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乙>丁>丙
C.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D.甲的氢化物遇酚酞溶液一定会变红
11.利用N2→NH3→NO→NO2→HNO3这一过程制备HNO3,有关各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固氮的常用方法是用N2和H2合成NH3
B.加热NH4Cl固体制备NH3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C.可利用Cu与硝酸的反应将N元素转化为NO
D.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NO2属于酸性氧化物
12.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O2是无色气体 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N2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铵盐易溶于水、可用作氮肥
13.下列有关含氮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氨常用作制冷剂
C.不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与铜反应均体现出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D.NH4HCO3固体经充分加热后有固体残留
14.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
现象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产生红棕色气体 产生红棕色气体
A.实验1中的白烟是NH4Cl的固体小颗粒
B.由实验2中的红棕色气体可以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C.实验3中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能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D.上述实验体现了浓H2SO4的难挥发性和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15.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氮元素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转化为NO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标准状况下,3.36L物质B与水完全反应,电子转移0.2mol
C.物质C的浓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3Cu2++2NO↑+4H2O
D.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生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6.“类比”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重要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S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CO2与漂白粉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SO2也能与漂白粉反应:Ca(ClO)2+SO2+H2O=CaSO3↓+2HClO
C.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也可用排饱和NH4Cl溶液的方法收集NH3
D.浓H2SO4可以使金属Fe钝化,浓HNO3也可以使金属Fe钝化
17.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装有液体)a,将液体加入到广口瓶(装有另一种物质)中,两装置中的气球(干瘪)b都有明显地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影响,以及外界和广口瓶间热量的传递影响)。则所用试剂不可能是
A.甲:H2O和CaO(固体);乙:H2O和NH4NO3(固体)
B.甲:盐酸和Na2O2(固体);乙:亚硫酸钠溶液和氯气
C.甲:NaOH溶液和CO2;乙:盐酸和NaHCO3溶液
D.甲: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固体);乙:H2O和NO2
18.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NO、Cl 中的4种离子(忽略水的电离),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 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有Na
B.若向该溶液中逐渐加入 NaOH溶液,先生成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C.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80g
19.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C.氮气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可生成NO2
D.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2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可能出现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
D.上述实验中仪器D可以用长玻璃导管代替
21.下列物质的性质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O2溶于水:Na2O2+H2O=2Na++2OH-+O2↑
B.Cu与稀硝酸反应:Cu+2NO+4H+=Cu2++2NO2↑+2H2O
C.FeO和稀硝酸的反应:FeO+2H+=Fe2++H2O
D.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Ba2++2OH-+2H++SO=BaSO4↓+2H2O
22.用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0.4 mol NH3与0.6 mol 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得到NO的分子数为0.4NA
B.C60和石墨的混合物共1.8 g,含碳原子数目为0.15NA
C.1 L 0.1 mol/LNH4Al(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小于0.2NA
D.5.6 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2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
B.铜和浓硝酸反应:
C.氯气和溴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向加有铁钉的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2 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25.将2.56g铜粉加入100mL0.4mol·L-1的稀HNO3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100mL0.2mol·L-1的H2SO4溶液,继续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A.0.15mol·L-1 B.0.2mol·L-1 C.0.075mol·L-1 D.0.45mol·L-1
二、填空题
26.判断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_)
气体 方法 判断
二氧化氮 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
27.一直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有漂白作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温室气体,固体Y可用于灭火;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是一种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请回答:
(1)请简述实验室检验X气体的方法为 。
(2)固体Y俗称 ,将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Y通入100mL1.5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3)X、Y、Z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Z与水反应得到的酸的浓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 。
28.按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Cu与浓硫酸反应 。
(2)氨的催化氧化反应 。
(3)碳和浓硝酸的反应 。
(4)实验室制取氨的反应 。
(5)过量的铁和稀硝酸的反应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铁不如铝活泼,Fe与氧化铝不能反应得到氧化铁和铝,A项错误;
B. Al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溶液,氯化铝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B项正确;
C. 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能反应,违反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C项错误;
D. NO不能溶于水,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D项错误;
答案选B。
2.B
【详解】A.O2不是金属,与硝酸、硫酸不反应,A与题意不符;
B.Fe在冷、浓的硝酸或硫酸中反应在金属的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发生钝化,B符合题意;
C.Cu在冷、浓的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与题意不符;
D.Na在冷、浓的硝酸或硫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B。
3.D
【详解】氮气为双原子分子,一个氮气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其分子式为N2,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4.B
【详解】常温下Al在浓硝酸中钝化;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气体和水;常温下Fe在浓硝酸中钝化;Pt和浓硝酸不反应,所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最明显的是Cu,选B。
5.C
【详解】①铁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不生成Fe2O3,故①错误;
②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和氯化钠,故②正确;
③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的是NO,而不是NO2,故③错误;
④钠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不能生成氧化钠,故④错误;
⑤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故⑤正确;
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氯化钠与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⑥正确;
②⑤⑥正确,故本题答案C。
6.D
【详解】A.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选项A不选;
B.一氧化氮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形成光化学烟雾,且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会导致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选项B不选;
C.二氧化氮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形成光化学烟雾,也能形成硝酸型酸雨,选项C不选;
D.CO有毒,但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选项D选;
答案选D。
7.B
【详解】A选项,碘单质易升华,不能用蒸发方法得到碘,应用苯或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故A错误;
B选项,除去CO中的CO2,能用氢氧化钠除掉CO气体中的CO2,再对CO干燥,故B正确;
C选项,试管中溶液的体积太多,应该小于等于三分之一的体积,故C错误;
D选项,HCl气体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A
【详解】A.浓氨水与CaO混合,为固液反应不加热原理制备氨气,则图中装置可制备氨气,A项正确;
B.碘的CCl4溶液不分层,不能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应选蒸馏,B项错误;
C.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不能形成喷泉实验,C项错误;
D.蒸发时促进氯化铁水解,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则应在HCl的气流中蒸发结晶制备氯化铁,D项错误;
答案选A。
9.A
【详解】A.存在水合氢离子,则酸性环境下Fe2+被氧化为Fe3+不共存,A选;
B. Ag+与Cl-生成氯化银沉淀不共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选;
C. Ba2+与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共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
D. Cu2+、能分别与OH-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NH3·H2O不共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选;
答案:A。
10.D
【分析】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戊可能是S,也可能为Cl,如果戊是S,则乙为O,丁为P,丙为Si,甲为C,如果戊是Cl,则乙为F,丁为S,丙为P,甲为N,据此分析;
【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丁>戊>乙,故A说法正确;
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乙>戊>丁>丙,故B说法正确;
C.若丙为S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2SiO3,能与碱反应,若丙为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3PO4,也能与碱反应,故C说法正确;
D.若甲为C,则碳的氢化物遇酚酞不变红,若甲为N,则NH3能使酚酞溶液会变红,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11.D
【详解】A.合成氨是用N2和H2合成NH3,是工业固氮的一种方法,A正确;
B.氯化铵固体加热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在温度降低时又会重新化合成氯化铵,所以不能通过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B正确;
C.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可利用Cu与硝酸的反应,将N元素转化为NO,C正确;
D.酸性氧化物是指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二氧化氮和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和水,化合价变化,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D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A.NO2是红棕色气体,故A错误;
B.液氨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故B正确;
C.N2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C正确;
D.铵盐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故D正确;
选A。
13.D
【详解】
A.在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中,正是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使得烧瓶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力差,从而产生了“喷泉”,故A正确;
B.NH3气化时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故B正确;
C.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水,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两个反应中硝酸部分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为氧化性,部分化合价不变(生成硝酸铜)表现硝酸的酸性,故C正确;
D.NH4HCO3固体经充分加热后分解为NH3、CO2、H2O,无固体残留,D错误;
答案选D。
14.D
【详解】A. 实验1中的白烟氨气和HCl反应生成NH4Cl的固体小颗粒,故A符合题意;
B. 由实验2中的红棕色气体,推知浓硝酸发生了分解反应,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故B符合题意;
C. 实验3中的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浓硝酸受热分解,也可能是浓硝酸和木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一定能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故C符合题意;
D. 实验1体现了浓H2SO4的难挥发性,实验2、3如果是浓硝酸分解就不能证明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5.A
【详解】A.物质A中氮元素呈现-3价,转化为NO,NO中氮元素为+2价,则氮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有电子的得失或转移,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物质B中氮元素呈现+4价,氧化物为N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即3NO2+H2O=2HNO3+N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3molN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2mol,标准状况下,3.36LNO2的物质的量n(NO2)= =0.15mol,转移电子0.1mol,故B错误;
C.物质C为HNO3,它的浓溶液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NO2和H2O,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故C错误;
D.NH4+的检验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稍微加热,生成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溶液中含有NH4+,而D选项缺了加NaOH试剂,故D错误;
答案为A。
16.D
【详解】A.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及次氯酸,故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使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溶液,A错误;
B.次氯酸钙具有氧化性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氯离子,B错误;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NH3的溶解度太大,直接溶解在氯化铵溶液的溶剂水中,C错误;
D.浓硝酸和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它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膜,D正确;
故答案为:D。
17.C
【详解】甲中气球胀大,说明广口瓶中有气体产生或者温度升高导致气体膨胀;乙中气球胀大,说明广口瓶中压强减小,气体减少或者温度降低导致气体体积缩小;
A.CaO和H2O反应放热,甲中气体受热膨胀,NH4NO3溶于水吸热,乙中气体遇冷收缩,两装置中气球b都明显胀大,A可能;
B.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氧气,气体体积增大,氯气和亚硫酸钠溶液发生反应:Cl2+Na2SO3+H2O=Na2SO4+2HCl,气体体积减小,两装置中气球b都明显胀大,B可能;
C.CO2被NaOH溶液吸收,气体体积减小,盐酸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体积增大,C不可能;
D.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固体)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H2O和NO2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硝酸和NO,气体的体积减小,两装置中气球b都明显胀大,D可能;
答案选C。
18.B
【分析】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一定发生Fe2+、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和NO,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原溶液中已存在,则不存在Ba2+;又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由电荷守恒可以知道,还含有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即一定含有Na+,综上所述溶液中含有Fe2+、Na+、、各1mol,以此分析;
【详解】A.依据分析可知,为使溶液电荷守恒,则该溶液中一定有Na+,A正确;
B.根据分析,溶液中不含Al3+,故加入强碱没有沉淀溶解,B错误;
C.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生了Fe2+和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NO和Fe3+,C正确;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为0.5molFe2O3,其质量为:0.5mol × 160g/mol=80g,D正确;
本题答案为B。
19.C
【详解】A.由题图可知,涉及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因此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工业上用氨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题图中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故B正确;
C.氮气与足量的氧气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O,与二者量的多少无关,故C错误;
D.雷电固氮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反应产生NO,NO被O2氧化产生NO2,NO2被水吸收得到硝酸,故图中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故D正确。
故选C。
20.B
【详解】A.若A为浓盐酸,B为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的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使品红溶液漂白褪色,故A错误;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醋酸溶液与贝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使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的氨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氨气与澄清石灰水不可能生成白色沉淀,故C错误;
D.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D为干燥管,作用是防止通入气体时产生倒吸,所以不能用长玻璃导管来代替,故D错误;
故选B。
21.D
【详解】A.Na2O2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
B.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而不是二氧化氮气体,故B错误;
C.FeO和稀硝酸反应时硝酸会氧化FeO生成硝酸铁,故C错误;
D.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则Ba(OH)2与NaHSO4的比值为1∶2,故为Ba2++2OH-+2H++SO=BaSO4↓+2H2O,故D正确;
故选D。
22.B
【详解】A.依据4NH3+5O2=4NO+6H2O,0.4molNH3与0.6mol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氧气剩余,则生成的一氧化氮部分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最终生成一氧化氮分子数小于0.4NA,故A错误;
B.C60和石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混合物的构成微粒中都只含有C原子,1.8 g C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所以其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5NA,B正确;
C.1 L 0.1 mol/LNH4Al(SO4)2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n[NH4Al(SO4)2]=0.1 mol/L×1 L=0.1 mol,该盐是强酸弱碱盐,阳离子部分发生水解作用,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Al3++3H2OAl(OH)3+3H+,可见NH4+水解消耗数与水解产生的H+数目相等,而Al3+一个水解会产生3个H+,因此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0.2NA,C错误;
D.Fe在氧气中燃烧产生Fe3O4,3 mol Fe完全反应转移8 mol电子,5.6 gFe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则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 mol= mol,故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3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3.D
【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氯气和溴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D。
24.A
【详解】A.FeCl2溶液中含Fe2+,NH4SCN用于检验Fe3+,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选项A错误;
B.KAl(SO4)2·12H2O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形成Al(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选项B正确;
C.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混合共热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选项C正确;
D.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25.A
【详解】2.56g铜粉的物质的量为, NO3-的物质的量为,H+的物质的量为=0.08mo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由方程式可知,H+完全反应,铜和硝酸根过量,具体有,解得Cu2+的物质的量n=,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重点,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根据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计算。本题特别注意,使用硝酸时,再加氢离子,反应又会进行,但离子方程式不会改变。
26.错误
【详解】铁、铝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钝化,瞬间生成致密氧化膜后,反应停止,不适于制备二氧化氮,方法不可行。
27.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颜色又恢复 干冰 c(Na2CO3)=c(NaHCO3)=0.5mol/L SO2、CO2 4HNO3=2H2O+4NO2↑+O2↑
【分析】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有漂白作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X是二氧化硫;Y是一种温室气体,固体Y可用于灭火,Y是二氧化碳;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是一种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Z是二氧化氮,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是二氧化硫,Y是二氧化碳,Z是二氧化氮,则
(1)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实验室检验X气体的方法为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颜色又恢复,说明是二氧化硫。
(2)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将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Y通入100mL1.5mol/LNaOH溶液中,二氧化碳是0.1mol,氢氧化钠是0.15mol。设生成的碳酸钠是a mol,碳酸氢钠是b mol,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b=0.1、2a+b=0.15,解得a=b=0.05mol,其浓度均是0.05mol/L÷0.1L=0.5mol/L,即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c(Na2CO3)=c(NaHCO3)=0.5mol/L。
(3)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则X、Y、Z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SO2、CO2。Z与水反应得到的酸的浓溶液是浓硝酸,硝酸易分解,因此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O2↑。
28. Cu+2H2SO4(浓)CuSO4+2H2O+SO2↑ 4NH3+5O2 4NO+6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2NH4Cl+Ca(OH)2CaCl2 +2NH3↑+2H2O 3Fe+8HNO3=3Fe(NO3)2+2NO↑+4H2O
【详解】(1)Cu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浓硫酸体现氧化性和酸性,故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2)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故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3)碳和浓硝酸的反应,体现浓硝酸的酸性和氧化性,有NO2气体生成,故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
(4)氨气易溶于水,故实验室制氨气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 +2NH3↑+2H2O;
(5)过量的铁和稀硝酸的反应,多余的铁会继续与生成的三价铁反应生成二价铁,稀硝酸体现酸性和氧化性,生成NO气体,故反应方程式为:3Fe+8HNO3=3Fe(NO3)2+2NO↑+4H2O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5.1.硫及其化合物 巩固训练(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下一篇: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