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专题练--阶段检测卷1 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2024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专题练
阶段检测卷(一) 元素及其化合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a 40 Fe 56 Cu 64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MgO B.Fe2O3
C.K2O D.Na2O2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NaHCO3
B.磁性氧化铁—Fe2O3
C.刚玉—Al2O3
D.纯碱—Na2CO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所以氯化氢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C.铜丝、石墨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
4.下列转化需要通过加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A.NaHCO3→Na2CO3
B.KClO3→O2
C.KI→I2
D.Cl2→HClO
5.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
A.Al(OH)3 B.Fe(OH)3
C.H2SO4 D.Fe3O4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足量NaHSO4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2H++CCO2↑+H2O
B.饱和石灰水和CuSO4溶液混合:2OH-+Cu2+Cu(OH)2↓
C.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D.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Ba2++SBaSO4↓
7.几种含硫物质间的转化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SO2Na2SO3溶液Na2SO4溶液
A.X可以是Na2CO3溶液
B.Y可以是O2、H2O2等氧化剂
C.反应①可以通过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实现
D.SO2、Na2SO3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
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
C.Br2+H2OHBr+HBrO
D.2Na2O2+2H2O4NaOH+O2↑
9.下列关于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Al作还原剂
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该反应中冶炼得到1 mol Fe转移2 mol电子
D.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
B.工业上用焦炭还原氧化铁在炼铁高炉中制铁
C.工业上用饱和石灰水制备漂白粉
D.NH3分解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11.下列关于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大,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C.高纯度的硅被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D.高纯度的硅常被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晶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制备硅酸凝胶
C.石英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
D.陶瓷的烧制不涉及化学变化
13.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B.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C.常温下铁制容器可以贮存浓硝酸
D.NO2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铝制容器中
B.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所以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C.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和盐类等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15.食品抗氧化剂是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下列物质不属于食品抗氧化剂的是(  )
A.方便面里的味精(谷氨酸钠)
B.糕点中的配料维生素C
C.葡萄酒中的少量二氧化硫
D.火腿肠中的少量亚硝酸钠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CaOCl2是一种常见的混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aOCl2有较强的氧化性
B.CaOCl2的电子式为]-Ca2+]-
C.以氯气为原料,每生成1 mol CaOCl2,转移2 mol电子
D.向CaO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可有黄绿色的气体产生
17.下列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中不符合目前实际的是(  )
A.2NaCl(熔融)2Na+Cl2↑
B.Al2O3+3C2Al+3CO↑
C.Fe2O3+3CO2Fe+3CO2
D.2Ag2O4Ag+O2↑
18.NaCl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物质,除食用外,它还是一种工业原料。下列以NaCl为原料的产品(或物质)是(  )
①烧碱 ②纯碱 ③金属钠 ④氯气 ⑤盐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19.已知MgO、MgCl2的熔点分别为2 800 ℃、604 ℃,将MgO、MgCl2加热熔融后通电电解,都可得到金属镁。海水中含有MgCl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
A.海水Mg(OH)2Mg
B.海水MgCl2溶液MgCl2(熔融)Mg
C.海水Mg(OH)2MgOMg
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熔融)Mg
20.准确称量某种铁的氧化物6.08 g,用足量的CO进行还原,将生成的CO2全部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10.0 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
A.Fe4O5 B.FeO
C.Fe2O3 D.Fe3O4
2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100 mL 1.0 mol·L-1硫酸铜溶液 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B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氢钠 高温加热
C 证明Fe2+的氧化性 向FeCl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变成棕黄色
D 证明SO2的漂白性 SO2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2.我国首艘使用了钛合金材料的国产航母已成功下水,钛(Ti)常温下与酸、碱均不反应,但高温下能被空气氧化,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O和TiO2)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中碳单质作还原剂
B.步骤Ⅱ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步骤Ⅲ中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D.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属钛中的少量镁
23.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不溶于水,遇水缓慢分解放出氧气,是一种优良的供氧剂。某学习小组欲利用工业废渣CaCl2(含生石灰和熟石灰)制取CaO2·8H2O,发现用Ca(OH)2和H2O2直接反应,生成杂质较多,则按下列方法制取过氧化钙晶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OH)2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溶液酸碱性和与循环母液反应产生氨气
B.为了加快反应,“搅拌”时应该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真空过滤”的目的是加快过滤进程,减少与水反应
D.“搅拌”步骤反应为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
2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这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①②③
25.已知Cl2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Cl、NaClO、NaClO3,现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加热一段时间,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只有NaCl、NaClO、NaClO3三种溶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消耗Cl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反应停止后n(NaClO)∶n(NaCl)∶n(NaClO3)可能为1∶11∶2
C.若反应过程中消耗1 mol Cl2,则1 mol<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mol
D.溶液中c(Cl-)=c(ClO-)+c(Cl)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6.(8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      ;氮气的结构式为      。
(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的现象为                 。
(3)氯水光照发生变质,其中次氯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8分)为探究难溶性盐X(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甲和气体乙组成元素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乙的化学式是       ;生成的气体甲和乙的体积比是      。
(2)Y的化学式是        。
(3)写出X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8.(8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图所示: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        。
(2)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             。
(3)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由此反应可知,除保护环境外,在工业生产中还应解决的问题是             。
29.(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并模拟工业制备漂白粉,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①A中反应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②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Ca(OH)2,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
(1)实验结束后,立即将B中溶液滴几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正确的是     (填序号)。
序号 Ⅰ Ⅱ Ⅲ
①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
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湿润的有色布条
③ 湿润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
④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干燥的有色布条
(3)待E中物质完全反应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得到漂白粉样品,其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4)F装置的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0.(6分)用NaOH和Na2CO3·nH2O的混合物共28 g配制成100 mL溶液,测得该溶液中c(Na+)=4 mol·L-1。另取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
(2)Na2CO3·nH2O中n=      。
(3)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到固体    g。
阶段检测卷(一) 元素及其化合物
1.D 解析 Na2O2与水反应不仅生成NaOH,还生成了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选D。
2.B 解析 磁性氧化铁是Fe3O4。故选B。
3.D 解析 液态氯化氢不导电,但HCl溶于水能导电,氯化氢是电解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亚硫酸是电解质;铜丝、石墨都能导电,但都不是化合物,所以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蔗糖属于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故选D。
4.C 解析 A选项,NaHCO3→Na2CO3变化过程中,只需直接加热即可发生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需要加入氧化剂;B选项,KClO3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O2,不需要加入氧化剂;C选项,KI→I2变化过程中,碘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D选项,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选C。
5.A 解析 Al2O3不溶于水,不能由化合反应生成Al(OH)3;Fe(OH)3可以经化合反应生成:4Fe(OH)2+O2+2H2O4Fe(OH)3;H2SO4可以经化合反应生成:SO3+H2OH2SO4;Fe3O4可以经化合反应生成:3Fe+2O2Fe3O4。故选A。
6.A 解析 A选项,足量NaHSO4溶液提供H+,与C充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CCO2↑+H2O;B选项,饱和石灰水与CuSO4反应,生成沉淀Cu(OH)2和微溶物CaSO4,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u2++SCu(OH)2↓+CaSO4↓;C选项,醋酸是弱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D选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SBaSO4↓+2H2O。故选A。
7.C 解析 A选项,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因此SO2与Na2CO3溶液反应可以生成Na2SO3和CO2;B选项,Na2SO3→Na2SO4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O2、H2O2等氧化剂;C选项,若X是NaOH溶液,SO2过量生成NaHSO3;D选项,SO2、Na2SO3中S元素化合价均为+4价,具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选C。
8.B 解析 A选项,反应2F2+2H2O4HF+O2,H2O作还原剂;B选项,反应2Na+2H2O2NaOH+H2↑,H2O作氧化剂;C选项,Br2+H2OHBr+HBrO,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D选项,2Na2O2+2H2O4NaOH+O2↑,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故选B。
9.C 解析 反应2Al+Fe2O3Al2O3+2Fe中,Al作还原剂,氧化产物(Al2O3)与还原产物(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为0价,则冶炼得到1 mol Fe转移3 mol电子;由于该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适用于野外焊接钢轨。故选C。
10.A 解析 A选项,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选项,工业上炼铁是用CO还原氧化铁;C选项,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D选项,液氨作制冷剂是利用其汽化吸热。故选A。
11.C 解析 A选项,硅的化学性质虽然很稳定,但常温下硅能与氟化氢、氢氧化钠溶液等反应;B选项,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硅酸盐和氧化物的形式存在;C选项,单质硅是半导体材料,常用来制作计算机芯片;D选项,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故选C。
12.B 解析 A选项,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B选项,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硅酸,硅酸是白色胶状物;C选项,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D选项,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会发生化学变化。故选B。
13.D 解析 A选项,硝酸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选项,铵态氮肥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防止N与OH-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C选项,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常温下铁制容器可以贮存浓硝酸;D选项,NO2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
14.C 解析 A选项,室温下浓硫酸可使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因此室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B选项,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C选项,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和盐类等;D选项,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选C。
15.A 解析 维生素C、二氧化硫以及亚硝酸钠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属于食品抗氧化剂。谷氨酸钠为增味剂,不能起到抗氧化作用。故选A。
16.C 解析 由混盐定义可以推知:CaOCl2中的酸根为ClO-和Cl-。A选项,由于存在ClO-,CaOCl2具有较强氧化性;B选项,根据CaOCl2的组成,其电子式为]-Ca2+]-;C选项,以Cl2为原料,Cl元素化合价一半升高一半降低,因此每生成1 mol CaOCl2,转移1 mol电子;D选项,向CaO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可发生反应CaOCl2+H2SO4(浓)CaSO4+Cl2↑+H2O,生成黄绿色的Cl2。故选C。
17.B 解析 目前工业上金属铝的制备方法是电解熔融氧化铝。故选B。
18.A 解析 2NaCl+2H2O2NaOH+H2↑+Cl2↑,H2+Cl22HCl,HCl溶于水为盐酸,2NaCl(熔融)2Na+Cl2↑,NaCl+CO2+NH3+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纯碱)+CO2↑+H2O。故利用NaCl可以制NaOH(烧碱)、Na2CO3(纯碱)、Na、Cl2、盐酸等。故选A。
19.D 解析 工业制备流程除理论上可行外还要考虑设备、原料、成本等问题。A选项,NaOH成本高,且Mg(OH)2不能直接电解;B选项,第一步加HCl,得不到MgCl2;C选项,由于MgO的熔点很高,消耗能量多,不经济;D选项,符合要求。故选D。
20.A 解析 反应过程存在守恒关系:O(氧化物中)~CO~CO2~CaCO3,则n(O)=n(CaCO3)==0.10 mol,m(Fe)=6.08 g-0.10 mol×16 g·mol-1=4.48 g,n(Fe)==0.08 mol,n(Fe)∶n(O)=0.08 mol∶0.10 mol=4∶5,因此,这种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4O5。
21.B 解析 A选项,25 g 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将其溶于100 mL蒸馏水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00 mL,浓度也就不是1.0 mol·L-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选项,高温加热能使碳酸氢钠分解变为碳酸钠,能达到实验目的;C选项,向FeCl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变成棕黄色,只能证明Fe2+的还原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选项,SO2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证明SO2的还原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
22.B 解析 A选项,FeO和碳单质反应生成铁和碳的氧化物,步骤Ⅰ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碳单质作还原剂;B选项,步骤Ⅱ中碳单质参加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氯气被还原成四氯化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选项,镁是活泼的金属,钛在高温下能被空气氧化,所以步骤Ⅲ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D选项,钛常温下与酸、碱均不反应,镁与稀硫酸反应,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属钛中的少量镁。故选B。
23.B 解析 A选项,由于前一步骤通入了HCl,Ca(OH)2可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并与循环母液(含NH4Cl)反应生成氨气;B选项,由于温度较高时H2O2会分解,应该在较低温度下“搅拌”;C选项,CaO2遇水缓慢分解,所以生成过氧化钙后,应采用“真空过滤”加快过滤进程,减少与水反应;D选项,“搅拌”步骤中发生的反应是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故选B。
24.D 解析 由于C能与AgNO3溶液、Mg(NO3)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Ag2CO3沉淀、MgCO3微溶物,故要先检验C,再检验OH-、Cl-;由于OH-与Ag+结合生成的AgOH极不稳定,故要先检验OH-。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可先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过滤,向滤液中滴加Mg(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OH-;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②③。故选D。
25.D 解析 A选项,根据NaCl、NaClO、NaClO3可知,Na和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参加反应的Cl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选项,若n(NaClO)∶n(NaClO3)=1∶2,设n(NaClO)为1 mol、n(NaClO3)为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n(NaCl)=1 mol×1+2 mol×5=11 mol,因此反应停止后n(NaClO)∶n(NaCl)∶n(NaClO3)可能为1∶11∶2。C选项,假设只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消耗1 mol Cl2时转移1 mol电子;假设只发生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消耗1 mol Cl2时转移 mol电子,因此若反应过程中消耗1 mol Cl2,则1 mol<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mol。D选项,根据得失电子守恒,c(Cl-)≠c(ClO-)+c(Cl)。故选D。
26.答案 (1)Ca(ClO)2 N≡N
(2)溶液变成红色
(3)2HClO2HCl+O2↑
解析 (1)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N2分子含有氮氮三键,其结构式为N≡N。(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生成Fe(SCN)3,溶液变成红色。(3)氯水光照发生变质,其中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2HCl+O2↑。
27.答案 (1)CO 1∶1
(2)Fe2O3
(3)FeC2O4FeO+CO↑+CO2↑
解析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2或SO2,又由于气体甲和气体乙组成元素相同,且气体乙能通过澄清石灰水,因此只可能是C、O元素组成的气体,因此甲为CO2,乙为CO;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二者体积比为1∶1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6。(2)根据题目信息,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Y是Fe2O3。(3)n(CO2)=n(CaCO3)==0.05 mol,则n(CO)=n(CO2)=0.05 mol,n(C)=n(CO2)+n(CO)=0.10 mol;n(Fe)=2n(Fe2O3)=2×=0.05 mol,则X中的氧元素:m(O)=(7.20-0.05×56-0.10×12) g=3.20 g,n(O)==0.20 mol。
因此,n(Fe)∶n(C)∶n(O)=0.05∶0.10∶0.20=1∶2∶4,X的化学式为FeC2O4。
根据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定量关系,X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FeO+CO↑+CO2↑。
28.答案 (1)蒸馏法(或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
(2)富集Br2,提高Br2的浓度
(3)SO2+2H2O+Br24H++2Br-+S 强酸和单质溴对设备的腐蚀
解析 (1)常见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2)步骤Ⅰ中Br2的浓度很小,多次用SO2溶液吸收,最终用Cl2处理,则可获得大量的工业溴。(3)单质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2生成H2SO4,因此要注意强酸和单质溴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29.答案 (1)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l2+H2OHCl+HClO
(2)③
(3)Ca(ClO)2、CaCl2
(4)Cl2+2OH-Cl-+ClO-+H2O
解析 (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有漂白性,将B中溶液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先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氯气中的水分,再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3)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
(4)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防止环境污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30.答案 (1)14.3% (2)3 (3)23.4
解析 (1)Na2CO3+2HCl2NaCl+CO2↑+H2O
1 mol 22.4 L
n(Na2CO3) 3.36 L
n(Na2CO3)=0.15 mol
由题意得n(Na+)=2n(Na2CO3)+n(NaOH)=4 mol·L-1×0.1 L=0.4 mol,
所以n(NaOH)=0.4 mol-0.3 mol=0.1 mol,w(NaOH)=×100%≈14.3%。
(2)28 g混合物中Na2CO3·nH2O的质量:28 g-m(NaOH)=28 g-0.1 mol×40 g·mol-1=24 g,其中m(Na2CO3)=0.15 mol×106 g·mol-1=15.9 g,
,n=3。
(3)由(1)计算可知n(Na+)=0.4 mol,溶液蒸干最终得到NaCl固体。
n(NaCl)=n(Na+)=0.4 mol,m(NaCl)=0.4 mol×58.5 g·mol-1=23.4 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专题练--优化集训15 烃的衍生物(含解析)

下一篇:2024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专题练--阶段检测卷4 有机化合物(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