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京改版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女排队员和教练员代表站在花车上经过天安门广场过程中,如图所示,若说郎平教练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天安门城楼
B.女排代表乘坐的花车
C.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
D.天安门广场上站立的士兵
2.关于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D.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3.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饮料对杯底的压强是P甲,杯底对桌面的压力是F甲;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乙),饮料对杯底的压强P乙,杯底对桌面的压力是F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
4.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C.中学生跑完100m大约需要2min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5℃
5.为了减小周围环境噪声对教室内正在上课的学生噪声干扰,下列方法有效且合理的是( )
A.在教室周围植树 B.老师讲话时声音小一些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 D.每位学生在耳朵里塞入棉花团
6.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A.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所以没有力的作用
B.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描述正确的是( )
A.压力和支持力总是一对平衡力 B.钉子尖端面积很小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
C.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
8.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
A.千克 B.牛顿 C.帕斯卡 D.秒
9.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N B.2N C.3N D.4N
10.一些公共通道金属扶手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都有一些凸起的金属小圆点,如图所示。关于这些小圆点的作用和物理学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扶手上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力,以便人们抓的更牢
B.这是扶手上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力,以便人们扶着它移动
C.这是盲文,凸起的金属圆点可以增大对手指的压强
D.这是盲文,凸起的金属圆点可以减小对手指的压强
11.如图,李白《夜宿山寺》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高声语”是指声音的(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纯 D.频率大
1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B.C. D.
13.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龙舟形状、大小各异。在划龙舟比赛的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龙舟浸入水中深度越深,所受的浮力一定大
C.当用力划浆时,船就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划桨时,由于水对桨的力大于桨对水的力,所以龙舟才能前进
14.三个质量和体积均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金属材料的密度为:ρ铁=7.8×103 kg/m3,ρ铜=8.9×103 kg/m3,ρ铅=11.3×103 kg/m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三个金属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B.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三个金属球至少有2个是空心的
15.如图所示是同一直线上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到参考点O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早出发
B.甲和乙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C.在内,甲和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时若甲和乙按各自速度继续运动,二者将相距
二、课内填空
16.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m。
三、填空题
17.5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 牛,方向是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 ,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
四、实验题
18.江涛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表示探究过程及相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 有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19.小明在探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v的关系时,得出如下实验数据:
v(m/s) 0.2 0.3 0.4 0.5
f(N) 1.2 1.2 1.2 1.2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0.小明利用图所示的实验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关系”。
甲、乙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 ,丙、丁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测量 ,科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阿基米德原理,该原理 (选填:“适用”或“不适用”)于气体。
五、简答题
21.小强用手托着篮球在空中静止,抽回手后,篮球在其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于是小强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其受力方向相同.请你只利用篮球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小强的结论是错误的.要求:简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并简要说明.
六、综合题
22.将一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拴一质量为0.2kg的小球,将小球浸没在水中,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0.5N,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2)画出小球受力示意图;
(3)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七、计算题
23.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用时10s;小轿车在公路上行驶,走一段108km的路用了2h。求:
(1)运动员的速度;
(2)小轿车的速度;
(3)通过比较说明小轿车与运动员谁的速度更快。
24.一个金属块所受重力,若将此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与地面接触的面积,金属块的体积(,)求:
(1)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八、科普阅读题
25.阅读本材料,并完成以下几个小题: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一“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图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氦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
“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一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 小;
(2)氢气的密度是 kg/m3;
(3)“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 这一特性。
参考答案:
1.B
【详解】郎平教练与女排代表乘坐的花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以女排代表乘坐的花车为参照物郎平教练是静止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天安门广场上站立的士兵与郎平教练之间均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因此以他们为参照物,郎平教练是运动的。
故选B。
2.B
【详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正确,不符合题意;
D.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正确,不符合题意.
3.C
【详解】放在水平面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所以两次杯底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饮料和杯子的总重,即两次的压力相同
杯中饮料体积一定,所以杯子中的空气体积也是一定的,如图甲放置时,杯子上部直径大,所以空气部分高度小;而如图乙放置时,杯子的底部(此时的空气部分)直径小,所以空气部分高度大,则可得,饮料在甲杯子中深度大,在乙杯子深度小,根据可知,甲杯饮料对杯底的压强大,即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170cm,在
200cm=2m
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跑完100m大约需要15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A.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教室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可有效减小周围环境噪声对教室内正在上课学生的干扰,故A符合题意;
B.上课老师的讲话对学生来说不是噪声,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后面的学生将听不到老师的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强弱,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每位学生在耳朵里塞入棉花团,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不能听到老师的讲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A. 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与磁体发生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所以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也会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 处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重力,故B错误;
C. 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方向的变化也是运动状态的不变,故C错误;
D. 实验中磁铁对钢珠的吸引力改变了钢珠的运动方向,所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选D.
7.D
【详解】A.压力和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钉子尖很尖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故C错误;
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为千克,故A符合题意;
B.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帕斯卡是压强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秒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根据指针所指示的刻度读出的示数为3N,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10.C
【详解】公共通道金属扶手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都有一些凸起的金属小圆点,是为盲文,凸起的金属圆点,减小了手与扶手的受力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对盲人起提醒的作用。
故选C。
11.B
【详解】诗中不敢高声语,即不敢大声说话,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A、重在汽车的轮子很多,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错误.
B、安全锤的锤头很尖,即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B正确.
C、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C错误.
D、滑雪板的面积很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错误.
故选B.
点睛: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利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注意增大压强、增大摩擦方法的区别.
13.ABC
【详解】A.龙舟漂浮在水面上,龙舟所受的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龙舟浸入水中深度越深,V排越大,根据
可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故B正确;
C.当用力划桨时,船受到力的作用,船就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划桨时,水对桨的力和桨对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故D错误。
故选ABC。
14.BCD
【详解】因铁球、铜球和铅球的质量相等,且
所以由的变形式可知,三球材料的实心体积为
又因铁球、铜球和铅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BCD正确,故A错误。
故选BCD。
15.ACD
【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知,甲先出发10s之后,乙才出发,所以,甲比乙早出发,故A正确;
B.甲和乙相遇时,是在第30秒的时间,甲走的路程是
400m-100m=300m
乙走的路程是,故B错误;
C.在内,甲和乙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甲和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甲在4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00米,所以甲的平均速度是10米每秒;乙在10秒到40秒(共3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50米,所以乙的平均速度是5米每秒,在时若甲和乙按各自速度继续运动,则甲通过的路程是
10米每秒×10秒+400米=500米
乙通过的路程是
5米每秒×10秒+150米=200米
二者将相距
500米-200米=
故D正确。
故选ACD。
16.
【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3.80cm对齐,故物体A的长度为3.80cm,即
17. 49 竖直向下 重心 地球
【分析】利用G=mg计算物体的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详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心;
5千克物体的重力:
G=mg=5kg×9.8N/kg=49N.
18. 排开液体的体积 D、E 0.8
【详解】(1)[1]分析B、C、D可知:液体均为水,探究过程中控制了液体的密度相同(控制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改变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现象,研究量:间接反映了浮力的大小不同),说明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2]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就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而液体的密度不同,D和E中,物体均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均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D中液体为水,E中液体为酒精,液体的密度不同,故应该选择D、E两组实验。
(3)[3]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要先测出物体的重力,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次的示数差即为浮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由A图知金属块的重力为5N,由E图知浸没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2N,则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的浮力
F浮=G-F示=5N-4.2N=0.8N
19.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不断改变物体运动速度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始终不变,所以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0.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适用
【详解】[1]由图甲、乙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拉
[2]为了使小桶在接水之后可直接计算排开水的重力,应先测量空桶的重;然后再测出物体的重力,并直接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排出水和小桶的总重,求排出的水的重力。因此图丙和丁实验操作中,是为了测量排开水的重力;比较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可得出结论。
[3]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
21.见解析
【详解】实验步骤:手拿篮球竖直向上抛出;
实验现象:观察到球离开手后,继续向上运动;
实验分析: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及向下的空气阻力作用,但它的运动方向向上,此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其受力的方向相反,故小强的结论是错误的.
22.(1)2N;(2);(3)2.5N
【详解】解:(1)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2)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绳的拉力,浮力,三力平衡,如图
(3)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答:(1)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2N;
(3)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5N。
23.(1)10m/s;(2)54km/h;(3)见解析
【详解】解:(1)已知运动员赛跑的路程为100m,用时10s,故运动员的速度
(2)已知小轿车的路程为108km,用时2h,故小轿车的速度
(3)轿车的速度为
所以
答:(1)运动员的速度10m/s;
(2)小轿车的速度54km/h;
(3)通过比较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更快。
24.(1);(2)30N
【详解】解:(1)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力为
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则有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答:(1)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30N。
25. 密度 0.08 吸油能力强
【详解】(1)[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即相同体积质量最小的物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密度小。
(2)[2]因为每立方厘米“碳海绵”的质量只有0.16mg,所以“碳海绵”的密度为0.16mg/cm3,因为“碳海绵”的质量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所以氢气的密度是“碳海绵”密度的,即
ρ氢气=×0.16mg/cm3=0.08mg/cm3=8×10-5g/cm3=0.08kg/m3
(3)[3]因为“碳海绵”具有吸油能力强这一特性,所以“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