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 溶液 期末复习检测题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第一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16题)
1、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种物质组成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C. 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D. 水是常见的溶剂
2、20 ℃时,在装有100 g水的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后,甲中固体可能消失
B.20 ℃时,乙溶液的质量最大
C.丙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量筒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烧杯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称量时粗盐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 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 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D. 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5、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称取7.5g氯化钠 B. 乙图表示量取42.5mL水
C. 丙图表示溶解氯化钠 D. 丁图表示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
6、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溶液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葡萄糖注射液
7、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用氯化钠可消除公路上的积雪,因为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B.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 用汽油可擦拭衣服上的油污,因为汽油可溶解油污
8、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计算、溶解、称量 B. 溶解、量取、计算
C. 计算、称量、溶解 D. 称量、溶解、计算
9、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 20℃时,100 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 40℃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 g
C. 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 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 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 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 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 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11、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
12、向如图所示装置放入下列固体和液体进行实验,能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a上升的是( )
A. CaO与H2O B. NH4NO3与H2O
C. MnO2与H2O2 D. NaOH与H2O
13、如图所示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A. 甲 B. 甲和乙 C. 丁 D. 乙和丁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 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15、用如图的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20%稀盐酸,实验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
A. 胶头滴管 B. 量筒 C. 烧杯 D. 电子天平
16、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二、填空题。
17、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__________;
(2)四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
(3)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2)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室温下,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并NH4NO3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将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19、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字母填空。
A.食盐 B.稀盐酸 C.硬铝 D.大理右 E.石墨
(1)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
(2)可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的材料是______。
(3)可用于调味品的是______。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用其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下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稀盐酸与20g某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使用数字传感仪测得溶液温度变化的曲线。
(1)当加入25g盐酸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
(2)试列式计算: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21、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向某自来水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自来水属于__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用洗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_____________作用。
(4)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室的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洗净试管后,忘记关闭水龙头
C在实验室中安装节水的水龙头
三、简答题。
22、实验室配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时,若水的用量偏多或食盐的用量偏少均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请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结果偏小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23、某实验小组进行物质溶解实验,20 ℃时,称取2.5 g、5.0 g、7.5 g氢氧化钠(NaOH)固体,分别加入3个小烧杯中(均已盛装50 mL水),均完全溶解。通过数字化实验测得它们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依据该实验,你能获得哪些有关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结论? (写出两点,请按示例回答。)
示例:证据:曲线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时放出热量。
证据:__ 、
结论:__ 。
四、综合题。
24、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a点表示的意义是20℃时,在________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1.6克。
(2) 60℃时,50克水中加入________克硝酸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再往该溶液中加入115克水后,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提纯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III为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溶液M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
(4)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根据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甲烧杯中的加入固体是________(填“KNO3”或“NaCl”)。
对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Ⅰ.从20℃升温到60℃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Ⅱ.20℃时,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6:100
Ⅲ.将溶液从20℃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Ⅳ.60℃时,乙烧杯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五、计算题。
25、欲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需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各多少毫升?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 溶液 期末复习检测题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第一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16题)
1、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种物质组成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C. 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D. 水是常见的溶剂
【答案】D
2、20 ℃时,在装有100 g水的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后,甲中固体可能消失
B.20 ℃时,乙溶液的质量最大
C.丙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C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量筒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烧杯
【答案】C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称量时粗盐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 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 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D. 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答案】D
5、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称取7.5g氯化钠 B. 乙图表示量取42.5mL水
C. 丙图表示溶解氯化钠 D. 丁图表示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
【答案】C
6、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溶液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葡萄糖注射液
【答案】A
7、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用氯化钠可消除公路上的积雪,因为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B.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 用汽油可擦拭衣服上的油污,因为汽油可溶解油污
【答案】C
8、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计算、溶解、称量 B. 溶解、量取、计算
C. 计算、称量、溶解 D. 称量、溶解、计算
【答案】C
9、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 20℃时,100 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 40℃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 g
C. 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 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答案】D
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 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 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 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 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答案】D
11、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
【答案】D
12、向如图所示装置放入下列固体和液体进行实验,能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a上升的是( )
A. CaO与H2O B. NH4NO3与H2O
C. MnO2与H2O2 D. NaOH与H2O
【答案】B
13、如图所示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A. 甲 B. 甲和乙 C. 丁 D. 乙和丁
【答案】C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 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答案】B
15、用如图的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20%稀盐酸,实验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
A. 胶头滴管 B. 量筒 C. 烧杯 D. 电子天平
【答案】D
16、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答案】B
二、填空题。
17、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__________;
(2)四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
(3)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__。
【答案】Cl- 4 CO32- C2H5OH
18、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2)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室温下,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并NH4NO3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将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答案】(1)A=B>C (2)不饱和;37.5%
(3)有晶体析出 (4)B>A>C
19、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字母填空。
A.食盐 B.稀盐酸 C.硬铝 D.大理右 E.石墨
(1)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
(2)可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的材料是______。
(3)可用于调味品的是______。
【答案】E C A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用其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下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稀盐酸与20g某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使用数字传感仪测得溶液温度变化的曲线。
(1)当加入25g盐酸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
(2)试列式计算: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答案】(1)NaCl和HCl (2)8%
21、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向某自来水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自来水属于__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用洗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_____________作用。
(4)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室的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洗净试管后,忘记关闭水龙头
C在实验室中安装节水的水龙头
【答案】 (1) 硬水 (2)煮沸 乳化 (3)AC
三、简答题。
22、实验室配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时,若水的用量偏多或食盐的用量偏少均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请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结果偏小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称量时物体与砝码放反了且使用游码,量水时仰视读数等。
23、某实验小组进行物质溶解实验,20 ℃时,称取2.5 g、5.0 g、7.5 g氢氧化钠(NaOH)固体,分别加入3个小烧杯中(均已盛装50 mL水),均完全溶解。通过数字化实验测得它们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依据该实验,你能获得哪些有关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结论? (写出两点,请按示例回答。)
示例:证据:曲线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时放出热量。
证据:__ 、
结论:__ 。
【答案】证据:相同条件下,溶解的氢氧化钠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结论: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合理即可)
四、综合题。
24、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a点表示的意义是20℃时,在________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1.6克。
(2) 60℃时,50克水中加入________克硝酸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再往该溶液中加入115克水后,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提纯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III为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溶液M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
(4)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根据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甲烧杯中的加入固体是________(填“KNO3”或“NaCl”)。
对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Ⅰ.从20℃升温到60℃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Ⅱ.20℃时,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6:100
Ⅲ.将溶液从20℃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Ⅳ.60℃时,乙烧杯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1)100克水; (2)55;25%(或0.25或1/4);
(3)B;KNO3、NaCl; (4)KNO3;Ⅰ、Ⅳ
五、计算题。
25、欲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需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各多少毫升?
【详解】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x,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7g/mL×1000mL×5%=1.84g/mL×x×98% x≈29.7mL。
需要水的质量为1.07g/mL×1000mL﹣1.84g/mL×29.7mL≈1015.4g(合1015.4mL)。
答:需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分别是1015.4mL、29.7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