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素养综合检测(二)含解析


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河南开封龙亭金明中学月考)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
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
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
2.【物理跨体育】(2023四川成都中考)如图所示,是小慧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球在b点受到的合力为零
C.球从b点下落到c点,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3.【国防教育】(2023陕西中考A卷)如图,是我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延安”号。该舰满载时,排水量约12 000吨,吃水深度6.6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
B.“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重力小于浮力
C.“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D.“延安”号不能与其他舰船近距离并排航行,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4.【新独家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一定受力
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浮力
C.压强越大,压力就越大
D.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就越高
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四川乐山中考)如图所示,在50 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600 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自身重力的0.2倍,绳子自由端向前移动的速度为0.6 m/s。则(  )
A.拉力F的功率为3 W
B.1 min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36 m
C.1 min内所做的有用功为1 440 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6.【物理跨体育】(2023北京中考)如图是小强利用器械进行锻炼的示意图,其中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3∶2,在杆A端用细绳悬挂重为300 N的配重,他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1,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2。为了锻炼不同位置的肌肉力量,他将固定点移动到A端,杆AB可绕端点A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配重悬挂在O点,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杆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3,压强为p。已知小强重为650 N,两只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00 cm2,不计杆重与绳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为200 N    B.F2为1 100 N
C.F3为830 N    D.p为11 750 Pa
7.【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2辽宁营口中考)(多选)细心的小明帮妈妈做家务时,发现许多厨房用具的工作原理涉及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锅是利用气压增大,沸点降低的原理工作的
B.吸盘式挂钩利用了大气压强
C.排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工作的
D.瓶起子是一种费力杠杆
8.【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河北中考)(多选)柱状容器内加入浓盐水,把一枚土豆轻轻放入其中,静止时土豆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向容器中缓慢注入清水,土豆逐渐下沉;注入适量清水时,土豆悬浮在盐水中,如图乙所示;继续注入清水,土豆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水面上时,土豆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大小相等
B.悬浮在盐水中时,土豆的密度与此时盐水的密度相等
C.沉到底部后,土豆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D.沉到底部后,继续注入清水,土豆受到的浮力不再变化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9.【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湖南永州中考)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0.【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辽宁鞍山中考)如图所示,用手握住装水的杯子静止在空中,杯子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杯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若喝掉杯中一部分水后,仍按如图方式保持静止,则杯子所受摩擦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跨学科·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3湖南长沙中考)淼淼湘江穿城过,座座桥梁两岸连,每一座湘江大桥都推动了长沙的发展。一艘正在湘江某段建桥的浮吊船,要将甲、乙两个实心桥墩构件放入江底。构件甲和构件乙的质量分布均匀且不吸水,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4,构件甲的质量为200 t。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
(1)江水中距水面10 m深处水的压强为   Pa;
(2)构件甲受到的重力为   N;
(3)在浮吊船的甲板上放置构件乙与放置构件甲相比,浮吊船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200 m3。如图所示,钢绳提着构件浸没在水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钢绳提着甲与提着乙相比,浮吊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化了250 m3。由此可知构件乙的密度为    kg/m3。
12.【跨学科·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2陕西澄城一模)在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的装置就是一个例子,如图甲所示。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滑轮C属于    (选填“定”或“动”)滑轮,吊桥可看作支点为    (选填“A”“B”或“C”)点的杠杆。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乙所示。在匀速吊起重2.4×103 N的物体时,物体在5 s内上升了5 m,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额外功为    J,拉力F的功率为    W。
 
三、作图题(13题3分,14题3分,共6分)
13.【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山东临沂中考)作出图中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小球的重心)。
14.(2021湖北宜昌中考)小静在玩耍时透过爷爷的老花眼镜看到了小玩偶的像,请你在图中作光路图确定玩偶S点所成像S'的位置。图中O为老花镜的光心,F为其焦点。
四、实验探究题(15题12分,16题16分,共28分)
15.【实验探究·新实验】(2023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中考)小丹选取了两个弹簧测力计、细线、棉布、木板、重为10 N和15 N的两个木块(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等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丹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利用     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她分别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三次实验。
①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    的结论;
②分析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    ,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③小丹从上述实验联想到生活中瓶盖上设计了花纹,可用    (填“①”或“②”)的结论进行解释。
(2)她想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利用图甲实验做对比分析,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使弹簧测力计A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并调整高度,使其示数为    N,拉动木板,当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 N,分析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    。
16.【实验探究·新实验】(2023重庆中考B卷)小莉在“悟理创新实验”社团活动中,看见如图甲的双探头压强计,该装置一次测量可采集多个数据,激起了她探究液体压强的浓厚兴趣。
(1)U形管A、B中装入同种液体,小莉用手轻压探头C、D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两侧液面都出现了明显高度差且保持稳定,说明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如图甲,小莉先在装水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然后换用密度大于水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序 号 液体 种类 探头C 深度 hC/cm 高度差 ΔhA/格 探头D 深度 hD/cm 高度差 ΔhB/格
1 水 3 6 5 10
2 水 4 8 6 12
3 硫酸铜 溶液 3 9 5 15
4 硫酸铜 溶液 4 12 6 18
①分析表中    (填序号)两次数据可知: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②分析表中1、3(或2、4)数据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    越大,压强越大;
③根据表中数据,小莉估算出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    g/cm3。
(3)①小莉受双探头压强计原理的启发制作出如图乙的器材(细金属管与浮筒相通),她将浮筒漂浮在水中后再使其竖直向下移动,感受到细金属管对手的作用力越来越    ;浮筒竖直浸没水中后,仔细观察其    表面橡皮膜形变更明显,从而分析出    产生的原因;
②让浮筒浸没后继续下降,浮筒受到的浮力将    。
五、计算题(17题8分,18题8分,19题10分,共26分)
17.[含评分细则]【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安徽合肥庐阳中学期中)质量m=3.6×10-4 kg的一滴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竖直落下(不计横向风的影响)。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式为f=kv2,其中k为常数,其数值为k=1×10-4 N·s2/m2。下落过程中雨滴的速度与下落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取10 N/kg)求:
(1)雨滴受到的重力;
(2)某一时刻雨滴速度为5 m/s,则此时雨滴受到的合力;
(3)雨滴下落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0。
18.[含评分细则](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二模)建筑工人要向楼上运送货物,为了省力,他在一个斜面上组装了一个滑轮组,如图甲所示。已知斜面长为6 m,高为3 m,且固定在水平面上。运送货物时,工人用200 N的力拉绳子,将重为500 N的货物在20 s内沿斜面由底部拉到顶端,求此过程中:
(1)工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
(2)工人拉力的功率;
(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若不用斜面直接用滑轮组将货物匀速拉升,如图乙,每个滑轮重为20 N,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求拉力的大小。
19.[含评分细则]【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甘肃兰州一模)小敏在家中进行“鸡蛋悬浮”的实验,根据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g取10 N/kg)
(1)水平桌面上放一只薄壁的圆柱形杯子,质量为100 g,底面积为50 cm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2)将500 mL的水装入杯子中,水对杯底的压强是多少
(3)将一颗质量为55 g的鸡蛋放入杯中,鸡蛋沉入杯底,杯中液面上升了1 cm,鸡蛋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4)在杯子中倒入适量食盐,并搅拌,最终鸡蛋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此时杯中食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全解全析
1.B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望远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用来观察远处物体时成缩小的像,且口径越大,成像效果越好,故B正确。照相机照相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大于两倍焦距,故C错误。放大镜是凸透镜,当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在其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2.C 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球在b点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球从b点下落到c点,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C正确。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3.C 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不是重力,故A错误。“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所受重力等于浮力,故B错误。“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C正确。若“延安”号与其他舰船近距离并排航行,两舰之间的水流速加快,该处的压强变小,小于两舰外侧的压强,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力差,将两舰压向中间,易发生两舰相撞事故,故D错误。
4.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物体底与容器紧密贴合,将不受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即不受浮力,故B错误。压强越大,受力面积情况未知,故压力大小不能确定,故C错误。省力的机械的机械效率不一定高,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就比定滑轮的效率低,故D错误。
5.C 根据P==Fv可知,拉力的功率P=Fv=50 N×0.6 m/s=30 W,故A选项错误。1 min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vt=0.6 m/s×60 s=36 m;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3,物体移动的距离s物=×36 m=12 m,故B选项错误。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0.2G=0.2×600 N=120 N,克服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用=fs物=120 N×12 m=1 440 J,故C选项正确。 1 min内拉力做的功W总=Pt=30 W×60 s=1 800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故D选项错误。
6.C 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3∶2,在杆A端用细绳悬挂重为300 N的配重,他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1,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450 N,方向向下,他对杠杆有向下的450 N的拉力,杠杆对他有向上的450 N的拉力,所以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2=G人-F1=650 N-450 N=200 N,故A、B错误。他将固定点移动到A端,杆AB可绕端点A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配重悬挂在O点,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杆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80 N,方向向上,他对杠杆有向上的180 N的支持力,杠杆对他有向下的180 N的压力,所以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3=G人+F=650 N+180 N=830 N,故C正确。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20 750 Pa,故D错误。
7.BC 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故A选项错误。吸盘式挂钩是通过排尽吸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被外界大气压压在墙壁上,它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B选项正确。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排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排烟的,故C选项正确。日常生活中用瓶起子起瓶盖,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瓶起子是一种省力杠杆,故D选项错误。
8.AB 土豆漂浮在水面上时,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土豆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土豆悬浮在盐水中时,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可知,土豆的密度与此时盐水的密度相等,故B正确。土豆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土豆沉到底部后,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则沉到底部后,土豆受到的浮力小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故C错误。沉到底部后,土豆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继续注入清水,盐水的密度变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土豆受到的浮力变小,故D错误。
9.缩小 凹
解析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片做的眼镜来矫正。
10.具有 竖直向上 变小
解析 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用手握住装有水的杯子静止在空中时,杯子具有惯性;杯子被握在手中,处于静止状态,杯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若喝掉杯中一部分水后,仍按如图方式保持静止,杯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杯子和水的总重力减小,所受摩擦力减小。
11.(1)1×105 (2)2×106 (3)8×103
解析 (1)距离水面10 m深处水的压强为
p=ρ水gh=1.0×103 kg/m3×10 N/kg×10 m=1×105 Pa。
(2)构件甲受到的重力为
G=m甲g=200×103 kg×10 N/kg=2×106 N。
(3)由题知,在浮吊船的甲板上放置构件乙与放置构件甲相比,浮吊船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200 m3,则增加排开水的质量为Δm=ρ水ΔV=1.0×103 kg/m3×200 m3=2×105 kg,构件乙的质量为m乙=m甲+Δm=200×103 kg+2×105 kg=4×105 kg,由题知,钢绳提着构件浸没在水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钢绳提着甲与提着乙相比,浮吊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化了250 m3,则构件乙的体积为V乙=250 m3-200 m3=50 m3,构件乙的密度为ρ乙==8×103 kg/m3。
12.定 B 3×103 3×103
解析 在拉起吊桥过程中,滑轮C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由图甲可知,在拉起吊桥过程中,吊桥绕着B点转动,所以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的支点是B点。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Gh=2.4×103 N×5 m=1.2×104 J;由η= 可得,拉力做的总功W总==1.5×104 J,则额外功W额=W总-W有=1.5×104 J-1.2×104 J=3×103 J;拉力F的功率P==3×103 W。
13.如图所示
解析 小球受浮力和重力,由小球漂浮可知,小球受力平衡,即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14.如图所示
解析 过光心的光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这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S点的像点S'。
15.(1)二力平衡 ①越大 ②越粗糙 ③② (2)5 无关
解析 (1)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得,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①通过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②通过对比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③从上述实验联想到生活中瓶盖上设计了花纹,可用②的结论进行解释。(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需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 N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都是10 N,拉动木板,当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 N,分析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无关。
16.(1)不漏气 (2)①1、2(或3、4) ②密度 ③1.5 (3)①大 下 浮力 ②变小
解析 (1)U形管A、B中装入同种液体,小莉用手轻压探头C、D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两侧液面都出现了明显高度差且保持稳定,说明压强计不漏气。(2)①分析表中1、2(或3、4)两次数据可知: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②分析表中1、3(或2、4)数据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探头D在水中的深度为6 cm,探头C在硫酸铜溶液的深度为4 cm时,U形管中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此时受到的压强相等,即ρ水gh水=ρ硫酸铜g
h硫酸铜,则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ρ硫酸铜=×1 g/cm3=1.5 g/cm3。(3)①将浮筒漂浮在水中后再使其竖直向下移动,浮筒浸入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则感受到细金属管对手的作用力越来越大,浮筒竖直浸没水中后,下表面橡皮膜比上表面橡皮膜更深,则下表面橡皮膜所受压强更大,故下表面橡皮膜形变更明显,从而分析出浮力产生的原因;②让浮筒浸没后继续下降,探头上下橡皮膜凹陷程度都变大,浮筒排开液体体积变小,浮力变小。
解析 (1)雨滴受到的重力:G=mg=3.6×10-4 kg×10 N/kg=3.6×10-3 N。 (2分)
(2)雨滴速度为5 m/s时,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kv2=1×10-4 N·s2/m2×(5 m/s)2=2.5×10-3 N,雨滴下落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作用,此时雨滴受到的合力:F合=G-f=3.6×10-3 N-2.5×10-3 N=1.1×10-3 N。 (3分)
(3)由图可知,雨滴达到最大速度时,速度不变,为匀速下落,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阻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得,雨滴匀速下落时,f阻=G=3.6×10-3 N,已知f=kv2,故有v0==6 m/s。 (3分)
18.解析 (1)工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用=Gh=500 N×3 m=1 500 J。 (2分)
(2)由图甲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绳=2s物=2×6 m=12 m,工人拉力所做总功W总=Fs绳=200 N×12 m=2 400 J,工人拉力的功率P==120 W。 (2分)
(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62.5%。 (2分)
(4)图乙中,n=2,不用斜面直接用滑轮组将货物匀速拉升,此时的拉力F'=(G+
G动)=×(500 N+20 N)=260 N。 (2分)
19.解析 (1)杯子的重力:
G杯=m杯g=100×10-3 kg×10 N/kg=1 N,
杯子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杯=1 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1==200 Pa。 (2分)
(2)由V=Sh可知,水的深度:h==10 cm=0.1 m,水对杯底的压强:
p2=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1 000 Pa。 (2分)
(3)鸡蛋排开水的体积:
V排=SΔh=50 cm2×1 cm=50 cm3=5×10-5 m3,
鸡蛋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5×10-5 m3=0.5 N。 (3分)
(4)鸡蛋浸没在水中时,鸡蛋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鸡蛋自身的体积,即V蛋=V排=50 cm3,鸡蛋的密度:ρ蛋==1.1 g/cm3,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此时盐水的密度:ρ盐水=ρ蛋=1.1 g/cm3。 (3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九章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下一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