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九章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新独家原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省力机械可以同时省距离
B.使用机械不能省功
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快
D.使用动滑轮组不一定能省力
2.【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北京大学附中模拟)下列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站立不动
C.小朋友用力推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推动
D.送货员将货物从地面搬到车上
3.(2022辽宁鞍山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宁夏银川兴庆期末)如图是小华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舂稻谷”的示意图。小华若要更省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
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
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
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
5.(2021山东烟台中考)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最费力的是(  )
   A       B
 C    D
6.【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中考)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450 N的建筑材料在10 s内匀速提升4 m,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有关这次提升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做的有用功为1 800 J
B.在绳端的拉力F为150 N
C.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75 N
D.拉力F的功率为180 W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7.【实验探究·分析论证】(2023北京十三中模拟)小华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A点悬挂了2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B点悬挂    个钩码。
  
8.(2022辽宁营口育才中学月考)某同学用10 N的水平推力,10 s内使重力为5 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匀速移动了3 m,则该同学推力做功为    J,功率为    W,重力做功为    。
9.【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陕西西安雁塔模拟)如图1所示,停车场的入口处常用闸杆来控制车辆的出入。将闸杆AB看作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如图2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的重力G=40 N,AB=3.2 m,AO=0.4 m。升起闸杆时,分别沿F1和F2方向施加力,则F1   F2(选填“>”“<”或“=”),要使闸杆水平平衡,则在A端施加的最小力为   N,为了减小升起闸杆的力,可以适当将支点O    (选填“靠近”或“远离”)A点。
10.【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河南方城期末)如图所示,重为800 N的物体A在100 N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    J,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额外功为    J。
11.(2022湖北十堰中考)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地面夹角为30°,某快递员用500 N力,将重800 N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推上车厢,不考虑斜面形变,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不改变斜面与地面夹角和货物质量,采用                              
的方法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三、作图题(共8分)
12.【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中考)如图甲晾晒架,挂衣服时可以把它看成杠杆,图乙为其简化示意图。请在乙图中作出:
(1)当挂较重的衣物时,为了使晾晒架A点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请在B、C、D三点中选择一点,作出该点所受到的拉力F2;
(2)晾晒架A点受到的支持力F1及其力臂l1。
 
四、实验探究题(18分)
13.【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图2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钩码规格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重力越大)
实验 次数 钩码重 力G/N 提升高 度h/m 绳端拉 力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 效率η
1 4 0.1 0.3
2 8 0.1 3.2 0.3 83.3%
3 8 0.1 2.0 0.5 80.0%
(1)在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中,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机械效率是    (精确到0.1%)。
(3)由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4)由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5)在第三次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如图2丁所示改变绳端拉力方向,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图2
五、计算题(14题4分,15题10分,共14分)
14.【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安徽涡阳普九学校月考)在如图所示的杠杆模型中,O为杠杆的支点,则:
(1)F1、F2的力臂分别长多少cm
(2)若F1=300 N,为使杠杆平衡,F2的大小等于多少N (杠杆本身重力不计)
1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湖北荆州中考)美的楼宇科技荆州产业园项目是美的集团继冰箱和洗衣机项目后,第三个落地荆州的生产基地,将成为美的楼宇科技在全国最大的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标杆工厂。项目建设中,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为70 kg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6 m,用时10 s。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为600 W,不计绳重和摩擦,g=10 N/kg。求:
(1)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2)10 s内电动机输出的总功;
(3)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4)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另一批建筑材料时,机械效率是90%,则该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答案全解全析
1.A 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故A错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都要做额外功,故B正确。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的占比大,但做功不一定快,故C正确。使用动滑轮的目的是省力,但这需要满足“物重大于动滑轮重量”的前提条件,否则不一定可以省力,故D正确。
2.D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对杠铃施加了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运动员没有对杠铃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人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站立不动,人对书包的力竖直向上,但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人没有对书包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小朋友用力推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推动,有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送货员将货物从地面搬到车上,送货员对货物有向上的作用力,而货物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送货员对货物做了功,故D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3.B 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选项错误。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选项正确。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C选项错误。起瓶盖的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选项错误。
4.D 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此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不能省力,故A错误。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此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不能省力,故B错误。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不能省力,故C错误。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动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小,能省力,故D正确。
5.A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设物重为G。A选项中,使用此动滑轮时,F1=2G;B选项中,此装置是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F2=G;C选项中,此装置是滑轮组,F3=G;D选项中,斜面为省力机械,F46.A 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Gh=450 N×4 m=1 800 J,故A正确。根据η=得到拉力做的总功:W总==2 400 J,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股数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4 m=12 m,由W总=Fs可得,工人施加的拉力:F==200 N,故B错误。根据F=(G+G动)得到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200 N-450 N=150 N,故C错误。拉力F的功率:P==240 W,故D错误。
7.右 4
解析 为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右端偏高,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设杠杆的一个小格是L,一个钩码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2G×4L=nG×2L,解得n=4,所以应在B点挂4个钩码。
8.30 3 0
解析 推力做功W=Fs=10 N×3 m=30 J;推力的功率P==3 W;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
9.> 120 远离
解析 根据图2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F1的力臂要小于F2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F2;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OA=G×,则F×0.4 m=40 N×,解得:F=120 N,即在A端施加的最小力为120 N;在杠杆重力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动力的大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可以增大动力臂或减小阻力臂,所以为了减小升起闸杆的力,可以适当将支点O远离A点。
10.600 180 240
解析 物体移动的距离:s物=v物t=0.2 m/s×10 s=2 m,由图知,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3s物=3×2 m=6 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绳=100 N×6 m=600 J,克服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ηW总=60%×600 J=360 J,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180 N,额外功:W额=W总-W有=600 J-360 J=240 J。
11.下 80% 减小斜面表面粗糙程度
解析 将货物沿斜面匀速推上车厢时,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由于斜面与水平地面夹角为30°,由数学知识可知,斜面长度等于高度的二倍,即s=2h,则斜面的效率η==80%。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有关,在不改变斜面与地面夹角和货物质量的情况下,采用减小斜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12.如图所示
解析 (1)当挂较重的衣物时,为了使晾晒架A点受到的支持力最小,动力臂和阻力一定时,阻力臂越小,动力越小;应选择离支点最近的B点,垂直于阻力臂画出阻力F2。(2)支架对A点的支持力垂直于支架向右,从O点画出到支持力F1作用线的垂线,该线段的长即动力臂l1。
13.(1)匀速 (2)1.8 74.1% (3)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2、3 (5)偏低
解析 (1)实验中要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便于读数。(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 N;第一次实验机械效率:η=≈74.1%。(3)由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4)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5)在图丁中,若拉力F向右倾斜,则拉力变大,总功变大,有用功不变,故测出的机械效率将偏低。
14.解析 (1)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力臂,由图可知,F1的力臂L1=20 cm,F2的力臂L2=60 cm。
(2)杠杆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300 N×20 cm=F2×60 cm,解得F2=100 N。
15.解析 (1)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v==0.6 m/s。(2)10 s内电动机输出的总功W=Pt=600 W×10 s=6 000 J。(3)由图知n=2,则s=nh=2×6 m=12 m,拉力F==500 N,G物=mg=70 kg×10 N/kg=700 N,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G物+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物=2×500 N-700 N=300 N。(4)由η=得,此时的物重G'==2 700 N,此时拉力F'=(G'+G动)=×(2 700 N+300 N)=1 500 N,电动机拉绳的速度v'==0.4 m/s,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v″=×0.4 m/s=0.2 m/s。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五)机械与功、实验与计算(含解析)

下一篇: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素养综合检测(二)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