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安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
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
1.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 B.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D.工匠融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
2.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木制雕刻 B.露天烧烤 C.苹果榨汁 D.手工刺绣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混合气体缓缓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
B 鉴别碳粉、铁粉、氧化铜三种固体 取样,分别滴加足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C 分离铜粉和氯化钠粉末的混合物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探究水的组成 加肥皂水,观察
4.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
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③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④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⑤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⑤
5.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1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s
C.该元素的中子数为117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6.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境
①适量的补充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疾病 ②用亚硝酸盐腌制蔬菜 ③误食重金属盐,应喝大量的鲜榨果汁解毒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③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生活
①档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②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③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①用活性炭除去汽车内的异味 ②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③用洗洁精和汽油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含有氧元素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8.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9.密闭容器中有物质甲、乙、丙、丁,其有关反应数据如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8 1 36 10
反应后质量(g) x 20 0 31
A.表中x=0 B.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C.甲可能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比为乙:丁=20:31
二、非选择题
10.拉瓦锡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曾把汞(Hg)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得到了红色粉末氧化汞(HgO),又把这种红色粉末加热,得到汞和氧气,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11.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了洗涤剂的水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2)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则X的化学式为 。
(3)液化气灶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煨制鱼头的砂锅外壁常因丙烷的 (“完全”或“不完全”)燃烧产生黑灰,将灶具的进风口 (“调大”或“调小”)可以避免黑灰产生。
(4)天然水多为硬水,日常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2.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该微粒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2)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 。
(3)图3是尾气治理过程反应微观图,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1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图中A是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为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提示:B中x、y与C中x、y不相同)
(1)铯原子的质子数是 ,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B中,当时,该离子的符号为 。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图C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三种元素中,电子层数相同的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
14.化学基础与常识
(1)二氧化碳可用于电子工业,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检测仪器的校正气等。二氧化碳不属于(双选,填序号)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有机物 D 化合物
(2)截止五月底,黄冈、孝感、咸宁三地的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已经基本完成。下列实验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单选,填序号) 。
A 玻璃烧杯 B 铁架台
C 橡胶塞 D 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时用到的纯棉毛巾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用符号表示) ;氯化钠的构成粒子为Na+和(用符号表示)
(4)用" "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的个数比为
15.下图中都是初中化学常接触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关系。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乙是气体单质,E和F都是黑色固体。(注: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省略)丙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丁是红色固体单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丁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6.实验室常见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一)加热氯酸钾 (二)加热高锰酸钾 (三)分解过氧化氢。
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如图装置A正在制取氧气,则制取氧气的方法是上述三种方法中的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要装满水的目的是③ ;
(3)实验室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以下几步,其中正确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 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4)用装置D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操作是 ;
(5)从环保、节能、操作简单的角度分析,制取氧气时最好选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 。
17.化学社团的同学用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图Ⅰ中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砝码和游码使天平平衡,记录所称得的质量为M1,待反应后锥形瓶冷却,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得的质量为M2。图Ⅱ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和一块石棉网,称量其质量为M3,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冷却后将燃烧后的产物和石棉网一起称量,称得其质量为M4。
[知识回顾] 质量守恒定律: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分析]
(1)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
(2)红磷燃烧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
(3)M1=95.9 g,M2=95.9 g,则红磷燃烧 (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M4 (填“>”“=”或“<”)M3,理由是 。
[实验结论] 图Ⅰ和图Ⅱ两个实验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是 。
18.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