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水的组成(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同步学习中考真题练(人教版)

课题3 水的组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学习中考真题练(人教版)
课题3水的组成
一、选择题
(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
1.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涉及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2 B.NO2 C.HNO3 D.NH3
(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
2.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钢 B.银 C.干冰 D.冰水混合物
(2023·宁夏·中考真题)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节约用水
C.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净化水时利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
4.重庆被誉为“山水之城,魅力之都”。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
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
5.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
6.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的陶艺“踢毽子”,童稚十足,形神兼备。这种陶艺的制作用到了钾长石(主要成分KAlSi3O8)、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3)和萤石(主要成分CaF2)。其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

A.钾长石 B.萤石 C.方解石 D.石英砂
(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
7.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
8.气凝胶是一种密度特别小的新型固体材料。下列制备气凝胶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碳化硅 B.铜 C.二氧化硅 D.石墨
(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
9.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质量比为2:1 B.H2具有助燃性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
(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
11.如图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的气体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产生气体b的一端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C.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强其导电性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
12.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
(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
1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干冰 B.硫粉 C.硝酸铵 D.医用酒精
(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冰水 B.液氧 C.沼气 D.酒精
(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
1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
1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O2 C.KClO3 D.C2H5OH
(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
1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
B.活性炭可用于冰箱除味剂
C.氢氧燃料电池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D.商场里标有“补钙”“补铁”的保健品,这里的“钙铁”指的是单质
(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
1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CaO D.
(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
19.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C.家用制氧机有的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得到较纯的氧气,该过程氧分子未发生变化
D.实验室电解水制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
20.2023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如图是世界气象日聊城当日天气状况的手机截屏,图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
2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要节约用水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8
C.河水通过沉降、过滤、消毒可得到纯水
D.地下水可以无限度地开采,对环境无影响
(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
22.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 体积为,木条燃得更旺 体积为,气体燃烧
A.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 B.两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不相同
C.正极气体为氧气,负极气体为氢气 D.结合气体密度可计算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二、科普阅读题
(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
23.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对水消毒是处理饮用水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为自由氯,而自由氯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副产物三氯甲烷(CH4Cl3)。二氧化氯(ClO2)不与水中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在控制CH4Cl3生成方面效果显著。目前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工艺可有效控制毒副产物CH4Cl3的生成。
自来水厂常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制备ClO2,然后将ClO2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ClO2受热、见光易分解。
生活用水常含有钙和镁的化合物,在水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会结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稀醋酸或稀盐酸来洗涤。
(1)ClO2属于 (填“单质”或“氧化物”)。
(2)结合本文,你对保存ClO2的建议是 且放在阴凉处保存。
三、实验题
(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
24.用下图电解水实验研究水的组成。

(1)经检验a管中产生,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推论是 。
(2)用带火星木条检验b管中气体为的现象是 。
四、填空题
(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
25.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子系统。
(1)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 。
(2)在水处理系统中,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利用活性炭具有 性。
(3)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
②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
③在舱内,该转化的优点是 。
(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
26.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
27.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常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2)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甲、乙两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3)本实验除了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外,还可验证水分子的微观构成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N2是由氮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NO2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HNO3是由H、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NH3是由N、H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A、钢为铁、碳的合金,其中含有铁和碳等,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银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C、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 、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是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并不是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达到净水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D
【详解】A、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
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以减少水的浪费,节约用水,故C正确;
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D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a与负极相连,b与正极相连,所以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正确;
B、b管收集到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错误;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而从水分解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
故选C。
6.D
【详解】A、钾长石的主要成分是KAlSi3O8,是由K、Al、Si、O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萤石主要成分是CaF2,CaF2是由Ca、F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方解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Ca、C、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由Si、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A、地球上绝大部分是海水,淡水较少,而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故A正确;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故B错误;
C、物质是元素组成的,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淘米的水含有一些营养物质,可以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碳化硅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没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
B、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氧化物;
C、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是氧化物;
D、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氧化物。
故选C。
9.B
【详解】A、含有一种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只有一种原子,即只含一种元素,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B、含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C、含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D、含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a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a(氢气)和b(氧气)体积比为2: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a(氢气)和b(氧气)质量比为4:32=1:8,故A说法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说法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说法正确;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A、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的气体a较多,为氢气,具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
B、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气体b为氧气,与电源正极相连,正确;
C、硫酸钠由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组成,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强其导电性,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故选A。
12.D
【详解】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需要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水体有自净能力但能力有限,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环境。不符合题意;
C、物质由元素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水由氢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除去色素异味,灭菌消灭水中有害细菌病毒,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符合题意;
故选D。
13.A
【详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定义,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硫粉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是由氮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虽含有氧元素,但元素种类有三种,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医用酒精是由酒精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A
【详解】A、冰是固态的水,冰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酒精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D
【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O2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
B、AgNO3中含有银、氧、氮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H2SiO3中含有氢、硅、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H2O2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16.B
【分析】氧化物为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氧气只有一种元素,故为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有氮、氧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为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氯酸钾中有钾、氯、氧三种元素,故不是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不是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D
【详解】A、氮气在常温化学性质很稳定,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A选项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味剂,B选项正确;
C、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所以氢氧燃料电池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C选项正确;
D、商场里标有“补钙”“补铁”的保健品,这里的“钙铁”指的是元素,D选项错误。
故选:D。
18.C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一是氧元素。
【详解】A、O3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B、KMnO4由三种元素组成,是含氧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CaO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一是氧元素。符合题意;
D、H2SO4由三种元素组成,是含氧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19.D
【详解】A、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选项正确;
C、家用制氧机有的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得到较纯的氧气,该反应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氧分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D、实验室电解水制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不正确。
故选D。
20.C
【详解】氧化物的定义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图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所以共有3种;
故选:C。
21.B
【详解】A、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需要节约用水,故选项A说法错误;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电解水实验结论“正氧一、负氢二”可知,负极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2):32=1∶8,故选项B说法正确;
C、河水通过沉降、过滤、消毒等环节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不可以无限度地开采,过度开采对破坏环境,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22.D
【详解】A、为了实验准确,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故选项正确;
B、正、负极均能观察到由无色气泡产生,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体积更多,速率更快;正极产生的是氧气,体积更少,速率更慢;故选项正确;
C、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故选项正确;
D、正负极收集的气体体积比5.15mL:10.38mL1:2,结合气体密度可计算气体的质量,但是不知道H、O原子的实际质量,不能计算出氢、氧原子个数比,故选项错误;
故选:D。
23.(1)氧化物
(2)密封避光
【详解】(1)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ClO2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氧化物;
(2)结合本文的信息,ClO2受热、见光易分解,故保存ClO2的建议是:密封避光且放在阴凉处保存;故答案为:密封避光。
24.(1)水中含氢元素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详解】(1)经检验a管中产生H2,电解水生成了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中含氢元素;
(2)氧气具有助燃性,故用带火星木条检验b管中气体为 O2 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5.(1)2:1
(2)吸附
(3) 分子 2:1 降低了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等合理即可)
【详解】(1)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即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1:2;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
(3)由图可知,甲为H2,乙为CO2,丙为H2O,丁为CH4,氢气与二氧化碳造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
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水)丁(甲烷)的个数比为2:1;
③在舱内,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可以有效降低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水和甲烷,使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
26.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详解】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大、来源广。
27.(1)增强导电性
(2)1:2
(3)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详解】(1)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在水中能离解成可自由移动离子,水的导电性很弱,所以实验时常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来增强导电性。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与正极链接,为氧气,乙试管与负极连接为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3)水分子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氢气,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氧气,该实验还可以验证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课题2水的净化(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同步学习中考真题练(人教版)

下一篇: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同步学习中考真题练(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