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广东省2023-2024学年
三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预测必刷卷(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分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
2.一袋玉米重100千克,( )袋这样的玉米重1吨。
A.10 B.20 C.50 D.100
3.5个( )是。
A. B. C.
4.下面物体中,( )的质量最接近1吨。
A.2头猪 B.40名三年级的学生 C.1头大鲸鱼
5.如图,将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24 B.30 C.60
6.下面由四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中,( )的周长最短。
A. B. C.
7.下面算式中积最接近1800的是( )。
A.295×8 B.6×296 C.258×9
二、填空题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千米=( )米 8厘米=( )毫米
7分=( )秒 1吨-900千克=( )千克
9.国庆节期间,小明一家去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电影9:30开始放映,12:03结束放映,这部电影的时长是( )分。
10.计算200×9时,要先算( )×( )=( ),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
1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分针在钟面上走( )小格;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时针在钟面上走( )小格。
12.在○里填上“>”“<”或“=”.
13.一根绳子12米,对折2次,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是( )米。
14.比106多714的数是 ; 比975少223.
15.5吨的9倍是( )吨,4厘米的( )倍是24厘米。
三、判断题
16.在减法中,差一定小于减数。( )
17.把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两次后,每小段的长度是原来绳子的。( )
18.三位数与二位数的差一定是三位数。 ( )
19.8的5倍是40。( )
20.正方形的一条边长是周长的。( )
21.王老师每天从家步行20分钟到学校,她每分钟大约走100米,她家距离学校大约有2千米。 ( )
22.三位数乘一位数(0除外),所得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
23.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加6,减数减3,差将会增加9。( )
四、计算题
2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9-44= 36+63= 60×3= 312×0= 101×5≈
1-= += += -= 98+42≈
25.竖式计算。
118-103= 224-197= 214+159= 165+132= 337+267= 380-114=
26.混合运算。
72÷(493-484) 256+142×4 473×2-762
27.看图列式计算。
(个)
28.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作图题
29.涂一涂.
六、解答题
30.
(1)买一个和一共需要多少钱?
(2)妈妈买了这三种商品,收银员应收多少元钱?
31.一个长方形的篮球场,长是100米,宽是6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三(3)班同学参加合唱比赛,每行12人,可以站4行,如果每行8人,可以站几行?
三(1)班订《数学报》的人数有27人,订《语文报》的人数有32人,两份都订的有15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三(1)班共有多少人?
图书室有故事书522万本,比文艺书多520万本,少儿科技书的本数正好是文艺书的2倍,学校图书室共有科技书多少万本?
35.科技园内上午有812人,中午离开了25人,下午又来了46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B
【分析】A和B选项中,都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和3份,故四分之三大;把A和C选项比较,C中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表示其中的1份,故四分之一大,综上所述,最大的是四分之三。
【详解】A.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
B.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
C.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表示其中的1份。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分数大小的比较,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然后对比大小,做到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
2.A
【分析】1吨=1000千克,10个一百是1000,据此可知几袋这样的玉米重1吨。
【详解】1吨=1000千克
根据10个一百是1000,则10个100千克是1吨,所以10袋这样的玉米重1吨。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1吨=1000千克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3.B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表示其中5份,即5个。
【详解】5个是。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4.B
【解析】略
5.C
【分析】先用24除以4,求出剪成后小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它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24÷4=6(厘米)
(24+6)×2
=30×2
=60(厘米)
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
故答案为:C。
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小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6.C
【分析】根据周长的定义知道,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该图形的周长,所以通过平移转化思想,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然后再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计算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周长是:(3+2)×2=5×2=10(厘米)
B.周长是:(3+2)×2=5×2=10(厘米)
C.周长是:2×4=8(厘米)
10厘米>8厘米,所以C选项的周长最短。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巧算周长,关键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计算。
7.B
【分析】计算出三个选项的结果,然后比较即可。
【详解】A.295×8=2360,2360-1800=560
B.6×296=1776,1800-1776=24
C.258×9=2322,2322-1800=522
24<522<560
所以最接近1800的是6×296。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8. 6000 80 420 100
【分析】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1分=60秒,1吨=1000千克,据此进行单位换算。
【详解】6千米=6000米;
8厘米=80毫米;
7×60=420,故7分=420秒;
1吨=1000千克,1000-900=100,故1吨-900千克=100千克。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9.153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电影结束放映的时间减去电影开始放映的时间,即可求出电影的时长。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据此将电影的时长换算成分。
【详解】12时3分-9时30分=2(小时)33(分)=153(分)
则这部电影的时长是153分。
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熟记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0. 2 9 18 2/两
【分析】计算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应先不让0参与计算,因此用整百数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计算200×9时,要先算2×9=18,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熟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1 5
【分析】在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共有60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走了60秒,60秒=1分,所以分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
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走了60分,60分=1小时,所以时针在钟面上走5小格;
此题考查在钟面上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明确1小时=60分,1分=60秒是解答的关键。
12.< < <
> > =
【解析】略
13.;3
【分析】一根绳子12米,对折2次,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了4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填空即可,然后用这根绳子的总长度除以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的总段数即可。
【详解】一根绳子12米,对折2次,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每段是:12÷4=3(米)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简单应用,应熟练掌握。
14. 820 752
【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06+714=820;
975-223=752.
故答案为820;752.
15. 45 6
【分析】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4厘米的几倍是24厘米,用除法计算;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5×9=45(吨)
24÷4=6
5吨的9倍是45吨,4厘米的6倍是24厘米。
熟练掌握对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详解】略
17.√
【分析】把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两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小段的长度是原来绳子的。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绳子被平均分成4份,每小段的长度是原来绳子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8.×
【分析】根据题意可分别计算出199-69、100-68、100-98的差,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199-69=130,此时差是三位数;
100-68=32,此时差是两位。
100-98=2,此时差是一位数。
由此可知,三位数与二位数的差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还可能是一位数。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计算,应采用举例法进行计算再判断。
19.√
【分析】要求8的5倍是多少,用8乘5即可。
【详解】8×5=40
所以,8的5倍是40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0.√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正方形的周长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据此解答。
【详解】正方形的一条边长是周长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关键掌握分数的初步认识。
21.√
【详解】100×20=2000(米)
2000米=2千米
所以:王老师每天从家步行20分钟到学校,她每分钟大约走100米,她家距离学校大约有2千米。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214×3=642,224×5=1120,三位数乘一位数(0除外),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三位数乘一位数(0除外),所得的积不一定是三位数,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原说法错误。
23.√
【分析】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加6,减数不变,差增加6。被减数不变,减数减3,差增加3。那么被减数加6,减数减3,差增加9。据此判断。
【详解】6+3=9
被减数加6,减数减3,差将会增加9。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差的变化规律,需熟练掌握。
24.55;99;180;0;500
;1;;;140
【详解】略
25.15;27;373
297;604;266
【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时,应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三位数减三位数时,应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118-103=15 224-197=27 214+159=373
165+132=297 337+267=604 380-114=266
26.8;824;184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详解】72÷(493-484)
=72÷9
=8
256+142×4
=256+568
=824
473×2-762
=946-762
=184
27.8×4=32(个)
【分析】篮球的个数是足球个数的4倍,用足球的个数乘4,求出篮球的个数。
【详解】8×4=32(个)
则篮球有32个。
28.17分米;100厘米;32分米
【分析】(1)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之和,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利用平移发现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3)图形的周长等于长是10分米,宽是4分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加上2条2分米长的线段的和。
【详解】7+5+5
=12+5
=17(分米)
(35+15)×2
=50×2
=100(厘米)
(10+4)×2+2×2
=14×2+2×2
=28+4
=32(分米)
29.
【解析】略
30.(1)593元
(2)961元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这两种物品的价格合并起来即可;
(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这三种物品的价格加起来起来即可解答.
【详解】(1)165+428=593(元);
答:买一个和一共需要593元钱.
(2)368+165+428=961(元);
答:收银员应收961元钱.
31.640米
【详解】试题分析: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篮球场的周长,再乘2即可解答.
解:(100+60)×2×2
=160×2×2
=640(米)
答:要跑640米.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32.6行
【详解】12×4÷8
=48÷8
=6(行)
答:可以站6行。
33.44人
【分析】根据题意,订《数学报》的人数和订《语文报》的人数已知,先用加法求出它们的和,再减去两份都订的人数即可求出三(1)班的总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
(人)
答:三(1)班共有44人。
此题主要考查了容斥原理的应用,要熟练掌握病灵活运用。
34.图书室共有科技书4万本
【详解】试题分析:故事书522万本,比文艺书多520万本,文艺书有522﹣520=2万本,少儿科技书一本数正好是文艺书的2倍,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少儿科技书有2×2=4(万本).
解:(522﹣520)×2
=2×2,
=4(万本).
答:图书室共有科技书4万本.
点评:首先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文艺书的本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完成本题要注意单位是“万本”.
35.1250
【分析】上午园内人数减去中午离开人数,再加上下午又来的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812-25+463
=787+463
=1250(人)
答:这时园内有1250人。
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