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反馈卷
一、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及温度计: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①__________;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②______;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③______________
3、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④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⑤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⑥________。
4、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⑦____________;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⑧___________;用前若不甩几下,示数只能升高不能下降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⑨______有关。
常考温度估测:人的正常体温约⑩________。人体感觉舒服的环境温度约 ________,洗澡时适合的温度约 __________
(二)、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 _________变为 ______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 _______(吃冰棒“粘”舌头);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 __________,凝固要 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固体可分为 _______和 ________;晶体:熔化时 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 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 ________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_________;
晶体:冰、海波 各种金属 奈
非晶体:玻璃 蜡 沥青 松香 陶瓷 塑料
3、晶体熔化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化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凝固的条件: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会画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能量的传递和转移具有 _________。热量只能从温度 __________的物体传给温度 ____________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
(三)、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_________;物质从 ___________变为 _________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 ___________、液化要 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汽化的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
(1)蒸发:在 __________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 ____________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C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 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 ______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 ______(高压锅煮饭);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液体沸腾的条件: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沸腾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锅烧水)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5.液化现象:“白气”、白雾,洗澡时镜子变模糊,露珠的形成,从冰箱拿出的物体,过了一会儿上面会附着一层水珠
(四)、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 ________直接变为 _______叫升华;物质从 _______直接变为 _______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固体清新剂变少,钨丝变细;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51________表面),雾凇,雪糕上的“粉”,霜,用久了的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52_____________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53__________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54__________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55________而成),小冰晶下落可56_______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57___________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58___________而成的
二、反馈练习
1.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2.两只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同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 )
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3.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3℃、﹣196℃和﹣78.5℃。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4.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5.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凝固点点分别为-117℃、-30℃、-38.8℃,南极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三种温度计均可
6.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A.29℃ B.32℃ C.30℃ D.35.5℃
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C.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人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9.冬天乌苏里江气温低到﹣50℃,冰面之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 )
A.﹣50℃ B.0℃ C.低于0℃,高于﹣50℃ 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11.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①吃冰棒解热;②烧开水时冒“白气”;③冰冻的衣服干了;
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了一层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2.看图填空。
(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2)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3)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4)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V。
13.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此过程要 热(选填“吸”或“放”)。
14.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病人实际体温是37.8℃,体温计读数是 ℃;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5℃,体温计读数是 ℃.
15.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向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大量的热,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 形成的
16.衣箱中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 现象.冰箱里的氟利昂是一种热的搬运工,在冰箱内 吸热,在冰箱外 放热(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7.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18. 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有一定的熔点,而 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的.
19.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 ,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 和 ;蒸发现象是在 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 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 .
20.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 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 和 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 现象.
21.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 态;它在-40 ℃时处于 态;它在-39 ℃时处于 态或 态或 态.
22.如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 min.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 .(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23.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 (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24.夏天,我们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和“白气”的形成分别是 和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 .
25.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26.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和 。
27.今年春天,安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为缓解旱情进行了人工降雨,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
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同时伴随着吸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 ,同时伴随着放热.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28.小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像,如图甲、乙所示.
(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 .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29.如图所示,小宇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
(1)在图乙中BC段表示 过程.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2)计时5分钟时烧杯中的物质是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3)从图乙看水的沸点是 ℃;凝固点是 ℃.
(4)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
(5)图乙中 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数据画出来的.
(6)图丙中 (选填“a”或“b”)是计时8分钟时烧杯中气泡上升的情景.
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反馈卷
1.B
2.D
3.C
4.B
5.A
6.C
7.C
8.B
9.B
10.C
11.C
12. 36.6 337.5 2.50 2.7
13. 室内 凝华 放
14. 38.2 38.5
15. 熔化 汽化 水蒸气液化
16. 升华 汽化 液化
17.不变,吸热,水银,热胀冷缩.
18. 固体 晶体 非晶体 相同
19. 表面 表面 内部 任意 一定 程度不同
20. 液化 汽化 液化 凝华
21. 液 固 液 固 固液共存
22. 48 5 海波
23. 升华 凝华 霜
24. 凝华 液化 乙
25. 凝华 内 凝固
26. 升华 凝华
27. 升华 蒸发 液化 见解析
28. 秒表 98 低于
29. 熔化 DE 固液共存 100 0 吸热但温度不变 EF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