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盐化肥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NaNO3 HCl CaCl2 KOH
B.Na2CO3 K2SO4 BaCl2 HCl
C.HCl NaOH CuSO4 MgSO4
D.H2SO4 NaCl Na2CO3 CaCl2
2.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CO(NH2)2 B.Na2SO4 C.K2CO3 D.Ca3(PO4)2
3.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SO4、NaNO3、NaCl B.H2SO4、NaOH、NaCl
C.Na2CO3、CaCl2、HCl D.Ca(OH)2、NaOH、BaCl2
4.向用盐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关于下图曲线的推测正确的是
A.ab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 B.ab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C.bc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D.bc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5.下列化学反应与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
A.NH4HCO3=NH3↑+CO2↑+H2O (分解反应)
B.CuO+H2SO4=CuSO4+H2O (中和反应)
C.2Na+2H2O=2NaOH+H2↑ (置换反应)
D.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6.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氧化铜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C.铁和稀硫酸 D.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
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碳酸钙高含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
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接金属作保护气
D.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高可用来焊接金属
8.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A.HCl B.KNO3 C.K2CO3 D.FeCl3
9.下列各组物质中,难以满足左图所示物质间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A.X—O2,Y—CO,Z—CO2
B.X—Cu,Y—CuO,Z—CuSO4
C.X—CaO,Y—Ca(OH)2,Z—CaCO3
D.X—O2,Y—H2O,Z—H2O2
10.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 B.Zn+H2SO4═ZnSO4+H2↑
C.2H2O22H2O+O2↑ D.Na2CO3+Ca(OH)2═CaCO3↓+2NaOH
11.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钙溶液,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石蕊溶液 B.氢氧化铜 C.硝酸银溶液 D.碳酸钠溶液
二、填空题
12.实验室中有一杯含有MgCl2的水,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可以将其软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再向溶液中滴加 可以证明该硬水已经软化。在家里常采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13.鉴别三瓶无标签的稀盐酸、Na2CO3 溶液和 BaCl2 溶液时,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次实验鉴别:
①用一种指示剂,则可用 (填“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
②用一种盐溶液,则可用 溶液;
(2)小组同学不用其他试剂,只用三种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进行鉴别,证明溶液是碳酸钠所依据的现象是 。
1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用作燃料。
(3)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一种气体。
15.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类价二维图。
(1)写化学式:a ;
(2)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图2是用煤合成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方框丁中微粒的图示为 。
(3)类价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从含碳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完成下列表格:
转化类型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用途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工业炼铁
炼铜的置换反应
碳元素化合价不变 NaHCO3+HCl═NaCl+CO2↑+H2O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国人,掺有“蛋白精(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使约29.4万名婴幼儿出现肾结石症状,奶农及全国的乳品企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N3(NH2)3,三聚氰胺是一种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物,它含有 种元素,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2)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人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 (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B.肥皂水 C.纯碱水 D.糖水
17.“如图”表示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
(1)A点对应物质的类别是 ;C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 。
(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 (填字母);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
18.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氮气不参与任何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
A.避免容器中的空气对实验干扰
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将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全部赶到C装置中
(2)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是 克;
(3)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 。
19.下图试管中均装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相应试剂探究其化学性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试管B中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3)写出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同学们发现试管C、D中均无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于是又进一步探究:
【实验探究】
①为了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已发生反应。
②怎样证明C中也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方法很多,其中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反应前后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如在C中先滴加 ,再加入盐酸后,溶液颜色由 ,说明已发生反应。
【实验规范】: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
四、计算题
20.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另外还含有少量SiO2等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孔雀石中碱式碳酸铜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30g孔雀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0g稀硫酸分成四等份,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77.8 125.6 174.5 224.5
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杂质不与硫酸发生反应)
(1)反应前将孔雀石粉碎的目的是 。
(2)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 g。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四种物质中,只有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且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则无法鉴别,该选项符合题意;
B、四种物质中,氯化钡能与碳酸钠、硫酸钾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相互滴加,既能产生沉淀,又能产生气体的为碳酸钠,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为盐酸,剩余的为硫酸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四种物质中,硫酸铜为蓝色,将硫酸铜滴入剩余三种物质中,能产生沉淀的为氢氧化钠,再将氢氧化钠滴入剩余两种物质中,能产生沉淀的为硫酸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能与硫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则既能产生沉淀,又能产生气体的为碳酸钠,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的为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为硫酸,剩余的为氯化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A、CO(NH2)2含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B、Na2SO4不含氮元素,不是氮肥,不符合题意;
C、K2CO3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Ca3(PO4)2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错误;
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其它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错误;
C、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两溶液混合时出现白色沉淀和放出气体的现象,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正确;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不发生反应,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错误。故选C。
4.C
【分析】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后,首先是Ba2+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OH-跟盐酸中的H+发生反应生成水;由于H+的存在,OH-不能与Mg2+产生沉淀Mg(OH)2,待H+完全反应,OH-与Mg2+开始生成Mg(OH)2沉淀,当MgSO4溶液全部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不再产生沉淀。由分析可知: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oa段表示产生的沉淀只是BaSO4,由于HCl的存在,OH-不能与Mg2+产生沉淀Mg(OH)2;ab段表示的沉淀有BaSO4和Mg(OH)2,是因为H+完全反应后,不仅Ba2+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BaSO4沉淀,而且OH-与Mg2+反应产生沉淀Mg(OH)2,所以沉淀多;bc段表示沉淀有Mg(OH)2沉淀,因为溶液中 反应完,只有Mg2+与OH-生成Mg(OH)2沉淀;cd段没有沉淀,因为溶液中MgSO4溶液已完全反应完,不能与加入的Ba(OH)2反应,Ba(OH)2是过量的。
【详解】A、ab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不是硫酸钡,此选项错误;
B、ab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不是氢氧化镁,此选项错误;
C、bc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此选项正确;
D、bc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没有硫酸钡,此选项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A、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氧化铜的状态为固态,反应生成物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故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故A符合题意;
B、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于该反应生成了沉淀,所以反应后溶于总质量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于该反应生成了沉淀,所以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A正确。
B、碳酸钙高含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B正确。
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接金属作保护气,C正确。
D、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D错误。
故选:D。
8.C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能与HCl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钙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KNO3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K2CO3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B、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过氧化氢,难以满足如图所示物质间一步转化关系,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A.反应CaO+H2O═Ca(OH)2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B.反应Zn+H2SO4═ZnSO4+H2↑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反应2H2O22H2O+O2↑是分解反应,故C错误;D.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是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答案为D。
11.C
【详解】A.石蕊溶液遇盐酸变红,遇氯化钙不变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铜遇盐酸会被溶解,遇氯化钙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C.盐酸和氯化钙中均有氯离子,所以硝酸银溶液遇盐酸和氯化钙均会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遇盐酸产生气泡(二氧化碳),遇氯化钙会生成沉淀(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MgCl2+2NaOH=2NaCl+Mg(OH)2↓ 肥皂水 煮沸
【详解】MgCl2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反应式是:MgCl2+2NaOH═2NaCl+Mg(OH)2↓;加入肥皂水后,有较多的泡沫产生,说明硬水已经软化;在家里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故答案为MgCl2+2NaOH═2NaCl+Mg(OH)2↓;肥皂水;煮沸。
13. 石蕊试液 Na2CO3 与一种溶液混合有气泡,与一种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
【详解】(1)①用一种指示剂,则可用紫色石蕊试液,因为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钠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氯化钡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而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无法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钡;
②用一种盐溶液,则可用碳酸钠溶液,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
(2)将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只产生气泡的是稀盐酸,只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钡,与一种溶液混合有气泡,与一种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
14. Zn+H2SO4=ZnSO4+H2↑ C2H5OH+3O22CO2+3H2O 2NaHCO3Na2CO3+H2O+CO2↑
【详解】(1)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3)干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一种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是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点:一是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正确;二是化学反应条件正确;三是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四是正确使用“↑” “↓”。
15.(1)CH4
(2)
(3) 治疗胃酸过多
【详解】(1)a处碳的化合价为-4价,氢化物的化学式为:CH4;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该反应中方框丁中的微粒是一个氢分子,图示为;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在来炼铁时,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化合价升高
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利用碳的还原性可以炼铜,在反应碳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方程式是:,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由于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6.(1) 纯净物 3/三 66.7%
(2)BC
【解析】(1)
根据三聚氰胺只含有一种物质,所以是纯净物,故填:纯净物;
三聚氰胺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故填:3或三;
含氮的质量分数为
(2)
蚊虫叮咬后在皮肤中注入少量酸性物质,可以使用碱性物质反应掉,香油、糖水呈中性,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肥皂水呈碱性,故选肥皂水和纯碱水,故填:BC。
17. 单质 NO2 F N2O5+H2O = 2HNO3
【详解】(1)A点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的是单质;C点元素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故填:单质;NO2;
(2)硝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NO3中氮元素化合价是x,则:(+1)+x+(-2)×3=0,解得x=+5,又硝酸钾属于盐,所以是F点;D点氮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2O5+H2O=2HNO3。故填:F;N2O5+H2O=2HNO3。
18.(1)A
(2)3.52
(3)解:设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x
x=84.8%
答: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4.8%
(4)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
【详解】(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故选A;
(2)由图乙可知,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3.52g;
(3)见答案;
(4)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被C装置吸收,故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
19.(1)溶液变红
(2)复分解
(3)
(4) 产生气泡 无色酚酞试液 红色变为无色 B
【解析】(1)
试管A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
(2)
试管B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反应符合“两种混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
试管C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实验探究:①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加入足量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观察到:产生气泡,说明已经发生反应;
②可在C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反应已经发生;
实验规范:实验结束后的废液既不能带出实验室,也不能倒入下水道,防止腐蚀管道,应倒入废液缸内。
故选B。
20.(1)增大反应接触面积
(2)5.5
(3)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50g稀硫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30g-77.8g=2.2g
设5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解析】(1)
反应前将孔雀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接触面积,使反应进行的更充分;
(2)
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30g+200g-224.5g=5.5g;
(3)
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