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一)
物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 4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 分;第 8~10题有
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B D D AC CD AB
【解析】
1.因物体运动方向保持不变,位移、速度、动能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存在往复的情况,故 A、B、
D 均不符合题意。
2.由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分布规律可知 A、B、C 三处的电场强度方向均与电荷连线平行,则试探电荷在三处所
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同;电场力大小与场强大小分布一致,故 FA FB FC ;A、B、C 三处的电势应为 A B C ;
试探电荷在三处的电势能 E大小应为 EA EB EC 。
3.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及白光照射水面油膜呈现彩色图样,是光的干涉现象;偏振片制成的太
阳镜,可解决眩光问题,说明了光的偏振;以上情况与“光是一种波”的观点相符。一束白光从空气射入玻
璃三棱镜后形成彩色条纹,是光的色散现象,符合题意。
4.缓慢推动斜面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仅其方向保持不变,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及方向均发生变化;
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由矢量三角形法则可知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等于斜面对小球的支持
力大小。
Mm 81
5.由万有引力定律 F G 2 及题设条件可知所求两个引力的大小之比约为 。r 49
6.由题知,三根导线在三角形中心 O 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0,则 P 处导线的电流变化前三角形中心 O
处的合磁感应强度为 0;P 处导线的电流变化后,三角形中心 O 处的合磁感应强度根据矢量叠加原则大小应
为 3B0。
h
7.根据题意,由功能关系可知整个过程摩擦力对木块做功为 mgx; ;若保持 h和μ不变,θ增大,木块应
x
在 A 点停下;若保持 h和μ不变,将斜面底端延长至 A 点,木块则刚好不下滑。
8.滑片向右滑动,总电阻变小,总电流 I2变大,电压表U E I 2 (r R3 ),电压表示数变小, 电流表 A1示数
I I U1 2 R ,其中 U 减小、I2增大,则电流表 A1示数 I1变大,故 A 正确。由 A 项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小,故2
U U
B 错误。由 I1 I2 可知,公式两边求变化(求微分): I I R 1 2 R ,其中ΔI1为正数,ΔI2为正数,ΔU2 2
为负数,代入符号,则有 I1 I2 ,故 C 正确。由U E I 2 (r R3 )可知,公式两边求变化(求微分):
U
U 0 U I 2 (r R3), 则有 (r R3), r R3 定值I ,故 D 错误。 2 I2
9.车匀速前进,O 的加速度为 0,A 相对于地面静止,所以 vA v R 0,故 A 错误。车的速度 v = R ,也就
是后轮中心对地的速度, vB 2R 2v ,故 B 错误。由于车轮中心 O 的加速度为 0,轮上各点对 O 都以速
2
度 v v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中心 O 的加速度大小也就是对地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 C、D 正确。
R
10.两物体所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小球向左到达最高点时两者共速,由
0 (m 2m)v 可知 v 0,所以 mgR mgh,得 h R ,即小球向左能达到的最高点是 A,故 A 正确。由
0 mv1 2mv 0 mv t 2R2 可得 1 2mv2 t ,即 0 mx1 2mx2,同时 x1 x2 2R,可得 x2 ,故 B 正3
mgR 1B C mv2
1
确。从 点释放后到 点有 1 2mv
2
2,0 mv1 2mv
2 3gR
2 ,解得 v1 3gR,v2 ;小球向2 2 3 3
下滑动时半圆槽加速,小球到最低点时槽的速度是槽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故 C 错误。小球相对于槽做圆周
(v v )2
运动,在最低点槽的加速度为 0 是惯性参考系,所以有 FN mg m 1 2 ,解得 FN 4mg,故 D错误。R
非选择题:共 5小题,共 57分。
11.(5 分)
(1)25(3 分)
(2)0.8(2 分)
【解析】由图可知,水平方向分位移 x 3.2cm ,竖直方向分位移 y1 2.4cm、y2 4.0cm,y2 y1 gT
2 ,
T y y 2 1 0.04s,所以 f 25Hz,小球初速度 v
x
g 0
0.8m/s。
T
12.(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0 分)
(1)如图所示
r R r R R
(2) 1 1 V(3 分) E R (3 分)E V
(3)0.65~0.76 均正确
U U r R r R R
【解析】(2)由电路图可知,满足 E U (r R )
1 1 11 ,化简可得
1 V ,由此
RV R U E R E RV
1 1 r R
可知在 图像中, k 1
r R
, b 1
RV 。
U R E E RV
( 3 ) 设 每 只 小 灯 泡 的 工 作 电 压 、 电 流 为 U 、 I ,
U E 3I (r R0 ) ,即U 6 12I ,将此关系图像画在灯泡 的U I 图像中,
如图,则交点为电路的工作点,则 I 0.32A、U 2.2V,则 每只灯泡消耗的
功率 P IU 0.70W ,由于读数误差,范围在 0.65W~0.76W 均可以。
13.(10 分)
3
解:(1)由图可知, 15m
4
所以 20m ①
波速 v为
v x 15 m/s 50m/s
t 0.3
②
(2) t 2.0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③
3
由 T 0.3s得 T 0.4s ④
4
5πrad/s ⑤
由于波源起振方向向上,所以波源的振动方程为 y 2sin(5πt )cm ⑥
y 0,0≤t 0.3s
x 15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⑦
y 2sin
5πt
3
π
2
cm,t≥0.3s
评分标准:本题共 10 分。正确得出①、②、③式各给 2 分,其余各式各给 1 分。
注:直接得到⑦式也给分,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14.(14 分)
解:(1)粒子从 A 点到 C 点
qE ma ①
L v0t ②
h 1 at 2 ③
2
v2y 2ah ④
v v20 v
2
y ⑤
qEL2
解得 v0 2mh
v 2qEhy ⑥m
v qE (L2 4h2 ) ⑦
2mh
(2)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过程中
2
qvB m v ⑧
R
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 x 轴的两点间的距离为轨迹圆的弦,弦长为
x 2R sin ⑨
为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
x 2mvsin
2mv 2
解得 y 2mqEh ⑩
qB qB qB
所以粒子第二次经过 x 轴时的位置与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x L x
x 2解得 L 2mqEh
qB
评分标准:本题共 14 分。正确得出⑧、⑨式各给 2 分,其余各式各给 1 分。
注: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15.(18 分)
解:(1)设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v0,则
mgL 1 mv20 ①2
解得 v0 12m/s ②
在最低点绳被拉断前瞬间
v2
T mg m 0 ③
L
解得T 3N ④
(2)小球与物块 A 结合成物块 C,设 C 的速度为 v ,则
mv0 (m mA)v ⑤
解得 v 6m/s ⑥
之后,C 在 B 上滑动,直到与 B 右侧的挡板发生弹性碰撞,对碰撞过程
(m mA)v (m mA)vC mBvB ⑦
1 (m m )v2 1 (m m )v2 1 m v2 ⑧
2 A 2 A C 2 B B
解得 vC 3m/s ⑨
vB 3m/s ⑩
(3)C 与 B 碰撞后,C 先在 B 的光滑表面上向左匀速运动,B 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 B 经时间 t 减速到零,
且 C 还没有滑入 B 的粗糙表面,则
2 (m mA mB )gt 0 mBvB
解得 t 0.75s
在此过程中设 B、C 的位移分别为 xB 和 xC,则
x 1 (v 9B 2 B
0)t m
8
xC vCt
9
m
4
x | x x | 27m x 27C 相 对 于 B 的 位 移 大 小 为 C B , 由 m d 3.75m , 可 知 假 设 成 立 。8 8
当 C 滑到 B 的粗糙表面时,设 B 静止不动,则地面对 B 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f 1(m mA)g 0.8N ,B 与地
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 2 (m mA mB )g 2.4N ,比较可知 f fmax ,假设成立,B 静止不动。
设 C 在 B 的粗糙表面上能滑过的距离为 xC,则
1
1(m mA)gxC 0 (m m )v
2
2 A C
x 9解得 C m8
C 与 B 都停止运动时 C 与 B 右端的距离为 LCB d xC
39
解得 LCB m 4.875m 8
评分标准:本题共 18 分。正确得出①~ 式各给 1 分。
注:其他解法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