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
模拟卷02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试题考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一全册。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哪一句话可从牛顿第一定律演绎得出
A.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质量一定的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D.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若撤去,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为( )
A.,方向向右 B.,方向向右
C.,方向向左 D.零
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与位移x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
A.物体最终静止
B.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C.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D.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4.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0.0m/s B.10.2m/s C.10.3m/s D.10.4m/s
5.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t=0到t=t2时间内,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做加速运动,汽车乙做减速运动
B.汽车甲的位移大于汽车乙的位移
C.汽车甲的运动方向与汽车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D.在时刻t1,汽车甲追上汽车乙
6.2023年10月3日杭州亚运会跳台的跳水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全红禅完美一跳裁判全给10分并获得冠军。如图1所示是她站在跳台踏板起跳的精彩瞬间,从她离开跳板开始计时,跳水过程中全红禅重心的图像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内一直下降
B.运动员在时已浮出水面
C.运动员在水中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D.运动员重心内先上升再下降
7.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质量为的斜面。一质量的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撤去F。规定沿斜面向上为速度的正方向,物块运动过程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大小为
B.内物块的位移为0.5m
C.当时,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D.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8.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可能有摩擦力
B.物体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C.合力是真实存在的力,分力是不存在的虚拟力
D.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重力比正常情况下要大
二、多选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答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 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 kg的物体上,在另一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弹簧拉长至12 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 m/s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劲度系数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200 N/m B.N C. 400 N/m D.N
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加速度大小为
B.第4s末的速度为
C.前2s内的位移为8m
D.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
11.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某趟列车由8节车厢编组而成,从车头开始的第2、3、6和7共四节为动力车厢,其余为非动力车厢。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启动时,若每节动力车厢牵引力大小都为F,每节车厢质量都为m,每节车厢所受阻力都为一节车厢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启动时,整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第1节车厢对第2节车厢的作用力大于第2节车厢对第1节车厢的作用力
C.列车启动时,车厢内水平桌面对放在上面的茶杯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D.第2节车厢对第1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楔形物体b,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a正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此时对a施加以下的作用力,a仍沿斜面下滑,b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施加外力时,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在a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变
C.在a上施加沿斜面向下的力F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增大
D.在a上施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3,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增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1)这个实验 (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2)砂桶和砂的质量m 小车的质量M.
(3)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4)保持小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及对应的的数据如下表:
请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a-的图象 ,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的倒数之间的关系式是 .
1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七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0.10s。
(1)试根据纸带上的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速度值记录到下方的表格中 (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位置 B
瞬时速度
(2)将B、C、D、E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上图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如图所示,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1kg,它的右端与竖直墙间的距离为l=0.08m。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2m/s从长木板左端滑上长木板,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长木板足够长使得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不与墙接触,长木板与墙碰后以原速率反弹,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取g=10m/s2。从小物块滑上长木板开始计时,求:
(1)长木板经多长时间第一次与墙碰撞;
(2)小物块首次恰与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长木板与墙碰撞了多少次。
16.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小球开始下落时计时,求小球在最初2s内的位移大小;
(3)自小球开始下落时计时,求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大小。
17.如图为某一路段的俯视图,该路段全程限速12m/s,一辆汽车以9m/s的速度匀速行驶,前方有一路口要通过,绿灯还有2s将熄灭变为红灯,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9m。已知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刹车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
(1)若汽车此时立即以最大加速度一直加速通过路口,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违章?
(2)为保证安全,汽车不急于通过路口,为防止闯红灯且有压停车线,则汽车最多继续行驶多远就应开始刹车?
18.质量为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其向上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斜面固定不动,倾角。已知,,g取。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拉力F的大小;
(3)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x。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试题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没有提出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度量,AB错误,D正确,C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C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点评:切记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个问题:⑴它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⑵它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2.D
【详解】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
f=F1-F2=8N-2N=6N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6N;撤去F2后,外力为2N,故物体仍能处于平衡,所以合力一定是零。
故选D。
3.C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加速度a与位移x关系图线与x轴所围的面积表示,求最大速度.
【详解】A.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先变小后减为零,则物体先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最终加速度为0,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CD.根据v2=2ax知ax=,可知,加速度a与位移x关系图线与x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当x=x0时速度最大,设为vm.则得:a0x0=,解得 vm=,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到出加速度a与位移x的关系,知道图线与x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面积”最大时速度最大.
4.A
【详解】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即: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x-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汽车甲做减速运动,汽车乙做减速运动,选项A错误;在t=0到t=t2时间内,汽车甲的位移大小等于汽车乙的位移大小,选项B错误;斜率的符号表示运动的方向,可知汽车甲的运动方向与汽车乙的运动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由于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在时刻t1汽车甲与汽车乙相遇,选项D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斜率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两条v-t线的交点,表示位移相同.
6.D
【详解】A.根据题意,由图乙可知,运动员在内减速上升,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运动员在时,向下减速到0,则运动到最深处,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内运动员在水中运动,由图可知,加速度逐渐减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运动员在内减速上升,重心升高,内运动员向下运动,重心降低,则运动员重心内先上升再下降,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D.在的过程中物块匀速,则有
在撤去F后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以上三式联立可得,,故AD错误;
B.由图面积表位移可知内物块的位移为0.4m,故B错误;
C.由加速度大小,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故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故C正确。
故选C。
8.A
【详解】A.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并有相对运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选项A正确;
B.物体的速度为零,但是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即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选项B错误;
C.合力是找不到施力物体的,所以它不是实际存在的,分力是真实存在的力,选项C错误;
D.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的视重大于重力,而重力与正常情况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A。
9.AB
【详解】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当弹簧拉长至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
解得
故选AB。
10.AB
【详解】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知该图像表示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故图像的斜率,解得,A正确;第4s末质点的速度为,B正确;前2s内的位移为,第1s内的位移为,所以第2s内的位移为,故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CD错误.
11.AD
【详解】A.对列车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A正确;
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第1节车厢对第2节车厢的作用力等于第2节车厢对第1节车厢的作用力,B错误;
C.列车启动时,车厢内水平桌面对放在上面的茶杯竖直方向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有沿动车运动方向的水平摩擦力,两个力的合力方向斜向上方,C错误;
D.对第1节车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D正确。
故选D。
12.AD
【详解】A.分析a受力,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a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则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分解加速度则有水平方向的分量,则斜面对a的作用力在水平方向合力不为零且向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物体对b物体作用力的合力有水平向左的分量,则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确;
B.在a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1,相当于物体a的重力增加,则ab间的压力与摩擦力均增大,则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将增大,故B错误;
C.在a上施加沿斜面向下的力F2,而a对b的作用力没有发生变化,则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在a上施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3,则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将增大,故D正确。
故选AD。
13. 需要 3.19
【详解】(1)由于该实验只有绳子的拉力好测量而摩擦力不好测出,所以不能有摩擦力做功,所以需要平衡摩擦力.
(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绳子的拉力,只有当时,砂桶和砂的重力近似等于绳子的拉力.
(3)由于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故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所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4s,利用逐差法△x=aT2可得.
(4)根据图表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用一条直线将这些点和坐标原点连接起来,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斜率,则函数表达式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该实验中两个认为:①认为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条件是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②认为绳子的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力,条件是需平衡摩擦力.
14. 0.64 见解析 0.80
【详解】(1)[1]E点的瞬间速度等于DF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有
(2)[2]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3]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
15.(1)0.4s;(2)2
【详解】(1)物块滑上木板后,在摩擦力作用下,木板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木板加速度为a,经历时间T后与墙第一次碰撞,碰撞时的速度为v1,则对长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由位移公式有
又有
v1=at
联立解得
T=0.4s,v1=0.4m/s
(2)在物块与木板两者达到共同速度前,在每两次碰撞之间,木板受到物块对它的摩擦力作用而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因而木板与墙相碰后将返回至初态,所用时间也为T。设在物块与木板两者达到共同速度v前木板共经历n次碰撞,则有
v=v0-(2nT+△t)a=a△t
式中△t是碰撞n次后木板从起始位置至达到共同速度时所需要的时间.由于最终两个物体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前进,故上式可改写为
2v=v0﹣2nT
由于木板的速率只能位于0到v1之间,故有
0≤v0﹣2anT≤2v1
求解上式得
1.5≤n≤2.5
由于n是整数,故
n=2
16.(1)10s;(2)20m ;(3)15m
【详解】(1)小球自由下落至地面,根据位移公式
代入解得
(2)自小球开始下落时计时,求小球在最初2s内的位移
(3)自小球开始下落时计时,求小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
自小球开始下落时计时,求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大小
17.(1)汽车违章;(2)10.9m
【详解】⑴汽车做匀加速运动,v0=9m/s,a1=2m/s2,则t=2s内的位移
解得
汽车可以通过路口。
设汽车运动x0=19m时对应的速度vt,由得
汽车超速,所以汽车违章。
⑵刹车时a2=5m/s2,刹车时间
刹车位移
汽车最多继续匀速行驶的位移
18.(1)0.25;(2);(3)
【详解】(1)根据题意,取拉力的方向为正方向,撤去拉力F后,由图像可知,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施加拉力F的过程中,由图像可知,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3)根据图像中图像围成的面积表位移,由图像可得,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