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 溶液(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溶液
一、选择题
1.(2023上·湖北十堰·九年级十堰市实验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B 除去Zn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过量的镁,过滤
C 除去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钾 蒸发结晶,过滤
D 鉴别真假黄金 看颜色
A.A B.B C.C D.D
2.(2023上·天津和平·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清洗餐具时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C.在阳光下晾晒湿衣服——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D.冰箱内放置活性炭包——活性炭能吸附异味
3.(2023上·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分别加入适量的水
C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4.(2023上·辽宁沈阳·九年级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使用时应及时添加冷水
B.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放热,上层盏内油温升高,但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蒸发
C.夹瓷盏表面的油污可以用洗涤剂洗净
D.下层中的水不断减少,此现象的微观原因是水分子发生化学变化而分解
5.(2023上·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中)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海水淡化模拟实验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馏过程中a试管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增加导管的长度可以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
C.加热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和能量都变大
D.蒸馏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进行分离
(2023上·山东青岛·九年级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中)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崔忠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请回答下面小题。
6.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约为
A.0.94% B.21% C.78% D.0.03%
7.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汽油可洗掉衣服上的油污不是乳化作用
8.(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哈尔滨风华中学校考期中)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时,甲的溶解度是50g
B.℃时,取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甲
D.取等质量的甲和乙物质,配成甲、乙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大于乙
9.(2023·广东广州·统考二模)20℃时,在装有50mL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甲烧杯中加入50mL水,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已知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密度是1.12g/mL)
A.甲、乙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Na+和Cl﹣
B.甲、乙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甲>乙
C.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甲)%=2×w(乙)%
10.(2023上·江苏宿迁·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1.(2023上·陕西西安·九年级校考期中)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B.用洗涤剂能去除油污的原因是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12.(2023上·山东淄博·九年级山东省淄博第十五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变大
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C.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有白色浑浊出现
D.完全溶解于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13.(2023上·四川内江·九年级校考期中)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B.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C.太空中水的化学性质与地面不同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14.(2023上·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不断运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二、填空与简答
15.(2016·福建三明·模拟预测)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洁精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2)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 。
(3)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元素。
(4)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生活中要鉴别羊毛衫和合成纤维,可通过 的方法。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 。
(6)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当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会发生改变。如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 组成它的纯金属(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 。
16.(2023上·吉林辽源·九年级校联考期末)经实验测定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NaCl/g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g 20.9 31.6 45.8 63.5 85.5
(1)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区间为 。
(2)两种物质中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3)20℃时,将36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并升温至40℃,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2023上·山东东营·九年级校联考期中)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 。如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请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注射液的密度为 1g/mL)。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是 。
(3)有一瓶注射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液体减少为 50mL,从 100mL 变至50mL 的过程 中 , 如 图 2 能 正确反 映溶质质量 分数 的变化情况 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18.(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统考期中)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生活中,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过滤②蒸馏③静置沉淀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 性。
(2)农业上,利用水和氯化钠配制5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①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②将5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8%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 kg。
(3)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设备。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熄灭火焰的主要原理是______(填字母)。
A.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B.隔绝空气 C.清除可燃物
三、计算题
19.(2023上·山东潍坊·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敏同学取12.5g该样品进行实验,然后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1.1 1.1 1.1 1.1 0
请计算:
(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023上·山东聊城·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25g石灰石样品,粉碎后,将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5次加入该样品中,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2.2 4.4 6.6 8.8 8.8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3)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C
6.C 7.A
8.D
9.C
10.D
11.D
12.C
13.C
14.B
15.(1)乳化
(2)维生素
(3)钙/Ca
(4) 煮沸 灼烧闻气味
(5)隔绝空气或氧气
(6)大于
(7)4Al+3O2=2Al2O3
16.(1)20℃~30℃
(2)硝酸钾/KNO3
(3)变大
17.(1) NaCl 0.9%
(2)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3)D
18.(1) ② 吸附
(2) bacd 50
(3)B
19.(1)4.4
(2)解:设12.5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
(3)解:由表中数据知,每20g盐酸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气体,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9.1%。
20.(1)8.8
(2)四
(3)解:将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5次加入该样品中,所以1次用稀盐酸的质量为20g。
设:1次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8.2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卷B(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人教PEP版英语上册五年级期末词汇培优检测A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