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福州第十八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12 月检测
物理试卷 高三年级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时运用了微元法
B.乙图中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C.丙图中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丁图中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2.如图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端移动时,下面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小
B.电压表V1的读数变小,电流表A1的读数变小
C.电压表V2的读数变大,电流表A2的读数变小
D.电压表V2的读数变小,电流表A2的读数变小
3.在无风天气里,毽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下落的速度大小成正比。一毽子从高处由静止竖直
下落至地面过程中,位移大小为 x、速度大小为 v、加速度大小为 a,重力势能为 EP、动能为 Ek、下
落时间为 t。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小物块A套在水平杆上,一轻绳跨过固定的小滑轮O分别连接小物块A和小球 B。系
统开始时静止在图示位置,此时轻绳与水平杆间夹角为 30 。已知小物块A与小球 B的质量之
试卷第 1页,共 6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比为 2 :1,杆上 P点位于滑轮O正上方,且OP d,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
则系统由静止释放至小物块A运动到 P点的过程中( )
A.小物块A和小球 B的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B.任一时刻轻绳对小物块A和小球 B做功的功率大小均相等
C.小球 B的机械能守恒
D 2.运动到 P点时,小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 gd
3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5.某介质中两持续振动的振源 P、Q分别位于 x轴上 x1=-3cm和 x2=9cm处,t=0时刻两振源同
时开始振动,t=3s时刻在 x轴上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源 Q的这列波波长为 3cm
B.振源 P起振方向沿 y轴正方向
C.振源为 Q的振动方程为 y=-2sin(πt)cm
D.两列波在 x=3 cm处相遇后,该质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6.a和b两个小球在外力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其位置—时间 x t 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和曲线,
已知b做匀变速运动,曲线过点 1s,0m 且和直线刚好在点 3s,8m 相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8
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va m / s3
B. t 3s时 a和b相遇,此时二者速度相等
C.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 2m / s2
D. t 3s时 a和b的距离最远
7.如图所示,一根原长为 L的轻弹簧套在一长为3L的光滑直杆 AB上,其下端固定在杆的 A端,
质量为 m的小球也套在杆上且与弹簧的上端相连。小球和杆一起绕经过杆 A端的竖直轴OO 匀速转
动,且杆与水平面间始终保持 53 角。已知杆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长度为 0.5L,重力加速度为 g,
sin53 0.8, cos53 0.6 ,下列推导结果正确的是( )
试卷第 2页,共 6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8mg
A.弹簧的劲度系数 k
5L
B.转动时小球受到重力、杆的支持力、弹簧弹力和向心力
C 2 5g.弹簧为原长时,小球的角速度 0 3 L
D 2 10g.当杆的角速度 ,小球会从 B端飞走
3 L
8.1909年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电子的电荷量,因此获得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验装置如
图。两块水平放罝相距为d 的金属板 A、B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接,从 A板上小孔进入两板间
的油滴因摩擦带上一定的电荷量。两金属板间未加电压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某带电油滴 P以速度
大小 v1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当油滴 P经过板间M 点(图中未标出)时,给金属板加上电压U,经过
一段时间,发现油滴 P恰以速度大小 v2竖直向上匀速经过M 点。已知油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为 f kvr,其中 k为比例系数, v为油滴运动速率, r为油滴的半径,不计空气浮力,重力加速度
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滴 P带负电
k v v rd
B.油滴 P 所带电荷量的值为 1 2
U
C.从金属板加上电压到油滴向上匀速运动的过程
中,油滴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v1 v2 vD 1 .油滴先后两次经过M 点经历的时间为 gv2
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
9.(2分)一人做“蹦极”运动,用原长 20 m的橡皮绳拴住身体往下跃,若此人质量为 50kg,从 45m
高处无初速下落,运动开始至运动停止瞬间所用时间 4s,则橡皮绳对人的平均作用力约为 N
(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10.(2分)如图,R为真空室内一放射源,LL′ 为一张薄纸板,MN为荧
光屏,放射源正对荧光屏的中心 O点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若在虚线框
内加上垂直于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荧光屏上只观察到 O、P两个亮点,
则打在 O点的是 射线,虚线框内磁场的方向 (选填“向里”或“向外”)。
11.(4分)一根长为 L,横截面积为 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
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 n,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在
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
试卷第 3页,共 6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速率为 v,则金属棒内的电流大小为 ,电场强度大小为 。
12.(5分)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组装
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可在小车上安装一轻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实
验中所用的小车质量为 M。
(1)未装薄板时,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再释放小车,在纸带上打
出一系列的点,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选取的五个计数点,其中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
间间隔均为 T,各计数点到第一个计数点 A的距离分别为 d1、d2、d d3、 4,已知未装薄板时,小车
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则小车加速度 a= (用题中给定的字母表示)。
(2)在(1)的装置基础上,给小车加装上薄板后,利用纸带求出小车不同时刻的速度,作出小车
的 v-t图像(如图丙所示),通过图像分析,可知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v-t图像中,若曲线在 t0 时刻的切线斜率为 k。计算物体受到
的空气阻力时,若该同学仍然把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当作小车所
受到的拉力,则 t0 时刻,他求得的空气阻力 f= (用
题中给定的字母表示)。
13.(9分)某同学为了测量一精密金属丝的电阻率:
(1)先用多用电表 1Ω挡粗测其电阻,其读数是 Ω;然后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直径,读
数是 mm游标卡尺测其长度;其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mm。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进一步测其电阻,除待测金属丝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
试卷第 4页,共 6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A.电压表 V1(量程 3V,内阻约为 15kΩ) B.电压表 V2(量程 15V,内阻约为 75kΩ)
C.电流表 A1(量程 3A,内阻约为 0.2Ω) D.电流表 A2(量程 600mA,内阻约为 1Ω)
E.滑动变阻器 R1(0~5Ω,0.6A) F.滑动变阻器 R2(0~2000Ω,0.1A)
G.输出电压为 3V的直流稳压电源 E I.开关 S,导线若干
为了测多组实验数据,且要求电压表能从零开始读数,
则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填器材前的代号)

(3)将图的实物连线 。如果金属丝直径为 D,长
度为 L,所测电压为 U,电流为 I,写出计算电阻率
(用符号表示)。
14.(1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天问1号”火星探测器于 2021年5月19日成功着陆火星。设着陆前探测
器对火星完成了“绕、着、巡”三项目标考查。如图所示,探测器经过一系列的制动减速进入火星近
地圆轨道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之后再经过制动在火星表面着陆。着陆后,探测器上的科研装置,
将一个小球从离地面 h的高度由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得小球经过时间 t落地。已知引力常
量为G,火星的半径为 R,求:
(1)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
(2)火星的质量及平均密度;
(3)探测器在火星近地圆轨道速度。
1
15.(13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 AB和竖直面内的光滑 圆弧导轨在 B点平滑连接,导轨半径为
4
R。质量为 m的带正电小球将轻质弹簧压缩至 A点后由静止释放,脱离弹簧后经过 B点时的速度大
小为 gR,之后沿轨道 BO运动。以 O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在 x R区域有方向与 x
轴夹角为 45 的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2mg。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荷
量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 g。求:
试卷第 5页,共 6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1)弹簧压缩至 A点时的弹性势能;
(2)小球经过 O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过 O点后运动的轨迹方程。
1
16.(14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光滑的 圆形轨道,其半径 R 0.5m,A、B分别是圆
4
弧的两端点。紧靠 B的右侧,水平地面上放有质量M 5kg、高度 h 0.2m的木板,木板的上表面
与 B点水平相切,小滑块 Q静止在木板上表面的左端点。将小滑块 P从 A点的正上方高H 4.5m
处由静止释放,P从 A点进入圆形轨道,离开 B后与 Q发生碰撞并粘合在一起向右滑动,一段时间
后从木板右侧滑出,这一过程中木板的 v2 x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 P、Q的质量分别为mP 4kg、
m 1kg,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不计 P、Q的碰撞时间,取 g 10m / s 2Q ,求:
(1)PQ合为一体后的瞬间速度的大小;
(2)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木板的长度。
试卷第 6页,共 6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甲图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时运用了微元法,故 A正确,不符
合题意;
B.乙图中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中运用了放大法,故 B错误,符合题意;
C.丙图中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 C正确,
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故 D正确,不符合
题意。
故选 B。
2.C
【详解】A.当内外电阻相等时输出功率最大,由于电源的内外电阻关系未知,所以不能确
定电源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故 A错误;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
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干路电流 I增大,路端电压 U减小,则电流表A1读数
增大。电压表V1读数
U1 E I R1 r
I增大,其他量不变,则U1减小,故 B错误;
CD.滑片 P向右端移动时,外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电源的内电压和R1的电压增大,
所以 R3的两端电压U3减小,A2 的读数为
I U2 3R3
则 I2减小,因总电流增大,则通过 R2的电流增大,则U2变大,故 C正确,D错误。
故选 C。
3.B
【详解】A.毽子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逐渐变大,则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加速度可能
减小为零,即速度先增大后不变,则 x-t图像的斜率先增加后不变,选项 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第 1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mg kv ma

a g k v
m
则选项 B正确;
C.重力势能
Ep mg (h x)
则 Ep-x为线性关系,选项 C错误;
D.动能
E 1k = mv
2 1= ma2 t2
2 2
因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非线性),则动能与时间一定不是线性关系,选项 D错误。
故选 B。
4.B
【详解】A.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将小物块 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绳方向,
小球 B的速度沿绳方向,所以二者速度关系为
vAcos vB
可知 A、B速度大小不相等,故 A错误;
B.由于 A、B沿绳方向的速度一定相等,绳子对 A、B的拉力也一定相等,由
PA TvA cos , PB TvB
故任一时刻轻绳对小物块 A和小球 B做功的功率大小均相等,故 B正确;
C.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 A、B各自的机械能均发生变化,故 C错误;
D.当小物块 A运动到 P点时,B下降到最低点,故此时 B的速度为 0,由机械能守恒有
m g( d d) 1 2B m vsin30 2 A A
解得
vA gd
故 D错误。
故选 B。
5.BC
答案第 2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详解】A.由图可知振源 Q的这列波波长为 2cm,选项 A错误;
B.因振源 P产生的波在 t=3s时刻传到 x=0的位置,则振源 P起振方向沿 y轴正方向,选
项 B正确;
C.波速
v 3 cm/s 1cm/s
3
周期
T 2s
v
2 rad/s
T
由图可知,振源 Q起振方向沿 y轴负方向,则振源为 Q的振动方程为
y=-2sin(πt)cm
选项 C正确;
D.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则波速相等,在 x=3 cm处相遇后,该质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选项 D错误。
故选 BC。
6.BC
【详解】A.根据 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a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v x 8 2 m/s 2m/s
t 3
故 A错误;
B.t=3s时,直线 a和曲线 b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两球相遇,两图线的斜率相等,此
时二者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故 B正确;
C.设 t=1s时,b的速度为 v1,t=3s时,a、b的速度相等,则 t=3s,b的速度为
vb=va=2m/s
在 1~3s内,对 b由运动学公式得
vb = v1+at
x v1 vb b t2
其中 xb=8m,t=2s,联立解得
a=-2m/s2,v1=6m/s,
所以 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 2m/s2,故 C正确;
答案第 3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D.设 b的初速度为 v0,在 0~1s内,对 b由速度—时间公式得
v1= v0+at1
代入数据解得
v0=8m/s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知 b在 0~3s内的位移为
x v 1 20t at 15m2
则 t=0时 a和 b的距离为
s=x-vat=9m
故 D错误。
故选 BC。
7.ACD
【详解】A.由静止时,对小球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mg sin 53 F弹
根据胡克定律得
F弹 k(L 0.5L)
解得
k 8mg
5L
A正确;
B.转动时小球只受重力、杆的支持力、弹簧弹力,这三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做圆周运动,
在弹簧为原长时,小球只受到重力和杆的支持力,它们的合力提供向心力,B错误;
C.弹簧为原长时,小球只受到重力和杆的支持力,它们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
m 20 L cos53 mg tan 53
解得
2 5g0 3 L
C正确;
D.当弹簧伸长长度为 x=2L时,小球会从 B端飞走,设弹簧的弹力为 F,对小球,由受力
分析可得
竖直方向
答案第 4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FN cos mg F sin
水平方向
FN sin F cos m 12( L x) cos
根据胡克定律得
F kx 16 mg
5
解得
10 3g 2 10g1 9 L 3 L
小球会从 B端飞走,D正确。
故选 ACD。
8.AD
【详解】A.两金属板加电压,当油滴竖直向上匀速运动时,对油滴受力分析可知,油滴受
的电场力竖直向上,由图中两极板电性可知油滴 P带负电,A正确;
B.两金属板不加电压,油滴 P以速度大小 v1竖直向下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得
mg kv1r
给金属板加上电压U,油滴 P恰以速度大小 v2竖直向上匀速时。由平衡条件得
mg kv U 2r q d
联立解得
k v1 v2 rdq
U
B错误;
C.给金属板加上电压U,油滴先向下减速后向上加速,向下减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
qU kv下r mg mad 1
此过程,向下的速度减小,故加速度变小;向上加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U kv r mg ma
d 上 2
此过程,向上的速度增大,故加速度也变小,故全程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为零,C错误;
D.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油滴先后两次经过M 点的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
qU t kv下rt下 mgt kv上rt上 mv2 m v d 1
答案第 5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由于始末位置均经过M 点,总位移为零,故
v下t下 v t上 上
联立解得
v1 v2 vt 1
gv2
D正确。
故选 AD。
9.1000
【详解】[1]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得人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t 2h0 2sg
全程根据动量定理得
mgt F(t t0 ) 0
解得
F 1000N
10. γ 向里
【详解】[1][2]γ射线不带电,且穿透能力最强,故γ射线将沿直线打到 O点;α射线穿透本领
最弱,不能穿过纸板,故打到 P点的是β射线,因带负电,由左手定则可知虚线框内磁场的
方向向里。
11. neSv ρnev
【详解】[1]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可知金属棒中电流为
I nevS
[2]由电阻定律得,导体的电阻为
R L
S
导体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为
U IR
联立可得导体棒两端的电压大小为
U Lnev
答案第 6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 U nev
L
d4 2d12. 22 增大 M
d4 2d2
4T 4T 2
k

【详解】(1)[1]为提高数据利用率,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a d 2d 4 2
4T 2
(2)[2]通过图像分析,可知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小,故小车所受的
空气阻力增大;
(3)[3]未装薄板时,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f1 Ma

f1 mg Ma
装薄板时,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f1 f Mk
联立得
f M d4 2d2 2 k

4T
D213.(1)6.0 U(或 6) 2.095(2.094-2.097) 36.2 ADEGI 见解析
4LI
【详解】(1)[1]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3.6cm 0.1 3mm=36.3mm
(2)[2]因电源要用输出电压为 3V的直流稳压电源 E,则电压表选用量程为 3V的 V1,电
路中最大电流约为
I E 3 A=500mA
Rx 6
故电流表选择量程为 600mA的 A2,为了测多组实验数据和方便操作,应选择与待测电阻阻
值接近的滑动变阻器,故选择 0~5Ω的 R1,故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ADEGI;
(3)[3]因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电流表内阻与待测电阻阻值接近,则应该采用电
流表外接,为了得到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电路,故实物连线如下图
答案第 7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4]金属丝直径为 D,长度为 L,所测电压为 U,电流为 I
R U
I
R L 4 L
S D2
电阻率
D
2U

4LI
2h 2 3h
14(11分).(1 3 2 5 2hR 2hR)( 分) 2 ;( )( 分) 2 , 2 ;(3)(3分)t Gt 2 GRt t
【详解】(1)由自由落体运动得
h 1 gt 2 (2分)
2
解得
g 2h
t2
(1分)
(2)设火星表面有一质量为 m的物体,则
G Mm2 mg (2分)R
解得
M 2hR
2
2 (1分)Gt
密度为
M (1分)
V
解得
3h 2 (1分)2 GRt
(3)探测器在近地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第 8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v2mg m (2分)
R
解得
v 2hR (1分)
t
1
15(13分).(1)(3分) mgR;(2)(3分) v 2
2 0
3gR;(3)(7分) y 6Rx
【详解】(1)小球从 A到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E 1 mv2 1p B mgR (3分)2 2
(2)小球从 B到 O,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 qE 1 2R mv2 1O mv
2
(2分)
2 2 B
解得
vO 3gR (1分)
(3)小球运动至 O点时速度竖直向上,受电场力和重力作用,将电场力分解到 x轴和 y轴,
则 x轴方向有
qE cos 45 max (1分)
竖直方向有
qE sin 45 mg may (1分)
解得
ax g, ay 0 (1分)
说明小球从 O点开始以后的运动为 x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y轴方向做匀
速直线运动,即做类平抛运动,则有
x 1 gt 2, y vOt (2分)2
联立解得小球过 O点后运动的轨迹方程
y2 6Rx (2分)
16.(14分)(1)(5分)8m/s;(2)(4分)0.2;(3)(5分)5m
【详解】(1)P由释放到碰撞前的瞬间,根据动能定理
mpg H R
1
m v2p 0 (2分)2
PQ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答案第 9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mpv0 mP mQ v1 (2分)
解得 PQ合为一体后的瞬间速度的大小
v1 8m / s (1分)
(2)由图乙可知,木板加速过程有
v2 2x 2a1x (1分)
故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1m / 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P mQ g 1 mp mQ M g Ma1 (2分)
解得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 0.2 (1分)
(3)由图乙可知,木板最大速度为
v 1m / s (1分)
木板加速过程,木板位移大小
v2x1 0.5m (1分)2a1
用时
t v1 1sa (1分)1
这段时间 PQ的位移大小
x2 v
1 2
1t1 gt1 5.5m (1分)2
则木板的长度
L x2 x1 5m (1分)
答案第 10页,共 10页
{#{QQABDYAEoggAABIAABhCQQ0YCkMQkAGACCoOgBAEsAIBwRFABA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质量调研卷一(含答案)

下一篇:七年级英语上册(外研版)Module 10 Spring Festival 语篇组合提升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