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质量调研卷一
一、选择题(满分16分)
1.一个手表105元,一盏台灯65元,一本书25元,花200元够买吗?( )。
A.不够 B.不多不少,刚刚够 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2.3千克与3千米比较( )。
A.一样大 B.3千克大 C.无法比较
3.和是488的算式是( )
A.264+124 B.676+254 C.354+134
4.小明家到学校要走30分钟,他每天要在8:00到校,他( )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A.7时40分 B.7时30分 C.7时35分
5.在、、中,最大的是( )。
A. B. C.
6.估一估796-203的得数大约是( )。
A.600 B.500 C.700
7.用哪根小棒能与如图拼成一个长方形?( )
A.
B.
C.
8.二年级有4个同学在跳高,8个同学在跳远。跳高的同学中有( )人去跳远,跳远同学的人数是跳高的3倍。
A.1 B.2 C.3
二、填空题(满分16分)
9.小明的爸爸上午8时10分从天门开车前往武汉,到达武汉的时间是上午10时47分,他开车从天门到武汉所花费时间是( )。
10.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本数学书厚约8________,一辆卡车载质量5________。
(2)小军50米赛跑用了9________,一个新生儿重3800________。
11.小芳买5千克的糖果用去15元,1千克糖果要( )元。
12.66比32多( ),比58少23的数是( ),( )比45多30。
13.三角形( )条边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
14.三(1)班期末检测,数学成绩优秀的有34人,语文成绩优秀的有37人,语文数学两科都优秀的有28人,至少一科成绩优秀的一共有_____人.
15.笔算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就要向前一位进( )。
16.一个班有50名同学,其中男生占总数的,女生占总数的。男生和女生相比,( )的人数少,少( )人。
三、判断题(满分8分)
17.650-180-145=650-(180-145)。( )
18.小华跑60米用了15分钟。( )
19.500×8<800×5( )
20.把一块饼分成5块,取其中的3份,取的就是这块饼的。( )
四、计算题(满分12分)
21.(12分)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54+860= ★910-125= ★756+686=
780×5= 405×8= 352×7=
五、连线题(满分6分)
22.(6分)把相应的质量用线连起来.
六、作图题(满分12分)
23.(6分)在图中画一个长方形。
24.(6分)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这些○的。
七、解答题(满分30分)
25.(6分)三(1)班共有45人。学校在三年级开办了绘画和篮球两个社团。三(1)班有35人参加了绘画社,有24人参加了篮球社,那么有多少人既参加了绘画社又参加了篮球社?
26.(6分)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8米,在菜地四周围上竹篱笆,至少需要竹篱笆多少米?
27.(6分)李叔叔家的鸡场昨天收了516个鸡蛋,卖出了349个,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28.(6分)幸福小学有4个餐厅,每个餐厅可容纳208人同时就餐。幸福小学的900名同学能同时在这4个餐厅就餐吗?
29.(6分)芳芳画一幅画,从晚上7:20开始,到7:55画完。她画了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1.C
【分析】先计算出这三件商品的总价钱,用加法计算,然后与200元比较即可。
【详解】105+65=170(元)
170+25=195(元)
195元<200元,因此花200元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两步计算的加法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详解】由分析得出:3千克表示重量;3千米是表示长度,二者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C
3.C
【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选项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A.264+124=388,
B.676+254=930,
C.354+134=488
故选C。
【点睛】考查了整数加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B
【分析】用到校时间减去路上走的时间就是小明出发时间,8时-30分钟=7时30分。
【详解】A.依据分析可知,小明7时30分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不是7时40分;
B.依据分析可知,小明7时30分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C.依据分析可知,小明7时30分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不是7时35分。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时间的推算,需要明确: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5.A
【解析】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详解】.
故答案为:A。
6.A
【分析】把796看成800,203看成200,用800减2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800-200=600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减法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C
【分析】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已知长8厘米的一根,和3厘米的两根,那么另外一根肯定是8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8厘米、8厘米、3厘米、3厘米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
A.3厘米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不符题意;
B.5厘米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不符题意;
C.8厘米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特征。
8.A
【分析】跳远同学的人数是跳高的3倍,将跳高同学人数看作1,那么跳远同学人数就是3,再把跳高和跳远的同学总人数平均分成4份,用除法计算每份人数,最后运用减法计算跳高的同学去跳远的人数。
【详解】1+3=4
4+8=12(人)
12÷4=3(人)
4-3=1(人)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倍的认识。
9.2小时37分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0时47分-8时10分=2时37分
所以,他开车从天门到武汉所花费时间是2小时37分钟。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这个公式。
10. 毫米##mm 吨 秒 克##g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计量一本数学书厚应用“毫米”做单位;计量一辆卡车载质量应用“吨”做单位;(2)计量小军50米赛跑用的时间应用“秒”做单位;计量一个新生儿的重量应用“克”做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1)一本数学书厚约8毫米,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
(2)小军50米赛跑用了9秒,一个新生儿重3800克。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3
【分析】用花费的钱数除以购买糖果重量,求出1千克糖果价钱。
【详解】15÷5=3(元)
则1千克糖果要3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熟记公式单价=总价÷数量。
12. 34 35 75
【分析】求66比32多多少,用减法计算;求比58少23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求比45多30的数,用加法计算。
【详解】66-32=34
58-23=35
45+30=75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根据题干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3.3
14.43
【详解】34+37﹣28
=71﹣28
=43(人)
答:至少一科成绩优秀的一共有 43人.
故答案为:43.
15. 十##10 一##1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想前一位进一。
【详解】笔算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加法计算,熟练掌握加法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6. 女生 10
【分析】根据题意可将这个班的总人数平均分成5份,其中男生为3份,女生为2份,因此用总人数除以平均分的份数,从而计算出每份的人数,再根据男生、女生对应的份数计算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最后再比较,并且计算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差即可。
【详解】50÷5=10(人)
男生:10×3=30(人)
女生:10×2=20(人)
30人>20人,30-20=10(人),
则女生的人数少,少10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简单应用,应先分别计算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17.×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650-180-145=650-(180+145)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此题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减法的性质。
18.×
【分析】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等,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华跑60米所用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详解】小华跑60米用了15秒。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9.×
20.×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依此判断。
【详解】把一块饼平均分成5块,取其中的3份,取的就是这块饼的。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1214;785;1442
3900;3240;2464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详解】354+860=1214 ★910-125=785
验算:
★756+686=1442 780×5=3900
验算:
405×8=3240 352×7=2464
22.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连线题,根据生活实际,进行连线.
解:一头牛重400千克,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一袋大米重50千克,一只松鼠重2千克,
连线如下:
点评:本题是质量的名数选取,要根据生活实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常用质量单位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23.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特征:由4条边围成,每组对边长度都相等。在点上画长方形,此题没有要求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所以根据长方形的特征作图即可。
【详解】如图: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画长方形,重点是在点子图上根据长方形的特征作图。
24.见详解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先计算出一份表示多少个圆圈,然后计算出2份的数量,涂上颜色即可。
【详解】10÷5=2(个)
2×2=4(个)
如图所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中分母和分子分别表示的意义。
25.14人
【分析】用24+35求出至少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同学的总人数,再减去三(1)班共有的人数,就是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
【详解】24+35-45
=59-45
=14(人)
答:有14人既参加了绘画社又参加了篮球社。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容斥原理,找出对应量,列式解决问题。
26.56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据此计算出这个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即可。
【详解】(20+8)×2
=28×2
=56(米)
答:至少需要竹篱笆56米。
【点睛】熟记:长方形周长=(长+宽)×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167个
28.不能
【分析】餐厅的个数×每个餐厅可容纳的人数=这些餐厅可容纳的总人数,依此计算并与900人比较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4×208=832(人)
832人<900人,不能
答:幸福小学的900名同学不能同时在这4个餐厅就餐。
【点睛】熟练掌握一位数与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35分钟
【分析】要求她画了多长时间,就用结束时的时间7:55减去开始时的时间7:20解答即可。
【详解】7时55分-7时20分=35分
答:她画了35分。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即“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