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题---酸和碱
一、选择题
1.(2023上·山东烟台·九年级统考期中)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B.酸溶液的pH小于7,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2.(2023上·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故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则说明二氧化碳分子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点燃H2、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点燃CO、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
3.(2023上·山东济宁·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检验、分离、鉴别、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实验操作
A 鉴别NaCl、NaOH两种固体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 除去Cu(OH)2固体中混有的NaCl 固体 溶解、过滤、蒸发
D 鉴别氧气、二氧化碳 分别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4.(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哈尔滨市光华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糖水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氯化钠放进水中,很快就消失了 钠离子、氯离子扩散到水分子中
C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它们的阴离子不同引起的颜色不同
D 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A.A B.B C.C D.D
5.(2020下·山东青岛·九年级自主招生)“宏观-微观-符号”是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能电离生成OH-,所以能电离生成OH-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B.与H3O+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
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D.在元素周期表中,6号元素A与8号元素B只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6.(2023上·山东青岛·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下列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7.(2023上·黑龙江绥化·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工业制取Na2CO3常会含有少量的NaCl,探究小组欲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1g加入64.4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6.5% B.恰好反应时加入稀盐酸100g
C.加入盐酸后溶液的pH变大 D.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4.6%
8.(2023上·广东佛山·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证明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9.(2022·广东·统考一模)如图,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Fe;乙一定是NaOH
B.丙物质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或铵盐
C.H2SO4→CuSO4可通过稀硫酸与铜发生置换反应实现
D.图中提供的物质无法配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10.(2021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学业考试)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属于同一周期
B.常温下,X、Y、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C.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D.X、Z均能与Y形成两种化合物
11.(2023下·海南海口·九年级海口市义龙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5.5,西瓜6.0~7.0,柑橘5.0~7.0,甜菜7~7.5,如果某一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A.茶 B.西瓜 C.柑橘 D.甜菜
12.(2024·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C.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
D.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13.(2023上·广西南宁·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弱碱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角度考虑,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作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5~6.5 5.8~6.7 6.0~7.0 7.2~8.5
A.小麦 B.油菜 C.西瓜 D.甘草
14.(2022上·甘肃天水·九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的硫酸铜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B 除去N2中的少量O2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后搅拌,观察泡沫的多少
D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15.(2024·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C.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固体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D.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
二、非选择题
16.(2023·江苏无锡·九年级统考学业考试)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中秋节,吃月饼,赏圆月。月饼的包装袋内常有一个装生石灰的纸袋,生石灰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某品牌的雪月饼备受青睐。为防止雪月饼上的冰激凌融化,通常把月饼放在干冰中保存。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 。.
(3)中秋时节,正是桂花盛开季节。人们观赏桂花时闻到桂花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17.(2023·江苏南京·统考一模)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
A.碘 B.汽油 C.硫酸铁 D.氯化钾
(2)①某印染厂的废水含有氢氧化钠,测得其pH 7(填“>”“=”或“<”),证明该废水呈碱性。
②通过一些化学或物理方法对上述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加入硫酸进行中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活性炭的 性,对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等。
(3)如图是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3.3g。这句话的含义是 。
②将℃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降温至℃。则℃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NaCl溶液中溶质质量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填“>”“=”或“<”)。
③浓的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加热浓缩后 的方法得到晶体。
④℃时,将mg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并分别进行如下图操作:
据此分析与计算,℃时NaCl的溶解度为 。
18.(2023·广东广州·统考二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正常雨水的pH≈5.6的原因是溶解了 (填化学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实验室常采用加热KMnO4、分解H2O2的方法制取O2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D.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3)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CO、SO2、NO2等。
①写出CO的一种常见用途: 。
②SO2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吸收初期(A点以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断通入SO2,最终产物是 。
19.(2023·陕西西安·陕西师大附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为兴趣小组梳理的“化学村”布局图。
(1)自我介绍:“化学村居民”中溶液呈碱性的是 (填序号)。
(2)友好互动:盐酸有五户相邻“居民”,其中有一户不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写出这户“居民”与某相邻“居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走亲访友:只有相邻且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可以走访。图中实线是“Fe2O3家”到“NaOH家”的路,可以表示为Fe2O3—HCl—NaOH。请你再选取一条从“CaCO3家”到“Ca(OH)2家”的路线,CaCO3 (填字母)Ca(OH)2。
A.⑨⑤① B.⑨⑧⑤① C.⑨⑥⑤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C
6.C
7.D
8.A
9.B
10.D
11.D
12.A
13.D
14.B
15.D
16.(1)
(2)分子间间隔
(3)分子在不断运动
17.(1)D
(2) > 吸附
(3) 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3.3g硝酸钾 < 降温结晶,过滤 35.8g
18.(1)CO2
(2)BD
(3) 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NaHSO3
19.(1)①⑤⑥
(2)3CO+Fe2O32Fe+3CO2
(3)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