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综合评估卷(答案)

江苏省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
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综合评估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60分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七单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0-16 Na-23 S-32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23广东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月考,4,★☆☆)下列不是利用化学实现的是 ( )
A.开发新的能源 B.研制新的材料 C.电脑软件 D.治理生态环境
2.(2022山东济南中考,2,★☆☆)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B.减少自驾燃油汽车出行 C.开发利用氢能等新能源 D.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
3.[主题教育·传统习俗](2023广东深圳期中,1,★☆☆)深圳生活着大量的客家人,客家人自南下以来,一直保持着酿黄酒的传统习俗。黄酒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熟糯米放凉 B.,加酒曲拌匀 C.装容器密封 D.发酵出酒
4.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洁净的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D.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5.(2022广西梧州中考,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加入固体 B.滴加溶液 C.读取体积 D.加热溶液
6.[主题教育·国防教育]钼是一种稀土元素,被称为“战争金属”,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42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2
7.(原创)硼酸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皮肤渗出性的反应,如硼酸软膏可用于治疗轻度、小面积急性湿疹、急性皮炎、脓疱疮等。硼酸的化学式为H3BO3,则其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1 B.+2 C.+3 D.+4
8.(2022江苏泰州中考,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江水属于纯净物 B.长期饮用硬水有利人体健康
C.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9.[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3河南汤阴期中,10,★☆☆)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氧气、五氧化二磷、海水 B.汞、氯酸钾、空气
C.硫、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D.氢气、硫酸钠、稀盐酸
10.(2023河北沧州十四中期末,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11.[主题教育·安全意识](2023广西北海银海期中,12,★☆☆)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油站、加气站内要禁止使用手机扫码支付
B.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C.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报警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12.(2023云南昆明十中模拟,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CO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
C.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所以CO2呈酸性 D.CO有毒,在室内放一盆水无法防止CO中毒
13.[化学方法·模型法]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C.金刚石的结构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14.(2023辽宁鞍山宝得中学期中,13,★★☆)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A.x的值是0 B.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27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该反应中物质W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14g
15.[化学方法·守恒法](2023江苏盐城景山中学期中,1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32g甲烷燃烧后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 )
A.128 g B. 112 g C. 100 g D.96 g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4小题,计36分)
16.(2022辽宁辽阳中考,16,★☆☆)(8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原子_______;(2)硅元素_______;(3)2个氢离子_______;(4)乙醇_______。
17.[跨学科·语文](8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古籍中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石油的使用。现在常用石油中分离出的汽油、柴油等作为燃料。该分离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苏轼《石炭·并引》中有“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经》记载有“泽中有火”。有科学史研究者认为这描述的是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在提倡“低碳减排”的今天,新型燃料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以水为原料制取的清洁燃料是_______(填化学式)。
18.(2023辽宁辽河油田实验中学期末,19,★☆☆)(12分)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甲是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号)。
(3)图2中x=_______,该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
(4)图3为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
①三种微粒表示_______种元素。
②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19.[新特色·科技创新·复合光催化剂](2023福建福州日升中学期中,23,★★☆)(8分)化学促进能源发展。中科院与福州大学合作发明了一种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转化过程中,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获得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体系中物质均为氧化物
C.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28分)(答案含评分说明
20.(2023广东佛山段考,18,★☆☆)(14分)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工氧化碳,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装置_______(填字母),检验其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F装置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氧气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__,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填“a”或“b”)通入。
21.(14分)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填化学式)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学式),可能有CO2、CO。
【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多种气体。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
(1)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2)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_______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小题,计6分)答案含评分说明
22.(2022贵州六盘水中考,13,★☆☆)(6分)我国核工业技术世界领先,现已出口到西方发达国家。极硬的陶瓷材料碳化硼(B4C)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中子吸收剂,还可用于制造坦克装甲、防弹背心等。在电弧炉中用C与B2O3反应制得B4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2O3+7CB4C+6CO↑。按此反应,当消耗70千克B2O3时,可制得B4C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5 CDDBB 6-10 DCCAA 11-15 BCBDC
1.C 电脑软件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内容,不是利用化学实现的。
2.D 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不利于环境保护。
3.D 发酵出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其他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B 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作保护气等;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5.B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人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
6.D 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4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42。
7.C 在H3B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硼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3+x+(-2)×3=0,解得x=+3。
8.C 长江水中溶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9.A 氧气属于单质,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海水属于混合物;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硫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10.A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11.B 电器着火,不能用自来水灭火,以防发生触电。
12.C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3.B 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依次是氧、硅、铝、铁,A不正确;Na2S、Na2SO3、Na2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为,B正确;C项所示为石墨的结构,C错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为交叉关系,D错误。
14.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是50+1+1+23-2-45-28=0;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5-1)g:(28-1)g=44:27;该反应是物质W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物质W含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g。
15.C 32g甲烷燃烧后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H2O是液体,所得气体为CO、CO2的混合物。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碳元素全部来自甲烷,32g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2g=24g,则所得气体总质量为24g÷40%=60g,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0g×60%=36g。32g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2g=8g,则H2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g=64g。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36g+64g=100g。
16.【答案】:
(1)He
(2)Si
(3)2H+
(4)C2H2OH
【解析】:
(1)氦原子表示为He。
(2)硅元素表示为Si。
(3)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时,就在离子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离子表示为2H+。
(4)乙醇的化学式为C2H2OH。
17.【答案】:
(1)物理变化
(2)C+H2O(g)CO+H2
(3)CH4+2O2CO2+2H2O
(4)H2
【解析】:
(1)石油分离出汽油、柴油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以水为原料制取的清洁燃料是氢气。
18.【答案】:
(1)原子
(2)Na+、Cl—
(3)38 Sr2+
(4)①2 ②甲
【解析】:
(1)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因此图1中甲表示原子。
(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
(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18+8+2=38;该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4)①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图3中的三种粒子中,质子数有2种,共表示两种元素。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甲。
19.【答案】:
(1)原子 原子
(2)CO2+2H2OCH4+2O2
(3)BD
【解析】:
(1)该转化过程中,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
(3)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反应前体系中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均为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在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0。
20.【答案】:
(1)长颈漏斗
(2)A CaCO3+2HCl=CaCl2+H2O+CO2
(3)D 将燃着的条置于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4)量筒 b
【解析】:
(1)仪器①为长颈漏斗。
(2)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选A作为发生装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可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作为收集装置。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集满。
(4)量取液体体积时可用量筒;氧气应从导管b通入,水由导管a排出。
21.【答案】:CH4 【提出猜想】H2O 【现象与结论】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红 CuO+COCu+CO2
【交流讨论】(1)吸收CO2
(2)未处理尾气中的CO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现象与结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交流讨论】
(1)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CO2;
(2)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处理尾气中的CO。
22.答案:解:设可制得B4C的质量为x。……(1分)
2B2O3+7CB4C+6CO↑.....(2分)
140 56
70 kg x
……(1分)
x=28 kg ………(1分)
答:可制得 B4C 28 kg。………………(1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弘文部)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老校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