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内江六中初24届2023-2024学年度上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K-39 I-127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空气成分及空气质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多种气体单质构成的混合物
B.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应减少私家车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等实现了自然界的氧循环
D.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有效减少空气中PM2.5的含量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5个氮原子 B.:氧化铁
C.:正二价的锌元素 D.:六十个碳原子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大量氧气释放到空气中
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B. C. D.
5.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 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最适宜选用的物质是( )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6.化学学科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日本找到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则(甲醚)的化学式是( )
A. B. C. D.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C.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气: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9.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红磷 B.五氧化二磷 C.氢氧化钠 D.食盐水
10.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化合物中一定同时含有正价和负价元素
D.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正价,则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呈负价
1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物质丙属于氧化物
1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水的质量
13.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 实验室用制氧气 检查装置气密性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测量气体的体积
异常 试管炸裂 导管口未观察到气泡 天平指针右偏 测定结果偏大
选项 A.可能是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槽 B.可能是装置漏气 C.可能是产生了气体从而不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可能是读数时俯视刻度
A.A B.B C.C D.D
14.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智慧。麻黄是清肺排毒汤的配方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麻黄碱(化学式为),下列关于麻黄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麻黄碱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 B.麻黄碱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
C.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g D.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5.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16.利用数字化手段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如下:图1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集气瓶内部容积为200mL,实验前预先放入了20mL的水),图2为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得的集气瓶中气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实验装置 图2气压-时间曲线
A.图1实验中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中,所以推测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36mL
B.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速度太快
C.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就是瓶内氧气被燃烧的红磷不断消耗且温度逐渐冷却至室温
D.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0分)
17.(6分,每空1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_(2)氮气______;(3)氢氧化钙______;
(4)标出硫酸根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
(6)写出一种含+2价铁元素的化合物______。
18.(4分,每空2分)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在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______。
(2)如右图为用乙烯()处理NO脱硝的原理.写出吸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
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应选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
(4)D、E、F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填字母)。
(5)装置G在化学实验中有多种用途,若用它来收集NH (密度小于空气)则应从______端进气(填“a”或“b”);若要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可在其中装上一定量的______(填试剂名称)然后从______端进气(填“a”或“b”);若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为______。
20.草酸()是生物体中的一种代谢产物,一种白色晶体,受热易分解,产物均为常见的氧化物,三位同学对分解产物进行猜想:
甲同学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是和;
乙同学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是CO和;
丙同学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是、CO和;
〔查阅资料〕Ⅰ.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则一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Ⅱ.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铜:
Ⅲ.无水为白色固体遇水蒸气变为蓝色
Ⅳ.气体通过水溶液时会带出水蒸气
(1)已知在草酸()中H和O元素均为常见价态,则其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结合资料显示并分析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2)为了验证丙同学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将产物依次通过盛下列试剂的装置)请填空
分解产物→A无水硫酸铜→B______→C灼热氧化铜,
并通过观察现象:A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B中______,C中黑色固体变为______色来判断产物。
(3)能否将B、C装置互换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10分)
21.(4分)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如图是超市销售的某种精制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精制碘盐 配料:NaCl、 含碘量:20 mg kg 重量:500g 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 保存:防潮
(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求碘酸钾中钾、氧两种元素质量比______。
(3)求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是______mg
22.(6分)实验室做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已知实验中总共生成白色固体3.2g,则实验过程中消耗多少克氧气?
初24届上期第二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A 2.B 3.C 4.D 5.A 6.B 7.D 8.C 9.B 10.C 11.C 12.D 13.C
14.A 15.C 16.B
二、填空题(2小题,共10分)
17.(每空1分,共6分)
(1)Ne(2);(3);(4);(5)(6)FeO(或其他合理答案)
18.(每空2分,共4分)
(1)(2)
三、试验题(2小题,共32分)
19.(每空2分,共18分)
(1)分液漏斗(2) B(3)C、F(4)D
(5)b 浓硫酸 a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20.(每空2分,共14分)
(1)+3 丙(2)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红(3)不能 CO与CuO反应会生成从而干扰对的检验
四、计算题(2小题,共10分)
21.(每空1分,共4分)
(1)+5(2)13∶16(3)59.3%(4)10
22.(6分)
解:设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x(1分)
(1分)
32 80
x 3.2g(1分)
g(1分)
g(1分)
答: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1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3.2 摩擦力 (课后练习卷)— -2023~2024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弘文部)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