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单元训练卷-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答案)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训练卷
一、单选题
1.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C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C,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15℃时,a、b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15℃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15℃时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降温至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3.15℃时,将质量都为xg的KNO3、KCl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15℃,现象如图甲所示,KNO3、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
B.固体质量:25.0C.将①、②两烧杯的温度从15℃升高到t℃,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将KCl、KNO3的饱和溶液从45℃降温到15℃,析出晶体质量一定是KNO3>KCl
4.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2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5.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可以燃烧
6.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表),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7.化学小组用U形管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证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D.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A.A B.B C.C D.D
8.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各用途与乳化有关的是( )
①用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②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渍; ③农药、医药制剂的配制;④用酒精洗去衣服上的碘渍 ⑤用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渍; ⑥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
A.①②③④⑤⑥ B.仅①②③⑤⑥ C.仅①③⑤⑥ D.仅①③④⑤⑥
9.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不同温度时析出溶质M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95 90 80 30 10
析出M的质量/g 0 0 15 100 116
A.95℃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B.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30℃时析出M后所得溶液中含100g水
D.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
10.t℃时,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白色硫酸铜粉末,溶液保持 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蓝色晶体析出 ②饱和溶液总质量不变 ③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④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 ⑤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 ⑥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
A.①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⑥
D.①⑤
11.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若甲、乙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B.t1℃时,用不断搅拌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t2℃的甲溶液170g降温至t1℃,析出的甲一定是34g
D.t2℃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将20克丙物质溶于50克水中得到70克溶液
13.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大
B.T1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大
C.T2时,KNO3与NaCl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D.将T1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变为饱和(不考虑溶剂蒸发)
14.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二、填空题
15.将30g固体X(不含结晶水,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是固定的),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不同温度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
(1)0℃时,X的溶解度为 g。
(2)比较溶质质量分数N P(填>、<或=)。
(3)图中各点对应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从P点对应的溶液中提取固体X,可采用降温结晶
C.将Q点对应的溶液蒸发10g水,会析出6g固体X
16.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服务于生产、生活。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 (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氯化钠
(2)下图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KNO3的溶解度 NaCl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t2℃时,接近饱和的KNO3的饱和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一种即可)。
③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80℃时,KNO3的溶解度为169g。在2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80g KNO3,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时KNO3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使烧杯内物质缓慢升温至80℃,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④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若要提纯KNO3,可以采用 的方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甲→ → → → →己(填序号)。
②丙操作中仪器a的作用为
③配好50g该溶液后,稀释成10%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 g。
④下列错误操作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序号)
A.甲中NaCl含有杂质
B.丁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1g以下用游码)
C. 己操作中溶液有少量酒出
17.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
温度(℃)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氯化钠 36.0 36.3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31.6 45.8 63.9 110 169 246
(1)为配制100g、15%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 g。
(2)20℃时,分别配制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需水量较多的物质是 。
(3)60℃时,5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4)某固体混合物含244gKNO3、36.3gNaCl。为得到尽可能多且纯度较高的硝酸钾,设计如下实验:在该固体中加入100g水,加热至100℃,固体全部溶解后,再 。(请将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18.实验室用稀硫酸制取H2,并进行相关实验。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①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浓硫酸(密度为1.72g·mL-1)的体积为 mL,水(密度为1.0g·mL-1)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均精确至0.1mL)
②量取: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液面接近指定刻度时,改用 (填仪器)添加液体。
③稀释: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④装瓶:把配制好的稀硫酸转移至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2)制取H2
①利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H2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于制取并收集H2的装置可选用如图1中的 (填序号)。

③启普发生器是荷兰科学家启普(Kipp)发明的一种气体发生装置,能用于实验室制取H2。图2中表示活塞已经打开,并正在产生H2的示意图为 (填“甲”或“乙”)。

(3)检验H2燃烧产物
①点燃H2之前,预先要 ,防止造成危险。
②如图-3所示,集气瓶中已集满H2,将瓶上的导管 (填“a”或“b”)端与c端相连,打开弹簧夹,从另一导管注水排出H2,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三、计算题
19.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过氧化氢(H2O2)广泛用于环境消毒,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单位有一桶未曾使用过的久置的 H2O2溶液,检测得其溶液密度为 1.069g/ml,该温度下溶液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即溶液的浓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桶上标签提供的信息:①H2O2的质量分数为 34%;②内装溶液质量为50kg。回答下列问题:
(1)该久置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若这桶 34%的 H2O2溶液放置至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 kg 氧气?
20.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B
6.C
7.C
8.C
9.D
10.A
11.D
12.B
13.C
14.D
15.(1)8
(2)<
(3)MN
(4)A
16.(1)A
(2) 等于 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 280 降温结晶
(3) 丁 乙 戊 丙 搅拌,加速溶解 30 A
17.(1)15
(2)硝酸钾
(3)11:10
(4)将溶液降温至20℃,过滤
18.(1) 14.5
75 胶头滴管/滴管
(2) Zn+H2SO4=ZnSO4+H2↑ BD或BE 乙
(3) 验纯
b
19.(1)20%
(2)解:设这桶 34%的 H2O2溶液放置至完全分解,能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x=8kg。
答:这桶 34%的 H2O2溶液放置至完全分解,能产生氧气的质量为8kg。
20.(1)0.48g
(2)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有答案)

下一篇:2023-2024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三中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