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的节日在大月的是( )。
A.5月1日劳动节 B.6月1日儿童节 C.4月5日清明节 D.9月10日教师节
2.下面的年份中是闰年的是( )。
A.1949年 B.1997年 C.2008年 D.2014年
3.下面的三个图形,周长相等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4.书法教室长12.08米,其中的“8”表示( )。
A.8米 B.8分米 C.8厘米 D.0.08厘米
5.乐乐把一块正方形的玻璃打碎了(如图),现在玻璃只剩下一边是完整的,原来这块玻璃的周长是( )厘米。
A.85 B.170 C.200 D.无法确定
6.如图,三张同样大小的纸重叠着,每张纸都是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重叠的部分各边的长为正方形纸边长的一半。重叠后三张纸的周长是( )厘米。
A.72 B.60 C.48 D.24
二、填空题
7.下午2时30分就是(________)时(________)分,21时也就是晚上(________)时。
8.一盒橡皮泥的价钱是10元5角,用小数表示为(________)元,读作(___________)元。
9.要使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1.9元(________)2.1元 6.5元(________)65角
3米2分米(________)3.02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10月16日试爆成功,这一年全年有(________)天,到2014年10月16日是(________)周年。
12.妈妈在一年里连续出差两个月,正好是62天,妈妈是在(________)月和(________)月出差的。
13.一个长方形相框长20厘米,宽15厘米,如果给它四周贴上花边,花边至少长(________)。
14.周日上午,淘气9:10来到公园,11:20离开,他在公园玩了(________)时(________)分;笑笑14时50分开始画画,经过1时20分完成,她画完时是(________)时(________)分。
15.用一根8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16.一家快餐店装盒饭,如果一荤一素搭配,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装法。
荤菜:鱼、排骨 素菜:油菜、黄瓜、豆腐
17.乐乐做一道加法算式时,不小心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写成了5,计算的结果是189,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18.下面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得数。
20.用竖式计算。
8.2元-5.7元=
21.脱式计算。
22.圈一圈,算一算,把计算过程写下来。
11×5=
计算过程:
23.观察圈法,把计算过程写下来。
12×4=
计算过程:
24.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5.一本故事书有170页,笑笑已经看了80页,剩下的3天看完。剩下的页数,笑笑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26.一套故事书有12本,每本3元,图书室要买5套这样的故事书,一共需要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27.假期,淘气全家去森林公园游玩,爸爸驾车每时行驶65千米,4时内能从家经过图书馆到达森林公园吗?
28.学校买回480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多少根?
29.如图,小明站在高0.6米的板凳上比书架高0.2米,小明的身高是多少米?
30.新新幼儿园买来129千克水果分给大、中,小三个班。大班比中班多分3千克,中班比小班多分6千克。大、中、小三个班各分得多少千克水果?
六、作图题
31.下面的方格图中已经画好了长方形的一条边,请你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使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2厘米。(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参考答案
1.A
【分析】
一年中的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据此解题。
【详解】
下面的节日在大月的是5月1日劳动节。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大月的认识,明确一年中的大月是哪几个月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
判断闰年的办法:是4的倍数的年份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年份就是平年,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据此判断各答案中的年份是不是闰年。
【详解】
1949÷4=487 1
1997÷4=499 1
2008÷4=502
2014÷4=503 2
则2008年是闰年。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闰年的判定方法,注意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
3.B
【分析】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详解】
由分析可知:
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
则图一的周长是12,图二的周长是14,图三的周长是14。
即图二和图三的周长相等。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周长的定义,明确周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
根据小数的意义,结合题意,直接选出正确选项即可。
【详解】
书法教室长12.08米,其中的“8”表示8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明确小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
由题意得,50cm的边(较长边)为正方形的边长,否则即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a=50代入求周长C,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50×4=200(cm)
答:原来这块玻璃的周长是200cm。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要熟练掌握根据边长求周长和根据周长求边长的计算方法。
6.C
【分析】
看图分析,发现重叠后的图形有4个完整的正方形边长,8个正方形边长的一半,合计也有4个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重叠后的图形周长等于8个正方形的边长。据此解题。
【详解】
(4+8÷2)×6
=8×6
=48(厘米)
所以,重叠后三张纸的周长是48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周长是围绕其一周边长的总和。
7.14 30 9
【分析】
把12时计时法,也就是普通记时法,转换成24记时法,下午、晚上的时间要加12时,如下午4时就是16时,晚上7时就是19时,…夜里12时就是24时,又是第二天的0时;据此转化。
【详解】
下午2时30分即2时30分+12时=14时30分
21时-12时=9时
则下午2时30分就是( 14 )时( 30 )分,21时也就是晚上( 9 )时。
【点睛】
本题是考查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化,注意把12时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下午、晚上的时间要加12时,去掉“下午”、“晚上”二字。
8.10.5 十点五
【分析】
把10元5角化成元数,用5除以进率10,得0.5元,再把10和0.5加起来;根据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可读出这个数
【详解】
由分析可知:
一个文具盒的价钱是10元5角,用小数表示是10.5元,读作:十点五元。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9.3
【分析】
由于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000÷8=125,所以要使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
【详解】
1000÷8=125
所以要使的积是四位数,
□里最小填3。
【点睛】
首先明确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然后根据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进行分析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0.< = > < > >
【分析】
单位不统一的,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根据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直到比出为止。据此可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9元( < )2.1元 6.5元( = )65角 3米2分米( > )3.02米
( < )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大小比较,明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366 50
【分析】
先判断1964年是平年还是闰年,1964年是一般年份数,除以4即可判断;再看这一年的总天数;用今年的年数减去1964就是相隔的时间。
【详解】
1964÷4=491,1964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
2014-1964=50(周年)
则这一年全年有( 366 )天,到2014年10月16日是( 50 )周年。
【点睛】
此题考查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平闰年的天数和计算相隔的时间。
12.7 8
【分析】
一年中只有连续的7月和8月都有31天,合计正好62天。据此解题。
【详解】
妈妈在一年里连续出差两个月,正好是62天,妈妈是在7月和8月出差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年、月、日的认识,对大月有清晰的认识是解题的关键。
13.70厘米
【分析】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C=(a+b)×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花边的长度。
【详解】
(20+15)×2
=35×2
=70(厘米)
则花边至少长70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的实际应用。
14.2 10 16 10
【分析】
(1)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用11时20分减去9时10分,即是在公园里玩的时间。
(2)根据“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用14时50分加1时20分,即为画完时间。
【详解】
(1)11时20分-9时10分=2时10分
则淘气早上9时10分来到公园,中午11时20分离开.他在公园里玩了2时10分。
(2)14时50分+1时20分=16时10分
则笑笑画完时是下午16时10分。
【点睛】
考查了日期和时间的推算,关系式为: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15.80 20
【详解】
【分析】用一根8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80厘米,根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则正方形的周长也是80厘米,再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解答即可。
【解答】解:用一根8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80厘米,
80÷4=20(厘米)
答:用一根8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80厘米,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20厘米。
故答案为:80、20。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
16.6
【分析】
从2种荤菜中选一种有2种选法;从3种素菜中选一种有3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可得共有:2×3=6(种);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2×3=6(种)
则一共有6不同的装法。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乘法原理,由于情况数较少还可以用枚举法解答,注意要按顺序写出,防止遗漏。
17.169
【分析】
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写成了5,那么正确的计算结果比错误的结果少了20。据此利用减法求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即可。
【详解】
189-20=169,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169。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位数减两位数,属于基础题,能根据题意正确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18.见详解
【分析】
小鸟从上面看,看到屋顶和树顶;蜗牛看到房子的正面和房子后面的树头;小松鼠同时看到房子的侧面和大树;据此解答。
【详解】
连线如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19.700;400;306;80;21;
2400;40;32;2700;300
【详解】

20.354;4510;2700;2.5元
【分析】
根据整数乘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354 4510 2700 8.2元-5.7元=2.5元
21.183;35;480;1152;
1080;300;55;2432
【分析】
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即可。计算时要注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可先算括号内的。
【详解】







22.图见详解;11×5=55;10×5=50,1×5=5,50+5=55
【分析】
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11×5表示11个5相加,那么可以将其分成先求10个5和1个5,先分别求出这两个算式的积,再相加求出11×5的计算结果。据此圈图并列式解题即可。
【详解】
11×5=55,
计算过程:10×5=50,1×5=5,50+5=55。
23.48;6×4=24,6×4=24,24+24=48
【分析】
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12×4表示12个4相加,观察圈法,发现其将12个4分成了两组6个4。据此解题。
【详解】
12×4=48,
计算过程:6×4=24,6×4=24,24+24=48。
24.198-76+198=320(个)
【分析】
看图可知,乒乓球比羽毛球少76个,据此先利用减法求出乒乓球的个数,再利用加法求出一共卖了多少个即可。
【详解】
198-76+198=320(个)
所以,一共卖了320个。
25.30页
【分析】
先利用减法求出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再将其除以3,求出接下来每天要看的页数即可。
【详解】
(170-80)÷3
=90÷3
=30(页)
答:剩下的页数,笑笑平均每天要看30页。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应用,求平均数用除法。
26.180元
【分析】
第一种方法:可以先求出一套故事书的价钱,再求5套故事书的价钱;第二种方法:可以先求出5套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再求出5套故事书的价钱。
【详解】
第一种方法:
(元)
第二种方法:
(元)
答:一共需要180元。
【点睛】
本题考查连乘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解题的两种思路。
27.不能
【分析】
利用乘法先求出爸爸4小时驾车的路程,再将其和从家到图书馆再到森林公园的距离做对比,判断出他们4小时能否到达森林公园即可。
【详解】
65×4=260(千米)
128+145=273(千米)
260<273,所以4时内不能从家经过图书馆到达森林公园。
答:4时内不能从家经过图书馆到达森林公园。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灵活运用“速度×时间=路程”是解题的关键。
28.20根
【分析】
平均每个班分的跳绳数=跳绳总数量÷年级数量÷每个年级的班级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
=80÷4
=20(根)
答:平均每个班可以分20根。
【点睛】
掌握除法的意义,绳子总数量平均分配到每个班时应用除法算式计算。
29.1.4米
【分析】
小明的身高=书架的高度+0.2米-板凳的高度,据此解答。
【详解】
=2-0.6
(米)
答:小明的身高是1.4米。
【点睛】
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0.大班47千克水果,中班44千克水果,小班38千克水果
【分析】
此题可以借助图来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班比小班多6千克,大班比小班多(6+3)千克,用总千克数减去中班和大班比小班多的千克数,剩下的千克数相当于3个小班分得的千克数,据此求出小班分得的千克数,然后求出中班和大班分得的千克数。
【详解】
(千克)
小班:(千克)
中班:(千克)
大班:(千克)
答:大班分得47千克水果,中班分得44千克水果,小班分得38千克水果。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应用,能根据题意画图分析并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31.
【分析】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观察图形可知,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则长是7厘米,据此画出图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长方形的周长。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