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填空题专题训练题
1.3÷( )=0.6==6∶( )=( )%。
2.( )= ( )%=( )(填小数)。
3.3∶8==( )÷( )=12∶( )=( )∶24
4.25∶( )= =( )÷24=62.5%=( )(填小数)。
5.李叔叔要将一份1.5GB的文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前4分钟下载了20%,照这样的速度,还要( )分钟才能下载完。
6.80吨比( )吨多60%,( )吨比80吨少60%。
7.1的倒数是( );0.75的倒数是( )。
8.1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100千克花生可榨油( )千克,1吨花生可榨油( )千克。
9.张老师在电脑上打一篇论文,已经打了1600字,正好是全文的40%.这篇论文共有( )字,还有( )字没有打.
10.一容器内有浓度为30%的糖水,若再加入30千克水与6千克糖,则糖水的浓度变为25%。问原来糖水中含糖( )千克。
11.7∶5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如果后项加上1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
12.45分=( )时 吨=( )kg
13.在括号里填“<”“>”或“=”。
( ) ( ) ( )
( )0.8 ( )1 ( )
( ) ( )6 ( )
14.一批重4000千克的花生能榨出花生油1680千克,这批花生的出油率是( )%;如果需要榨出630千克花生油,大约需要( )千克的花生。
1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4厘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6.一个正方形面积是10平方厘米,从这个正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7.用一块长24cm、宽14cm的长方形铁皮剪半径为3cm的圆,最多可以剪( )个。
18.小明把一根米长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19.从一个装有20个红球和黄球的袋中,每次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入袋中,摇匀再摸,这样共摸10次,其中共摸到黄球4次,请根据这一情况,计算袋中红球可能有( )个。
20.淘气攒了80枚1角硬币和5角硬币,1角硬币占总数的。淘气一共攒了( )元钱。
21.如图,大圆和小圆的半径比是( )∶( );如果阴影部分面积是12平方厘米,那么大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2.若A÷B=5,则(A÷2)÷(B÷2)=( )。(A、B不为0)
23.如图,已知小圆的直径是大圆直径的,那么,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 );如果大圆不动,小圆沿大圆的圆周滚动,当小圆滚回原处,小圆自身滚动了( )周。
24.一个比是∶x,当x=( )时,比值是1;当x=( )时,比值是;当x=( )时,这个比无意义。
25.把30克糖放入50克水中,糖比水少( )%,水比糖多( )%.
26.两段一样长的铁丝,每段长5米,第一段用去米,还剩( )米;第二段用去,还剩( )米.
27.一个圆形游泳池的半径是20m,绕游泳池跑一周是( )m,这个游泳池占地( )m2.
28.在5∶3中,如果后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
29.一辆小车每次可运沙吨,5次可运沙( )吨.
30.行同样长的路,甲车用了10小时,乙车用了8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31.男生和女生人数比是5∶7,男生占总人数的,女生占总人数。
32.工厂加工一批零件,合格的有120个,不合格的有30个,产品的合格率是( )。
33.一个圆的半径是3cm,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3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甲∶乙∶丙=3∶4∶5,甲数是( ),乙数是( ),丙数是( )。
35.晓丽家距学校15千米,晓丽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需要小时,她行1千米用( )小时。
36.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如果甲、乙两数的和是54,那么甲数是( ),乙数是( )。
37.一件上衣现价165元,比原价降低了,这件上衣降价( )元。
38.把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9.把20克糖溶解在装有180克水的杯子中,糖与水的最简整数比是( )。
40.把一块的铁皮平均剪成6块,每块小铁皮的面积是这张铁皮面积的( ),每块小铁皮的面积是( )。
41.北偏东55度还可以说成( ).
42.绿化队种200棵杨树苗,成活180棵,成活率是( ),成活棵数与种植总数的比是( ),比值是( )。
43.六(1)班男生有30人,女生有20人,男生比女生多( )%,星期一有1个学生请假,六(1)班星期一的出勤率是( )%。
44.把10g的糖放入100g的水中,糖占糖水的( ),糖和水的质量比是( )。
45.观察图形的规律,第6个图形一共有( )个小三角形组成。
46.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cm和2cm,它们的周长比是( )∶( ),面积比是( )∶( )。
47.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20dm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dm2。
48.“校园手机”问题现在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对于“校园手机”问题,张老师调查了63位家长,减去3位,还比彭老师调查的多,彭老师调查了( )位家长。
49.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海城小学花鼓队共有120名队员,其中是男队员,男队员中又有来自六年级,男队员中有( )名来自六年级。
()
()
参考答案:
1.5;9;10;60
【分析】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除数、比的后项,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先将小数化成分数,根据分数与除法和比的关系,以及它们通用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分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即可。
【详解】0.6==3÷5;15÷5×3=9;6÷3×5=10;0.6=60%
3÷5=0.6==6∶10=60%
【点睛】关键是掌握百分数、分数、小数、比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2.4;60;25;0.25
【分析】从已知条件入手,其化成小数是0.25,化成百分数是25%,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性质得到其它空所填的数。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性质,注意其联系与区别。
3. 3 8 32 9
【详解】略
4.40;20;15;0.625
【分析】先将62.5%化成小数,去掉百分号,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0.625;再将小数0.625化成最简分数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5乘5后是25,则分母也要乘5,再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转化成比的形式;的分母8乘4后是32,则分子也要乘4;的分母8乘3后是24,则分子也要乘3,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转化成除法的形式。
【详解】62.5%=0.625
0.625=
,=25∶40
,=15÷24
即25∶40==15÷24=62.5%=0.625。
【点睛】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数、分数与比的关系、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是解题的关键。
5.16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5乘20%即可求出4分钟下载了多少,进而求出每分钟可以下载多少,再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下载完共需要多长时间,再减去4即可求解。
【详解】1.5÷(1.5×20%÷4)-4
=1.5÷0.075-4
=20-4
=16(分钟)
则还要16分钟才能下载完。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6. 50 32
【分析】把第一个括号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80÷(1+60%)即可求得结果;
把第二个80吨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80×(1-60%)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80÷(1+60%)
=80÷1.6
=50(吨)
80×(1-60%)
=80×0.4
=32(吨)
80吨比50吨多60%,32吨比80吨少60%。
【点睛】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7. 1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所以1的倒数是1;
因为,所以0.75的倒数是。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及应用。
8. 65 650
【分析】由题意可知,1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求100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100即可求出榨油的重量;根据1吨=1000千克,用乘1000即可求出1吨花生可榨油的重量。
【详解】×100=65(千克)
1吨=1000千克
×1000=650(千克)
则1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100千克花生可榨油65千克,1吨花生可榨油65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明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 4000 2400
【详解】已经打了1600字,正好是全文的40%,所以全文一共有1600÷40%=4000(字),还有4000-1600=2400(字)没有打.
10.18
【分析】根据糖水的质量×浓度=糖的质量,得出等量关系:原来糖水的质量×30%+加入的糖的质量=(原来糖水的质量+加入水的质量+加入糖的质量)×25%,设原来糖水的质量为千克,据此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求出原来糖水的质量,再乘30%,即是原来糖水中糖的质量。
【详解】解:设原来糖水的质量为千克。
30%+6=(+30+6)×25%
0.3+6=(+36)×0.25
0.3+6=0.25+9
0.3-0.25=9-6
0.05=3
=3÷0.05
=60
原来糖水中含糖:
60×30%
=60×0.3
=18(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浓度问题,从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1. 乘3 21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详解】由分析得:
7∶5=(7×3)∶(5×3)
7∶5=(7+21)∶(5+15)=28∶20=7∶5
【点睛】这两道题都是应用了比的基本性质,其中后者改变了叙述的方法,以加法形式呈现出来,增加了难度。
12. 0.75 125
【详解】略
13. = > > > = = > < <
【分析】乘法实际上是相同加数的加法的简便算法,所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据此解答;
在分数除法中,当被除数不为零时,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一定小于它本身;当被除数不为零时,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它本身;
在分数乘法中,一个因数(0除外)保持不变,当另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比原来的因数大。当另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比原来的因数小。
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根据多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即可得解;
根据乘法结合律可知,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可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出结果,再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即可得解。
【详解】=
,所以>;
,,即,所以;
≈0.83,0.83>0.8,所以>0.8;
=1
=
==,=,>1,<1,即>,所以>;
,所以<6;
,所以<。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乘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及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14. 42 1500
【分析】出油率=花生油质量÷花生质量×1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680÷4000×100%=42%
630÷42%=150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出油率的计算方法。
15. 28 392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84厘米,代入求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长与宽的比是2∶1,即长占长和宽之和的,宽占长和宽之和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长与宽的和乘,长与宽的和乘,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84÷2=42(厘米)
42×
=42×
=28(厘米)
42×
=42×
=14(厘米)
28×14=392(平方厘米)
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8厘米,面积是392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利用按比分配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16.7.85
【详解】略
17.8
【分析】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所剪圆的直径为6cm,分别用除法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上面直径的数量,最后用乘法求出它们的积,据此解答。
【详解】
3×2=6(cm)
24÷6=4(个)
14÷6≈2(个)
4×2=8(个)
所以,最多可以剪8个。
【点睛】掌握圆的特征并准确求出长和宽上面直径的数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
【分析】把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单位“1”的;
每段的长度=总长度÷平均分的份数。
【详解】1÷3=
÷3=(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除法的应用。
19.12
【分析】因为摸了10次,共摸到黄球4次,即黄球占袋中球的总个数的4÷10=,则红球占袋中球的总个数的(1-),进而把袋中球的总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详解】20×(1-4÷10)
=20×
=12(个)
计算袋中红球可能有12个。
【点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可能性的求法,求出黄球占袋中球的总个数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红球占袋中球的总个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
20.16
【分析】把硬币总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80×即可求出1角硬币的数量,也就是60枚,再用总数量减去1角硬币的数量,即可求出5角硬币的数量,也就是20枚;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1×60+5×20即可求出淘气攒下的钱数,最后换算成单位元。
【详解】80×=60(枚)
80-60=20(枚)
1×60+5×20
=60+100
=160(角)
160角=16元
淘气一共攒了16元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1. 2 1 16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设大圆的半径为r,则小圆的半径为r,用大圆的半径比上小圆的半径,再化简即可;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大圆的半径为r厘米,则小圆的半径为r厘米。
πr2-π(r)2=12
πr2-πr2=12
πr2×(1-)=12
πr2=12
πr2=12÷
πr2=12×
πr2=16
r∶r=1∶=2∶1
则大圆和小圆的半径比是2∶1;如果阴影部分面积是12平方厘米,那么大圆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面积,明确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
22.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知,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若A÷B=5,则(A÷2)÷(B÷2)=A÷B=5。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3. 3
【分析】已知小圆的直径是大圆直径的,则小圆的直径∶大圆的直径=1∶3,由d=2r可知,小圆的半径∶大圆的半径=1∶3;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可知,小圆的面积与大圆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半径的平方比;
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可知,小圆的周长与大圆的周长之比等于它们的直径之比,据此得出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几倍,就是小圆自身滚动的周数。
【详解】已知小圆的直径是大圆直径的,即小圆的直径∶大圆的直径=1∶3;那么小圆的半径∶大圆的半径=1∶3。
小圆的面积∶大圆的面积=12∶32=1∶9
即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
小圆的周长∶大圆的周长=1∶3
大圆的周长是小圆的3倍,即小圆自身滚动了3周。
已知小圆的直径是大圆直径的,那么,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如果大圆不动,小圆沿大圆的圆周滚动,当小圆滚回原处,小圆自身滚动了3周。
【点睛】明确两个圆的直径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周长之比,两个圆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半径的平方比。
24. 1 0
【分析】根据“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可推导出: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据此用÷1可求出比值是1时,∶x的后项x的值;用÷可求出比值是时,∶x的后项x的值。
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因数除数不能为0,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即当比的后项等于0时,比无意义。
【详解】÷1=,所以当x=时,比值是1;
÷=×=1,所以当x=1时,比值是;
因为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当x=0时,这个比无意义。
25. 40 66.7
【解析】略
26. 4 4
【解析】略
27. 125.6 1256
【详解】略
28.10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3+6)÷3
=9÷3
=3
5×3-5
=15-5
=10
则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10。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9.
【解析】略
30. 4∶5
【详解】略。
31.;
【分析】总人数平均分成(5+7)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7份,据此解答。
【详解】男生占总人数:5÷(5+7)=
女生占总人数:7÷(5+7)=
【点睛】计算出全班人数的总份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2.80
【分析】总共150个零件,120个合格,120除以150得到合格率。
【详解】
【点睛】合格率、出勤率、发芽率等常见百分率的计算,都是用符合要求的数量除以总数量,结果要表示成百分数。
33. 18.84cm 28.26cm2
【分析】圆的周长C=2πr,圆的面积S=πr2,把半径是3cm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周长:3×2×3.14
=6×3.14
=18.84(cm)
面积:3×3×3.14
=9×3.14
=28.26(cm2)
所以一个圆的半径是3cm,它的周长是18.84cm,面积是28.26cm2。
【点睛】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4. 9 12 15
【分析】先根据三个数的平均数计算出三个数的和,再根据比的应用计算出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详解】12×3=36
甲:36×=9
乙:36×=12
丙:36×=15
【点睛】掌握比的应用的解题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5.
【分析】要求1千米需要行驶的时间,则用总的时间除以总路程即可。
【详解】÷15=(小时)
晓丽行1千米用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关键是弄清谁做被除数,谁做除数。
36. 4∶5 24 30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甲数×=乙数×,则:甲数∶乙数=∶,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行化简;再按比分配的方法求出甲乙两数。
【详解】甲数×=乙数×,则:
甲数∶乙数=∶
=4∶5
甲数:54×=24
乙数:54×=30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比的基本性质和按比分配的方法,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37.110
【分析】把原价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求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用现价除以这个分数,求出原价,再用原价减去现价即可求出这件上衣降价多少元。
【详解】165÷(1-)
=165÷
=275(元)
275-165=110(元)
这件上衣降价110元。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找准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数量除以对应分率。
38.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可将比化为最简整数比;比值等于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化为最简整数比:
比值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比的化简及求比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进而计算得出答案。
39.1∶9
【分析】根据比的含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并结合题意,进行比即可。
【详解】20克∶180克
=(20÷20)∶(180÷20)
=1∶9
糖与水的最简整数比是1∶9。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化简。
40.
【分析】(1)把整张铁皮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单位“1” 平均分成6块,每份是整体的;
(2)每块小铁皮的面积=铁皮的总面积÷平均剪成的块数,据此解答。
【详解】(1)1÷6=
(2)÷6=(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1.东偏北35度
【解析】略
42. 90% 9∶10 0.9
【分析】成活率=成活树苗棵数÷树苗总棵数×100%;根据比的意义把成活棵数和总棵数的比化为最简整数比;最后计算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即可。
【详解】成活率:180÷200×100%
=0.9×100%
=90%
成活棵数∶种植总棵数=180∶200=(180÷20)∶(200÷20)=9∶10=0.9
【点睛】掌握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3. 50 98
【分析】A比B多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B×100%,男生比女生多的百分率=(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女生人数×100%,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据此解答。
【详解】(30-20)÷20×100%
=10÷20×100%
=0.5×100%
=50%
(30+20-1)÷(30+20)×100%
=49÷50×100%
=0.98×100%
=98%
所以,男生比女生多50%,六(1)班星期一的出勤率是98%。
【点睛】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和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4. 1∶10
【分析】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先求出糖水的总重量,然后用糖的重量除以糖水的总重量;糖和水的质量比,用糖的重量∶水的重量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得解。
【详解】由分析得:
糖占糖水的:10÷(10+100)
=10÷110
=
糖和水的质量比是:
10∶100
=1∶10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45.36
【分析】观察每个图形中小三角形个数寻找规律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个图形,有1个小三角形,可以写成1;
第二个图形中有:1+3=4个小三角形,可以写成2;
第三个图形中有:1+3+5=9个小三角形,可以写成3,……
由此可以发现规律:第n个图形就有n个小三角形
所以第6个图形,有6=6×6=36个小三角形。
故答案为:36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规律,解答本题需要观察并总结每个图形中小三角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数的关系。
46. 3 2 9 4
【分析】圆的周长=2πr,圆的面积=πr2,据此分别代入数据求出两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再写成比的形式,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详解】周长:3×2×π=6π(cm)
2×2×π=4π(cm)
面积:π×32=9π(cm2)
π×22=4π(cm2)
6π∶4π=3∶2
9π∶4π=9∶4
则它们的周长比是3∶2,面积比是9∶4。
47.4.3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半径为正方形的边长的圆的面积的,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可知r2= a2=20dm2,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20-3.14×20×
=20-62.8×
=20-15.7
=4.3(dm2)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3dm2。
48.48
【分析】把彭老师调查的家长人数看作单位“1”,则63-3=60人是彭老师调查了的人数的(1+),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60除以(1+)即可求解。
【详解】(63-3)÷(1+)
=60÷
=60×
=48(位)
则彭老师调查了48位家长。
49.22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用花鼓队的总人数乘可以求出男队员的人数,再乘即可求出男队员中有多少名来自六年级。
【详解】120××
=66×
=22(名)
则男队员中有22名来自六年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