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二)
(本试卷共14道题满分50分 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清代瓷盘B.明代书轴
C.西周铜鼎D.宋代石函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硫粉 B.木炭 C.镁条 D.铁丝
3.目前无人机已广泛用于航拍、喷洒农药等。制无人机框架宜选用密度小、强度高、硬度较大,化学稳定性好的金属材料。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做无人机框架的是
A.生铁 B.铝合金 C.铜 D.纯铝
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冰 B.氧气 C.铁 D.空气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CO2可溶于水,作灭火剂
B.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
D.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6.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 B.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排放
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7.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构成,所以物理性质相同
B.元素观: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所以性能相同
C.转化观:CO与CO2可以实现相互间转化
D.守恒观:10gH2在10gO2中燃烧生成20gH2O
8.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高层发生火灾跳楼逃生
C.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D.在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其纯度
9.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乙由分子构成
B.该反应属于置换方应
C.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1:1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检验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向集气瓶内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
B.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C.鉴别硬水和软水:取等量水样,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差异
D.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包括4道小题)
11.(1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将H2O转化为H2,某种光分解H2O的过程如图一所示,产生的H2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合成液态燃料甲醇(CH3OH)。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催化将H2O、CO2直接转化为CH3OH、H2、CO、CH4等太阳能燃料(图二)。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三)。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一图二图三
(1)生活中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
(2)某种光分解H2O的过程如图一所示,该反应最终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在转化过程中Fe3O4和FeO可循环利用,其中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通过光催化将H2O、CO2转化为CH3OH、H2、CO、CH4等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能;太阳能燃料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写其中一个即可)。
(4)H2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液态燃料甲醇(CH3OH)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现有6tH2可以得到CH3OH_________________t。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碲和铋都属于金属元素
C.生活中的废热无法利用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12、(11分)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
实验一: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定量进行化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A. B. C.
(1)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A中观察看到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用如图B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所用试剂不变,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卓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天平应该向左倾斜。等到镁带完全燃烧后,发现天平向右倾斜,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微观原因是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常见的化学反应一一燃烧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P2O5能溶于水,且有毒性。
甲乙
丙丁
(5)图甲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水的作用除了提供热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
(6)要使图甲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7)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8)利用丙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丁所示。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
13.(11分)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航天科技涉及很多气体制备的知识,与实验室、工业制气体等密切相关。
实验室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装置B中存在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5)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
B.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C.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二)工业制取气体
(6)航天工业以空气为原料制氧,工业上选择空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7)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示意图如右图: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_________________(填“>”或“<”)O2。
(三)天宫制取气体
(8)早期空间站利用过氧化钠(Na2O2)、超氧化钾(KO2)等物质制氧,其原理为:
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
(9)目前空间站己实现电解水制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4.(8分)“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1O)。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1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催化剂,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1)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_________________。
(2)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H2O2溶液,集气瓶中装满水,量筒中无液体。
(3)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实验序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量筒收集到水的总体积/mL 140 280 365 370 x
加入H2O2溶液的体积/mL 5 5 5 y 5
实际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135 270 350 350 350
表中的数据x=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_________________(填“猜想一”或“猜想二”)正确,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化学试题(二)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A C B C A B 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 分)
(本部分共包括 4道小题)
11. (10 分)
(1)石油 (1 分)
(2)氢气、氧气 (1 分)
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节约能源(合理即可) (1 分) +2 (1 分)
(3)化学 (1 分) 化学 (1 分) (等合理即可) (1 分)
(4)(1 分) 32 (1 分)
(5)D (1 分)
12.(11 分)
(1)A、B (1 分)
(2)先膨胀后变瘪 (1 分) 让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 分)
(3)①(1 分)
②部分生成的氧化镁逸散到了空气中 (1 分)
(4)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1 分)
(5)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 分) 隔绝空气(或氧气) (1 分)
(6)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1 分)
(7)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污染空气 (1 分)
(8)燃烧不仅需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氧气足量 (1 分)
13.(11 分)
(1)水槽 (1 分)
(2)C (1 分) (1 分)
(3)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到液面以下 (1 分)
(4)(1 分) b (1 分)
(5)A (1 分)
(6)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21%,空气是制氧廉价易得的原料 (1 分)
(7)> (1 分)
(8)宇航员的呼吸作用(合理即可) (1 分)
(9)(1 分)
14.(8 分)
【实验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 分)
【提出问题】NaClO 的作用是什么 (1 分)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 分)
(3)①375 (1 分) 5 (1 分)
②猜想一 (1 分)
加入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体的体积不同(合理即可) (1 分)
【分析讨论】(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