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答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探究铁器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使之相同,塞紧橡皮塞,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管中在靠近水面上方且近水面处铁钉上有明显的锈迹
B.L端液面低于R端
C.a管中铁钉明显生锈,b管中铁钉几乎不生锈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海水则铁钉生锈更严重
2.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然后再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成银白色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玻璃管右侧应连接尾气处理装置,以防止污染环境
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约800℃可得到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具有还原性
B.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4.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种类相同
B.“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火上浇油”与“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
5.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逐渐消失并有气泡产生,Y、Z不反应;取Y放入Z(NO3)2溶液中仍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Z>X C.Y>X>Z D.X>Z>Y
6.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喷灯,再通CO
B.乙图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C.高炉炼制出的生铁是铁合金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一氧化碳是还原剂,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7.等质量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且过量的铁、锌、镁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8.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本以为是青铜,没想到是王者”,用这句话来形容材料界的超级黑马石墨烯再合适不过了。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的物质。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是一种金属材料
C.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石墨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不可能有一氧化碳
10.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11.通过下列三个实验,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反应、 、→不反应,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和(H)的位置顺序正确的是
A.Y(H)XZ B.Y(H)ZX C.YX(H)Z D.YZ(H)X
12.等质量的镁、铝分别和等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铝大
B.t2时,参加反应镁的质量与铝相同
C.t1时,剩余的金属质量铝比镁多
D.t2时,镁、铝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13.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X>Y>Z B.M>X>Z>Y C.X>M>Z>Y D.X>M>Y>Z
14.一定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金属的活动性:M>N
B.两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M=N
C.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M=N
D.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M=N
15.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
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
二、非选择题
16.下图是一盏废旧台灯,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
(1)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红发现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志从废旧台灯上取下铜制插头放入从实验室领来的硝酸银溶液中,发现溶液颜色发生了改变,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要比较铜、铁、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以下几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①Cu、Fe、Al、稀硫酸
②Cu、FeSO4溶液、Al
③Cu、Fe、AlCl3溶液
④Cu、Fe、Al、AgNO3溶液
17.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建造高铁使用了大量铁合金,构成金属铁的粒子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炼铁方法。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 (写一条即可)。
18.金属从古至今在人类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山西太钢集团生产“手撕钢”的工艺世界领先,“手撕钢”是一种厚度只有0.02毫米的不锈钢箔材料,钢材能够被轧压成“手斯钢”体现了金属材料的 性。
(2)要炼钢先炼铁。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炼铁装置图。
装置A中直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虚线框内装置的作用是 。
(3)生活中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人们想了很多方法。为了防止厨房的菜刀生锈,一般可以采用 的方法。
(4)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却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原因是常温下 。
19.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粉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实验结果有图1、图2两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滤液呈蓝色。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②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填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D
6.D
7.B
8.A
9.C
10.D
11.A
12.B
13.A
14.D
15.B
16.(1)氧气和水蒸气
(2)
(3)
置换反应
(4)①②④
17.(1)原子
(2)
(3)节约资源或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即可)
18.(1)延展
(2) 尾气处理
(3)使用后及时擦干
(4)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19.(1) Ag Cu2+、Zn2+/Zn2+、Cu2+
(2) Ag、Cu、Zn Zn(NO3)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